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doc_第1页
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doc_第2页
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doc_第3页
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doc_第4页
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丘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姓 名: 宋 娇 娇 院 系: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 号: 100432020 指导教师: 武耐英 副教授 2012年 5月 18日14目录摘 要I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 甜菜红的简介11.1.1 甜菜红的结构11.1.2 甜菜红的功能21.1.3 甜菜红的应用21.1.4 甜菜红的优缺点21.1.5 甜菜红的经济性21.2 循环伏安法21.2.1 基本原理31.2.2 循环伏安法的应用31.3 差分脉冲伏安法31.3.1 基本原理31.3.2 特点31.4 选题意义3第二章 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52.1 实验仪器52.2 实验试剂52.3 实验步骤52.3.1 溶液的配制52.3.2 实验步骤52.3.3 实验结果与讨论62.4 结论8参考文献10致 谢11英文文献翻译12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摘 要本实验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在0.1mol/L pH=7.0的PBS缓冲溶液中,甜菜红能在玻碳电极上产生良好的氧化峰,甜菜红的氧化峰峰电位为0.220 V。本文考察了扫描速度、pH值、浓度对峰电位和峰电流的影响。基于此点建立了差分脉冲伏安法快速测定甜菜红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时间短、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等优点。关键词玻碳电极;甜菜红;PBS缓冲溶液;差分脉冲伏安法;循环伏安法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beet red on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AbstractIn this stud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the beet red on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in pH = 7.0 0.1mol/L PBS buffer solution, beet red on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produces good oxidation peak, beet-red oxidation peak potentials is 0.220 V.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canning speed, pH value, concentration on peak potential and peak current. Based on this analysis method, we introduce a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determination of beet red. The method has high sensitivity, good selectivity, short analysis time, simple, rapid, and low cost.KeywordsGlassy carbon electrode; Beet red; PBS buffer solution;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Cyclic voltammetry第一章 绪论1.1 甜菜红的简介甜菜红1-3是红紫或深紫色液体、块或粉末,或糊状物,色泽鲜艳;易溶于水、50%乙醇或丙二醇的水溶液,几乎不溶于无水乙醇、丙二醇或乙酸,不溶于乙醚、丙酮、甘油、油脂、氯仿或苯等有机溶剂。在pH为3.0-7.0之间比较稳定,pH为4.0-5.0最稳定。pH7.0时 由红变紫;pH10.0迅速变黄。它的稳定性随水分活性的降低而增大;耐热性较差,在pH为4.0-5.0之间热稳定性最大。降解速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若溶液中的氧比甜菜色苷多出1mol以上,甜菜红素的降解遵照一级反应动力学4-5。无氧时甜菜色苷的稳定性增加。光照会加速甜菜红素的氧化反应。金属离子对甜菜苷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过多的Fe3+、Cu2+、Mn2+、Ca2+等可促使甜菜苷的降解,降低甜菜红的色调,故应用中,必要时加入适当的金属螯合剂来去除金属离子。1.1.1 甜菜红的结构甜菜红色素分为甜菜花青(红色)和甜菜黄质(黄色)。菜花青中主要的是甜菜苷(betanine) ,属糖类衍生物,分子式为C24H26N2O13 ,相对分子质量是550.48 ,占红色素的75%95%。 所有的甜菜色素可以认为是1,2,4,7,7-五取代的1,7-二偶氮庚甲碱。图1.1 甜菜红色素的分子结构图1.2 甜菜色素的共振结构图1.3 甜菜红的结构1.1.2 甜菜红的功能甜菜红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在极低的浓度下就可以有效地阻止血红素的分解以及由铜离子诱导的脂类氧化,并且在维生素E的协调作用下可明显增强其对脂类的保护作用;甜菜红色素可以抑制此类氧化反应,从而保证人体正常代谢;人体内的LDL6-9 (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甜菜红色素所具有的抗氧化性,能够有效地防止LDL的氧化,减少人体疾病的发生;甜菜苷可以防止由DMBA(二甲基苯并蒽)和TPA(12-0-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酯)引发的肿瘤。1.1.3 甜菜红的应用(1) 食品上的应用 甜菜红色素色泽鲜艳,着色均匀,无异味,具有较好的着色功能。常用于果汁、果味粉、果汁露、汽水、冰淇淋、糖果、糕点裱花、罐头、香肠等食品的着色。(2) 医药、化妆品的应用 为了使药品具有较好的外观,同时为了药品的区分,有时也需要在制药的过程中添加色素,可以用甜菜红色素代替人工合成色素10进行有色药品的生产。甜菜红色素具有抗癌的作用,可以用于抗癌药品的研制开发。许多化妆品的生产需要添加色素,如唇膏、洗发水、染发剂等。而甜菜红色素是天然色素,无毒无害,并且该色素还具有抗氧化、抗癌等保健功能,因此用于有色化妆品、抗衰老化妆品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3) 其它方面的应用 甜菜红色素可以用于羊毛染色,羊毛染色宜在低温和较强的酸性条件下进行。染色后,羊毛手感柔软、光泽好,颜色有很高的耐摩擦性,而且甜菜红色泽鲜艳,无毒无害,不会污染环境。1.1.4 甜菜红的优缺点优点: 着色能力强、无毒、安全,有改善肝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甜菜红在中性PH值环境下有着优异的着色效果,非常适合于乳制品和冰激凌的着色。红甜菜高产量,价格便宜,可以为甜菜红色素的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甜菜红色素提取工艺条件比较容易达到。缺点:稳定性能较差,抗热和抗光能力较低,易被氧化及耐还原性较差。只能在酸性或中性的条件下着色,在碱性条件下会变为甜菜黄质使溶液颜色迅速变黄。1.1.5 甜菜红的经济性由于甜菜产量高,价格便宜,又随着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推广种植,为甜菜红色素的提取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又因甜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简单,所以甜菜红色素在我国有非常优越的生产条件。并且甜菜红能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妆品、染料等多个领域都有良好的使用价值,所以开发甜菜红具有经济价值。1.2 循环伏安法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11-15)一种常用的电化学研究方法。该法控制电极电势以不同的速率,随时间以三角波形一次或多次反复扫描,电势范围是使电极上能交替发生不同的还原和氧化反应,并记录电流-电势曲线。根据曲线形状可以判断电极反应的可逆程度,中间体、相界吸附或新相形成的可能性,以及偶联化学反应的性质等。常用来测量电极反应参数,判断其控制步骤和反应机理,并观察整个电势扫描范围内可发生哪些反应,及其性质如何。对于一个新的电化学体系,首选的研究方法往往就是循环伏安法,可称之为“电化学的谱图”。本法除了使用汞电极外,还可以用铂、金、玻璃碳、碳纤维微电极以及化学修饰电极等。1.2.1 基本原理如以等腰三角形的脉冲电压加在工作电极上,得到的电流电压曲线包括两个分支,如果前半部分电位向阴极方向扫描,电活性物质在电极上还原,产生还原波,那么后半部分电位向阳极方向扫描时,还原产物又会重新在电极上氧化,产生氧化波。因此一次三角波扫描,完成一个还原和氧化过程的循环,故该法称为循环伏安法,其电流 电压曲线称为循环伏安图。如果电活性物质可逆性差,则氧化波与还原波的高度就不同,对称性也较差。循环伏安法中电压扫描速度可从每秒钟数毫伏到1伏。工作电极可用悬汞电极,或铂、玻碳、石墨等固体电极。 1.2.2 循环伏安法的应用循环伏安法是一种很有用的电化学研究方法,可用于电极反应的性质、机理和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的研究。但该法很少用于定量分析。 (1)电极可逆性16的判断循环伏安法中电压的扫描过程包括阴极与阳极两个方向,因此从所得的循环伏安法图的氧化波和还原波的峰高和对称性中可判断电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反应的可逆程度。若反应是可逆的,则曲线上下对称,若反应不可逆,则曲线上下不对称。 (2)电极反应机理的判断循环伏安法还可研究电极吸附现象、电化学反应产物、电化学化学耦联反应等,对于有机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及生物物质的氧化还原机理研究很有用。 (3)循环伏安法除了作为定量分析方法外,更主要的是作为电化学研究的方法,可用于研究点击反应的性质、机理及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等。1.3 差分脉冲伏安法1.3.1 基本原理在汞滴生长到一定面积时在直流电压上面叠加一小振幅(10100mV)的脉冲方波电压并在方波后期测量脉冲电压所产生的电流。依脉冲方波电压施加方式不同 ,脉冲极谱法分为示差脉冲极谱和常规脉冲极谱。前者是直流线性扫描电压上叠加一个等幅方波脉冲,得到的极谱波呈峰形,后者施加的方波脉冲幅度是随时间线性增加的,得到的每个脉冲的电流-电压曲线与直流极谱的电流-电压曲线相似。1.3.2 特点(1)灵敏度高,在充分衰减充电电流Ic和毛细管噪声电流In的基础上放大法拉第电流,使检测下限可以达到10-810-9mol/L。(2)分辨率好,抗干扰能力强。可分辨E1/2或Ep相差25mV的相邻两极谱波,前还原物质的量比被测物质的量高5104倍也不干扰测定。(3)由于脉冲持续时间较长,使用较低浓度的支持电解质时仍可使Ic和In充分衰减 ,从而可降低空白值。(4)脉冲持续时间长,电极反应速度缓慢的不可逆反应,如许多有机化合物的电极反应,也可达到相当高的灵敏度,检测下限可以达到10-8mol/L。1.4 选题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内在品质,同时对食品外观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食品的色泽在食品外观品质中又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对食品着色剂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食用色素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天然色素具有以下优点:安全性高;有些对疾病具有防治作用,具有保健功能;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兼有功能的效果;色调比较自然,能更好地模仿天然色泽。因此,人们对从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材料中提取安全性高的天然色素作为食品着色剂备受关注和重视。天然色素种类繁多,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饮料、糖果、糕点、酒类等食品的着色,同时也可用于一些药品的着色,尤其是儿童药品;还可以应用于化妆品行业。目前,国际上对食用色素的研制与开发,总的趋势也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用天然色素上。甜菜红色素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食用天然色素17-18,存在于苋科、藜科、紫茉莉科、仙人掌科以及商陆科等多种植物中。多从藜科红甜菜(Beta Vulgaris LVarrubra)的块根中提取。早在1938年,Geo就从甜菜的根中制备出甜菜红色素,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该产品在国外商品化。美国从1960年开始允许使用红甜菜浓缩液和脱水甜菜粉作为食用色素,联合国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在1976年订出了甜菜红色素的标准,13本也做了相应的规定。目前,欧美及日本均在深入研究甜菜红色素及其应用。甜菜红色素着色能力强、无毒、安全,广泛地应用于饮料、冰淇淋、酒、糖果、糕点裱花、罐头等产品的加工;并且有改善肝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是取代合成红色素的理想天然红色素之一。第二章 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2.1 实验仪器微机电化学分析系统(CHI600,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超纯化系统(BRAIT-DOC-Motice-36T,宝尔纯水设备),电子天平(FA2204B,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列有限公司),PHS-3C数字酸度计(杭州东星仪器设备厂),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对电极(铂电极),工作电极(玻碳电极),精密移液枪以及实验室其它常用仪器设备。2.2 实验试剂甜菜红粉末,磷酸二氢钾(含量不少于99.5%,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钠(含量不少于99.0%,分析纯,天津市申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次水。2.3 实验步骤2.3.1 溶液的配制(1)PBS19缓冲溶液的配制: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6.8045g的KH2PO4固体,用二次水溶解后定容至500mL的容量瓶中,再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13.4035g的Na2HPO47H2O固体,也用二次水溶解后定容至另一500mL的容量瓶中,分别配制成0.1mol/L的母液,再根据表1.1中的比例关系配成pH为6.0、6.5、7.0、7.5、8.0的PBS缓冲溶液。表1.1 不同pH的Na2HPO47H2O和KH2PO4的比例关系pH0.1mol/L Na2HPO47H2O (mL)0.1mol/L KH2PO4 (mL)6.012.287.86.531.868.27.061.138.97.584.115.98.094.75.3(2)甜菜红溶液的配制: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0.5012g的甜菜红粉末,直接用PBS缓冲溶液溶解,配制成不同pH值的甜菜红待测液。2.3.2 实验步骤(1)电极的预处理:依次用金相砂纸、Al2O3(0.05m)悬浊液将玻碳电极抛光成镜面,然后分别用乙醇、蒸馏水超声洗涤5min,再用二次水淋洗干净。最后在0.1 mol/L的K3Fe(CN)6 溶液中,从0V0.6V,扫描速度为100 mV/s,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得到表面干净的玻碳电极。(2)分别在5个称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用PBS缓冲溶液溶解配制成pH值不同的甜菜红待测物,摇匀,分别用0.10.7 V的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扫描。图2.1为pH=7.0时甜菜红溶液的差分脉冲曲线。图2.1 甜菜红溶液的差分脉冲曲线2.3.3 实验结果与讨论图2.2 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用处理好的玻碳电极在-0.21.0V的电位窗口上,扫描速度为0.1V/s的条件下,对甜菜红待测物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扫描曲线如图2.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甜菜红出现了一个氧化峰,且峰型较好,这说明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具有一定的点化学信号,可以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测定。(1) 支持电解质的选择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考察了甜菜红在相同pH值的BR、PBS、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甜菜红在PBS缓冲液中的峰形较好,峰电流亦较高,因此选择PBS缓冲溶液作为测定介质。(2) pH的影响考察了甜菜红在不同pH的PBS缓冲溶液中的峰电位。图2.3是甜菜红在pH为6.0、6.5、7.0、7.5时脉冲伏安叠加图。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6.0-8.0范围内,甜菜红的峰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其氧化峰电流在pH=7.0时达到最大值,因此选择pH=7.0的PBS缓冲液作为测定甜菜红的支持电解质;此外,亦发现甜菜红的峰电位均随pH的增大而负移,二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如图2.4所示,线性回归方程为 :Ep =0.722-0.072 pH ( R= -0.98788),说明该电极反应过程有H+参与20。由线性曲线可计算出这个电极反应转移了3个质子。 图2.3 甜菜红在波碳电极上的脉冲伏安曲线 图2.4甜菜红的峰电位与pH的线性关系曲线(3)实验机理为了进一步研究玻碳电极上甜菜红的电化学机理,本文研究了峰电流与扫速的关系。在-0.21.0V的电位窗口内,以pH=7.0的PBS的缓冲溶液为支持电解质,扫描速度在0.10.4 V/s 范围内,对甜菜红进行了循环伏安扫描,如图2.5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在玻碳电极上甜菜红的峰电流随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减少,且氧化峰电位Ep随着扫描速度v的增加发生正移,说明整个电极有表面过程参与。当扫描速度由0.1V/s 增加到0.4V/s 时,氧化峰电位(Ep)与lnv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如图2.6所示) ,说明这个电极反应是吸附控制。线性回归方程:Ep=0.10277 - 0.11545 lnv (R=-0.98022)。从线性关系曲线可计算出电极反应0。图2.5 甜菜红在玻碳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 图2.6 甜菜红的峰电位Ep与lnv的线性关系曲线(3) 工作曲线0000000.00.00.0.00.000.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用差分脉冲法对甜菜红进行了测定,以峰电流(A)对浓度的对数(logc)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在pH=7.0的PBS缓冲溶液中甜菜红的峰电流先增大后减少,在浓度为10-3数量积下达到最大,氧化峰电流(Ip)与浓度的对数(log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见图9)。浓度范围可跨越4个数量积。线性回归方程为Ip=-6.074610-6 + 1.211310-6 logc ,R=0.9866。图2.7 甜菜红在不同浓度下的脉冲伏安曲线图2.8 甜菜红的峰电流Ip与logc的线性关系曲线(5)稳定性实验为了验证甜菜红溶液在较长的时间内是否可能降解或变质,以确保实验中测定数据的可靠性,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实验,每隔一定时间对同一份甜菜红的样品溶液进行差分脉冲测定,结果表明甜菜红在常温下2-3h内比较稳定。(6)干扰实验针对金属离子对甜菜红的稳定性21-22是否有影响,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干扰实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mol/L的Fe3+、Cu2+、Mn2+、Ca2+等可促使甜菜红的降解,降低甜菜红的色调。故在实际应用中,必要时应加入适当的金属螯合剂来去除金属离子。2.4 结论本文采用脉冲极谱法在玻碳电极上进行甜菜红的电化学研究。玻碳电极是用途广泛的工作电极之一,它是一种较好的惰性电极,具有导电性好,硬度高,光洁度高,氢过电位高,极化范围宽,化学性稳定。支持电解质、pH值、浓度和扫速都对实验产生影响。在PBS缓冲溶液中,利用脉冲极谱法对甜菜红进行了电化学行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甜菜红在pH=7.0的缓冲溶液中峰电流最大,在浓度为10-210-3单位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峰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在10-3数量积下达到最大值。通过改变扫描速率所得到的循环伏安曲线显示,整个氧化还原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是吸附控制。电化学方法检测甜菜红具有快速,简单,方便的优点,由于电化学方法检测特有的高灵敏感度、高选择性,因此此方法有利于低含量甜菜红的检测。参考文献1 贾铮,戴长松,陈玲.电化学测量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44-146.2 吴守国,袁倬斌.电分析化学原理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129-130.3 张祖训,汪尔康.电化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39-445.4 李利军,程昊,陈其锋.分析测试学报,2006,25(5):38-40, 44.5 Song JF, Zhao C, Guo W et al.Anal.Chim.Acta,2002,470(5): 229-240.6 Saito Y, Wang J J, Smith D A. A simple chemical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ilver surfaces for efficient SERS J. Langmuir, 2002, 18: 2959-2961.7 Zvitov.R, Schwartz.A, Nu ssinovith.A. Comparison of betalain extraction from beet (Beta vulgaris) by low DC electrical field versus cryogenicfreezing J. Journal of Texture Stufies.2003,34(1):83-94.8 张志强,江英.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264(5):138-141.9 Mustafa Fincan, Francesca Devito, Petr Dejmek. Pulsed electric field treatment for solid-liquid 10 Extraction of Red Beetroot Pigment 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4 ,89(64):381-388.11 Lin H H, Mock J, Smith D.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from silver-plated porous silicon J. J. Phys. Chem. B, 2004, 108: 11654-1165912 卢秉福,耿贵,周艳丽.甜菜红色素的加工与利用J.中国甜菜糖业,2008,(1):40-42.13 王长泉,刘涛,王宝山.植物甜菜素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6,23(3):302-311.14 蔡葆,张文彬,黄彩云.食用甜菜开发利用的前景J.中国糖料,2007,(2):55-60.15 王素芬,彭图治,李建平.电化学方法研究 DNA 与不可逆靶向分子的相互作用J.化学学报, 2002, 60(2):310-316.16 武占省,江英,赵晓梅.天然红色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8(6):22-25.17 王胜天,许宏鼎,李景虹.环境电分析化学J.分析化学, 2002,30 (8):1005-1011 .18 韩晨. 食品与药品检测J. 能源期刊网, 2007, 26(4):125-12619 谷林英,吕鸣祥.电化学方法原理及应用M.化工出版社, 1986.253-258 .20 孙进平,杨更亮,陈义,宋荣秀.甜菜红主要组分的RP-HPLC法测定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2):145-147.21 王欢,叶小鹤,陈黎明.离子液体中间硝基苯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2):326-329.22 谭燕玲.萘醌染料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针织工业,2010,9(7):33-37致 谢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武耐英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我今后的学习榜样。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武老师都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在操作实验过程中她多次询问我的实验进展,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武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使我受益匪浅。另外我要感谢周艳丽老师,在做实验过程中她给我提了不少宝贵建议。 最后我还要感谢赵聪颖、袁瑞仙和苏湘娜,她们在我做实验的整个过程中给了我细心的指导和帮助,使我顺利完成了实验。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实验室的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表示深深的感谢。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切期望!致谢人:宋娇娇二零一二年五月十八日于商丘师范学院英文文献翻译苏丹I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制摘要 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GCE)是在修饰玻碳电极(GCE)表面上铸造碳纳米管的悬浮液。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产生强大的含有碳纳米管的薄膜表面。在pH值不同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MWCNT/GCE)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对苏丹I的电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控制电位电解的研究表明采用循环伏安法可以通过中间产品减少苏丹I中的N=N基团,得到苯胺和氨基萘酚。此过程是ECE反应。此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在苏丹I中可以大大促进电极表面污垢中-OH基团的氧化。因此,建议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来测定苏丹I。该传感器具有优良的性能,灵敏度高(21.56AmM-1)、检出限低(3.4610-8M)、线性范围宽(1.0110-6-1.2210-4M),此外还有稳定的响应。最后,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测定番茄酱样品中的苏丹红I,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关键词苏丹红I 碳纳米管 ECE反应 电催化1、 引言 苏丹红I(1-(苯基偶氮)-2 - 萘酚)是一种人造工业染料,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家庭日用品,纺织品,皮革和木材工业1。最近,研究结果证明苏丹红I是一种潜在的人类致癌物2。苏丹I的致病机理是,它可以分解为诱导肝细胞变异的苯胺。因此,苏丹红I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TC)列为第3类致癌物1。因此,找到一种敏感、快速、方便的方法来测定苏丹I的反应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到目前为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测定苏丹红I最常用的方法3-5。然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总是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如成本昂贵、费时、复杂的样品预处理等,在许多情况下,其实际应用非常受限制,如现场测量。因此,为测量苏丹红有必要制定一个更便宜,更简单的方法。最近,一些学者提出,通过电化学方法,可以灵敏地检测到苏丹红,例如溶出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安培和方波伏安法等1,2,6。由于苏丹红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电化学组,即-OH和-N=N-,通过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的方法可以很灵敏地检测到这些化合物。看来,由于其简单的反应过程,阳极氧化的方法是比较受欢迎的。可惜的是,阳极检测酚类化合物在固体电极上产生相互耦合,形成钝化的聚合物膜7苯氧自由基。因而必须努力致力于探索新的电极材料或表面预处理程序,尽量减少酚类化合物对电极表面污垢氧化的影响。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用碳纳米管(CNT)作为电极材料测定苏丹I的电化学反应机制,以及电流测量。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特殊性质,使它们非常有吸引力的电化学检测任务。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电极可大大提高酚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测量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例如,王某等人的报告指出,有催化性能的碳纳米管对酚类物质的氧化可以有效降低酚7在电极表面的钝化效果。赵某等人准备用来测定邻苯二酚,对氯苯酚,间甲酚的酪氨酸酶的单壁碳纳米管电极,具有良好的性能8。鲁维亚内斯,里瓦斯9和Musameh等10还分别介绍了碳纳米管电极可以灵敏地测定含-OH的化合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准备采用修饰玻碳电极(GCE)表面上的碳纳米管悬浮铸造。通过对苏丹I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氧化-OH基团的传感器。2 实验2.1、试剂多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直径:10-20 nm,平均长度:1-2 m,纯度:95%,比表面积:40-300 m2/g,无定形碳:3)购自深圳纳米港(深圳,中国)。苏丹I来自Aldrich公司。其他所有的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未经进一步纯化。整个过程使用二次蒸馏水。由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制得的磷酸盐缓冲液(PBS,1/15M),作为整个电解质的支撑。采用乙醇作为苏丹I储备溶液(1毫克/毫升),因为它不溶于水。取适量原液,与一定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混合,然后测量苏丹I溶液的最终pH值。2.2、仪器和测量电化学实验采用CHI660B电化学工作台(中国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在这项研究中采用带铂丝计数器的三电极系统,Ag /AgCl电极(3M氯化钾)作为参考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工作电极为多壁碳纳米管(MWCNT)修饰玻碳电极(GCE)。通过带着小孔的聚四氟乙烯盖子,将这三个电极分别插入10毫升的烧杯中。聚四氟乙烯磁搅拌器在电化学测量和电解过程中提供对流运输。记录溶液的pH值采用PHS-2F酸度计(中国上海雷磁仪器有限公司)。控制电位电解采用单舱细胞中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苏丹溶液出现了一个100毫伏以上的阴极还原峰IIc。在电解过程中要不断搅拌溶液以保持氮气流通畅。2.3 电极的制备和修饰每次实验前分别用1.0,0.3和0.05 m的氧化铝粉将玻碳电极(修饰玻碳电极,型号CHI104,直径3毫米)打磨,用二次蒸馏水彻底冲洗,彼此抛光,然后用1:1的硝酸,丙酮溶液洗净,最后在超声波中用二次蒸馏水清洗,并在空气中干燥。制备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是在GCE表面上铸造5L的碳纳米管悬浮液(在DMF中0.2毫克/毫升)。从这样的溶液中蒸发溶剂可以产生很大的含有碳纳米管的薄膜表面。3 结果与讨论3.1 SEM图像 其表面形貌和电极指示器的微观结构都会大大影响其活性和性能。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可以获得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表面形态。正如图1所示,碳纳米管均匀分布在电极表面,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多孔网络结构,这需要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更活跃的反应点。通常在直径范围为20-50纳米的碳纤维束缠绕的很严重,碳纳米管的长度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确定。 3.2、电化学反应机制在用电化学的方法检测苏丹红I之前,我们首先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在PBS中的电化学行为。图2a显示,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在pH值为2的PBS(0.05毫米)中苏丹红I的循环伏安曲线。在第一个周期,出现了一个起点为0.1 V的正型峰。在约0.92 V出,出现了一个定义良好的氧化峰(Ia),据早些时候的报道11,这是因为OH基的氧化。由于其简单的反应过程中产生可以忽略的副产物的特点,在3.3节中,我们将用它来量化苏丹红I。电位扫描的方向大约在1.0 V处转向。直到电位为-0.4 V(起始电位)才出现阴极波,此时开始减少苏丹I,然后出现了尖状峰(IIc)。阴极峰的出现是因为减少了- N=N- 基团中的NH-NH-。在反向扫描过程中,在0.3 V处出现了一个新的阳极波(IIIa)(注:这个起点是正的)。保持电位为正,就可以在第二个周期的反向扫描过程中获得相应的阴极波(IIIc)。看来,对于峰IIIc和IIIa,在一个类似可逆氧化还原过程中我们将讨论后者。当缓冲溶液的pH值升高,尽管在峰的数目和峰形上具有相似的循环伏安行为,苏丹I的峰值电位还是会负移。我们还发现,当pH值大于5时的感应电流也是不同的。如图2b所示,在酸性介质中,IIc的峰值电流减少约一半,这将被当作苏丹I有关的pKa12值。峰电位的变化表明,在整个苏丹I的电化学过程中质子参与了反应。 3.2.1 ECE反应如前所述,Ia是由于苏丹红I中-OH基的氧化形成的,这是文献精心记载的13。因此,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着重讨论还原波(IIc)并详细地介绍III的氧化还原。一般认为,苏丹I的减少是由于- N= N - 到NH-NH-的转变。由于电化学反应中质子的参加,在IIc与pH值的峰电位图中,质子数应该与能斯特方程中所得的电子数之比呈线性关系。图3显示了这样一个线性曲线,它给出了一个65mV的斜坡,证实了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控制电位电解(CPE)是在不同pH值的PBS中进行的,用来确定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电子数(N)。当pH值小于5,估计约为2,减少-N = N- 中的-NH - NH-意味着经历一个2电子2质子过程。然而,当pH值低于5,参与的电子数约为4.2左右,这意味着4个质子和4个电子将参与还原反应。由于在还原过程中减少 - N=N-中的 - NH-NH 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在酸性介质中IIc的电位必须遵循2个电子2质子过程。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来解释苏丹I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中峰电位(EC)的扫描速度和当前IIc峰值的影响,我们用循环伏安法在5-500 mV / s的范围内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IIc 的v1/2和v的峰值电流图不是线性的。这种情况表明,减少苏丹I引起的复杂的电化学电极反应发生在电极的表面。图4所示的是IIc 的v1/2和v的峰值电流图。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pH值范围(1.98-9.36)内IIc/v1/2值随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有些化学反应是在碱性或酸性介质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14-24。与仅在第二个周期出现的氧化波(IIIa)相关,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化学反应随后的产物是电化学。跟据以前的报告可知,峰IIIa是-氨基萘酚的特征峰25-27。-氨基萘酚在反应介质中的证据证实减少苏丹I中的偶氮组并没有阻止中间产物的生成,但进一步减少将会导致-NH-NH-的连杆裂解,得到的最终产品是氨基化合物。IIIa和IIIc峰电位还取决于pH值和随pH值的增加产生的负移。EP与pH值的函数斜率也表明,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数据未显示)。IIIa和IIIc的电化学反应是:综上所述,减少-N=N-中的-NH-NH-之后的化学反应如下:在酸性介质中(pH 5时: 虽然反应2和5是化学可逆的,但却发现从- N= N 到-NH - NH -没有明显的逆转波(反应2和5),因为随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极为迅速28。根据上述计划,在酸性介质中4-质子4-电子过程可以解释为ECE过程:首先,减少苏丹I中的-N=N-基是hydrazo化合物(E1),通过化学反应(C)得到电活性物质(-氨基萘酚-氨基萘醌)的另一个2-质子-2-电子过程(E2)。因为-氨基萘酚-氨基萘醌通常转移的电荷是正的,以减少-N= N-中的-NH-NH- ,在任何扫描速度下只获得一个还原峰(IIc)。这个结果与以前的报告是一致的29-33。当pH 5,减少苏丹I也会发生ECE过程。E1表现为式(5),然后发生化学反应(式(6)(7),最后发生二次电化学反应,这是E2在酸性介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3.2.2 歧化(DISP)反应在整个pH值范围内,IIIc的峰值电流比IIIa的小表明随后的一些化学反应造成了-氨基萘酚-氨基萘醌的消耗。据此前报道,水解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的产物是无电化学性质28。然而,我们可以有趣地观察到,pH5的 PBS中峰电位IIIc/ IIIa的比值大于pH5 的PBS。这种现象表明,除了水解反应,也会发生一些其他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来阐释控制电位电解(CPE)。苏丹I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完整的电化学反应一般要进行10小时。我们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绘制循环伏安曲线对电解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监测。峰值电位因电解而下降。有人发现,电极表面在pH5 PBS中反复清洗甚至电解10小时后,IIc峰也没有完全消失。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苏丹I在还原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种自身的产品。这表明歧化反应发生在酸性介质中34。由于化学反应速率非常快,反应1被视为反应速率的决定步骤。因此,DISP2过程也可以说成是歧化反应32。3.3 性能分析图5对分别用(a)裸玻碳电极(GCE),(b)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CNT/GCE)检测溶解在pH值为7.0的PBS的苏丹I,得到的循环伏安曲线进行了比较。裸电极在0.666V时出现一个单一的氧化峰,在反向扫描时并没有发现还原峰。相比之下发现,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在0.672V有着更大的峰。提高苏丹I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行为可以解释为引进的碳纳米管(CNT)提高了电极运输电子的能力35。选定PBS的pH值范围从1.98至9.36,探讨峰值电流为2.010-5M时pH值对苏丹I的影响。在pH值为7.0时峰值电流达到最大,这是由下面的实验选定的。最佳的操作电位为0.75 V。图6A表示为在用0.75V的搅拌器pH值为7.0的PBS中(其中添加有苏丹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