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山不老,精神永存广州思源学校小学部 廖牡丹课题:小学六年级新课标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青山不老时间:2012-10-31 11:10-11:50地点:广州思源小学部六年级1班课堂实录:课前准备:学生在黑板上画好评价表,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前组织:课代表带领学生背诵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2、3自然段。一、 前后对比,感受奇迹师生问好师导入:刚才同学们深情地背诵,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印第安人对于土地的那份热爱与眷恋。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山峦河流本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园却有着惨不忍睹的一面。(出示幻灯片1四幅反映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干旱、霜冻、沙尘暴的图片)师:孩子们你能用你想到的词语或者句子描述这些画面吗?生1:这片土地是黄沙漫天,一片贫瘠。生2:这是一片荒芜的土地,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生3:这里简直就是不毛之地,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感觉。师:那同学们再看看这些图片,你又该如何描述?(出示幻灯片2四幅图片,反应的是晋西北的环境经过治理之后,树木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生1:这片土地树木茂盛,绿树成荫。生2:这片土地简直就是一片林海,你看漫山遍野都是树,绿得耀眼、绿得难以形容。生3:我觉得这里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给人带来无限希望与活力。师:孩子们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一前一后的两组图片是同一个地方,一个是15年前一个是15年之后,你内心深处涌起的是什么感受?生1:这前后的对比太鲜明了,简直让人惊叹。生2:能够将之前的那片死气沉沉的土地,变得如今的生机勃勃,简直让人无法相信。生3:这简直太让人不可思议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师相机提出字条:了不起的奇迹)师: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那片青山,了解这个了不起的奇迹,学习第16课青山不老,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 就文质疑,交流分享师:同学们昨天在预习了课文之后,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吗?同学的问题如果你能解答,也可以。生1:青山为什么不老呢/生2:文中是谁创造了这个了不起的奇迹呢?生3: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什么呢?师:刚才同学们一口气提出了三个问题,我想我们不仅仅要会提出问题,更要会解决问题。比如刚才这位同学提到“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什么”?哪位同学能回答?生1:课文是这样写的: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幻灯片3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师:孩子们读到这句话你是什么感受?生1:我觉得这个老人太了不起了,在别人看来本该去享清福的年龄他还在荒山上植树造林。生2:从这些数字:15年、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让我体会到这数字背后老人付出的艰辛。生3:我补充他的发言,3700亩林网,相当于差不多3个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那么大,怎么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面积。生4:我也是,透过这些数字,我升起的是对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师:那就让我们抓住这些数字,读出对老人的敬佩之情吧。 生有感情朗读这个句子(播放背景音乐)生1:读完这段话我也是感慨很多,老人能够在那样的环境下创造出如此惊天的奇迹,真是太了不起了。师:刚才你说“老人在那样的环境下”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那样的环境”具体是怎样的环境?生1:这个地方是祖国的晋西北,书中说到“这里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掠的地方。”从“肆掠”一次我就可以想象到风吹沙走,黄沙漫天的景象。生2:而且书中还说道“这里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从“盘踞”一词可以体会到这里经常会有这些恶劣天气,长年累月都是这样的糟糕天气。生3:我从县志的记载可以体会到这个地方简直不适合居住,也不适合任何植物生长,“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那应该是多么大的风呀。生4:难怪书中用“险恶”一词来形容这里的大环境。(老师相机贴出板书:大环境险恶)师:在如此险恶的大环境下,老汉植树有可能遇到怎样的情况?生1:有可能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树苗,一场大风刮来,全部被吹走了。生2:老人精心呵护着树苗,山上没有水,老人就下山一担一担地挑水上山,如果天长期不下雨,有可能连塘里、河里也没有水,老人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树苗在太阳的炙烤下晒死。生3:我觉得不仅仅是树苗会死,连老人的生命也是随时有危险的,你看这大风连牛马都可以吹到天上去,人也不例外,说不定一场大风吹来人连命都没有。生4:我觉得这沙尘暴就像海啸一样恐怖,让人无法躲藏。一刮过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好不容易重活的树被风刮倒。生5:我觉得还不止这些呢?到了冬天,北方很冷,我想山上就更冷了,这些树也很难抵挡住严寒的侵袭,我看电视知道,为了给树保暖,可以给树下面包上一些草,但是也还是会有很多树会被冻死。师:结合同学们的发言,让我再来看看老人创造的奇迹,也许这数字并不庞大,但是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创造出这样的数字,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我内心深处充满对老人的赞叹,让我们满怀赞叹之情读一读这句话。(幻灯片3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背景音乐响起)师:刚才同学们关注的都是晋西北的大环境,那么小环境又是怎样的?生1:文中说每天老人都早出晚归,中午饭就是干粮,生活非常的简单,非常的单一,就是种树。可就是这样的生活他居然坚持了15年,要是我一周都不行。生2:而且原本有7位老人同他一起治理这条沟,可如今只剩下一个人,那些人都在15年间相继去世,而老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他内心里只有这片青山。生3:他还承受着老伴去世的悲痛,这可是与他风雨同舟一生的人呀,但是也还是没有改变他要植树造林的心愿。生4:他唯一的女儿几次三番都来接她去城里享清福,可是他还是不愿意离开这片青山,他已经把种树当成是自己的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即使这样死在这片青山中也愿意。生5:他的条件太艰苦了,而他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下去,内心真的非常强大。我为有这样的老人而觉得自豪。(老师相机贴出板书:小环境艰苦)师:刚才你说你内心充满自豪之情,你能带着这种自豪之情读一读这一句话吗?(生有感情朗诵,再次出示幻灯片3,响起背景音乐。)师:此时此刻你内心对老人还有着怎样的情感?生1:我也觉得特别的感动,老人的所作所为都是我们常人无法做到的,我们身边的老人退休之后都是在家享受生活。生2:我内心还充满对老人的感激,感谢有他的付出,才有了上课前看到的晋西北的环境的改变。生3:我很激动,恨不得自己也像老人一样能够去植树造林,为人类造福。师:你的想法很好,但我想此时咱们的努力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大家做准备的。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种种美好的情感来再次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再次出示幻灯片3,响起背景音乐。)三、 研读课文,知新拔高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课伊始,我们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吗?生:青山为什么是不老的?师:你们能不能谈一谈“青山为什么是不会老的?”?生1:我觉得青山不老不是说青山不会老,而是说老人的精神不会老。生2:我不认同他的说法,我觉得青山也是不会老的,因为老人用心照管着这条山沟,这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而且这种循环一定会持续下去,并且会越老越好。师:刚才我向谁伸出大拇指?为什么我要向他伸出大拇指?生:因为他谦让了其他同学师: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学知识、长能力,更是要学做人,我认为谦让就是最大的美德。所以我要把这个发言机会给到这个懂得谦让的同学。生3:我觉得两者都有,一方面是说这座青山会一直绿下去,另一方面也是在说老人的精神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生4: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这种精神指的是老人植树造林、重视环保的精神。(老师相机贴板书:植树造林)生5:我觉得这种精神还有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他只为别人着想,不为自己着想。(老式相机贴板书:造福人类)师:难怪书中是这样说的(出示幻灯4: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生一齐读这个句子。生1:老人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这座青山,他的精神还包括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老师相机贴板书: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生2:老人的精神一定会万古长青,青山常在水长流,老人精神永不老。师:好一句“青山常在水长流,老人精神永不老。”所以难怪作者题目就是:生齐:青山不老。四、 补充材料,创作展评师:青山不会老,老人植树造林、造福人类的精神不会老,但是老人81的年迈的身体却禁不起岁月的流逝,87岁的他因积劳成疾病入膏肓了,临终前他依然哼着他自创的植树号子。(出示幻灯片5:这位老人,在临终前还在哼着那首由他自己创作的“植树”号子:“行动起来呀,嘿嘿哟;植树造林啊,嘿嘿哟。绿化祖国,造福子孙,嘿嘿嘿嘿哟,嘿嘿嘿嘿呀嘿嘿嘿呦。)师:孩子们能允许我唱一唱这曲号子吗?(教师深情哼唱号子)。老人还有一个临终遗言:把我葬在那片青山之上。听到这里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感受?生1:我觉得老人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他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他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生2:(哽咽)我想老人一定会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生3:借用有的人中的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师:就是一个普通的山野老人,但是他却让人无限敬仰。让我们再一次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幻灯4: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生深情地朗读该句子。师:从同学们深情地朗读中我感受到了,我知道同学们此时此刻一定是感慨万千,那下面就让我们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师: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组内互相欣赏自己的小创作,组内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学生来台上交流。(生组内互相欣赏习作,最终每组推出一位同学)(出示幻灯6读完文章我思绪万千,我想分享:)(背景音乐响起)师:学完本文我们内心深处充满对老人的敬仰,下面请听为老人献上的一首诗歌。生1啊,可敬的老人,您种了一生的树,牺牲了自我安享晚年的时间。啊,无私的老人,您真伟大。一切只为偿还夙愿。啊,勤劳的老人,81岁该享受人生的年龄了,您还在绿化青山绿水。我知道,青山是不会老的。因为由您的无私奉献;我知道,青山是不会老的,因为有您的默默付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青山永不老。师:老人入选了2009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下面请听为老人写的颁奖词生2他是一个平凡却伟大的老人,他用坚持不懈创造了一片绿洲,他用改造环境的坚强决心召唤后人,他就如同那不老的青山,万古长青。马永顺一个响亮的名字,映照了他的无私、他的伟大。中国伟大,因为有你;中国自豪,因为有你。青山不老,老人的精神也不会老。师:其实生活中像老人一样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人还有很多,下面请听带来的故事。生3:我讲的故事是:“树痴”张兴云 10年前,张兴云不顾亲人反对,离开繁华都市,独自一人吃住在荒山秃岭上,过着孤独、饥饿、寒冷的艰苦生活。截至2008年,共栽植杨树12万株、油松10万株、落叶松10万株、仁用杏和上杏10万株、柠条200万株。当地20多平方公里的严重水土流失区域得到根本治理,7座昔日的荒山变成今日绿色的银行。 “不为名,不为利”这就是“树痴”张兴云的真实写照,能够不计个人得失,长时间地远离繁华都市,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开荒造林中去,这种精神本身就值得中华民族赞扬。师:保护环境,还青山一片绿,大地一份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请听第三组带来的环保歌第三组:(整组上台拍手诵读)你拍一,我拍一,请勿随地扔垃圾。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动物好伙伴。你拍三,我拍三,都来保护大自然。你拍四,我拍四,争当环保小卫士。你拍五,我拍五,爱护花草和树木。你拍六,我拍六,环境保护要持久。你拍七,我拍七,废旧电池要搜集 。你拍八,我拍八,植树造林你我他 。你拍九,我拍九,青山常绿水常有。你拍十,我拍十,现在做起并不迟 。师:老人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让我们不禁对生命的意义有了自己的思考,下面请听关于生命的思考。生4: 如果你问我,什么样的人生最宝贵?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像青山不老里面的主人公马永顺那样,一辈子都是在与树结情缘!他为了种树放弃了美好的晚年生活,为了种树失去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人生其实不要看他拥有什么,而要看他创造了什么。人的一生可以很短暂,但是要有自己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与财富没有关系。像马永顺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他就像雷锋说的那样,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了。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师:学完文章后,我也深深为老人的精神折服,写了一首词鹧鸪天致马永顺 (出示幻灯7:搏尽风华几十年,终身与树结情缘。 半生采伐半生种,一代精神代代传。 青山绿,风景美,獐狍野鹿窜林间。 还林还草还新绿,构建和谐大自然。)五、妙笔生花,学有所获师:构建和谐大自然需要你我同携手,但是生活中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针对这些现象请同学们每人设计一条环保标语。先在组内说出自己设计的环保标语,然后组内选出一位代表爬黑板,其余同学写在自己的小练笔本上。(播放背景音乐环保之歌)学生小组内商量,板写。师:小组1分钟准备,展示本组设计的环保标语,谁先准备好,谁先展示。第一组:垃圾分分类,资源不浪费。第二组:不要让我伤心流泪,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第三组: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第四组:地球是我家,人人要爱她,家园遭破坏,伤害千万家。第五组: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老师巡视标语,并且修改其中的错别字)生1:老师我发现还有一个“善”字也写错了,羊字没有出头。师:恩,对了要有天有地,没有地,人就不接地气,也善不起来了。 我发现同学们特别有才,设计的环保标语很精彩,如此优秀的环保标语可不能单单只写到黑板上,要不我们推荐给谢校,成为我们学校独一无二的环保标语吧?生:(欢呼雀跃),好。师:让我们心连心,还地球母亲一份美丽,让我们手拉手,构建和谐大自然。下课。附1:教学设计:课题青山不老授课时间第九周总课时35教材分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揣摩文中描写环境及事例的语句,领悟对比的表达方法。探究老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 。 3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领悟老人造福后代的高尚情怀。4、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能结合课文理解老人的精神。教学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对比体会法、 深情朗读法、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预习指导1、 朗读课文3遍,扫清字词障碍2、 结合课文导读语,从三个方面理解课文、分析课文。3、 预习完课文后的小创作。(1、学完课文你想对这位老人说什么 2、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保护环境的故事吗?讲一讲。3、珍爱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样做?4、老人的生命价值让人肃然起敬,你认为怎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5、给老人写一段颁奖词)教学过程一、前后对比,感受奇迹51、出示一组晋西北的图片,看图说话。2、接着出示另一组图片,看图说话。3、揭示真相,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了不起的奇迹),(贴字条)出示课题。二、就文质疑,交流分享51、读了课文之后,你能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什么问题?2、同学之间质疑互答。二、研读课文、知新拔高14随着学生的互问互答,老师穿针引线,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就1、老人创造一个什么奇迹?2、老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这个奇迹的?3、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这三个问题展开交流。并且在交流的同时反复引导学生朗读以下关键语句。关键句一、“15年呀,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关键句二、“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四、补充资料,创作展评 101、补充文中老人的临终遗言。青山不会老,老人植树造林、造福人类的精神不会老,但是老人81的年迈的身体却禁不起岁月的流逝,87岁的他因积劳成疾病入膏肓了,临终前他依然哼着他自创的植树号子,他的遗言仍在那片山沟里飘荡:把我葬在那片青山上。2、小创作展示。(组内交流,并且组内选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交流)3、教师作品展示五、妙笔生花、学有所获。6构建和谐大自然需要你我同携手,但是生活中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针对这些现象请同学们设计每人设计一条环保标语。1、 组内评选,推荐、爬黑板。2、 点评。(主要从内容的角度)3、 总结。 附2:评价方式设计:评分细则:1、1、2号参与课堂一次得一分,3、4号参与课堂一次得两分,5、6号参与课堂一次得三分。2、全员参与的组一次奖励10分。3、课堂给同学纠错的双倍积分。 组员组名123456组总分12345附3:板书设计16、青山不老 植树造林大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柚子diy活动方案
- 春节英语活动方案
- 最美柜员活动方案
- 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 景区采风活动方案
- 服装清明活动方案
- 松鼠娱乐活动方案
- 暑期助学活动方案
- 普法活动社区活动方案
- 本月活动下月活动方案
- GB 20664-2006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
- 医学课件-快速康复ERAS普外科幻灯教学课件
- 2023年重庆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全国卷评分标准
- 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
- 气体灭火系统验收表1
- 人教版五四制六下地理复习提纲详细笔记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某厂酸洗硫酸烟雾治理设施设计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复习课件(164页PPT)
- 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 (完整版)销售人员销售能力测试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