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干眼症针刺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量变化情况的对比研究.doc_第1页
高原地区干眼症针刺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量变化情况的对比研究.doc_第2页
高原地区干眼症针刺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量变化情况的对比研究.doc_第3页
高原地区干眼症针刺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量变化情况的对比研究.doc_第4页
高原地区干眼症针刺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量变化情况的对比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刺治疗干眼症前后泪液分泌量变化情况的对比研究附212例临床分析 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变化,干眼症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并呈现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我国一项干眼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干眼症的患病率已达12.91%1,作者从2008年2月2010年2月用针刺方法治疗干眼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眼科门诊共接诊干眼症患者212例,其中男69例,女143例,男女比例为1:2.1;年龄2776岁,平均47岁,3050岁者167例,占78.8%;病程最短1周,最长10年。其中财务人员26例,占12.26%;文秘25例,占11.79%;教师24例,占11.32%;VDT作业者52例,占25.53%;学生12例,占5.66%;司机14例,占6.60%;其他人员59例,占用27.83%。全部病例均进行详细病史询问、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远、近视力检查;泪液功能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以下简称BUT);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 I test,以下简称SIt),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以下简称FL)。有屈光不正者给予散瞳检影验光、配镜。2 结果2.1 眼部表现212例干眼症病例中,眼部有干涩,视物模糊,眼球或眉间酸胀或酸痛者212例,占100.00%;眼部有异物感者189例,占89.15%;自觉无泪者191例,占90.09%;频繁眨眼者166例,占78.30%;字迹串行者164例,占77.36%;上穹窿部睑、球结膜有不同程度充血者179例,占84.43%;眼部发痒43例,占20.28%;结膜囊有粘液样分泌物者29例,占13.68%;有轻度头痛者147例,占69.33%;有严重头痛者18例,占8.49.57%;视作业不能持久、记忆力减退者139例,占65.57%;经常失眠者75例,占35.38%;睁眼困难者77例,占36.32%;眶上切迹处有轻度压痛者137例,占24.06%;中度压痛者57例,占67.45%;重度压痛者18例,占8.49%;有恶心、呕吐者18例,占8.49%。2.2 眼科检查屈光异常者164例(326眼),其中单纯近视122例,近视散光42例,单纯远视40例,远视散光6例,混合型散光2例;外斜1眼,外隐斜9眼;内斜视1眼,内隐斜7眼;屈光参差8例。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1例(2眼);翼状胬肉切除术后15例(29眼);静止期翼状胬肉5例(9眼),睑裂斑11例(22眼),角膜云翳10例(11眼);玻璃体浑浊者35例(70眼),眼底病47例(93眼),晶状体有不同浑浊者39例(67眼);BUT10s者137例(243眼), 5s者57例(114眼),3s者18例(36眼); SIt10mm/5min者137例(243眼),5mm/5min者57例(114眼),0mm/5min者18例(36眼), FL1分者137例,5分者57例,10分者18例。3 诊断方法根据212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将干眼症分为轻、中、重3型。轻型:用眼后眼部出现干涩,视物模糊,眼部酸胀或酸痛,症状多在眼球或眉间,闭眼休息后很快缓解,眶上切迹处有轻度压痛,对工作和学习无明显影响,BUT10s; SIt10mm/5min;FL1;中型:用眼稍久则出现异物感,视力模糊,字迹串行,眼球酸胀或酸痛,同时伴有流泪和不同程度头痛、失眠,上穹窿部睑、球结膜有轻度充血, 眶上切迹处有明显压痛,影响工作和学习, BUT5s; SIt5mm/5min; FL5分;重型:除有轻、中型全部症状,视作业不能持久、记忆力减退、失眠外, 同时伴有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睁眼困难, 上穹窿部睑、球结膜明显充血,轻触眶上切迹即有明显压痛,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BUT3s; SIt0mm/5min;FL10分。据上所述,本组资料中轻型者137例,占64.62%;中型者57例,占26.89%;重型者18例,占8.49%。4 治疗方法212例干眼症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针刺治疗随机分为2组,即愿意接受针刺治疗者为治疗组:男41例(81眼),女106例(212眼),其中轻型99例,中型35例,重型12例;不愿意接受针刺治疗者为对照组:男28例(56眼),女37例(74眼),其中轻型38例,中型22例,重型6例。4.1 取穴:轻型者取攒竹、鱼腰、丝竹空、合谷、经验穴(经验穴位于眶上切迹直上25mm处);中型者加睛明、承泣;重型者再加百会、内关、凤池、三阴交、太冲。4.2 操作:双眼者取双侧穴位,单眼者取同侧穴位。百会平刺25mm,丝竹空平刺50mm透鱼腰,攒竹平刺25mm, 经验穴向下平刺,直至眶上切迹处,睛明、承泣、太冲、合谷、内关、风池直刺25mm,三阴交直刺50mm,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所有病例均完成2疗程治疗,第1疗程完成后休息3天,之后进行第2疗程治疗。4.3 对照组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沈阳兴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2滴/次,3次/日,滴眼2周;羟糖苷滴眼液(泪然,美国Alcon公司生产),12滴/次,6次/日,滴眼2周。5 疗效观察5.1 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眼部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BUT20s; SIt20mm/5min,FL阴性,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眼部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长时间用眼后仍有干涩、酸痛等症状,休息后能缓解,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BUT10s; SIt15mm/5min,FL阴性;无效:治疗后眼部症状、体征无改善, BUT5s; SIt5mm/5min,FL1。5.2 治疗结果5.2.1治疗前以及治疗1周、2周后分别测定SIt、BUT、FL情况:见表13。结果显示,在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SIt、BUT、FL测定结果没有差别(P0.05);在治疗1周、2周后,两组各项测定结果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SIt、BUT显著延长,FL评分减少,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It结果比较(mm/5min)组 别治 疗 前治 疗 1 周治 疗 2周治 疗 组3.660.937.680.6411.490.81对 照 组3.520.785.630.918.760.92t0.389113.644315.3401p0.050.010.01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T结果比较(s)组 别治 疗 前治 疗 1 周治 疗 2 周治 疗 组3.210.899.561.7314.611.23对 照 组3.330.916.671.138.971.44t0.66768.067022.1123p0.050.010.01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L结果比较(s)组 别治 疗 前治 疗 1 周治 疗 2 周治 疗 组4.911.010.670.730对 照 组4.830.952.460.930.270.44t0.56768.46722.7223p0.050.010.015.2.2 干眼症患者自觉症状评价:治疗前,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第1疗程结束,治疗组146例(291眼),其中轻型99例(67.81%)中65例治愈(65.66%),34例好转(34.34%);中型35例(23.97%)中7例(20%)治愈,23例(65.71%)好转,5例(14.29%)无效;重型12例(8.22%)中,3例(25%)好转,9例(75%)无效,治愈率为49.31%,总有效率为90.41%;对照组66例(132眼),其中轻型38例(57.57%)中2例(5.26%)治愈,36例(94.74%)好转;中型22例(33.33%)中12例(54.55%)好转,10例(45.45%)无效;重型6例(100%)全部无效,治愈率为5.26%,总有效率为75.75%;第2疗程结束,治疗组146例(291眼),其中轻型99例全部治愈(100%);中型35例中15例(42.86%)治愈,20例(57.14%)好转;重型12例中,3例(25%)治愈,3例(25%)好转,6例(50%)无效,治愈率为80.14%,总有效率为95.89%;对照组66例(132眼),其中轻型38例中16例(42.11%)治愈,22例(57.89%)好转;中型26例中8例(30.76%)治愈,18例(69.23%)好转;重型6例(100%)全部无效,治愈率为36.36%,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自觉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4(另附)。6 讨论6.1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导致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一组疾病2。目前干眼症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3,而干眼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眼科临床上容易被误诊为慢性结膜炎、点状上皮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等4。根据作者的分型诊断标准,两年来,眼科门诊无1例干眼症患者被误诊、误治。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干眼症者无论症状轻重,眶上切迹处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这一点可作为今后临床上诊断干眼症的重要体征。6.2 干眼症经典的治疗方法较为复杂,包括:补充人工泪液,保存患者原有泪液(泪小点栓子植入积累小点封闭)、抑制眼表面炎性反应、增加泪液分泌(口服各种促进泪腺分泌的药物如溴苄环乙胺、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等)、自家血清的应用、手术治疗(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干眼症)、雄激素治疗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不足5。为寻求干眼症理想的治疗方法无创伤而促进眼部腺体主动分泌泪液,眼科同仁进行着不懈努力。我们对212例干眼症患者用针刺和补充人工泪液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用自拟的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146例干眼症患者中, 治愈117例(占80.14%),好转23例(占15.75%),6例无效(占4.11%),治愈率为80.14%,总有效率为95.89%;对照组66例(132眼)中, 24例治愈(占36.36%),36例好转(占54.55%);无效6例(占9.09%),治愈率为36.36%,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相比,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证实,用祖国传统针刺方法治疗干眼症,对轻、中型干眼症患者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促进角膜病变修复,改善患者眼部症状的作用,疗效显著,对重型干眼症患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理想。由此可见,在全社会加强眼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眼保健意识十分重要。对干眼症患者应早期给予必要的干预,否则将会引起灾难性后果。6.3针刺治疗干眼症有效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针刺攒竹、丝竹空、睛明、经验穴、承泣、鱼腰等眼周穴位,可疏通眼部经络,从而促进眼周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泪腺的主动分泌功能,使泪液分泌量增加,并且分泌的泪液质量明显提高,使泪膜的稳定性增强,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从而促进角膜病变修复,达到改善患者眼部症状、体征的作用,配百会、合谷、内关、风池、太冲、三阴交等穴位,可起到镇静安神,促进睡眠,清肝明目,通络止痛的效果。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