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笔记.doc_第1页
医学微生物笔记.doc_第2页
医学微生物笔记.doc_第3页
医学微生物笔记.doc_第4页
医学微生物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革兰阳性球菌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1、革兰阳性, 球形,,葡萄状排列 2、营养要求不高 3、菌落较大,可有色素,脂溶性4、可有溶血圈,菌体表面可有SPA 5、触酶阳性 6、甘露醇发酵+7、产生血浆凝固酶和毒素。 血浆凝固酶: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意义: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使化脓性病灶出现典型特点:浓汁粘稠、病灶局限、不易扩散、界限分明。8、可产生耐热核酸酶9、抵抗力较强,耐10-15%氯化钠,对碱性染料敏感。10、耐药菌株多见二、分类:1、按色素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2、按血浆凝固酶有无分类:血浆凝固酶阳性和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根据噬菌体分型:26型。三、临床意义:四.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应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 集细菌增殖部位的标本, 如脓, 血, 脑 脊液, 呕吐物等。2、直接涂片: 有参考价值。3、分离纯种: 接种血平板,或高盐平板。根据菌落及镜下形态挑选。鉴定: 菌落及镜下形态、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耐热核酸酶试验阳性、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 。(1)血浆凝固酶试验 玻片法:检测菌体表面的凝固酶。 直接将菌落混于人或兔血浆中,立即观察有无凝固。 试管法:检测菌体外的凝固酶。 培养物和血浆混合,37 C 4h 后观察结果。(2)耐热核酸酶试验 在含核酸甲苯胺蓝平板上打孔;培养物沸水浴15min后加入孔中;35 1h 观察结果。甲苯胺蓝变为红色者为阳性 4、肠毒素检测:病人分离株培养物,煮沸30min,接种幼猫腹腔,4小时内出现症状为阳性。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1、革兰阳性,球形,呈链状排列。2、多数在培养早期有荚膜。3、营养要求高, 需血液或血清4、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小菌落。5、血平板上分别形成、三种特征性溶血现象。6、触酶阴性7、可产生透明质酸酶等多种酶:扩散因子是浓汁稀薄,病灶扩散,病灶界限不清。8、可产生多种毒性物质9、抵抗力较差,耐药菌株少见。二、分类1、按溶血情况分 乙型溶血链球菌:致病力强甲型溶血链球菌:致病力差丙型溶血链球菌: 无致病力 2、按细胞壁多糖C抗原抗原性分为20群 (A-Z), 90%病原菌在A群三、临床意义四、微生物学检验 n1、标本采集:主要是咽拭子,脑脊液,痰,脓等。2、直接涂片:有参考价值。3、分离纯种:接种血平板,根据菌落及镜下形态挑选。4、鉴定(1)菌落及镜下形态(2)触酶试验阴性(3)杆菌肽敏感试验:A群敏感。 将0.04U杆菌肽药敏纸片贴在涂布有待测菌的羊血琼脂平板上,35 孵育过夜后,观察抑菌环以判断是否为敏感。10mm敏感,10mm不敏感。 (4)CAMP试验:B群阳性。 B群链球菌能产生CAMP因子,它可促进葡萄球菌溶血的能力。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沿直径划线接种,再沿该线垂直方向接种 B群链球菌,两线不得相接,间隔0.5cm,37 孵育过夜,两种划线交界处出现箭头状溶血,即为阳性反应。(5)血清学试验定群:群特异性Ag(6)抗O溶血素试验:活动性风湿热抗体效价1:400五、肺炎链球菌鉴定1、革兰阳性,个体成对排列,矛尖状,有荚膜。2、菌落为草绿色溶血,有自溶酶,菌落顶部可下陷(脐窝状)。3、胆汁溶菌试验阳性:胆盐能通过活化肺炎链球菌的自溶酶而将肺炎链球菌溶解。将0.5ml的麦氏浓度细菌悬液和等量的2%去氧胆盐置于试管内,35C 孵育2h后, 菌液变清为阳性。4、对Optochin 敏感:5g,14mm 六、总结1、链球菌是人和某些动物的寄生菌。2、草绿色链球菌为正常菌群的成员, 可 引起内源性感染。3、A群化脓性链球菌菌落为溶血,可引 起多种疾病,诊断时,可分离细菌,也可检 测ASO。4、肺炎链球菌菌落为溶血,但在生物学 性状和致病性上与绿链有差异。第八章 肠杆菌科第一节 概述一、共同特征1、可能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的革兰阴性杆菌,有的是正常菌群,有的是病原菌。可引起肠道外或肠道内的感染。临床检出率最高。2、多有周鞭毛,能运动,有的有菌毛。3、有H,O,K等抗原。4、能发酵多种糖,乳糖有鉴别意义。5、能抵抗胆汁和某些染料。6、镜下形态几无鉴别意义,鉴定以生化反应和抗原性为主。二、肠杆菌常用培养基培养基 鉴别物 抑制物 指示剂l MAC 乳糖 胆盐 中性红l EMB 乳糖 伊红美兰 伊红l SS 乳糖 胆盐 中性红,枸櫞酸 l 铁 KIA 乳糖,葡萄糖 酚红,硫酸亚铁l 糖发酵 糖 酚红l 枸橼酸 枸橼酸 溴麝香草 酚兰2、KIA(克氏铁琼脂)上层下层解释黄色黄色葡+,乳+ (KA)红色黄色葡+,乳(AA+)红色黄色,黑色葡+,乳,H2S+ (KA+)3、MIU: 半固体培养基加尿素,酚红,孵育后观察 M(MOTILE):观察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线情况 I(INDOL):加试剂 U(UREA): PH升高,指示剂变红4、IMVC I:胨水基培养物加试剂,红色为阳性 M(甲基红):葡萄糖胨水基培养物,加甲 基红,红色为阳性 V-P:葡萄糖胨水基加试剂,红色为阳性C:以枸櫞酸为碳源,生长,变兰为阳性三、肠杆菌科和类似菌的区别: 葡萄糖发酵 氧化酶 鞭毛肠杆菌 + 周弧菌 + + 单/丛非发酵菌 + 单/丛/周第二节 大肠埃希菌一、生物学特性:1、G-杆菌,有周鞭毛,能运动。2、营养要求不高,菌落较大。3、发酵乳糖,产酸产气,MAC上为红色菌 落,EMB上菌落为粉红色,有金属光泽。KIA为AA + -;MIU为 + + -;IMVC为 + + - -4、抗原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K)抗原。二、分类: 大肠埃希菌(E.coli)是本属中主要从人类分离的菌种。 引起肠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可分为5类: 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EaggEC三、临床意义:(一)致病因素 菌毛: 粘附 K抗原: 抗吞噬 内毒素: 致发热 肠毒素: 分耐热肠毒素和不耐热肠毒 素,通过不同机制,使肠液分泌增加,造成腹泻 VERO毒素: 体外能破坏VERO细胞(二)所致疾病 肠外感染:可发生于泌尿系,腹腔,胆道, 疮面等处引起相应炎症;也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 肠内感染:引起腹泻。包括 年轻动物的急性胃肠炎: 包括婴儿,小猪,小 牛,小羊。各年龄人群的急性胃肠炎: 主要发生于热 带,如旅游者腹泻。各年龄人群的痢疾样疾病。各年龄人群的出血性结肠炎引起肠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可分为5类:ETEC:因不耐热或耐热肠毒素引起的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和旅游者腹泻,大便水样。EPEC:引起婴幼儿腹泻,大便水样可带有粘液。EIEC:类似志贺菌,侵犯肠粘膜,破坏上皮细胞,腹泻的大便中有脓血。痢疾样腹泻。EHEC: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EaggEC:这些菌株可粘附于Hep-2或HeLa细胞上,和慢性腹泻有关。四、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采集:腹泻者采粪便或肛拭子,肠外感 染采集相应标本,尿标本需做细菌计数 直接涂片:只能判定有G-杆菌感染 分离:粪便或肛拭子用选择培养基,其他的用血平板,或先进行增菌 鉴定: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第三节 沙门菌属一.微生物学特性:1、革兰阴性杆菌,有周鞭毛,能运动。2、乳糖发酵阴性。3、发酵葡萄糖:伤寒沙门菌不产气,其他沙门菌产气。4、生化反应和抗原成分是鉴定本属细菌的主要依据。 伤寒沙门菌KIA(KA-+),MIU(+ -)。沙门菌IMViC试验(+)5、能引起人或人和动物的感染。6、抗原成分(1)O抗原:分群以阿拉伯数字排序,现有58种以共同抗原分群,用英文表示如 . O2群(A群);O4群(B群);O9群(D 群) 能刺激机体产生IgM类抗体,颗粒状凝集。(2)H抗原:是定型基础, 刺激机体产生IgG类抗体。分两相:第一相抗原,特异性较高,称特异性抗原相,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第二相抗原,特异性低,称非特异性抗原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位相变异:双相H抗原的沙门菌的不同菌落可带有两相或一相H抗原,后者即发生了变异。絮状凝集。(3)Vi抗原:位于菌体表面,具有抗吞噬能力能阻止O抗体对O抗原的凝集。不耐热,传代中亦易丢失。阳性菌株可用噬菌体分型。二、分类: 沙门菌属以O抗原分群,以H抗原定型临床常见菌种有: 菌种 O S.typhi 伤寒沙门菌 H- 1 H-29.12 (Vi) S.paratyphi A d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1,2,12 a S.parayuphi B -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1,4,5,12 b 1,2S.typhimurium 鼠伤寒沙门菌 1,4,5,12 i S.choleraesuis 1,2 猪霍乱沙门菌 6,7 c S.paratyphi C 1,5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6,7(Vi) c 1,5三、临床意义:(一)致病因素 表面抗原:Vi抗原能抗吞噬,并使伤寒 沙门菌能在白细胞中存活。内毒素肠毒素: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 能产生类似ETEC的LT。(二)所致疾病:1、胃肠炎(食物中毒):食入污染食物后,经4-6h潜伏期发病。2、菌血症或败血症3、伤寒,副伤寒:消化道传播,细菌在肠道淋 巴结增殖,入血流,至肝,脾等处增殖,再次 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胆道细菌排入肠道,致肠壁潰疡。4、带菌状态四、微生物学检查:1、标本采集:可疑食物,呕吐物,粪便,血等2、伤寒病程不同阶段应采集的标本有异:发病第一周取血;第2、3周取粪便;第3周也可取尿液;全病程均可作骨髓培养。3、分离培养: 血:增菌后转种。 粪便等:选择培养基上乳糖不发酵,H 2 S 阳性菌落第四节 志贺菌属一、微生物学特性1、G-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有菌毛 2、营养要求不高,菌落小 3、不发酵乳糖, 但D群某些株可迟缓发酵 4、KIA: K/A - -, MIU: - +/- - ,IMViC:- + - -5、抵抗力较差, 对酸敏感 6、易发生耐药性变异二、分类 根据抗原性不同,分4个血清群, 其生化反应亦有差异: A群: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 甘露醇发酵阴性, K 抗原和O抗原均分为10型 (1-10)。B群:福氏志贺菌(S.flexneri) :以O 抗原分为 有6型(1-6),型内因群抗原不同再分为 1a,1b,2a,2b,3a,3b,3c,4a,4b,此外尚有无型 抗原的X,Y变型. 除6型外,无K 抗原。C群:鲍特志贺菌(S.boydii) : 有K 抗原,分 15型(1-15)。D群:宋内志贺菌(S.sonnei) : 迟缓发酵乳 糖. 抗原性单一,但S和R型菌落细菌的抗原 性有所差异(相和相)。三、临床意义(一)致病因素 1、菌毛及表面结构组成细菌的侵袭力, 其机制和EIEC类似。2、内毒素: 致内毒素血症和结肠肠壁溃疡。3、外毒素: A群 1,2 型痢疾志贺菌产生,为VERO毒素,有细胞毒活性, 肠毒素作用和神经毒作用。(二)所致疾病 细菌性痢疾: 通过水和食物传播 急性: 发热, 腹痛, 脓血便。 慢性: 病程超过二月。 携带者病原菌以弗氏志贺菌为主宋内志贺菌次之。四、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采集:粪便中有脓血处, 避免尿污染, 最好用含缓冲液培养基运送。2、直接涂片: 以区分阿米巴痢疾。3、分离: 选择培养基选取乳糖不发酵的,小的菌落。4、初步鉴定: KIA: K/A - -, MIU: - +/- -。5、血清学鉴定: 凝集反应(1)生化反应符合志贺菌者用多价血清作玻片凝集,阳性后再用单价血清定型。(2)多价血清包括 A群,B群,C群,D群四种。(3)根据我国的流行情况A群仅用1,2 型, C群仅用1-6。第五节 耶尔森菌 本属为G-杆菌,是动物的寄生菌,通过直接接触或昆虫媒介传播给人. 本属共有11个菌种,其中鼠疫耶尔森 菌是鼠疫的病原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小肠结肠炎, 菌血症, 腹膜炎, 胆囊炎等多种症侯;假结核耶尔森菌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 兰尾炎等,其他的少见。鼠疫耶尔森菌(Y.pestis)一、微生物学特性1、G-杆菌,球杆状, 两极浓染, 有荚膜, 在陈旧病灶或培养物中可呈多种形态。2、无鞭毛 3、营养要求不高, 能在血平板和MAC等培养基上生长。4、不发酵乳糖,葡萄糖产酸不产气。5、最适生长温度27, 生长较慢, 48h形成小的较为粘稠的粗糙型菌落。6、液体基中生长有钟乳石现象。7、抗原: (1)F1抗原:荚膜抗原,不耐热,其抗体有保护作用,在37而不在28产生。 (2)V/W抗原:菌体表面抗原,V为蛋白质,W为脂蛋白,可分泌到细胞外, 两者联合使本菌有抗吞噬作用, 同样在37而不在28产生。 (3)鼠毒素或称T抗原:存于细胞内,对大鼠和小鼠有剧毒,LD 50 1g但对兔,狗等较差, 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 二、临床意义 鼠疫乃自然疫源性疾病, 人类流行多在鼠类流行之后。 通过与感染动物的接触或鼠蚤叮咬传播人间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引起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鼠疫。三、微生物学检查1、鼠疫为甲类传染病, 本菌传染性极强, 操作必需 严格按规范进行。2、标本采集:穿刺液, 血, 痰。3、直接涂片:用美兰染色和革兰染色, 见异染颗粒 有诊断意义, 快速诊断可用荧光抗体染色。4、分离: 用血平板或选择培养基 。5、鉴定:形态和生化反应结合流行病学资料, 最后用血清学试验或毒力试验证实。 毒力试验:培养物通过皮下注射或鼻粘膜接 种于豚鼠或大白鼠, 3-7日死亡。呈现典型病理改变, 病灶处可捡出细菌其他肠杆菌一、枸櫞酸杆菌属(Citrobacter)G-杆菌,周鞭毛,有动力 能利用枸櫞酸盐 KIA: A(K)/A + +/-, MIU: + -/+/- 有三个种: 弗劳地枸櫞酸杆菌(C.freundii)、异型枸櫞酸杆菌(C.diversus)、无丙二酸盐枸櫞酸杆菌(C.amalonaticus) 广佈自然界,为肠道正常菌群,条件性病原菌。可引起腹泻, 泌尿系感染,新生儿脑膜 炎,败血症等 鉴定以生化反应为主。二、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G-杆菌,较粗大,无动力,有宽大的荚膜 根据荚膜抗原性不同,可分为80个血 清型,人类感染以2, 3, 21型为主 菌落较大,粘液型,易融合 KIA: A/A + -MIU: - -/+ +/- 本属细菌有7个种,以肺炎克雷伯菌 (K.pneumonia)最常见,可见于正常人肠道和口咽部,能引起肺炎及泌尿系等处的感染,臭鼻克雷伯菌能从萎缩性鼻炎等标本中分出。 鉴定以生化反应为主,也可用荚膜肿胀试验证实。三、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G-杆菌, 周鞭毛, 有动力, 有些 株有荚膜。 菌落较大,呈轻度粘液型。KIA: A/A + - MIU: + - -/+ 有11个种,产气肠杆菌(E.aerogenes), 阴沟肠杆菌(E.cloacac)更易从临床标 本中分离到。广佈自然界如污水,土壤,蔬菜等 肠道正常菌群, 条件性病原菌 能引起泌尿道感染。鉴定以生化反应为主。四、沙雷菌属(Serratia) G-杆菌, 细菌中最小, 具周鞭毛 , 有动力。 营养要求不高, 可产红色的脂溶 性色素,菌落呈红色。KIA: A(K)/A + - MIU : + -+广佈自然界如污水,土壤等,以粘质沙雷 菌 (S.marcescens)最为常见。正常肠道携带者较少, 有时见于呼吸道 作为条件性病原菌,引起医院内感染,如泌尿系感染,创伤感染,脑膜炎,心内膜 炎,败血症等。鉴定以生化反应为主。五、变形杆菌属(Proteus) G-杆菌, 呈多形性, 周鞭毛, 运动活泼菌落向外扩张, 形成迁徙现象, 此现象可被石炭酸或胆盐抑制。 KIA: K/A +/- + MIU: + +/- + X19 , X2,XK株的菌体抗原, 因和某些立 克次体有共同抗原, 可用作外斐氏试验 (Weil-Felix test)的抗原。肠道正常菌群, 广佈于污水,土壤及医院 环境中。有4个种,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和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最为多见能引起泌尿道的感染,菌血症,伤口及呼吸 道感染等。鉴定以生化反应为主。第九章 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简称非发酵菌,指一大群不发酵葡萄糖或仅以氧化形式利用葡萄糖的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胞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几个重要的鉴别试验:1、氧化酶试验:+ 不动杆菌属、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除外。2、葡萄糖氧化发酵(O/F试验):O/ 3、动力试验:多数有鞭毛,但半固体动力试验不明显,常采用培养物悬滴法镜检或鞭毛染色。第一节 假单胞菌属 假单胞菌属:专性需氧,有极端鞭毛、无芽胞、无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为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一、生物学特性1、革兰阴性杆菌,长短不一,呈球杆状或长丝状,成双或成短链排列。一端有单鞭毛。2、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最适温度35,42生长,4不生长。3、产生色素(绿脓素和青脓素),培养物呈绿色。4、普通琼脂平板:扁平湿润,边缘不规则,呈伞状伸展,菌落绿色,表面有金属光泽。5、血平板上有透明溶血环,菌落呈灰绿色、毛玻璃样,培养物有生姜气味。6、在SS、MAC上形成不发酵乳糖菌落。7、液体培养基中浑浊生长,表面可形成菌膜。8、生化反应:氧化酶 + ;O/F:O;硝酸盐还原 + ;枸橼酸盐利用 + ;明胶液化 + 。9、抗原结构:O抗原:包括外膜蛋白和脂多糖;H抗原;S抗原。10、抵抗力: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二、临床意义 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环境中,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假单胞菌属的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占70%。三、鉴定鉴定要点:革兰阴性杆菌,有动力。菌落特征:水溶性绿色色素、溶血环、生姜气味。氧化酶 + 。O/F:O。第二节 不动杆菌属 不动杆菌属:为一群不发酵糖类、氧化酶阴性、不能运动的革兰阴性杆菌。一、生物学特性1、革兰阴性杆菌,成双排列,无鞭毛,动力阴性。2、血平板培养24小时后,菌落大小23mm,半透明到不透明,灰白色,凸起,边缘整齐,无色素形成。3、氧化酶 ;O/F:O/;硝酸盐还原 。二、鉴定要点: 革兰阴性杆菌,无动力,O/F:O/ ,氧化酶 ,硝酸盐还原 ,注意与形态相似的奈瑟菌(氧化酶 + )鉴别。第三节 产碱杆菌属 产碱杆菌属:是一群有动力,专性需氧,氧化酶阳性,不分解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一、生物学特性1、革兰阴性杆菌,有周鞭毛、无芽孢、无荚膜,专性需氧。2、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平板和MAC平板上可生长。3、血平板:灰色、扁平、边缘薄的菌落。4、液体培养:均匀浑浊生长,表面形成菌膜,管底有粘性沉淀。在含蛋白胨的肉汤中产氨,是pH达8.6,为本菌鉴别特征。5、氧化酶 + ;O/F: ;不分解任何糖。二、鉴定要点 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 + ;O/F: ;硝酸盐还原 ;亚硝酸盐还原 + ;KIA:底层斜面不变色;在含蛋白胨的肉汤中产氨,是pH达8.6。第十章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第一节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 流感嗜血杆菌一、生物学特性1、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常呈多形态。无鞭毛,无芽胞,可形成荚膜(毒力株)。2. 需氧或兼性厌氧,初分离时需5%10%CO 2,人工培养需X、V因子。 V因子:辅酶I或II,是脱氢酶的辅酶,在细菌呼吸中起递氢的作用。 X因子:一种血红蛋白衍生物,是含铁的卟啉。是细菌合成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基。这些酶在细菌氧 化还原时起传递电子的作用。 3、常用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呈细小灰白色似露滴状,有荚膜的菌株呈轻度粘稠。 卫星现象: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培养时,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长得茂盛,而距金黄色葡萄球菌越远菌落越少。4、抗原性:荚膜多糖抗原:具型特异性。af 6个型。其中b型的致病力最强,f型次之。5、抵抗力:较弱,加热50,30分钟被杀死,一般消毒剂敏感,干燥时易死亡。二、鉴定要点: 革兰阴性小杆菌,多形态,荚膜肿胀试验 + ,巧克力平板上菌落形态,卫星现象,血清学试验。第二节 鲍特菌属(Bordetella)一、生物学特性1、革兰阴性小杆菌,两端浓染,有荚膜。2、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用鲍-金(Bordet-Gengou,B-G)培养基(甘油、马玲薯、20%血液等),培养23天形成细小、光滑、 灰白色不透明水银滴状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浑浊生长,管底有少量沉淀。2. 新分离的百日咳鲍特菌有荚膜、菌落光滑、毒力强称I相菌,具耐热的菌体抗原(O抗原)和不耐热荚膜表面抗原(K抗原)。O抗原为本菌属的共同抗原,K抗原由多种凝集因子组成。二、鉴定要点: 革兰阴性小杆菌,B-G培养基或CCBA培养基上典型菌落形态,玻片凝集试验 + 。第十一章 弧菌科 弧菌科:菌体短小,弧状,革兰阴性细菌,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阳性,具有极端鞭毛、运动活泼,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水中最为多见,大多数属于海洋性弧菌。霍乱弧菌 是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一、生物学特性1、革兰染色阴性,弧形或逗点状。 有极鞭毛。 在病人“米泔水”样便中,可呈头尾相接的“鱼群”样排列。 活菌悬滴镜检呈穿梭或流星样运动。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 最适生长温度37 具耐碱性,初次分离选用pH8.5的碱性胨水增菌培养,经 356h-9h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膜。 在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Thiosufale-citrate-bile salts-sucrose, TCBS)上菌落呈黄色。 在含亚碲酸钾的平板上(糖双洗琼脂平板、庆大霉素琼脂平板)菌落中心灰褐色。 可在无盐培养基上生长( NaCl浓度0-6%),ElTor生物型可形成溶血环。3、生化反应 氧化酶阳性、发酵蔗糖、葡萄糖。4、抗原性 OAg特异性高,耐热,是分群和分型的基础。 HAg特异性低,不耐热。5、抵抗力 对热、干燥和消毒剂(尤其氯)敏感,耐碱不耐酸,在正常胃酸中仅能生存5分钟,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长。二、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直接检查(1)直接镜检:革兰染色,观察有无“鱼群”样排列的革兰阴性弧菌。 (2)动力和制动试验 :“米泔水”样便制成悬滴标本,直接观 察有无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在悬液中加入1滴霍乱多价诊断血清,若细菌停止运动并发生凝集,则为制动试验阳性。 (3)直接荧光抗体染色和抗O1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凝集试验。2、分离、培养与鉴定将标本接种于碱性胨水,3568 h接种至 TCBS平板或双洗琼脂平板或庆大霉素琼脂平 板,霍乱弧菌在TCBS上形成黄色,双洗琼脂 或庆大霉素琼脂平板上呈灰褐色中心的菌落 。用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多价和单价抗血 清进行凝集,结合菌落特征和菌体形态,作出初步报告。依据全面生化反应,血清学分群及分型进行最 后鉴定。符合霍乱弧菌的菌株需区分古典生物 型和ElTor生物型。副溶血性弧菌一、生物学性状1、为革兰阴性杆菌,弧状,丝状等多形性,极单鞭毛或侧鞭毛,无荚膜。2、营养要求不高,具有嗜盐性,在无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最适NaCl浓度为3.5%,最适pH为7.09.5,在碱性胨水中经6h9h增菌可形成菌膜。3、在TCBS平板上形成蓝绿色的菌落。4、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到的副溶血弧菌95%以上在我 妻培养基上可产生-溶血现象,称为神奈川现象 (Kanagawa phenomenon, KP)。5、在嗜盐性选择平板上,菌落较大,隆起,稍混浊,半透明。6、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不分解蔗糖,氧化酶阳性。7、抗原性:O抗原具有群特征性,有13种。8、抵抗力:不耐热,耐碱怕酸,在1%醋酸或50%食醋中1分钟死亡,但在海水中能存活47天以上。第十二章 弯曲菌与螺杆菌弯曲菌属一、生物学性状1、革兰阴性,弯曲呈S形、逗点、弧形、螺旋形或典型的海鸥展翅型。2、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投镖样或螺旋样。3、微需氧,5%O2、10%CO2、85%N2环境中最适生长。4、营养要求高,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常用改良弯曲菌培养基(Campy-BAP):圆形、突起、湿润、粘液样外观。含血的Skirrow培养基,头孢喹酮-万古霉素-两性霉素琼脂培养基(CVA)。5、最适生长温度42。幽门螺杆菌(HP)一、生物学性状1、革兰阴性,菌体细长弯曲呈螺旋形、S形或海鸥形。2、菌体一端或两端有多根鞭毛,运动活泼。3、微需氧,5%O2、10%CO2、85%N2环境中最适生长,生长需一定的湿度。最适生长温度37,25不生长,42少数生长。4、在胃粘膜的粘液层中呈鱼群样排列,应用抗生素或胃粘膜病理改变后可呈球形(休眠状态)。5、营养要求高,一般含血液或血清才能生长,常用的培养基有哥伦比亚血琼脂、心脑浸液血琼脂、布氏菌血培养基等。需经4872小时才长出菌落。菌落形态:菌落细小、无色半透明呈露滴状,血平板上有轻度溶血。沿接种线扩散生长,融合成片,扁平。6、触酶和氧化酶阳性,尿素酶丰富(快速脲酶试验强阳性),不分解任何糖类。7、抵抗力:HP对酸敏感,pH降至3.5以下时活力明显减弱,但与其他细菌相比有一定的耐酸性,1%胆盐可抑制HP生长。快速脲酶试验:练习:1、幽门螺杆菌与空肠杆弯曲菌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 A.属微需氧菌 B.生化反应不活泼 C.不发酵糖类 D.脲酶丰富 E.氧化酶试验阳性2、空肠弯曲菌引起的主要疾病是: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婴幼儿急性肠炎 C.急性胃炎 D.爆发性肺炎 E.婴幼儿败血症第十三章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第一节 炭疽芽胞杆菌一、生物学特性1、致病性细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菌体两端平切,呈竹节状排列。直接涂时,常单个存在或呈短链。无鞭毛。有氧条件下克形成芽胞,芽胞小于菌体,位于菌体中央。2、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普通平板:灰白色、粗糙型(R)菌落,低倍镜下观察菌落边缘呈卷发状。 血琼脂平板:不溶血或轻度溶血。液体培养基:呈絮状沉淀生长。 明胶培养基:穿刺培养,表面液化呈漏斗状。 有毒菌株在NaHCO3血琼脂平板上置5%CO2环境中37培养2448小时可产生荚膜,变为黏液型(M)菌落。3、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等,产酸不产气。触酶阳性。4、抗原性:(1)炭疽毒素:由保护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和水肿因子(EF)三种蛋白质形成的毒素复合物,单独皆无致病性。(2)细菌性抗原:菌体多糖抗原:与毒力无关,耐热、耐腐败,可与相应抗体结合发生沉淀反应(Ascoli热沉淀反应)。荚膜多糖抗原:与细菌毒力有关,又称侵袭因子,抗体做荚膜肿胀试验。芽胞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学诊断价值。5、抵抗力:芽胞的抵抗力很强,煮沸10分钟或干热1403小时、高压蒸汽灭菌121.315分钟才能杀灭。在干燥土壤或皮毛中常温下可存活数十年,牧场一旦污染,传染性可持续数十年之久。对碘及氧化剂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敏感。二、临床意义:三、微生物学检查生化试验:1、青霉素抑制试验:将待检菌分别接种于含青霉素5、10、100U/ml的普通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炭疽芽胞杆菌一般在含5U/ml的青霉素平板上仍能生长,在含10、100U/ml青霉素的平板上受到抑制而不生长。2、串珠试验:将待检菌接种于含青霉素0.050.5U/ml的肉汤培养基上,经37培养6小时后,炭疽杆菌可发生形态变化,可见大而均匀的圆球状并相联如串珠样。3、串珠和青霉素抑制联合试验:将待检菌0.1ml涂布于兔血琼脂平板上,用含青霉素1U/片纸片贴于平板,3712小时,低倍镜下观察,可见纸片周围有一无菌生长的抑菌环,外周菌体细胞成为串珠。4、荚膜肿胀试验5、菌体裂解试验:取用37、46小时待检培养物,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干后将AP631炭疽噬菌体滴于平板中央,置37培养18小时,出现噬菌斑或噬菌带者为阳性。6、毒力动物试验:第二节 蜡样芽胞杆菌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 革兰阳性大杆菌,菌体两端较钝圆,多数呈链状排列。生长6小时后即形成椭圆形芽胞,位于菌体中心或次极端,不大于菌体,引起食物中毒的菌株多为周毛菌,无荚膜。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最适温度为35。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菌落较大,灰白色,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或白蜡状,有蜡样光泽。在血琼脂平板上呈溶血。3、生化反应: 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等,产酸不产气。能液化明胶。VP试验阳性。卵磷脂酶阳性。多次传代后,其生化特性常可改变。4、抵抗力:耐热,肉汤中细菌需10020min才能杀死。芽胞能耐受100、30min,干热12060min方能杀死。对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磺胺、呋喃类耐药。第十四章 棒状杆菌白喉棒状杆菌一、生物学特性1、革兰阴性杆菌,胞体大小、长短不一,一端或两端膨大,排列呈V、L等文字形。有异染颗粒。2、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常用培养基:吕氏血清斜面:生长迅速,形态典型。亚碲酸钾血平板:使亚碲酸钾还原为元素碲,菌落呈黑色。二、临床意义: 白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患者。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致病物质:白喉毒素。只有带毒素基因(tox+)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源性菌株才能产生外毒素。 假膜脱落阻塞呼吸道是白喉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 中毒性心肌炎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抗白喉免疫主要依靠白喉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琼脂平板毒力试验(Elek平板):锡克试验:第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