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词语的锤炼 本章重点学习“词语修辞的基本原理”,解决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如何运用词语的问题。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由词语组成句子,由句子结构成篇章,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为此呕心沥血,孜孜以求。古人所谓“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贾岛的“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都是指词语的修辞,是说在遣词造句过程中,必须根据语境和题旨的需要,进行词语锤炼,让每一个词语找到句中恰当的、唯一的位置,使说话或写文章中的词语更准确贴切,更稳妥和谐,更形象鲜明,更生动传神。 比如文学大家汪曾祺修改作品,细致得惊人。他创作了我们熟悉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他多次修改剧本,力争精益求精。仅举两例,可见其笔下的功夫: 原稿:七个儿有五个短命夭亡,遭荒年欠下了刁家的阎王帐。 改稿:七个儿有五个冻饿夭亡,遭荒年背上了刁家的阎王帐。 这是剧中沙奶奶的一句唱,作者把“短命夭亡”改为“冻饿夭亡”突出了百姓生活环境的恶劣;把“欠下”改为“背上”是从主动改为被动。 原稿:我佩服你沉着镇静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 改稿: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 这是剧中刁德一的一句唱,作者把“沉着镇静”改为“沉着机灵”更符合口语,更符合刁德一这个反面人物的思路与身份。这就是词语修辞的效果。(一)准确朴实 我国古代大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这是说,写文章要明晰洁净,而不可以堆砌华丽的辞藻,其实就是强调要准确朴实。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近些年,“与时俱进”已经成为我们奋发向上、与世界同步的代名词了。 报纸有条消息题为奖学金“断顿”,留日学生犯难(北京法晚09815)是说由于金融危机留日学生不能及时拿到奖学金,不得不想各种办法继续学业。“断顿”用在这里,准确而朴实,一目了然。 清代文人刘大櫆在论文偶记有一个精辟的阐述:“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简单地说:简洁有力才能使情真意切的文章达到最高境界。 著名书画家范曾用24个字自我评价:“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不卑不亢,简洁有力。 再如2008年中国青年LOHAS时尚文化论坛提出的12个“乐活”主张是:“完善自我,阳光生活,自由创造,强健身体,绿色饮食,简约消费,快乐平和,善待他人,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心公益,主动分享。”总共48个字,全面而平实地说明中国青年身心健康的标准,简洁有力。 2009年人大、政协会议期间,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有两个专栏,一是“代表委员议国是”,一是“两会进行时”。很多人以为“国是”是“国事”的误写,其实“国是”这个词是汉语固有的,只不过平时不常用,因为它是指国家的大政方针,比“国家大事”更具庄重色彩。“两会进行时”就是两会期间的进度,但是用“进行时”就更有动感,它有“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意味。 (三)新鲜活泼 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强调文章的“新”,他认为:“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作家谢冕有“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谢冕把幸福与读书联系在一起,显然很有新意。 (四)生动形象 清代著名学者魏源,泛游名山大川,并进行考察与论证,尤其对五岳之形了如指掌,他形容:“恒山(北岳)如行,泰山(东岳)如坐,华山(西岳)如立,嵩山(中岳)如卧,惟有南岳衡山如飞。”魏源选用了五个动词“行、坐、立、卧、飞”,分别概述五大名山的形貌,生动形象,至今脍炙人口。 一篇文章读书人是幸福人,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再如六十多年前(1943年)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中写道:“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常在一起聚会。我们吃饭和喝茶,慢斟细酌,不慌不闹,各人到量尽为止。止则谈的谈,静听的静听当时的朋友中浙江人居多,那一批浙江朋友都有一股情气,即日常生活也别有一般趣味,却不像普通文人风雅相高。子恺于清字外又加上一个和字。”我们从这简短的几句话中不难体会出当时这些大师们是以情气、清气、和气相互交往的。2009年是牛年。前不久看到名为小思的一篇短文中国的牛,就让人很感动,文中写道: 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着一种特别尊敬的感情。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在田垄上的一次“相遇”。 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计斗不过畜牲,恐怕难免踩到田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湿。正踟蹰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全跟着它离开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这是耕田的牛为人“让路”的一件小事,写出来却显得那么生动形象,从而体现出我们民族宏扬“老黄牛精神”的意义。 二、锤炼词语的方法 (一)词语声音的协调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我写文章,不仅考虑每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每个字的声音,不仅写文章是这样,写报告也是这样。我总希望我的报告可以一字不改地拿来念,大家都能听明白。” 1音节匀齐,和谐优美 汉语的词、短语或句子,如若两两相对,使音节整齐,节奏匀称,就能给人以声音的享受。在遣词造句时,往往是单音节词与单音节词搭配、对应,双音节词与双音节词搭配、对应,让句子长短划一,节奏匀称。比如名句: 白 日 依 山 尽, | | |黄 河 入 海 流。? 双音 双音 单音(王之焕登鹳雀楼) 韵文非常讲究句形整齐,这两句诗注意选用了音节对称的词,使节奏十分合拍,加强了语义的对比感。? 祝你一年四季:爱情洋洋得意,身体壮实有力,事业扬眉吐气,生活幸福甜蜜。(新年祝福语) 一系列的祝福运用了排比句式,而且句句押韵,让几个结构相似的句子一气呵成,概括了人生四大要事:爱情、健康、事业、家庭,和谐优美。 泉水解除了心田的干旱,凉风擦净了额角的汗珠,天地当床,绿草为垫。(钱佩衡雪莲) 散文一般也很注意音节对称词语的选用,使句式在错落中显示着和谐,有助于表现内容的关联性。 2韵脚自然,平仄相间 押韵是汉语独特的语音形式,无论在诗歌还是在散文中,韵脚自然就会优美动听;“平仄”是汉语运用中的一种声调概念,平声平直高昂,仄声婉转低沉。诗词尤其讲究押韵和平仄交错,尤其注重字词声音的协调,从而使语句起伏跌宕,错落有致,节奏鲜明,韵律优美。比如毛泽东雄伟壮阔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万雄师过大江。仄仄平平仄仄平虎踞龙盘今胜昔,仄仄平平平仄仄(入声)天翻地覆慨而慷。平平仄仄仄平平 宜将剩勇追穷寇,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可沽名学霸王。仄仄平平仄仄平 天若有情天亦老,平仄平平平仄仄 人间正道是沧桑。平平仄仄仄平平汉语中押韵和平仄有一定的配合规律。通常是单句末一字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双句末一字一定要押韵。除首句外,单句末字一般是仄声,双句末字一般是平声。这种既讲究押韵,又调节了平仄的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晰悦耳,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很高的修辞效果。 比如余秋雨的构思过度中写道: “我们的历史太长(平),权谋太深(平),兵法太多(平),黑箱太大(仄),内幕太厚(仄),口舌太贫(平),眼光太杂(平),预计太险(仄)。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仄)。” 这段话是提醒年轻人:生活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一旦他悟出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实在太晚。 3使用叠音,烘托意境 叠音又叫叠字,在古代叫“重言”或“复字”,是指音节相同的字或语素重叠起来使用。叠音词运用得当,可以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音、意兼美,声情并茂的表达效果。我们都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中一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段优美的散文,意境很美。其中选用了双声词“渺茫”,叠韵词“零星”,还有多个叠音词,是脍炙人口、引人遐想的重要原因。 前些年杂文报上曾刊登过一首小诗批评某些电视台:“男女主持,老大不小,伪装天真,假作火爆,疯疯癫癫,蹦蹦跳跳,傻傻乎乎,哭哭笑笑,追追打打,吵吵闹闹,硬造幽默,令人竖毛,娱乐愚乐,惨遭混淆,半是哭笑,半是嘲笑”诗里用了一系列的叠音词,既是爆料又是批评。 (二)词语意义的筛选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是词语的灵魂。所谓词语的锤炼,就是在对词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词语的组合作出最佳选择,使言语信息传递达到准确、迅速、有效的目的。 我们都听说过“推敲”和“一字师”的故事,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况。比如东汉时,浙江桐庐富春江畔住着一位名叫严光的人,他很有节操,受到人们的拥戴。宋代范仲淹在桐庐任太守时,为他建造了一座祠堂来纪念他。祠堂建好后,范仲淹写了一篇二百多字的严先生祠堂记,歌颂严光的道德风范。其中有这样两句话:“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文章写好后,范仲淹拿给朋友李泰伯看。李泰伯看后对范仲淹说:“文章一旦传出,肯定闻名于世。我想改动一个字,使它更趋完美,不知意下如何?” 范仲淹同意。李泰伯说:“把先生之德改为先生之风怎样?” 范仲淹一听,拍案叫绝,立即改了过来。为什么“风”要比“德”好呢?因为“风”字是一个有着深邃内涵的词。可见,词语意义的筛选非同小可。 传说唐代诗人任蕃游览浙江天台山时,在寺庙粉壁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他离开寺庙后,心里一直琢磨这首诗,想想觉得“一”字欠妥,因为有前峰遮月,不能映照“一江水”,应该改为“半江水”。这时,他已距寺庙百多里了,但是还是折返了回去修改。回到寺庙发现,已经有人改过来了。虽说徒劳了,但这种“百里改诗”的精神却被后世传为佳话。 法国大作家莫泊桑说过:“不论一个人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最能表示它,只有一个动词能使它最生动,只有一个形容词能使它性质最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这就是说,锤炼、运用词语要根据题旨情境,选出最具有表现力的唯一的词语,古今中外大作家的论述和他们的作品都说明了这一点。词语意义筛选的方法主要有:精心挑选,寓繁于简 “精心挑选”是指组词造句时,对那些表现思想感情的关键性词语,要特别认真地挑选;“寓繁于简” 是指选择最精练的词语来表达最丰富的语言内容,使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这就是说,话不在说得多少,关键在能否说到点子上。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好的著作,差不多也是文字清浅简练的著作。” 几十年前,福州新闻文化界邀请文学家郁达夫去作学术演讲。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快、短、命”三个大字,然后说:“本人要讲的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概念,就是这三字要诀:快,就是痛快,写得快;短,就是精简与扼要;命,就是不离题,词达意。说话和作文都是一样的,不要说得天花乱坠,离题太远,或者像缠脚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国人民齐心赈灾,提出口号:“再大的灾难除以13亿,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是爱的海洋。”话虽不多,但是经过精心组合,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字句铿锵,令人振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世界人民感动和理解的原因,也是由于它的简洁与温馨,让使用各种语言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名著红楼梦中写刘姥姥是这样出场的: “刘姥姥不敢进去,掸掸衣服,又教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掀脑叠肚指手划脚的人坐在大门下,说东道西,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大爷们万福。布那样又臭又长。完了!”文艺作品中很讲究动词的选用,因为动词一般做谓语,语句的表义重点往往在谓语部分,所以动词在句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很善于在动词、形容词上下功夫,小说风波以1917年北洋军阀张勋的复辟闹剧为背景,描写农民剪“辫子”引出的风波。其中一段: ? ?“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形容词选择得当,可使事物形象鲜明;揭示本质,能使事物本质突出。但由于形容词的意义不像动词那样显露,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所以使形容词的锤炼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人间福报上有台湾心璨的一篇题为善良的力度的小文,写的是一对夫妇很幸运地订到了由嘉义到台北的火车票,上车后发现一位女士已经坐在了他们其中的一个座位上,先生示意太太坐在那位女士旁边,自己就一直站着。 下车后,心疼先生的太太说:“让位是善行,可是一站3个小时,中途你完全可以请她换你坐一下。”先生却说:“我看见她的右脚有点不方便,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3小时而已。” “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3小时而已”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一句话,这是运用了对比,言简意赅地表现出先生的浩然大气,不仅让太太,也让所有听到这话的人非常感动。这就是生活中修辞的魅力。 我国有许多卓越的语言大师,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们,他们的名篇巨著在修辞运用上有很高的造诣,他们精益求精的写作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以动写静是词语锤炼的一个重要方面。静物动化,不仅能产生动态的美感,还能寄寓各种感情色彩。毛泽东在描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时用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词句。一个“舞”,一个“驰”,使本来静止的景物产生了气势磅礴的动态感。那起伏连绵的群山和莽莽高原,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之下,远远望去,宛如银蛇飞舞,蜡象奔驰,这种宏伟壮观的动态美,正是静物动化的修辞效果。 芦笛在晚霞灿烂中描写月光: “月光洒在少霞苗条的身上,既高雅,又妩媚。月光迷恋地把她挽留在院子里,轻轻地抚慰着这个小灵魂。” 3巧妙配合,寓庄于谐如果在说话、写作时让语句中的有关词语巧妙配合,可以大大提高表达效果。比如2009年第4期读者言论有一段是说 “一个人婚前,行动绝对自由,是动物;结婚后,行动有了一定范围,就变成了植物;等生儿育女,行动更加不自由,就变成了矿物。” 因此这段文字后面解释说:“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晚婚晚育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蒲昭和的赠你四味长寿药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有一次,苏东坡的朋友张鹗拿着一张宣纸来求他写一幅字,而且希望他写一点儿关于养生方面的内容。苏东坡思索了一会儿,点点头说:“我得到了一个养生长寿古方,药只有四味,今天就赠给你吧。”于是,东坡的狼毫在纸上挥洒起来,上面写着:“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词语本身并无庄谐之分,“庄”是庄重、郑重,“谐”是诙谐、幽默,但是经过使用者机智巧妙的安排,能使某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寻常的作用。比如: 郭沫若自传体洪波曲里,写他年青时坐火车,斜对面一个日本少妇用一面小镜子看他,目动如紫菀花。当少妇从餐车回来经过他时,在他的桌子上放了一个苹果,不久就下车了。郭诗人叹道苹果落下了,天堂失去了。 (三)成语的运用与活用 成语是一种简练精美的固定短语,它是在社会演进和语言发展的历程中形成的,是我们汉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瑰宝,我们在运用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戏学硕专业真题及答案
- 芒果tv防溺水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虚拟实验教学资源构建
- 菜农卖菜合同(标准版)
- 绿化设备采购申请报告(3篇)
- 《三十讲》课件人民网
- 底商转让合同(标准版)
- 乐于助人的课件
- 龙华区复工复产申请报告(3篇)
- Dinoprostone-CoA-Dinoprostone-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爱国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 数字货币概论 课件 第5章 稳定币的原理与实现
- 机加工员工质量培训
- 路面压浆施工方案
- 第8课时 主题阅读《雨的四季》-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 Linux基础入门培训
- 现场技术服务报告模版
- 完整课件-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
- kV线停电砍树施工方案
- 冷却塔使用说明书资料
- 工程地质课件: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