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虽然西双版纳在中国的西南部,不过当地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倒和北方人差不多。刚认识的朋友,就可以用他心爱的摩托车载着你去吃美味佳肴,后面还不忘带上一整箱啤酒。对外地的朋友,西双版纳人总会带他们去品尝当地少数民族风味餐,因为这里有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瑶族等十多个民族,好吃的民族菜也是体验西双版纳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没吃过这里的民族菜,就不算到过版纳。坝区灵秀的傣味我们驱车前往当地有名的傣族风味餐厅。远远看去,哪里是餐厅,分明是一个傣族寨子,一座座用竹子搭的小楼就是这里的包房,客人来吃饭互相不影响,颇具异乡风情。走进一间小小的“竹楼”,只觉里面陈设精致。传统的餐桌是轻巧别致的篾桌,用藤篾编织,让人有种自然亲切的好感。小桌子离地不高,桌沿比桌面略低,可以放碗筷、杯子,人们用餐时坐在小竹凳上,围着圆圆的小桌,气氛热烈却又轻松自然。不用的时候,这桌子还可以挂在墙上,节省空间,傣家人真聪明!当菜一道道盛上来时,我渐渐感到傣味菜肴的丰富多彩了。菠萝饭、香竹饭、炸青苔、炸牛皮、香茅草烤鱼、烤鸡等都是地道的美味,不仅飘香诱人,而且菜的颜色也很养眼菠萝饭由紫色的黑糯米加金黄的菠萝做成,牛皮是浅黄色的,晶莹剔透。至于烤鱼和烤鸡,那外酥里嫩的外观仅用眼睛就“品尝”得到了。我用竹筷夹起一块烤鱼送进嘴里,只觉得鲜香可口,那种从来没吃过的特殊香味据说就是当地特有的植物香茅草发出的。傣味菜肴味道以酸、辣、香为特色,也许这里常年湿气重吧,辣椒的特殊驱寒除湿功效就成了消除湿气的好办法。不过傣菜里的辣味并不浓烈,没有辣到举不起筷子的地步,而是作为交响乐里的一个小章节,既配合了主题又不喧宾夺主。做菜的原料主要来自热带丛林,树叶、花朵、根茎提供了必要的维生素,麂子、竹鼠等野味则可补充蛋白质。如果抱着吃稀奇、吃古怪的心理,不妨试试藏在竹节中的虫子、野生蜂的幼虫。这不仅是对胃口的考验,更是对胆量的锻炼,估计这以后就没有你不敢吃的昆虫了。它制作的过程非常方便,主要分为烤、蒸、剁、腌四大类,辅以香茅草、野芫荽等本地才有的作料,产生的特殊香气非同寻常。傣家人做菜可谓不拘一格,煮饭用香竹筒来煮,煮熟的饭带着竹筒特殊的香气。需要烧烤的菜肴也不一定用锅具,而可以用芭蕉叶包好,直接放到火上去烤。在别的民族那里可能是边角废料的动物血液、内脏等,傣家人却可以把它加工得有滋有味。如果有人问我傣味菜肴有什么特色,我就会告诉他,也许傣家人没有学会把菜肴做成其他菜系那样精致典雅,但他们对食品的加工却是最直接、最省事的,而且风味独特,带有原始的森林民族特点,保证在其他地方吃不到。我最喜欢松脆可口的炸牛皮,除了傣家人,谁又能把一张硬硬的牛皮弄成餐厅上的开胃菜呢?炸牛皮与番茄搭配入口是种难得的享受,牛皮的香味与番茄的酸味在嘴里融为一体,是种妙不可言的滋味。据说这种食物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早以前,人类没有文字,便派出三个年轻的小伙子带上贝叶、棉纸和牛皮去寻找文字。小伙子们爬山涉水,直到两鬓斑白才找到藏着文字的山洞,他们把文字抄在贝叶、棉纸和牛皮上,抄了很多天才抄完。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暴雨。他们涉过一条大河,找到一个山洞过夜并升起火来,衣服、贝叶和棉纸很快就烤干了,只有牛皮被水泡得软软的,三人只好把牛皮挂在火堆上就睡着了。第二天,他们醒来的时候,发现挂在火上烤着的牛皮已经被烤得发泡变脆了,上面的字也消失无影。牛皮又香又脆,三人不禁把它作为食物充饥。这味道非常独特,他们回故乡后,开始把制作方法教给其他人。人们又用油煎炸泡皮,使得炸牛皮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食物。乍一看,浅黄松脆的炸牛皮倒有些像油条,不知情的人很难把这食物与牛皮联系起来,这也算是西双版纳的一绝吧。来自山野的哈尼味除了热辣过瘾的傣味菜之外,哈尼族菜肴也是特色鲜明。似乎绝大多数美味都集中在西双版纳了,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是它提供给居住其间的人们无可比拟的美食。哈尼族菜与傣族菜的区别在于:一个充满山林的野性,一个颇具坝区的灵秀,“野”与“秀”之间,成就了西双版纳人的口福,满足了外人尝新鲜的好奇。哈尼族又称“阿卡”,所以我们去的这家餐厅叫“阿卡寨”。餐厅被高大的树木环绕着,走过一道竹桥,一条小径在两边的花木掩映之下向前延伸。这里也是一溜儿的竹篾桌椅,每一个餐桌之间都有花草掩映做天然屏障,我们简直是一路分花拂柳地走向餐桌的。哈尼族的日常饮食以大米为主食,其次是苞谷和瓜豆,并采集野菜烹制各色菜肴。在春花烂漫的山野,机灵如麂子一样的哈尼族姑娘,无论上山砍柴、下田栽秧锄草,总会随手采集一把野菜野果带回家,调制风味别致的野生菜肴,供全家食用。用餐时必不可少的是带酸辣香味的蘸水,多用薄荷、香椿、葱花、香草、芫荽、姜、蒜、辣椒调制而成,每菜必“打”一下蘸水才进口,一口五味俱全。哈尼族也极爱吃肉,猪、牛、羊、鸡、鸭,大快朵颐、大碗喝酒才是主人的待客之礼,大家聚集一堂,尽欢而散。村里有人家杀猪宰鸡或做了什么可口的食物,各户男女长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脏等最鲜嫩可口的部位送给老者享用。哈尼族又善于精打细算,常常把吃剩的猪肉、牛肉脑制成别具风味的火熏腊肉和干巴,常年储备以待客。腌制时,将肉切成条状,撒上花椒面、盐、八角粉等香料,悬挂于火塘之上,任烟火熏烤。半月或一月后,腊肉和干巴均呈紫红色,喷香异常而略含鲜味。取下装进一只特制的大篾笼中,悬挂屋梁上,随时备用。火熏腊肉和干巴是哈尼族的名贵佳肴。哈尼族还有一道奇特的菜肴叫“白旺”,用生猪血、羊血或狗血制作而成,哈尼族支系的爱尼人称之为“阿压马捏”。以刚宰杀的猪、羊、狗鲜血为主要原料,或再加以切碎炒熟的瘦肉、肝、腰等,撒入辣椒、八角、野花椒等作料,然后迅速搅拌而成。此菜看着怕,吃着香,味道醇浓,麻辣可口,被列为杀猪宰羊期间不可缺少的名菜,也是哈尼人热诚待客的佳肴。哈尼族待客的最高待遇是一碗香喷喷的鸡肉粥,主要原料是当地土鸡肉和大米。他们将鸡肉剁细,大米洗净,与姜末、八角粉、草果粉一道加清水,熬成稀粥,味道香甜可口,其中浸透着哈尼族敬老的传统观念。据说这粥的来历是这样的:有一个寡妇为了养育自己的孩子,每天起早贪黑,节衣缩食。孩子一天天长大,她自己累出了一身疾病,腰弓背驼,连头都抬不起来,终于病倒在床,茶饭不思。孩子们看母亲劳累成这样,又是感激又是辛酸,就把家里惟一的一只老母鸡杀了,剔骨取肉,终于熬成一锅又香又甜的肉粥。阿妈闻到香味,吃力地睁开眼睛,一会儿工夫就吃了小半碗。此后,孩子们天天煮肉粥给阿妈吃。过了十多天,阿妈的病竟好了,腰也不驼了。全寨子的人都来祝贺她,并学会了这“救命粥”的做法。从此后,逢年过节、有贵客光临,哈尼族总要端上一碗肉粥。朋友正讲着肉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取消中介看房协议书
- 文明施工协议书
- 电影认购协议书
- 2025网络购销版合同
- 电池配料工协作配合积极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安全技术规程
- 公司食糖制造工岗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 2025版商业写字楼租赁合同
- 景德镇市重点中学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雅安市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Hytera海能达HM780 说明书
-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含答案)
- 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基石建设方案
- 销售目标管理课件
- 数字化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准性路径探索
- 狙击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法拉利的创业理念
- GB/T 44880-2024因果矩阵
- (餐饮娱乐业态助手模板合集)餐饮业态选址商圈调研表(外卖版块)
- 儿童舞台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
- 强制性脊柱炎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