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名句默写及文言文复习.doc_第1页
苏教版必修一名句默写及文言文复习.doc_第2页
苏教版必修一名句默写及文言文复习.doc_第3页
苏教版必修一名句默写及文言文复习.doc_第4页
苏教版必修一名句默写及文言文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苏教版必修一字音汇总性训练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B)A橘子(j)百舸(k) 寥廓(lio)B浪遏()摇曳(y)战栗(zhn)C倔(ju)强 迷惘(wng) 炫(xun)耀D方遒(qu) 栖息(q) 溺爱(n)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只有一处错误的一项(D)A譬如(b) 怪癖(p) 摭拾(zh) B诧异(ch)憎厌(zng)横蛮(hng)C冰雹(po)干瘪(be) 藐视(mio) D啮噬(ni)吮吸(shn) 教诲(hu)3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A)A甄别(zhn)愀然(qio)纤巧(xin) B绚烂(xn)刹那(ch)嘻笑(x)C商榷(qu) 思忖(chn)墓冢(zhng)D摒窒(bng) 执著(zhu) 不啻(ch)4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D)A悄然归来(qio)瞠目结舌(chng) 犄角之势(j) 苟延残喘(chun)B锲而舍之(qi) 幽深奇诡(gu) 酒阑灯灺(xi)侘傺无聊(j)C铩羽而归(sh) 低徊欷歔(hui)安土重迁(chng)根深蒂固(d)D按捺不住(n) 汹涌澎湃(p) 方兴未艾(a) 翘首以待(qio)5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D)A偌大(ru)慰藉(ji)黏合(nin)B僻静(p) 贫瘠(j)悲怆(chung)C发轫(rn)桑梓(z)蕞尔(zu) D烙印(lu)搭讪(shn)悠邈(mio)6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C)A颠簸(b)烟垢(gu) 瘸腿(qu) B打夯(hng)蛰居(zh)间或(jin)C惊骇(ha) 雾霭(i) 混沌(hn) D恣意(c)诳语(kung)安谧(m)7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只有一处错误的一项(D)A提防(d) 涮羊肉(shu)悄无声息(qio)B桂棹(zho)枕藉(ji)冯虚御风(png)C卓越(zhu)黑魆魆(x)绿林豪客(l)D丰腴(y)赭色(zh)一叶扁舟(bin)8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B)A惴栗(zhu)蓊郁(wng)施施而行(y)B攒蹙(c) 徜徉(chng)箕踞而遨(j)C游弋(y)惬意(xi) 引觞满酌(shng)D慵懒(yng)驯服(xn) 毛骨悚然(sng)9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D)A甬道(yng)吞噬(sh)深邃(shu)B嗥叫(ho)蜿蜒(wn)湍急(tun)C嬉戏(x)蠕动(l)饿殍(pio)D艾蒿(i)矫饰(jio) 周匝(z)11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 )A欣慰迷惘炫耀晨曦B沉缅眷恋溺爱挚友C抹煞急躁怪僻摭拾D慈详诧异涉猎遨游12选出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C )A欣欣向荣痴心枉想幸灾乐祸鬼迷心窍B历历在目怨天尤人克尽职守无可非议C汗流夹背入不付出战战兢兢仓促从事D意犹未足其乐溶溶至高无尚枉自菲薄13选出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D )A遨翔磕绊颤抖企望B炫耀 藐视 啮噬 夭折C敷演钦佩落漠 权衡 D甄别 迷漫 妥帖 炫烂16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 )A嬉笑商榷思忖墓冢B执著不啻犄角慰籍C家俱静谧悲怆矫饰D诺大抉择黏合僻静 17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D )A闲暇下功夫气象万千风尘碌碌 B搭讪刷羊肉侘傺无聊寄人篱下C贫瘠纹身术幽深奇诡 低徊欷歔D恢宏哈密瓜怡然自得流连光景18选出下列各项有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C)A濡染 良晨美景 流离失所 安土重迁 B周匝开宗明义 修戚相关鹏举洪飞C退色 功败垂成 根深底固 方兴未艾 D眷顾情不自禁 含辛茹苦一干二尽19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D )A悠邈 蕞尔 返本归原 截然不同B稚弱 发韧一概而论按捺不住C匀调 廖落 丰富多彩 一路劳顿D迁徙 颠簸坑洼不平莫明其妙20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 )A赭色 冬霖 枕藉 引觞满酌B蜇居 丰腴 恣意杯盘狼籍C安谧 震憾 雾蔼 混沌一片D亦或 烟垢 仓惶索然无味21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 )A回光返照焦躁不安喷薄而出惊世骇俗B纹丝不动卑微平庸冯虚御风苍海一粟C惴栗不安施施而行攒蹙累积各行其事D箕踞而遨无动于衷饿殍遍野望其向背2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B )A蓊郁 游弋慵懒 毛骨耸然 B徜徉吞噬涟漪 长相厮守C深邃 嘻戏蠕动 喜气洋洋 D甬道艾篙允诺 萍飘四方苏教版必修一名句默写及文言文复习一名句默写1、_,_;书生意气,挥斥方遒。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3、_,忆往昔峥嵘岁月稠。4、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_,_,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5、青,_而青于蓝;冰,水为之_。6、故木受绳则直,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积土成山,_;积水成渊,_;积善成德,_,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_,不能十步;_,功在不舍。8、锲而舍之,_;锲而不舍,_。9、师者,_。10、是故_,无长无少,_,师之所存也。11、_,师不必贤于弟子。12、闻道有先后,_,如是而已。13、君子性非异也,_。14、位卑则足羞,_。15、句读之不知,_,或师焉,_,_,吾未见其明也。16、吾师道也,_。17、_,归心日夜忆咸阳。_,却望并州是故乡。18、_,经冬复历春。_,不敢问来人。19、_,游子身上衣。20、男儿何不带吴钩,_。21、_,岂因祸福避趋之。_,养拙刚于戍卒宜。22、未老莫怀乡,_。23、君自故乡来,_。来日绮窗前,_?24、_,水波不兴。25、其声呜呜然,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泣孤舟之嫠妇。26、寄蜉蝣于天地,_。27、_,羡长江之无穷。28、_,用之不竭。29、子在川上曰:“_,不舍昼夜!”30、月出于东山之上,_ _。白露横江,_。纵一苇之所如,_。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31、_,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_。32、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33、挟飞仙以遨游,_。34、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35、月明星稀,_。3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旌旗蔽空,酾酒临江,_,固一世之雄业。37、幽泉怪石,无远不到。_,倾壶而醉。_,卧而梦。意有所及,_。觉而起,起而归。二.名句训练1.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_;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_。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 3.人生如梦,_。4.哀吾生之须臾,_。5. 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7.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_,以趋于亡,_。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如是而已。9.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_,_! 凭谁问,_,_? 10.六国破灭,_,_,_。11. 故木受绳则直,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举酒属客,_,_。13.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_,_;_,泣孤舟之嫠妇。14. _,_;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5. _,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_。16.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_,_,卷起千堆雪。17. 故木受绳则直,_, 18.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19.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_,_,_。20. 。锲而舍之,_;锲而不舍,_。21.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22. 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23. 千古江山,_,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_。 24.劝学的中心论点是:_.25.劝学中说明学习可以改变自己,不犯或少犯错误的句子是:_,_.26.劝学中说明不断积累知识就可以提高思想境界的句子是:_,_,_。27.师说中表达韩愈师道思想的句子是:_,_。28.写出师说中表示从师标准的句子:_,_,_,_.29.写出师说中说明老师不必比弟子贤明理由的句子:_,_,_。30.六国论中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_。31.阿房宫赋揭示文章写作意图的句子是:_,_,_,_。3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壮丽景色的句子:_,_,_。33.永遇乐中表达作者老当益壮的句子:_,_,_。34. 看万山红遍,_,_,_,鹰击长空,_,_.35. 恰同学少年,_,_.挥斥方遒._,_,粪土当年万户侯。36.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_,_?37长桥卧波,_?复道行空,_,不霁何虹?38.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_,_。39.古人云:“以地事秦,_,薪不尽,火不灭。_。40._,函谷举,_,_。 4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用之如泥沙?42._,宫车过也,辘辘远听_。 43.韩愈曾经论述到学生可以超越老师:“_,_。”荀子也与韩愈有着相同的观点:“_;_。”44. _,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5._, 直走咸阳,_,流入宫墙。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试题姓名 分数 (评分标准:词语解释每个1分,句子翻译每个3分,其它每题3分)文段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3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D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文段二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5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圣人无常师”,常,经常的。B“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指代郯子之徒。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由于这个缘故,相当于“因此”。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是,这样,指代上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6 把“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译成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三个人同行,就一定会有我的老师。B很多人同行,就一定会有我的老师。C(如果)三个人同行,那么(其中)一定会有我的老师。D(如果)很多人同行,那么(其中)一定会有我的老师。7 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听到道理有先有后,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门研究的事业。B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C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门研究的事业。D听到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8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A圣人无常师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D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5)这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举例论证B引言论证 C对比论证 D正反论证9 选出译句正确的一项()A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译句:出生比我晚(的人),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要)跟从并学习他。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句:做老师(的人),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C师道之不传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译句: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很难啊!D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译句:士大夫一类的人,说老师说弟子的那些人,往往就凑在一起讥笑从师学习的人。10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下列各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吾师道也(名词“师”带宾语“道”,用作动词;学习)B吾从而师之(名词“师”由一般只连接动词而不连接名词的“而”与动词“从”连接,用作意动;以为师)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圣”、“愚”处于宾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圣人、愚人)D位卑则足羞(形容词“卑”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卑贱的人)文段三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1二段有八句话,请在其句序之间用“/”标注出第一层。 12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苏子愀然( ) (2)西望夏口( )(3)方其破荆州( ) (4)横槊赋诗( )13翻译下列句子(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4文中引叙孟德事迹的作是 15对选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运用对话,打破了赋的传统语言表现形式,新颖独特。B. 通过阐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企盼纵情山水,做赤壁隐士的愿望。C. 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D.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文段四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1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恒( ) 隙( ) 披( ) 觉( )1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8文中写作者对众山的漫游给了作者什么样的享受?作者为什么先写漫游众山? 文段五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1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缘( ) 遨 ( ) 际( )凝( ) 万化( ) 向( )2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21文中写之“特立”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 22作者登上西山后的感受是什么?答: 23为什么作者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答 参考答案:1A(“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2D(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项,介词,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3C(“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4(1)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的特别清楚。(2)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5A(常,恒常,相当于“固定的”)6 C(孔子言论中的“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