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泓丹 渔家傲 导学案.docx_第1页
陈泓丹 渔家傲 导学案.docx_第2页
陈泓丹 渔家傲 导学案.docx_第3页
陈泓丹 渔家傲 导学案.docx_第4页
陈泓丹 渔家傲 导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家傲导学案【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词,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 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学习重点】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难点:品味赏析体悟【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3分钟)1词的相关知识(1)词又称_、_、_,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_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2)词分_和_,双调一般都分两段(叫做_或_),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词的分类(根据字数)_、_、_。(4)词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豪放派:_、_为代表。婉拒派:_、_为代表。2.作家作品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_(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渔家傲秋思中,词牌名是_,题目是_。这是一首_ (题材)词。二、自学(15分钟) 课文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无归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千嶂(zhn):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羌(qing)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寐(mi):睡,不寐就是睡不着(一) 朗诵,感受意境之美。(5分钟)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读一遍,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看看注释,处理好字音节奏感情)2.个人表现读(生品评:.)3.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感情意境 纠正自己的朗诵并体会诗词表达出的意境美。4. 全班诵读,再次感知诗词的意境美。(带着感情读出气势)(二) 自主赏析,感知诗词内容。(10分钟)1.赏析: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赏析:下阕抒写征人思乡之情: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三、互学(10分钟)1. 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 2.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而写的?异在何处呢?3.诗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4.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5.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6.赏析本首词中的任何句子,赏析时要首先注意: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四、课外拓展 (3分钟)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知识链接】一、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1、背景简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2、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政治上,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他的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范仲淹于宋仁宗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副使,守边四年,作渔家傲乐歌数阙。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二、词的相关知识1词的定义。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2词的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3词的分类。小令;中调;长调4词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豪放派: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拒派:李清照,柳永、晏殊等。三、诗词鉴赏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这种复杂苦闷心情的产生。是与当时宋王朝对内对外政策密切相关的。作者针对现实,曾经提出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但都未得采纳。北宋王朝当时将主要力量用于对内部人民的镇压,而对辽和西夏的叛乱侵扰,则基本采取守势,这就招致了对辽和西夏用兵的失败,结果转而加速了国内的危机。范仲淹在抵御西夏的斗争中提出了某些正确建议。但他的主张并未被采纳,终于遭致了战争的失利。他自己还遭受过诬陷和打击。词中所反映的那种功业未建的苦闷心情,正是这一历史现实的真实写照。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