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版高中历史 2.11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时训练 岳麓版必修2【基础达标】1.(2013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中1912-1919年间,中国的第一、第二大工业分别是()a.纺织业和面粉业b.造纸业和烟草业c.火柴业和榨油业d.钢铁业和煤炭业2.(2013四川学业水平测试)据统计,19121922年,中国纱锭总数由50余万增加到近160万,布机由2 616台增加到6 675台。该资料直接反映当时中国()a.自然经济非常强大b.外国资本完全退出中国市场c.棉纺织业发展迅速d.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3.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4.在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工业资产遭受严重损失:上海达52%,南京达80%,杭州达28%,无锡达64%,武汉达12%,广东达31%。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北伐战争时期 b.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2013德州高一检测)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夹缝”指的是()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 南京国民政府a.b.c.d.6.(2013天津学业水平测试)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特点是()a.停滞不前b.曲折发展c.顺利发展d.快速发展【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3鹤壁高一检测)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产品的出口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五四运动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国政府的措施2.(2013苏州模拟)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五至八年(1916-1919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汉冶萍公司在民国五至八年出现盈余的客观原因是()a.欧战爆发,钢铁的价格大涨b.新进外国机器,设备先进c.抵制日货,爱用国货的影响d.政府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3.(2013天津模拟)下表是“1920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估算表”(单位:亿元),该表表明()年份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占工农业总产值的%近代工业手工业近代工业手工业1920219.0319.880.24.919.71936306.1231.069.010.824.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工业有所发展抗日战争前夕中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手工业在近代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列强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a.b.c.d.4.下表是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8%1942年58%78%49%上表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需要 b.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国际援助的增多 d.官僚资本的膨胀5.(2013昆明模拟)在1948年8月到1949年4月之间,(全国)纸币增加了4 524倍,上海的物价指数则上扬了天文数字般的135 742倍。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评说,不正确的是()a.是国民政府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b.极大地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c.根源在于国家实施干预经济政策 d.助长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6.(2013湖州高一检测)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a.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二、非选择题(共26分)7.(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早期部分民族工业简表时间地点创办者企业名称1866年上海方举赞、孙英德1872年广东继昌隆缫丝厂材料二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销售量示意图(1)将材料一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6分)(2)材料二中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这一时期该公司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14分)(3)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哪里?(6分)答案解析【基础达标】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较快。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显示了19121922年,中国民族纺织业工具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b、d无法体现,a与史实不符。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政府推行了扶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措施,c、d符合前者,b与史实不符。4.【解析】选c。从材料中遭受损失的城市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遭受损失严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抗日战争破坏的结果。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缓慢的因素有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抗战胜利后,其大举内债等措施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整体特点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经历了兴起、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萧条、日益萎缩等发展阶段,可见其发展整体上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特点。【能力提升】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民国初年进出口贸易的对比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需求增加以及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有关。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理解能力。从时间判断,1916-1918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战爆发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故选a。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业化阻力重重,故明显不正确;列强的侵略并未中断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故不正确。因此选a。4.【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从表格反映的时间“1937年、1942年”来看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则反映了当时国统区重工业增长的情况,说明抗战的需要促进国统区重工业出现增长的状况。正确答案为a。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看出,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货币贬值与物价飞涨,c与材料无关,故选c。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据题干中“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实业救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或者说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知识拓展】近代中国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国家就不可能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变式训练】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解析】选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得益于这一时期列强忙于战争而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很快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总体上说,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没有改变,民族经济很难健康发展。7.【解析】第(1)(2)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回答第(2)题时,一定要注意时间限制,即民国初年;第(3)题要从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关系角度思考、归纳。答案:(1)发昌机器厂;陈启沅。(2)状况:迅速发展,或短暂的春天、黄金时期。条件: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环境;抵制日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销售市场。(3)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或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2013衢州模拟)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成本中国(元)日本(元)中国超过日本(元)超过的%工资动力机械修配营缮消耗品包装薪金职工保护费运输营业捐税及利息保险制造及营业杂费10.505.501.800.401.701.501.200.200.202.5015.000.203.005.804.800.600.400.501.200.600.500.202.002.700.101.004.700.701.201.200.300.60-0.300.5012.300.102.00811520024025100-6025456100200总成本43.7020.4023.30114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请回答:(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的数据信息,直接归纳。第(2)题抓住时间1933年,结合此时中国(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政治经济状况进行概括。第(3)题结合时代背景,从国家独立和国家政策、企业的经营管理、用人、科技等角度来回答。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