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总汇王国卿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一名词解释:1 神经元 2 突触 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4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5 神经递质 6 胆碱能神经纤维 7反射 8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9 胆碱能受体10肾上腺素能受体 11特异性投射系统 12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13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14 皮肤痛 15 内脏痛 16 牵涉痛 17 运动单位 18 脊休克 19 牵张反射 20 肌紧张 21 腱反射 22 锥体系 23 锥体外系 24 条件反射 25 非条件反射 26 第一信号系统 27 第二信号系统 28 大脑皮层的语言优势半球 29 脑电图 30a波阻断 31 慢波睡眠 32 快波睡眠二填空题:1 神经纤维的功能在于。2 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和。3 经典的突触指、和。4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是、和。5 突触后电位包括和两种,其意义是产生和。6 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7 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和,而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主要包括。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其中类递质又包括、和。胆碱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其中型受体又分成和受体亚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两种受体均又可分别分成、和、受体亚型。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和。突触(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是、和。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则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经系统上传,广泛到达,维持其产生。大脑皮层体表感觉区主要位于,其投射特点(规律)有、和。大脑皮层视觉代表区位于,而听觉代表区位于。牵张反射的类型有和,各自的生理意义是和。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小脑的主要功能在于、和。在黑质-纹状体通路中,黑质病变引起病,而纹状体病变导致。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位于,其支配特征(规律)是、和。锥体系的功能在于,而锥体外系则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特征为、和。脊髓是内脏活动的中枢,而低位脑干是内脏活动的中枢。条件反射的形成在于,消退在于,泛化在于,分化在于。学习和记忆过程的4个连续阶段是、和。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内,中央前回底部之前为中枢,额中回后部为中枢,颞上回后部为中枢,而角回则为中枢。脑电图a波出现说明大脑皮层处于状态,波出现说明大脑皮层处于状态,波出现说明大脑皮层处于状态,而波出现说明大脑皮层处于状态。睡眠的时相包括和睡眠,前者呈现波,而后者呈现波,眼球快速转动和做梦发生于睡眠,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发生于睡眠。三单选题: 1 对神经元基本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E) A. 大多数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B. 一个神经元可有一个或多个树突 C .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轴突 D. 轴突末端的分支末梢部分膨大呈球状 E. 轴突就是通常说的神经纤维 2 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在(C) A.胞体 B.树突 C. 轴突始段 D.轴突 E.轴丘 3 神经递质贮存的部位在(D) A.胞体 B.突触小体 C. 突触小体中的线粒体 D. 突触小体中的囊泡 E.神经末梢4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C) A.接受信息 B.产生动作电位 C.传导兴奋 D.合成神经递质 E.释放神经递质5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依靠下列哪方式实现的(A) A.局部电流 B.动作电位 C.神经冲动 D.轴浆运输 E.跳跃式传导6 与神经末梢递质释放有关离子是(D) A.K+ B.Na+ C.H+ D.Ca2+ E. Cl-7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中的哪些离子通透性增 加所致(C) A. Na+、K+、 Cl- ,尤其是K+ B. Na+、 K+、Cl-,尤其是Na+ C. K+、Cl- ,尤其是Cl- D. K+、 Cl-,尤其是K+ E. Ca2+ 、K+ 、Cl-,尤其是Ca2+ 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中的哪些离子通透性增 加所致(B) A. Na+、K+、 Cl- ,尤其是K+ B. Na+、 K+,尤其是Na+ C. K+、Cl- ,尤其是Cl- D. K+、 Cl-,尤其是K+ E. Ca2+ 、K+ 、Cl-,尤其是Ca2+ 9下列哪些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A) A.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B. 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C.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样 D.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10突触传递兴奋呈单向性特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B) A.突触前、后膜的膜电位不同 B.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后膜不释放递质 C. 突触前、后膜受体不同 D.突触前、后膜兴奋时耗能不同 E. 突触前、后膜离子通道不同11 在整个反射弧中,最容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C) A.感受器 B. 传入神经元 C.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D.传出神经元 E. 效应器12 神经调质与递质的主要区别点是(C) A.是否由神经元合成 B.是否释放入突触间隙 C.是直接传递信息,还是调节传递信息的效率 D.是否与受体结合 E.是否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效应 13 下列哪种神经递属于单胺类(E) A.乙 酰胆碱 B.腺苷 C.甘氨酸 D.阿片肽 E.去甲肾上腺素 14 选择性阻断a2受体的阻断剂为(A) A.育亨宾 B.哌唑嗪 C.酚妥拉明 D.普萘洛尔 E.丁氧胺 15 毒蕈碱受体又叫(C) A.a受体 B.N受体 C.M受体 D.b受体 E.5-HT受体 16 下列效应器上a受体作用表现为抑制性的是(C) A.瞳孔开大肌 B.胃肠括约肌 C.小肠平滑肌 D.膀胱括约肌 E.皮肤、粘膜、内脏血管平滑肌 17 下列效应器上b受体作用表现为兴奋性的是(A) A.心肌 B.支气管平滑肌 C.小肠平滑肌 D.未孕子宫肌 E.骨骼肌血管平滑肌 18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下列哪种化学物质不是神经递质(A) A.肾上腺素 B.甘氨酸 C. 多巴胺 D. 乙 酰胆碱 E. 去甲肾上腺素 19肾上腺素能受体对下列哪些化学物质不起作用(D) A.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NE B.肾上腺髓质分泌的NE C.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E D. 乙 酰胆碱类物质 E.血中的异丙肾上腺素 20对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B) A.为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活动方式 B. 反射活动的实现不一定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C.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为反射弧 D. 反射弧五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将不能进行 E. 反射活动实际上是一个闭 合回路形成的自动控制系统 21 对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E) A.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B.与脑干网状结构有关 C.通过丘脑第三类核群 D.无专一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 E.可单独激发神经元放电 22 对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A.主要通过特异性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B.破坏中脑网状结构,动物将处于昏睡 C.参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唤醒作用的递质可能为 乙 酰胆碱 D.它为一个多突触接替系统 E.催眠药和麻醉药可在此发挥作用 23一侧枕叶皮层接受视网膜的哪侧传入纤维的投射(D) A.同侧眼 B.对侧眼 C.双眼全部 D.同侧眼颞侧和对侧眼鼻侧 E. 同侧眼鼻侧和对侧眼颞侧 24 脊髓中央管前部局限破坏时,将出现下列哪些感觉分离现象(C) A.痛觉和轻触觉 B.温觉和轻触觉 C.痛、温觉和 轻触觉 D. 痛、温觉和 本体感觉 E. 痛觉和温觉 25 下列哪项不是慢痛特点(D) A.伤害性刺激作用皮肤时可出现 B.由C类纤维传导,定位不明确 C.一般在刺激后0.5-1.0秒才被感觉 D.一旦刺激停止,该痛觉立即消失 E. 内脏痛觉通常表现为慢痛 26 对皮肤痛与内脏痛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E) A.皮肤痛有快痛、慢痛之分,内脏痛没有 B. 皮肤痛发生快,而内脏痛发生慢 C.皮肤痛产生后消失快,而内脏痛消失缓慢 D. 皮肤痛定位明确,而内脏痛定位不明确 E.切割、烧灼等刺激对皮肤痛和内脏痛都敏感 27 肝、胆囊疾患者发生牵涉痛的部位可位于(B) A.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尺侧 B. 右肩胛部 C.腹肌沟区 D. 左上腹、肩胛间 E.上腹部或脐周围 28 对脑电图中a波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为成年人安静时主要的脑电波 B.在清醒、安静、闭眼时出现 C.波幅变化呈梭形 D.皮层额叶处记录此波最为明显 E.睁眼或接受其它刺激时立即消失 29 下列哪项不是慢波睡眠的特点(E) A.感觉功能暂时减退 B.肌紧张减弱 C.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D.体温下降,发汗增强 E.眼球出现快速运动和部分肢体抽动 30 下列哪项不是异相睡眠的特点(C) A.有助于精力恢复 B.利于皮层新突触联系的建立 C.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多 D.出现快速眼球运动或部分肢体抽动 E.心绞痛、哮喘易在期发生 31 对成年人睡眠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睡眠开始首先进入慢波睡眠 B.睡眠中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替出现 C.异相睡眠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而慢波睡眠则不同 D.异相睡眠时唤醒的人往往在做梦 E.特殊时,从觉醒状态可直接进入异相睡眠 32 不是肌紧张持征的是(C) A.它是由缓慢持久地牵拉肌腱时发生的一种牵张反射 B.感觉器为肌梭 C.参与反射的突触为单个 D.持久出现 E.不易疲劳 33 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世纪的反射为(A) A.肌紧张 B.腱反射 C.屈肌反射 D.牵张反射 E.对侧伸肌反射 34 腱反射亢进时,则提示(D) A.反射弧传入通路受损 B.反射弧传出通路受损 C. 脊髓反射中枢受损 D.高位中枢受损 E.肌梭病损 35 对大脑皮层运动区特点有叙述,错误的是(B) A.一侧皮层支配对侧躯体肌肉 B.一 侧皮层支配对侧面部肌肉 C. 其范围大小与肌肉运动精细复杂程度呈正比 D.该区定位的上下分布总体安排为 倒置,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安排则为正立 E.躯干和四肢近端肌肉代表区在皮层6 区,而远端肌肉代表区在皮层4 区 36 下列传导通路与运动调节无关的是(E) A.顶盖脊髓束 B.网状脊髓束 C.前庭脊髓束 D.红核脊髓束 E. 脊髓丘脑束 37 对脊休克主要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B) A.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肌紧张减弱或消失 B.发汗反射增强 C.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 D.排便、排尿停止 E. 断面以下感觉及随意运动消失 38 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由下列哪种因素引起(B) A.脊髓横断损伤的刺激 B.离断脊髓失去高位中枢调控 C. 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 D.大脑皮层与低位脑干神经元破坏 E. 脑干网状结构功能障碍 39 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纤维为(C) A.副交感节前纤维 B. 副交感节后纤维 C.交感节前纤维 D.交感节后纤维 E.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40 病人可以听懂别人说话,自已也会讲话,看懂文字,手的功能正常,但不 会书写。其语言中枢损伤部位主要在(A) A.额中回后部 B. 中央前回底部之前 C.中央后回3-1-2 区 D.颞上回后部 E. 角回 41 大脑皮层语言功能一侧优势逐步建立的年龄段一般在(D) A.2-3岁之前 B. 3-5岁之前 C. 5-10岁之前 D.10-12岁之前 E. 12岁之后四回答题:1试述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过程及机制。P2772试述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及两个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别。P2973内脏痛和牵涉痛的特点是什么?P3004试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表现及急救方法。5试述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组成及功能。6试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特征。7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