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类种植方法.doc_第1页
草类种植方法.doc_第2页
草类种植方法.doc_第3页
草类种植方法.doc_第4页
草类种植方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夏石竹形态特征:常夏石竹为宿根草本,高30cm,茎蔓状簇生,上部分枝,越年呈木质状,光滑而被白粉,叶 厚,灰绿色,长线形,花23朵,顶生枝端,花色有紫、粉红、白色,具芳香。花期510 月。由于常夏石竹花期长,花色艳,三季开花,四季常青,加之耐旱,耐寒,近几年被广泛引种。夏季由于温度高,雨水偏多,石竹根部极易腐烂。生长习性:阳性,耐半阴,耐寒,喜肥,要求通风好种植条件:春播秋播皆可,具体时间视当地气候而定,气温在二十度左右时最为适宜。所谓播于露地,是指播种的地块不加盖其它设施如大棚、温室等等,不是直接撒于地表。苗床宜选地势平坦、干燥之处,以沙质土或半沙质土为佳。畦面整平后,灌一遍透水,等水渗下后立即播种,播后盖一层细土。繁殖培育:常夏石竹可采用播种、分株及扦插法繁殖。播种可于春天或秋天播于露地,寒冷地区可于春 秋播于冷床或温床。发芽适温为1520,温度过高则萌发受到抑制,幼苗通常经过二次移 植后定植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提高成活率。分株繁殖多在4月进行,扦插法生根较好,可于春秋插于沙床中。1、浇水 由于常夏石竹耐干旱、瘠薄,因此浇水时间,次数应根据天气干旱情况及土壤墒情、灵活用水,在水分管理上,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如久旱无雨,天气干旱,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梅雨季节或大雨过后,应注意排水,以防草坪积水,苗木被淹死,喷施新高脂膜,能调节水的吸收量。根据草坪管理的经验,常夏石竹每次开花修剪后要及时浇水,并每亩追施10千克15千克复合肥,以促进苗木生长和下次提前开花。对新栽植的常夏石竹,第一遍定根水必须浇透,以后隔2天3天,根据情况再浇水。 2、修剪 修剪在常夏石竹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的修剪可使草坪生长健旺,根系发达,开花繁多。常夏石竹花期从晚春至秋季一直花开不断,每次花败后都要对花茎进行修剪。新栽植的苗木,为促进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一般不让它开花。到6月下旬7上旬花败后进行修剪。修剪高度以能破坏多数枝条的生长点为宜,以利多分蘖,成坪快,一般保留8厘米9厘米左右,最后一次修剪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这次修剪为石竹顺利越冬,第二年健壮生长打下基础。因此要适当重剪,以增加其冬季的抗寒性和观赏效果,一般高度保留5厘米左右。 3、病虫害防治 常夏石竹适应性强,管理粗放,虫害很少发生,病虫害主要发生于夏季7月至9月高温季节,主要有立枯病、凋萎病等,防治方法:(1)每次修剪后立即喷杀多菌灵,百菌清一遍。(2)发现病株后马上拔除并集中烧毁,然后对土壤消毒后再补植。(3)及时排水,防止草坪积水。红花酢(zuo)浆草形态特征红花酢浆草,别名花花草、三叶草、夜合梅、大叶酢浆草、三夹莲、铜锤草。等酢浆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含草酸。复叶、小叶三片、倒心脏形、昼开夜合。自春至秋开花,花黄色、桃红色、紫红色。果实圆柱形、熟时果皮裂开、借弹力射出种子。耐寒性不强、但耐热、耐阴。全草可入药。花、叶对光有敏感性,白天和晴天开放,晚上及阴雨天闭合。花期从4月上旬至11月中旬,达7月.习性特征 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夏季炎热地区宜遮半荫,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华北地区冬季需进温室栽培,长江以南,可露地越立,喜阴湿环境,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一般园土均可生长,但以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生长旺盛,夏季有短期的休眠。在阳光极其灿烂时开放.栽培技术 红花酢浆草在一般土壤中也能生长,但在肥沃、疏松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最快。种植时不能太深。生长期每月施一次有机肥,并及时浇水。生长期需注意浇水,保持湿润,并施肥2-3次,可保持花繁叶茂。炎热季节生长缓慢,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要注意停止施肥水,置于阴处,保护越夏。冬春季节生长旺盛期应加强肥水管理。繁殖培育球茎繁殖和分株繁殖是主要繁殖方式。红花酢浆草生长迅速,每株当年可繁殖3至9棵小苗。栽植时一般采用品字形穴栽,株行距25x35厘米。用小铲子挖深8至10厘米的穴,根据鳞茎大小,每穴放4至6株,并覆土3至4厘米,注意将叶片露出土面。当然也可采用沟栽的方法,株行距一般为15至30厘米,栽植2至3天后浇水,以防鳞茎腐烂。也可用播种繁殖,春、秋季皆可进行,在25以上的高温上,一周即可出芽,春播当年可生成完好的根茎而开花,秋季播种第二年才能开花。三叶草三叶草又名车轴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2种类型,即白花三叶草和红花三叶草。三叶草是优质豆科牧草,茎叶细软,叶量丰富,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既可放养牲畜,又可饲喂草食性鱼类。其中白花三叶草,因其植株低矮,适应性强,可作为城市绿化建植草坪的优良植物。三叶草 生活力强,植株矮而匍匐,而刈割,又具自播能力,所以覆盖效果好。由于有固氮能力,对肥料要求不多。但在久旱不雨时,要注意及时浇水抗旱。叶丛低矮,开花多,绿色期长,常用于缀花草坪,可于早熟禾、紫羊茅等混播。也可单播用作开花地被,常用于斜坡绿化,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生长习性:三叶草耐寒性强,气温降至0时部分老叶枯黄,主根上小叶紧贴地面,停止生长,但仍保持绿色。因此,绿期很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可适应各种土壤类型,在偏酸性土壤上 生长良好。喜温暖、向阳、排水良好的环境条件。干旱情况下生长缓慢,高温季节有部分枯死现象 。耐修剪、耐践踏,再生能力强,修剪后10d内可长出更新小叶。高强度践踏或碾压后,3 5d即可恢复。在强遮荫的情况下易徒长,造成生长不良。抗有害气体污染和抗病虫害能力强 。开红色花一类,白天开花,花瓣为五瓣,晚上花朵收拢成一束;经对比发现在春夏之交开放之后茎叶开始枯黄直至枯萎。种植技术:三叶种子细小,播种前要细致整地。首先要进行深耕,清除树桩、建筑垃圾、草根等杂物。庭院的草坪建植常常是在建筑完工后进行的。因此,场地有水泥、沙石、灰浆、砖头、瓦块、装饰材料的废弃物等,这些杂物必须清除,并用园土回填。其次要进行土壤处理, 消灭杂草。播种白三叶可春播或秋播,春季在3月下旬,秋季在9月中旬。南方以秋播为主 ,北方以春播 为主。夏季亦可播种,但播后必须保证表土湿润或用覆盖物覆盖遮荫。白三叶建坪的播种量 以810g/为宜。每克白三叶有1 4002 000粒种子,理论上说,每平方厘米土壤内有1粒种子,即可满足成坪的需要。实际播种量比理论播种量要大。 播种时,按地块面积和确定的播种量等分种子,将种子与干土或细河沙混匀,人工进行撒播。若是大面积建植草坪,可用旋风式播种机撒播。白三叶的播种深度为11.5cm,种子撒入坪床后,可用草坪耙将种子耙入土中,也可用沃土或基质覆盖1cm。地被菊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 株型矮壮、花朵紧密、自然成型,花期9-10月。颜色有红色、紫色,花期夏秋季 ,高度:30-40cm,喜凉、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喜充足阳光,也稍耐阴,较耐旱,忌积涝。栽培管理地被菊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属短日照植物,89月便形成花蕾,陆续开花(多数品种的自然花期是910月)。根系发达,不定根每年复生,萌发新个体,枝叶繁茂,冠形丰满。1繁殖方法地被菊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即播种繁殖,这种方法成本低,繁殖系数大,可获得大量变异种,但后代性状良莠不齐。无性繁殖包括分株、扦插、嫁接等方法。为了保持地被菊的优良特性,通常采用无性繁殖,而其中分株和扦插两种方法是人们常用的繁殖方法。分株繁殖一般选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阴天进行,如连续晴天也可在下午进行。扦插繁殖一般在45月份在插床或苗盘中进行,两周后大部分插穗生根,一般在扦插后2530天定植。2定植及管理应选择在通风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定植,地被菊喜肥,定植前一定要施足底肥。定植株行距为30cm40cm,第一年可适当密植,以便及早覆盖地面,第二年应及时间苗。定植时根系要舒展,种植深度为将基部12片叶节埋入土中为宜,根部要用土压实,苗要栽正,之后浇透水。在生长前期,要多次松土除草,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为防止雨季积水,当植株长到20cm30cm高时,可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地被菊缓苗后应及时摘心,只留下部四片叶,以利于多分枝。成活后,一般不再需要浇水施肥。第一年定植,通常不需摘心。第二年因长势强,株距相对变密,易导致徒长,基叶脱落。所以,自第二年起需采取控水、间苗疏枝、摘心等措施。最后一次定头一般不宜迟于7月20日,否则会推迟花期甚至影响开花。地被菊生长期间,要及时摘除残花,修剪生长过密的枝叶和病枯枝,以保证健壮枝的营养供应和保持株型良好。 3 病害防治 在地被菊整个生长过程中,需注意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叶斑病、病毒病、蚜虫、蛴螬等,应结合病情进行适当药物防治。蜀葵形态特征耐寒,喜阳,耐半阴,忌涝。二年生草本,植株高可达2米至3米,茎直立挺拔,丛生,不分 枝,全体被星状毛和刚毛。叶片近圆心形或长圆形,长6厘米至18厘米,宽5厘米至20厘米,基生叶片较大,叶片粗糙,两面均被星状毛,叶柄长5厘米至15厘米。花色艳丽,有粉红、红、紫、墨紫、白、黄、水红、乳黄、复色等,单瓣或重瓣。蜀葵喜光,不耐阴,地下部耐寒,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花期5月至9月。种植方法1.蜀葵繁殖方法: 蜀葵通常采用播种繁殖,也可进行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扦插多 用于优良品种的繁殖。 春播、秋播均可。依蜀葵种子多少,可播于露地苗床,再育苗移栽,也可露地直播,不再移栽。南方常采用秋播,通常宜在9月份秋播于露地苗床,发芽整齐。而北方常以春播为主。蜀葵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正常情况下种子约7天就可以萌发。蜀葵种子的发芽力可保持4年,但播种苗23年后就出现生长衰退现象。露地直接播种,如果适当结合阴雨天移栽,既可间苗,又可一次种花多年受益。五叶地锦五叶地锦又名五叶爬山虎,葡萄科爬山虎属。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老枝灰褐色,幼枝带紫红色,髓白色。 卷须与叶对生,顶端吸盘大。掌状复叶,具五小叶,小叶长椭圆形至倒长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缘具大齿牙,叶面暗绿色,叶背稍具白粉并有毛。 7-8月开花,聚伞花序集成圆锥状。浆果球形,蓝黑色,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10月。浆果近球形,9-10月成熟,熟时蓝黑色、具白粉。 栽培繁殖五叶爬山虎可采用播种法、扦插法及压条法繁殖。 播种法: 采收后的种子搓去果皮果肉,洗净晒干后可放在湿沙中低温贮藏冬,保温、保湿有利于催芽,次年早春3月上中旬即可露地播种,薄膜覆盖,5月上旬即可出苗,培养1-2年即可出圃。 扦插法: 早春剪取茎蔓20-3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