电梯安装维修复习题.doc_第1页
电梯安装维修复习题.doc_第2页
电梯安装维修复习题.doc_第3页
电梯安装维修复习题.doc_第4页
电梯安装维修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梯安装维修复习题1、 如果同一套管中的各导线或电缆中的各芯线,接入不同电压的电路时,则导线或电缆应具有其中最高电压下的绝缘。(A)A、 正确;B;错误。2、记录或延迟信号的电路,即使发生故障,也不应妨碍或明显延迟由电气安全装置作用而产生的电梯驱动主机停机。即,停机应在与系统相适应的最短时间内发生。(A)A、正确;B、错误。3、按照GB4728规定,如图所示图形符号代表的元件名称是( )A、极限开关;B、断路器;C、隔离开关;D、接触器。4、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应在时间值为20S起作用。(B)A、正确;B、错误。5、主开关在断开位置时应能用挂锁或其它等效装置锁住,以确保不会出现误操作。(A)A、正确;B、错误。6、当电气安全装置为确保安全而动作时,应防止电梯驱动主机启动或立即使其停止运转。制动器的电源也应被切断。(A)A、正确;B、错误。7、关于电梯轿箱照明的插座电路开关,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A、该开关应设置在相应主开关近旁;B、该开关应设置在机房内;C、如果机房内有几台电梯驱动主机,则每台电梯轿厢均须有一个开关;D、如果机房内有几台电梯驱动主机,可以合用一个开关。8、如果电梯的主开关或其它开关断开后,一些端子仍然带电则应(D)。A、进行接地处理;B、进行接零处理;C、与不带电端子明显地隔开;D、应注上适当标记。9、金属线槽、管连接处应设明显的跨接保护线。(A)A、正确;B、错误。10、绝缘电阻测量的是(C)之间的电阻。A、通电导体与兆欧表;B、通电导体与零线;C、通电导体与地;D、通电导体与接零。11、在(A)必须采用防护罩以防止直接触电。A、机房;B、轿厢;C、配电柜。12、机房内线路软管接头固定间距最大不大于( A )。【GB50310-2002-4.10.5】A;0.1;B;0.2;C、0.3;D、0.4。13、电梯机房的供电电源线应是(C)制。A、三相三线制;B、三相四线制;C、三相五线制;D、一相二线。14、被制动部件应以机械方式与曳引轮或滚筒、链轮直接刚性连接(A)。A、正确;B、错误。15、随行电缆安装有应预先自由悬吊,其主要目的是(D)。A、查看长度;B、检查强度;C、查看直径;D、充分退扭。16、随行电缆安装后不应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A)A、正确;B、错误。17、满载、超载开关一般安装在轿(B)梁上。A、顶;B、底。18、安全窗开关应固定牢固,当安全窗盖板盖下后,靠自重能将开关压合。(A)A、正确;B、错误。19、如果电梯的主开关或其它开关断开后,一些连接端子仍然带电,则它们应与不带电端子明显地隔开。且当电压超过50V时,对于仍带电的端子应注上适当标记。(A)A、正确;B、错误。20、如果某个故障(第一故障)与随后的另一个故障(第二故障)组合导致危险情况,那么最迟应在第一故障元件参与的下一个操作程序中使电梯停止。(A)【GB16899-1997-14.1.2.3.2】A、正确;B、错误。21、内部电源装置的结构和布置,应防止由于开关作用而在电气安全装置的输出端出现错误信号。(A)A、正确;B、错误。22、如果两个故障组合不会导致危险情况,而它们与第三故障组合就会导致危险情况时,那么最迟应在前两个故障元件中任何一个参与的下一个操作程序中使电梯停止。(A)【GB16899-1997-14.1.2.3.2】A、正确;B、错误。23、电动机时间限制器发生作用后,恢复正常运行只能通过手动复位。(A)A、正确;B、错误。24、井道照明开关(或等效装置)应在(D)分别装设,以便这两个地方均能控制井道照明。A、滑轮间和底坑;B、机房和滑轮间;C、机房和轿厢;D、机房和底坑。25、若由于输电功率的原因,使用了继电接触器控制电梯驱动主机,则它们应视为直接控制电梯驱动主机启动和停止的供电设备。(A)A、正确;B、错误。26、按照GBGB4728规定,如图所示图形符号代表的意义是( )。A、交流;B、照明、指示灯;C、交直流;D、按钮。27、机房内照明电源开关或类式开关装置应装在(B)。A、机房出口;B、机房入口;C、总电源;D、主开关。28、每距( )钻凿一墙孔,埋设地脚螺栓,将线槽底固定。A、500;B、600;C、700;D、800。29、轿厢运行时均有一条或几条电缆随之运行,称为随行电缆。(A)A、正确;B、错误。30、测量绝缘电阻时,如果电路中包含有电子装置时,测量时应将( )连接起来。A、相线与相线;B、相线与地线;C、相线与零线;D、零线与接地线。31、每台电梯机房单设的切断该电梯的主电源开关,在下列(B)供电电路中该装置也起作用。A、电梯井道照明;B、电梯供电系统断相保护;C、电梯供电系统错相保护;D、电梯接地保护。32、改善功率因数的电容器,都应连接在动力电路开关的(A)。A、前面;B、后面。33、极限开关应设置在尽可能接近端站时起作用而无误动作危险的位置上。(A)A、正确;B、错误。34、正常运转时,制动器应在持续通电情况下保持松开状态。(A)A、正确;B、错误。35、接触器工作制有四种,电梯运行工作制是反复短时工作制。(A)A、正确;B、错误。36、选层器钢带一端连接轿厢,另一端连接对重装置。(A)A、正确;B、错误。37、安全钳开关安装时,要求固定牢固,动作可靠。(A)A、正确;B、错误。38、平层感应器的安装,在调整好厅门与轿门地坎后,调整干簧感应器与隔磁板间隙。(A)A、正确;B、错误。39、除在机房和滑轮间内,必须采用防护罩壳以防止直接触电,全部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及连接器应设置于柜和盒内或为此目的而设置的屏上。(A)A、正确;B、错误。40、对于一组电梯,当一台电梯得住开关断开后,如果其余部分运行回路仍然带电,这些带点回路应能在机房中被分别隔开,必要时可切断组内全部电梯的电源。(A)A、正确;B、错误。41、安全触电的动作,应有断路装置将其可靠地断开,甚至两触点熔接在一起也应断开。(A)A、正确;B、错误。42、电梯越程,(D)动作,切断控制线路或电源,实现保护。一般设在运行速度较高的电梯上。A、端站减速安全保护;B、端站限位安全保护;C、端站极限开关保护;D、越程安全保护装置。43、在轿厢与厅门之间,装有(C),当电梯关门时,如触板碰到人或物,阻碍关门时,开关动作,使门重新开启。A、停止装置;B、超载保护装置;C、防夹安全保护装置;D、断带保护。44、蓄能型缓冲器的行程距离无论如何,最小不得小于( C )。A、45;B、55;C、65;D、75。45、双绕绳按捻向绕制方法不同有三种类型,但不包括(D )。A、交绕绳;B、顺绕绳;C、混合捻钢丝绳;D、逆绕绳。46、钢丝的抗拉强度,对于双强度钢丝绳应为外( C )。A、宜为1570MP和1770MP;B、宜为1570MP或1770MP;C、1370MP;D、宜为1770MP。47、钢丝绳或链条最少应有两根,每根钢丝绳或链条都应是独立的。(A)A、正确;B、错误。48、弹簧式缓冲器的总行程不得小于(B )。A、75;B、65;C、70;D、80。49、蓄能型缓冲器适用于额定速度( A)/S的电梯。【GB10060-1993-4.6.3】A、1;B、1.5;C、2;D、2.5。50、可以将安全钳的夹爪或钳体充当导靴使用。(B)A、正确;B、错误。51、如图为一种电磁制动器示意图,图中代号15表示的是(D)。A、制动弹簧;B、顶杆;C、制动带;D、制动轮。52、限速器动作后,应由(B)使电梯恢复使用。A、电梯司机;B、称职人员和维保单位;C、管理人员。53、在载荷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安全钳装置作用后轿厢地板的倾斜度最大不应超过正常位置的( B )。A、1;B、4;C、6;D、8。54、关于基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电梯的第一层站;B、乘客最多的层站;C、无指令运行时轿厢停靠的层站;D、最上面的一层站。55、关于补偿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其长度变化与曳引绳相反;B、悬挂在对重和轿厢的底部;C、如果钢丝绳的自重忽约不计的话,就可以不装补偿装置;D、其长度变化与曳引绳相同。56、齿轮电梯不适用于(C)速电梯。A、低;B、快;C、高。57、微型计算机控制的电梯,故障减少的原因不包括(C)。A、采用微处理器记忆指令、召唤等信号;B、减少了继电器数量;C、减少了电梯运行过程。58、电梯型号拖动方式中字母“J”表示的意思是(D)。A、卷扬电梯;B、举升电梯;C、巨型电梯;D、交流电梯。59、液压电梯启动运行次数最多应每小时不大于(D)次。A、30;B、40;C、50;D、60。60、实现非逻辑关系的电路又称(C)门。A、或;B、与非;C、非;D、与。61、齿轮传动方式的自动扶梯有(B)个电动机与蜗杆连接。A、一;B、两;C、三;D、四。62、电梯制动器的电磁线圈在曳引电动机停止时吸合动作。(B)A、正确;B、错误。63、液压电梯升降是靠油压作用,因此运行方式不节能。(B)A、正确;B、错误。64、自动扶梯必须装设梯级下陷保护装置。(A)A、正确;B、错误。65、(A)用于检修,或在电梯故障后,将电梯开到平层位置。A、检修运行开关;B、底坑停止开关;C、过载及短路保护装置;D、直流电动机的弱磁保护。66、(B)一般设在自动梯的轿厢底,利用杠杆原理控制开关,有的利用传感器配电子线路构成控制线路,当电梯超过额定载重量时,开关动作,发出警告信号,切断控制线路,使电梯不能启动。在额定载荷下,自动复位。 A、停止装置;B、超载保护装置;C、防夹安全保护装置;D、断带保护。67、限速器动作后,提升轿厢、对重(或配重)能使限速器(B)复位。A、经操作人员;B、自动;C、经专业人员;D、经称职人员。68、非线性缓冲器作用时轿厢反弹的最大速度不应超过( B )/S。A、0.63;B、0.8;C、1.0;D、0.9。69、电梯用钢丝绳的检查验收应(B)进行。A、供货方;B、购货方;C、供货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D、购货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70、限位开关应在轿厢超越最高层或最低层(C )时起作用。A、50;B、80;C、100;D、150。71、若采用复绕法,应考虑钢丝绳或链条的根数而不是其下垂根数。(A)A、正确;B、错误。72、液压式缓冲器的总行程不应小于(C )。A、0.40;B、0.42;C、0.45;D、0.5。73、制动带与制动轮的外圆表面间隙应在(C)以内。A、0.5;B、0.6;C、0.7;D、0.8。74、轿厢空载或者载荷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安全钳动作后轿厢地板的倾斜度最大不应大于其正常位置的( B )。A、1;B、5;C、10;D、15。75、如图为一种电磁制动器示意图,图中代号16表示的是(D)。A、制动弹簧;B、拉杆;C、制动带;D、制动轮。76、限速器动作时,限速器张力不应小于安全钳装置起作用的所需力的两倍,且允许最小值为(C)N。A、100;B、200;C、300;D、400。77、操纵轿厢安全钳装置的动作速度不应低于电梯额定速度的最大值为115%,且对于电梯额定速度不超过1/S渐进式安全钳速度最大值不超过( B )/S。A、0.8;B、1;C、1.5;D、2.0。78、关于额定载重量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B)。A、设计规定的电梯载重量;B、是通过型式试验确定的;C、是保证电梯正常运行的允许载重量。79、自动扶梯的特点不包括(B)。A、运送客量大;B、不需要井道;C、占用楼层有效面积大;D、可用在不同层高、不同倾斜角的建筑物中。80、电梯电动机常采用的滑动轴承的原因是(B)。A、提高承载能力;B、降低噪音;C、降低维修费;D、降低制造成本。81、电梯型号中字母“T”表示的意思是(C)。A、推;B、提;C、梯;D、特。82、电梯型号拖动方式中字母“Z”表示的意思是(B)。A、重型电梯;B、直流电梯;C、拽引电梯;D、住宅电梯。83、断绳或断带开关设在(D)。A、轿顶;B、井道;C、机房;D、底坑。84、液压电梯的顶升是靠(D)将液压油压入柱塞内实现的。A、电动机;B、自重;C、轿厢重;D、液压泵。85、电梯运行中无法用正常控制方式使电梯停止运行称为电梯运行(A)。A、失控;B、正常;C、慢速;D、超速。86、电梯对重墩在缓冲器上称为(B)。A、撞底;B、冲顶;C、越超;D、超速。87、在液压电梯电源发生故障时,不能用手动阀门操纵电梯下降。(B)A、正确;B、错误。88、自动扶梯的梯级固定在链条上运行,并保持上平面水平。(A)A、正确;B、错误。89、(D)在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能慢速移动轿厢。A、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B、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的保护装置;C、层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D、慢速移动轿厢装置。90、当额定速度大于4/S时,耗能型缓冲器行程在任何情况下,最小不应小于( D )。A、0.42;B、0.54;C、0.63;D、0.9。91、若限速器装在井道内,则应能从井道外面接近它。(A)A、正确;B、错误。92、为确保机械防护的连续性,导线和电缆的保护外皮应完全进入开关和设备的壳体或接入一个合适的密闭装置中。(A)A、正确;B、错误。93、(B),方便维修人员在底坑检修电梯时停止电梯运行,以防止出现误动作伤人。A、检修运行开关;B、底坑停止开关;C、过载及短路保护装置;D、直流电动机的弱磁保护。94、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且局部缝隙最大不大于( B )。A、0.1;B、0.2;C、0.4;D、0.5。95、电梯轨道安装作业时,不允许用重( C )磅以上的大锤猛击墙面。A、1;B、1.5;C、2;D、2.5。96、关于轿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轿顶应安装有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开关;B、轿顶应安装有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开头;C、在轿顶检修接通后,轿内检修开关不应失效;D、在轿顶检修接通后,轿内检修开关应有失效。97、曳引轮、飞轮、限速器轮外侧应漆成(B)色。A、红;B、黄;C、绿;D、蓝。98、当电梯井道高度30时,其垂直偏差为( C )。A、020;B、035;C、050;D、060。99、乙类电梯安装导向轮安装位置误差,前后方向为( D )。A、1;B、2;C、3;D、4。100、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为(C )。【GB10060-1993-4.2.1】A、50100;B、150250;C、150400;D、200350。101、电梯安装时,制动器的调节要在摘掉曳引绳后开孔车进行。(A)A、正确;B、错误。102、曳引机本身的技术要求均在出厂前保证,安装时,严禁折卸曳引机。(A)A、正确;B、错误。103、轨道安装作业时,施工人员自己携带的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A)A、正确;B、错误。104、导轨支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时,膨胀螺栓埋入深度最小不应小于( B )。A、100;B、120;C、150;D、200。105、电梯安装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不包括(A)。A、建设单位验收意见;B、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和处理报告;C、经制造单位同意的变更设计文件;D、安装自检记录。106、井道内脚手架上隔离层布置,用木板做隔离层时,层与层隔离木板的排列应依次交错(C)。A、45;B、60;C、90;D、120。107、在绳头浇灌合金时,应一次浇灌好,不允许两次灌注。(A)A、正确;B、错误。108、轿厢底盘平面的水平度允许最大值是( B )。A、11000;B、21000;C、31000;D、41000。109、导轨应用(C)固定在轨架上。A、焊接直接连接;B、螺栓直接连接;C、压板;D、铆接直接连接。110、当载荷在轿厢内均匀分布时,轿厢和对重的重量只由曳引机的绳头组合器承载,导靴上不应有外力。(A)A、正确;B、错误。111、曳引机应有适量润滑油。油标齐全,油位显示应清晰。(A)A、正确;B、错误。112、平衡系数测试在轿厢以空载和额定载荷的25%、40%、50%等共有六个工况下进行,但除( A )外。A、60;B、75;C、100;D、110。113、双契块安全钳契块面与导轨的侧面间隙应为( B )。A、12;B、23;C、35;D、57。114、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底坑地面上方( A )处。A、500;B、800;C、1000;D、1200。115、甲类电梯安装导向轮安装位置误差,前后方向为( A )。A、1;B、2;C、3;D、4。116、安装曳引机时,当曳引机底盘与基础之间产生间隙时,应插入铁片。(A)A、正确;B、错误。117、轨道安装作业时,所有施工人员都应戴好(D)。A、安全带;B、工具袋;C、防静电手套、D、安全帽。118、导轨支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时,膨胀螺栓规格最小不应小于( C )。A、M8;B、M10;C、M12;D、M16。119、下列除那项外都是电梯制造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D)A、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线路示意图;B、电气敷线图;C、部件安装图;D、型式试验报告结论正本。120、承重梁相互不平度允许差为6。(A)A、正确;B、错误。121、井道内脚手架上隔离层布置,用木板做隔离层时,板与板之间应铺满,如有空隙最大不应大于( A ),以防踏空或大工具坠落。A、50;B、80;C、100;D、120。122、电梯的每个导轨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最大不大于(D)。A、1;B、1.5;C、2;D、2.5。123、轿厢导轨与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下端应支撑在地面坚固的导轨座上。(A)A、正确;B、错误。124、导轨调整好以后,以(D)为基准,以样板架上所悬挂的厅门铅垂线为依据确定厅门位置。A、井道;B、轿厢;C、厅门地面;D、导轨。125、关于制动器的有关要求,正确的说法是(B)。A、动作不能太灵活;B、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的工作面上;C、松闸时两侧闸瓦依次离开;D、其四角处间隙平均值两侧各不大于0.5。126、导向轮和曳引轮的不平行度允差最大值为( A)。A、1;B、2;C、3;D、4。127、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蓄能型缓冲器为( D )。【GB10060-1993-4.5.1】A、50100;B、150250;C、150400;D、200350。128、统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顶部与轿底对应距离差最大允许值为( B )。【GB10060-1993-4.5.2】A、1;B、2;C、3;D、4。129、由于吊索与手拉葫芦吊钩结合处都有一定的交角,当钢丝绳子受力时,可能有( A )事故发生,所以起吊重物时要注意检查,并采取措施。A、钢丝绳承载能力不足;B、起吊力不足;C、绳索脱出吊钩;D、吊钩承载力不足。130、丙类电梯安装导向轮安装位置误差,左右方向为(B )。A、1;B、2;C、3;D、4。131、导轨垂直线偏差每5最大不大于(B),在整个导轨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