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在作文课中荡漾.doc_第1页
让情感在作文课中荡漾.doc_第2页
让情感在作文课中荡漾.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情感在作文课中荡漾甘肃省敦煌市敦煌中学 张晓军文章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而情感是文章是否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者文之经,理者文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在毛诗序中也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说法。我国古人的这种说法正好印证了别林斯基所说的 “感情是诗人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歌。”由此可见,情感在写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特别是高考作文辅导中,由于受功利性的影响,教师对作文的开头与结尾、选材与谋篇、详略与文采、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的讲解特别重视,而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写作状态,用所谓的模式作文抹杀了学生的主观创造力,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内容平淡,情感苍白的作文。鲁迅说:“能爱能憎才能文。”巴金对香港中文大学的师生谈自己创作的体会时也说:“生活靠勇气,写作靠感情。”写作,尤其是文学创作,如果不是有感而发,文章就难免平淡、苍白,即使有华丽的形式,也难以感人。 “言为心声”,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好的文章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没有感情就写不出好文章。我们读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柳永的雨霖铃、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舒婷的致橡树等,无不为作者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所打动。如果一个人对写的人物缺乏真切情谊、“无关痛痒”,对写的事物漠然视之、无动于衷,对写的景物没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感,那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培养学生情感的一些尝试。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感动的情愫。 学生写作前,教师要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动情点,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使学生触景生情,从而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汶川大地震揪动着国人的心,巨大的震动裂开了祖国母亲那美丽的容颜,这一刻,时间凝固了,定格的是那一张张恐惧的脸。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收集了很多关于汶川地震的图片,当一张张让人心碎的图片在诗歌孩子,请抓紧妈妈的手的朗诵声中出现时,同学们早已泣不成声了,于是我就布置了现场作文。这时候,我发现连那些平时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也是文思敏捷。平时写一篇作文大约需要50分钟时间,那天很多同学在30分钟内就写出了很好的作文,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抽泣中写完了作文。其中孩子,我们不哭、自豪,我的祖国!、多难兴邦、人性的芬芳等11篇文章发表在校刊上,在校园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作文比一般的命题作文更适于培养学生的感动情愫,更易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一种情感的氛围之中,让学生通过写作情境体味到美的蕴含,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并且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了洗礼。第二、展开讨论,让学生明辨是非,追求真理,学会做人。 有人说:“真理愈辩愈明。”吕叔湘先生也说:“写文章不仅仅是一个写的问题,这里边还有一个追求真理、服从真理的问题。凡是认识不清,或者不肯、不敢照所认识的去写,都是不会写出好文章来的。”我们的学生社会经历少,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片面的,偏激的,甚至有些同学连基本的是非观念都没有。所以我们要善于引导,给他们一双认识世界的“慧眼”。有一次,我听到学生们议论司马迁不畏武帝,逆龙鳞而为李陵辩白事。有的学生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明明那么多人都顺着武帝,他为什么要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出头的椽子,活该。”我抓住这个苗头,组织学生学习文天祥的正气歌,讨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论断,让同学们学习司马迁不畏强势、敢于直言的崇高品质,并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正直的品格和追求真理、明辨是非的意识。 第三、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做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深入体验情感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直接感受生活,并且要以自己的全部真情去体味人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触发自己的灵感,才能形成自己的真切感受,才会产生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发现美,就要做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一起了解豪迈飘逸的李白,心系天下的杜甫,忧郁的李商隐,愤激的辛弃疾。我们从“长河落日圆”的西北大漠穿越到“杏花春雨”的烟雨江南,了解气候、地域、风物的变化,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领略我国彩陶、青铜、瓷器、丝绸、服饰、家具、书法等不同文物的风采,体味古都西安的厚重、大上海的繁华、俏西湖的恬静和天台山的秀丽。下雨了,我和同学们一起感受细雨拂面的清新,观察草叶上露珠的哭泣,体会小草抽节地颤动。球场上,我们一起呐喊,小小的球串起全班72个火热的心,让赢球的喜悦和输球的泪花在脸庞上尽情地上演在我们班,有一句话非常流行,那就是“活着,感动着;学着,思考着”。通过课堂和活动,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滋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