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葫芦丝简介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葫芦丝的保养与维护(1)正确使用,忌猛吹,猛吸:演奏葫芦丝,巴乌时,应根据演奏用气方法和要求,正确运用气息吹奏,禁止猛吹,猛吸。否则会影响乐器的音色,(2)轻拿轻放,禁压,禁撞:当使用乐器时应作到轻拿,并按演奏相关要求正确使用。乐器使用完毕后,应用干净毛巾擦拭,用一个布袋装起来或悬挂一段时间在放入乐器盒备用。切忌拿,放和使用过程中挤压,碰撞对乐器,以免使乐器产生裂纹而发生漏气现象。对于巴乌,要防止异物碰到簧片,一旦簧片受到大的振动而掉离竹管,可用合适的粘合剂粘合在原来的位置上,仍可使用。对于葫芦丝,要注意葫芦和竹管连接处的安全,不可随意拨折,以防止其松脱。(3)忌爆晒,勤维护:葫芦丝,巴乌选用天然材质制作,故忌将乐器置于阳光下暴晒,以免产生裂纹和加速老化。对可坼卸式葫芦丝,巴乌应经常对金属接头插口处进行清洁,上油润滑,以防结垢(4)专人专用,卫生健康:葫芦丝,巴乌乐器的使用应专人专用,并注意个人口腔卫生,饭后使用乐器一定要漱口,切忌食后将口腔中残物带入吹口内,以免造成乐器簧片阻塞,不但损坏了乐器,也不利于卫生健康。另外,经常用医用酒精擦拭乐器吹嘴,按孔等部位,以利杀菌和清洁乐器。(5)发音异常,找专业修理: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发音沙哑,嘶音,杂 音或正确用气则吹奏不出声音,漏气,音调不准等情况。在自己不懂修理的情况下应该将乐器送到你选购乐器的琴行或者乐器制作厂家,请专业的乐器制作师帮你进行修理,切忌自己坼卸,修理一, 葫芦丝有杂音怎么办吹葫芦丝的音是这个样子的,你吹高音你要用最缓的气流,而要吹低音你要用强气流,不过气流你要把握好,还有你是初学者,你的吹奏方法不对而引起在簧片有很多的水,而发吹杂音,你没有掌握吹葫芦丝的真正方法,吹葫芦丝要用吐音吹奏,吐t的发音,这样就会避免杂音(咕声)葫芦丝是不能洗的,它不像有一些木管乐器一样可以洗,所以吹的方法很重要三葫芦丝好学吗?葫芦丝要学多久如果你有其他的乐器基础 比如会吹笛子 的话 那学这个就相当简单了 因为葫芦丝在乐器里是比较简单的 如果你什么乐器也不会 但是懂乐理的话 学起来也相对轻松些 如果你什么也不懂 但是特别想学 悟性很强的话 那不用老师教也能自己摸索着入门 慢慢学 还是能学好的.四如何从零学习葫芦丝,没有任何基础 葫芦丝可以一个人学的,有一个葫芦丝、一本教材及伴奏,平时多听、多练习。建议你以后在练习的时候试一试跟伴奏,这样对你的节奏感的提高很有帮助。当然建议找一个老师指导一下,这样可以学到一些葫芦丝吹奏的技巧。五,葫芦丝的基本功有哪几方面葫芦丝的基本功主要有三方面,即气,指,舌.(一)、气(呼吸方法) 1、不提肩,不挺胸,口鼻通,不出声;气下沉,丹田功,音柔美,颤常用。 2、高音缓,低音急,轻呼能出筒音3 3、吹长音时要做到:音头不能软、音体不能板、音尾不能散。 4、学会气颤音的方法是:急缓交错,丹田配合. 5、对于慢曲换气的要求是:慢曲慢换,音断曲不断.慢曲快换,旋律更连贯. 6、对于快换气的要求是:口鼻都要通,吸气不出声. 7、对音量大小的要求是:轻音不能浮,重音不能浊. 8、对音准的要求是:渐强起,渐弱收,音准关键在两头.(二)、指(手指技巧) 1、针对初学者的手形,要做到“不靠不翘”.可要求:指放平,勿高抬,孔按实,松则快。 2、关于按音孔的方法:初学用指肚,提高加指尖。 3、持乐器要端正,既稳固又放松。 4、叠,打,抹,滑的一般规律是:上行叠音,下行打,向上抹音,向下滑。 5、叠打与抹滑的主要区别是:快叠打,慢抹滑。 6、叠音,波音,指颤音的主要是手指开闭的次数:一叠,二波,三起颤。(三)、舌(吐音方法) 1、断吐用“吐苦”,连吐用“嘟咕”,舌指能同步,快板必清楚. 2、快板要慢练,慢板要连贯. 3、勤练“苦”,慢练“呼”,小舌也能打“嘟噜”. 4、“吐苦”各占半,“苦”音要久练.(四)、如何演奏好乐曲 1、运用好基本功:气要通,指要松,舌要清. 2、练习新曲的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对,会,背,味. 对:将乐谱及表情技巧符号吹对; 会:能看谱连贯完整地演奏全曲; 背:能背谱熟练地演奏; 味:能体现乐曲的风格韵味及作者意图. 3、对于有难度的乐曲,要进行重复练习:慢快慢快,简繁简繁,零整零整,看背看背. 4、针对在学校学生功课多,练习时间少的问题,可采用:平时多练,拙处勤练.“平时”是指在不拿乐器的时间,手指随时都在活动,“吐苦”也随时练习.“拙处”包含相对笨拙的无名指,大指及“苦”音的练习.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六,葫芦丝的呼吸方法说明1,葫芦丝吹奏时的呼吸与平时的呼吸是有所不同的,因吹奏中吸气量大,一般都用口鼻同时吸气,以加快速度。吸气也分慢吸和快吸两种,一般在乐曲开始前和演奏速度慢、旋律优美的曲子中可用慢吸的方法。要求吸气饱满充足,但也不要吸到不能再吸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吹奏时无法控制。快吸一般用在快速乐曲中和没标换气记号的连续吐音之间(俗称“偷吸”)。吸气时间有长有短,肌肉紧张度有大有小,但吸气方法都使用胸腹式。2,葫芦丝 吹奏时的呼气不是平常从两个鼻孔和口腔中自然呼出去的,而是从由嘴控制的“风门”(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吹出去的,所以胸腹肌肉收缩形成的压力和两颊以及嘴唇的有力控制(又称”嘴劲”、“口劲”),使吹出的一股气息(又称“旧风”)形成均匀的、有节制的、有压力的气柱将葫芦丝吹响。3,葫芦丝吹奏中的呼气也不要呼到不能再呼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发颤,而应留二分余气,便于下次吸气迅速,使乐曲吹奏能自然连贯地进行。为了增大肺扩量,使气息更充足,平常可坚持长跑、游泳和做深呼吸运动。七,如何选择葫芦丝入门曲目 其实,不管什么乐曲从艺术性上来讲,都没有高下之分!从演奏的技巧的难度的根本性上来说,也无难易之分。即使只有一个长音,要吹出好的音色以及控制极佳的、富于变化的力度也不是容易的事!就入门和初级性来说,我们只可以从技巧的相对性难度、乐曲风格的相对性难度以及学习的阶段性要求来考虑。从这一点上来说,那么在选择葫芦丝入门曲目或学习初级阶段的独奏曲 ,可以选择婚誓、马兰花开、望春风、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情深意长、湖边的孔雀等等,以及接近以上乐曲难度的,大家都可以自己选择作为初级阶段的学习曲目八,葫芦丝演奏的吐音介绍在葫芦丝、巴乌的演奏中舌头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吹奏乐曲时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那就是连音和断音,吐音就是解决断音的主要方法,吐音分为单吐、双吐和三吐,我首先讲一下单吐。单吐的练习极为简单,我在前面讲过,音头需用吐音吹奏,而单吐是连续吐奏,每个音都像唱吐那样去演奏。单吐可分为短吐和连吐,短吐一般用顿音符号标记或用T标记,其特点是发音短促而有力,舌头动作轻快。慢短吐时嘴唇的配合很关键,否则会咕声不断,严重影响吹奏效果。 软吐的演奏则要求保持原音符的时值,做到音断意延,舌头的动作点到为止,不可用太大的力。 双吐是在单吐的基础上在加上一个“苦”字即“吐苦”,利用舌尖和舌根的连续动作使音快速断开,双吐一般用“TK”来标记。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双吐的训练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到位,开始可单独练习舌头,把T和K的发音连起来练习。在乐器上练习时先慢练,舌头和手指配合好,初学者主要问题是吐轻苦重,当发到苦时会软下来,苦的发音含糊不清,练习时应加强苦的练。在双吐的演奏中,手指和舌头的配合很关键,要求手指要比舌头先到位,不能同步更不能晚于舌头,否则舌头吐出的音不实在,不实在,不准确,特别是在快速双吐演奏中,如果手指和舌头同步或晚于舌头,那整个双吐就乱了,所以无论练习或演奏双吐时我建议大家多分一点注意力在手指上。三吐吹奏方法与双吐相似,只是在双吐的后面或前面在加上一个单吐,就形成三吐的演奏技巧。三吐一般用于前八分音符后十六音符,或者用在前十六音符,后八分音符。三吐的练习。只要大家掌握好双吐这一技巧,那三吐更可信手拈来,在三吐中也请大家注意手指的配合,同时要注意强弱的处理九,学好葫芦丝演奏的三个基本要素想学好葫芦丝,掌握好葫芦丝演奏需要进行许多的训练,除了了解葫芦丝的结构、特性、历史以及乐理常识等知识以外,着重要做到以下三点。1、 用气:气息的运用关系到乐音、乐句、乐段、乐章乃至整个乐曲的连贯、流畅,比如平吹、超吹的交替,长音气振音的处理、气息压力控制(避免出现“咕”音)、循环换气法、换气的位置处理等等。气息的训练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深呼吸或闻花香时的状态),从长音训练开始,通过较长时期的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掌握的;二、用舌:舌头的运用通常指的是吐音,即单吐、双吐、三吐。单吐的训练一开始就要从“吐”和“苦”这两个字的舌头运动做发音练习,即单独做“吐吐吐吐”和“苦苦苦苦”的分别练习;双吐的时候要做“吐苦吐苦”以及“苦吐苦吐”或者是“的格的格”以及“格的格的”的分别练习,使舌根发音的力度、音量、音色与舌尖的发音完全相同;三吐则是由1个单吐+1个双吐或者是1个双吐+1个单吐构成的,只要前面的单吐与双吐的训练比较扎实,三吐则是水到渠成;三、用指:即手指的运用。手指的控制最终是由大脑控制的,因此手指的训练其实就是大脑的训练。手指的练习应该从音孔的开、闭开始着手,一方面需要控制手指开孔时高度不宜过高(约1-2cm),另一方面要做到闭孔时的准确和弹性(快速而不漏气,类似敲击),开、闭手指训练要做到小臂、手腕、手指的放松,开孔的手指不宜过高,闭孔的手指不宜过于紧张,只要将音孔盖住不漏气即可。练习时先从单个的手指开、闭的交替训练,先慢练,做到放松、均匀,然后再做多个手指的配合开、闭训练,要求做到同时起落、配合紧密十,葫芦丝名称的由来葫芦丝在梁河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中都曾有传承。但在芒东、勐养两镇的傣族地区传承得较广泛。今天,人们已将葫芦丝乐器定位为傣族乐器。“葫芦丝”在民间称为“葫芦萧”,别处也有称为“葫芦笙”,名称的变化原因说法不一,有说是解放初期,知识青年下乡,将傣族不标准的汉语“萧”误听为丝而得名,有说是为了区别于哈尼族的“芦笙”又区别于“萧”(萧无簧),故文艺工作者将它定名为“葫芦丝”。说以前者居多。葫芦丝的傣语名称为“筚朗道”,“朗道”为“葫芦”的傣语名,“筚”为傣语对吹管乐器的总称。德昂语称“筚格宝”,阿昌语称“拍勒翁”十一,葫芦丝相关的十个问题及解决方法一、葫芦丝内外发霉的处理方法, 首先把主管从葫芦里取出用手巾擦去霉垢 , 然后涂抹上少许工业酒精,待霉印变淡后擦去霉垢即可,这样葫芦又恢复以前的模样了。 二、主副管破裂的处理,即时用细线均匀的有规律性的捆紧已破裂管子(捆上五圈以上,可以从美观上考虑),使破裂处合拢,然后往裂隙中滴入少许 快干型强力胶水(如502胶水),胶水干后用砂布或砂纸打平即可,如果不影响美观和使用,捆线最好留在管子上,这样管子就不会再裂开了,如破裂的严重就要更换了。 三、葫芦破裂的处理,用力把葫芦缝隙挤拢然后滴上少许快干型强力胶水(如502胶水),待干后用砂纸打磨干净就行了。 四、高音不可发音的处理,先倒着吹,堵住其它音孔,从最下面的三个孔(拴缀子的两个孔和出音孔)用力吹,使气流从吹口处出来。如不行把主管从葫芦里取出弹(抬高少许然后放下反复做几次)几下簧片试试,如还不行用金属薄片把簧舌尖部抬高少许再试试,如果再不行用砂布打磨簧舌尖部,如果都不行就只能更换簧片了。 五、筒音偏高的处理,把主管从葫芦里取出用金属薄片把簧片抬起,然后用砂布或利器小心打磨簧片根部,当中打磨五六下就试吹一次直到发音正常为至,筒音偏低则用同样办法打磨簧片尖部,一定注意是打磨尖部。个别音偏低可以用往上方挖孔(用利器往簧片方向挖)的方式解决,偏高可以填补孔来完成(孔的上方簧片方向位置),可以用又能固定在孔上的又不影响美观的东西来填补,如石蜡。六、沙音的处理,沙音一般由簧片上的铜刺或者簧片抬得太高造成,只要用砂布小心的把铜刺砂除就可以了,或者把簧片压低一些。也可能是簧片的角度改变造成,这样呢用小针调整一下角度就可以了。七、低音3不发音的处理,先倒着吹,堵住其它音孔,从最下面的三个孔(拴缀子的两个孔和出音孔)用力吹,使气流从吹口处出来。如是可拆的,拆下主管略抬高簧片高度就行。 八、副管扣脱落的处理,有的葫芦丝副管是用竹节和木节固定,粘得不好常会脱落下来,首先把余胶去除干净,主管上要粘扣子的位置用小刀刮开一层皮,然后把要粘的扣子盖在刮开的位置,滴上502胶水,等胶水干后就行了。 九、可拆葫芦丝拆口上的铜套脱落的处理,把铜套套上原来位置同时留出一点点位置滴入502胶水,然后迅速套到原来的位置,滴上502后推套铜的动作一定要快。 十、拆口过紧和过松的处理,拆口过紧,首先把主管取下,在拆口内壁用细砂纸打磨一遍,然后涂抹上“凡士林”就行了。过松,拆下主管后擦干净拆口内壁然后均匀的涂上一小层快干型强力胶水(如502胶水)注意在涂上胶水后不要吹干、烘干和甩干,正确方式是自然凉干。待干后再涂抹上“凡士林”就行了十二,葫芦丝练习长音应该注意什么?对于刚开始接触葫芦丝的初学者,应该从何练起呢 ?有的葫芦丝初学者往往急于求成,不注意从基础抓起,急于吹现成的曲子,这样往往会事倍功半。葫芦丝初学者应该先从吹长音练起 ,长音练习几乎是所有管乐器必须练习的,也是基本功的练习。 葫芦丝的长音就是把一个音吹长,每个长音的长度应该在1030秒之间。低音需要的气息多一些,长度也就短一些;容易发的音,长度就长一些。初学者的气息控制不好,音就短一些。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不能为了长度而不顾音色、音质与音量。也就是说,长音的音色应该是优美的,音质应该是结实的,音量则要以中等为好(其中不包括一些有目的的长音练习,如专门练习力度的长音)。 每个长音的呼吸应该是自然的呼吸,呼吸讲究的是深、快、满。吸气深就意味着大家在吸气后能够保持住气息;吸气快意味着大家在以后的葫芦丝演奏中,乐句连接不会出现断层;吸气满意味着能够演奏长乐句。 葫芦丝的气息与舌头的配合在发音时刻十分重要,它们决定了一个音的音头整齐与否,同时也决定了长音各部分的连接。一个完整的长音可以分为音头、音腹和音尾,这几个步骤一个都不能马虎。音头主要由气息、舌头和口风配合而成。口风小则不能发出好的音来,口风大气则散,音色不好,音头也没弹性。在吹奏音腹的过程中也要保持口风以及气息流量、音的力度和全身的放松,另外音要保持平稳。到了音尾时气息已经比较微弱,腹内的压力也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维持音的准确和音量,不能因为气量减少而使音变低或音量变小。一般每口气不要用尽,而是留一些余气,如果用尽了气,不但人憋得难受,而且腹部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弹,影响吸入新气,使演奏失去连贯性。为了能使音吹得长一些,我们应该在开始就要注意节省气息。初学者往往在音头浪费很多气,是因为他们把握不住发音头所需要的气息量,气息量过大,把音头吹破;而在音腹时,又容易控制不了气息流量,使音时强时弱,音尾又不及时收气,使音下掉甚至出现尾音十三,葫芦丝演奏如何培养节奏感葫芦丝演奏的时候如何培养节奏感是正确把握葫芦丝音乐品的首要问题,有人的内心节奏感是与生俱的,先天的,但是人多数人却是依靠后天刻苦练习培养出来的。我们在开始练习简甲的练习曲时,就应该注意培养内心节奏感。组织起来的什的长短关系叫节奏,也就是说,我们在演奏练习葫芦丝曲时,就应该对各音符的时值长短要允分了解,不但要对它有感性认识,而且还要有理性的分析。简单的葫芦丝练习曲一般都是首先对最为基本的音符,节奏作笼统的介绍,让初学者一边演奏,一边存心理数节扪,认清各种音符的时值,以获得对简单节奏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加上种符号和记号,混合运用。演奏者应该切实遵守各条练习曲的要求,扎实的训每首练习曲,达到练习的目的,解决一切困难,牢记各种音符的时值比例。可以说内心节奏感实际上就是内心对各种音符时值的敏感度,说一点,就足每个音要演奏多长,心里应该清楚。如果有正确的内心节奏感,我们演奏出的音乐才是准确的十四,优美的葫芦丝故事传说葫芦丝被称为“东方萨克斯”,它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关于葫芦丝,在德宏傣族地区一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远古时候,在大盈江畔,住着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名叫朗慕,江边有个划渡筏的小伙子叫二保。朗慕过江去赶街,这天坐二保的渡筏,两人一见钟情,约定再次相会。一天从江上飘来一个小葫芦,里面装着朗慕的信:因家父管教很严,不能与你对歌谈情,你若心中有我,就在葫芦下面插上竹管,待夜深人静时来到我家墙外,吹起我们用葫芦和苦竹合制成的筚朗叨,畅述衷肠。二保每晚到墙外去吹,却都被家人赶走。朗慕被禁深宅,听乐声怀念情侣,不久含恨而死。二保悲痛欲绝,每天夜里走村串寨吹奏心爱的筚朗叨,把这悲烈的爱情故事讲述给傣家儿女。傣族民间还传说:很早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后生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伙子。小伙子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退,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筚朗叨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除了以上的传说故事,傣族民间还有传说:很久以前,在德昂族山寨,有一对青年男女在相处中产生了爱情,并互送了定婚礼物。媒人一连七次去说亲,姑娘阿爹嫌小伙家穷,就是不同意。为了阻止小伙到他家串亲,姑娘阿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逼女儿看守山地。小伙子见不到姑娘坐卧不安,一天晚上,又到姑娘家的竹楼下吹起米伦。姑娘阿妈感动了,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小伙子赶到窝棚前,只见线团悬空摆动,以为姑娘织筒帕太累了,他吹了好一阵米伦,却不见姑娘来迎他。待他爬上楼梯,只见一头豹子在啃自己心爱的姑娘。他拔出长刀,砍下豹子的头。掩埋好姑娘尸体,收拾起姑娘的项圈、手镯,提着豹子头、尾,回到姑娘家的竹楼下祭奠,吹起米伦哀歌,直到下半夜方才离去。第二天,姑娘阿妈看见沾满血迹的项圈、手镯和豹子的头、尾,顿时昏了过去。这对青年恋人的不幸,震动了整个德昂族山寨。此后,父母再也不干涉子女的婚姻了。直到今天,在云南省的德宏州盈江、梁河和三台山等地,德昂族举行婚礼时,还都要吹奏米伦哀歌葫芦丝,原名筚朗叨,是傣、阿昌、德昂、佤、布朗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傣语称筚朗叨,“筚”是傣族气鸣乐器的总称,“朗”是直吹,“叨”是葫芦,意为带葫芦直吹的筚。阿昌语称泼勒翁,“泼勒”是箫,“翁”是葫芦,意为葫芦箫。德昂族称布赖,“布”是吹,“赖”是葫芦,意为吹葫芦。德昂族各地方言又称米伦、比格宝、渥格宝等。佤语称拜洪廖,“拜”是簧管乐器的泛称,“洪廖”是葫芦,意为带葫芦的簧管乐器。西盟佤族又称背板。布朗族称同格满筚朗叨的历史久远,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音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非常相似。但它的主管已经开有七个音孔,与后世竖吹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1964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出土了一件铜制葫芦,它是筚朗叨最早的音箱。这件铜葫芦,通高16.7厘米,上端一侧有长圆形的吹口,底部有一个不规则的扁孔(3.9厘米3厘米)。通体饰以绳网状花纹。其底部扁孔刚好可插入一根竹制主管和两根较细副管。该墓年代约为战国初期。这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的早期铜制筚朗叨音箱实物十四,葫芦丝的演奏姿势葫芦丝要讲究姿势,这不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的表现音乐内容。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为坐、立两种。1、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是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战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和歪斜。2、坐式一般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微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和僵十五,葫芦丝的持法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对演奏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的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离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训课件评审标准
- 创造就在身边课件
- 化学实验员安全培训课件
- 创新安全培训机制课件
- 化学原料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五上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内河基本安全培训课件
- 内护循环系统讲解课件
- 非龋性牙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 合同技术交底流程
- 外墙保温一体板监理细则
- 静脉专科护士汇报
- 博饼规则及奖项设置-含预算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九章 运动员选材的测量与评价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标识标志
- 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思路、关键点及控制方法课件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 2021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
- 甲醇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
- GB/T 5796.3-1986梯形螺纹基本尺寸
- 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互换性及技术测量》期末考试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