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华—科委行政办公楼.doc_第1页
聂志华—科委行政办公楼.doc_第2页
聂志华—科委行政办公楼.doc_第3页
聂志华—科委行政办公楼.doc_第4页
聂志华—科委行政办公楼.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 昌 工 程 学 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科委行政办公楼二、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市科委行政办公楼,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建筑物从室内地面至女儿墙高度为19.8m,主体结构为钢框架结构,层数为5层,属二类建筑,二级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2、建筑标准a、层高与层数:底层层高3.9m,其余各层层高3.6m,整个建筑物共5层;b、地面:主门厅处采用磨光花岗石地面;卫生间采用彩色釉面地瓷砖防潮地面;其他所有地面采用彩色釉面地瓷砖地面;c、楼面:卫生间、暗室采用彩色釉面地瓷砖防水楼面;其他所有房间采用彩色釉面地瓷砖楼面; d、屋面:卷材防水膨胀珍珠岩保温屋面; e、墙面:外墙采用涂料装饰墙面;卫生间、暗室及距楼地面1800mm以内的内墙采用瓷砖防水墙面,其他内墙采用混合砂浆刷高级乳胶漆墙面;f、散水:混凝土水泥散水,宽度1000mm;g、踢脚:门厅、走廊处采用磨光花岗石踢脚,高150mm;其他房间内采用彩色釉面瓷砖踢脚,高150mm;h、油漆:各种木装修采用木材面油漆;楼梯栏杆和扶手采用调和漆,中行,灰色。3、设计规范本发展项目将按中国国家已颁布之各规范及地方规范进行设计,并同时参考规范修改送审稿,具体如下:(1)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50083-97(2)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95(3)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 GBJ132-90(4)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50010-2002(8)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9)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10)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11) 江西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DBJ01-501-92(1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13)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94(1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1(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16)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JGJ138-20014、气象条件(1)基本风压:W0=0.45kN/m2(2)基本雪压:S00.30kN/m2(3)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为10 0C,夏季室外温度为40.5 0C(4)最大日降雨量为160.00mm5、地质条件5.1 地形地貌本场地地貌上为河流冲洪积扇中下部,第四系地层厚度大于130m。场地地形较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39.00m左右。5.2 地层构成拟建场地地基土层主要为河流多次冲洪积形成的冲洪积层,在勘探深度130m 范围内地基土层主要为粉土、粉质粘土、细中砂及卵石、砾石组成,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多次沉积。5.3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初步钻探资料,自然地面下30m 深度范围内主要有3层地下水;第一层为上层滞水,初步勘察未发现该层水;第二层为潜水,静止水位标高在+24.40 +23.99m之间,埋深14.38 14.74m;第三层为承压水,静止水位标高约在22.58m,埋深约为16.20m。上述各层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但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弱腐蚀性。5.4 场地抗震性能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为VII 度,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 类。根据现场标准贯入试验与剪切波速试验结果分析判定:拟建场地属非液化地基。有关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参见地震局发出的相关报告。5.5 场区地层分布情况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所揭露的130 米深度范围内地层,按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可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系沉积层两大类,而按地层岩性及工程特性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8 个主要土层,自上而下分布情况如下表。层序土层名称层底标高(m)1人工填土+37.2+35.22粉土夹粉质粘土+30.7+27.93中砂夹粉细砂+26.3+24.44圆砾+20.8+19.45粉土+14.8+13.36卵石夹中粗砂+6.5+1.37粉质粘土+0.8-1.68卵石-4.5-6.59粉质粘土-12.5-14.510中砂-15.4-17.911粉质粘土-28.5-31.012圆砾夹中砂-42.7-44.413粉质粘土-49.014中砂-57.115粉质粘土-71.716卵石-80.217粉质粘土-90.918圆砾-91.36、材料钢材钢框架梁柱承受荷载值均较大,故在选择材料时优先考虑强度较高的钢材。本工程主梁和柱子采用Q345-B钢,材料性能应满足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要求。焊接材料应与之相适应,手工焊采用E50系列焊条,满足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要求,自动焊和半自动焊的焊丝应满足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的要求。钢材的物理性能指标弹性模量E(N/mm2)剪变模量G(N/mm2)线膨胀系数(以每C计)质量密度(kg/m3)206103791031210-678507、荷载楼面荷载按照中国国家规范GB50009-2001 选用。风荷载:基本风压, 按50 年一遇0为0.45 kN/m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C类地面粗糙度采用。雪荷载:雪荷载按100 年一遇,采用0.3kN/m2。地震荷载:地震荷载以国标GB50011-2001 为标准,参考邻近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的结果:设计等级地震烈度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重现周期(年)地面最高加速 (g)1多遇地震63.2%500.022设防烈度10%4750.053罕遇地震2%24750.10地震设计参数:抗震设防烈度7度。荷载组合:所有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表要求,按以下的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设计。设计荷载分项系数组合恒载G活载Q1、Q2水平地震E竖向地震Ev风W1. 恒载+活载(恒载控制)1.35 (1.0)0.98 (0) 1A. 恒载+活载(活载控制)1.20 (1.0)1.40 (0)2. 恒载+活载+风(恒载控制)1.35 (1.0)0.98 (0)1.402A. 恒载+活载+风(活载控制)1.20 (1.0)1.26 (0)1.403. 恒载+风1.35 (1.0)1.404. 恒载+活载+竖向地震1.20 (1.0)0.6 (0) *1.305. 恒载+活载+风+水平地震1.20 (1.0)0.6 (0) *1.300.286. 恒载+活载+风+水平地震+竖向地震1.20 (1.0)0.6 (0) *1.300.500.28注:1、荷载有利设计的组合时采用括号内的数值。2、*活荷载不折减。8、基础由于建筑物属多层建筑,根据初步勘察结果,基底天然地基承载力即可承受上部荷载。因此,建议采用柱下独立基础。9 方案设计要求 91 建筑部分(1)结合房屋建筑学中所学知识,在单体设计时明确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之间的关系,做到功能区分明确,流线组织合理,空间尺寸恰当。房间开间、进深符合建筑模数,楼梯间的数量及布置形式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3)根据建筑物各使用部分的组织情况,分析适合该建筑结构形式的受力特征和应用范围,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注意各种变形缝处的建筑、结构处理方法。(4)建筑体型及立面造型应有秩序感和统一感,注意比例尺度、节奏和韵律,建筑形象和结构形式辨证统一。在此基础上,重点处理入口及檐口等细节部分,做到严谨活泼,体现建筑美学。(5)建筑方案设计完成后,应进行构造方案设计,合理确定屋面、楼地面、墙面、门窗等部位的构造方案。正确进行楼梯设计及踏步、扶手构造选型,对特殊部位的构造处理(檐口、雨蓬、隔断、玻璃幕墙等)应有清晰概念。 92 结构部分(1) 结构方案的选择及进行结构布置;选择一至二榀主要框架进行结构设计。(2) 荷载计算及绘制框架结构计算简图;(3) 垂直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分层法或二次弯矩分配法);(4) 水平荷载作用(地震)下及侧移验算(反弯点法或D值法);(5) 框架梁柱内力组合(列表进行)及计算;(6)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及配筋计算;(7) 主要楼梯的设计与计算;(8) 绘制结构施工图;(9) 誉写装订结构计算书(格式按学校统一要求,不少于50页)。10 施工图要求1 建筑施工图 (1)底层平面图 (2)标准层平面图 (3)建筑主立面图(4)建筑主剖面图(剖到楼梯)2 结构施工图 (1)基础平面图及详图(2)结构平面布置图(3)框架施工图(4)楼梯结构布置图3 计算书一本(约50页)计算内容见结构要求。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一)、建筑设计内容根据设计任务书及参考资料,要求每一个学生单独完成建筑施工图设计。具体要求如下:1、首先进行建筑方案草图设计,方案草图必须经指导教师批改认可后,方能进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要求做到:方案合理、构造正确、清晰详尽。2、建筑设计内容: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建筑施工图纸要求CAD制图,并用绘图仪出图。(二)、结构设计内容在满足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基础上,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确保质量”的原则进行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结构方案设计和结构布置施工图绘制。1、结构设计内容:结构方案布置,各层结构布置图,结构施工(含框架梁、框架柱、基础、楼楼梯等构件)图。 2、结构计算采用手算,用PKPM复核。(三)、设计进度安排第12 周:方案初步设计第34周:建筑施工图绘制第59周:结构方案设计第1012.5周:结构施工图绘制 四、主 要参考资料: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建筑抗震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