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坑口村:中国古戏台之乡.doc_第1页
安徽坑口村:中国古戏台之乡.doc_第2页
安徽坑口村:中国古戏台之乡.doc_第3页
安徽坑口村:中国古戏台之乡.doc_第4页
安徽坑口村:中国古戏台之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坑口村:中国古戏台之乡所属地区:安徽黄山 适合人群: 所有人 出游难度: 轻松适合天数: 12天 花费预算: 500元 适合时间: 全年 导语:从江西省界边的小村子严台,沿一条不知名的河行进,河岸边油菜花和绿芭蕉的短暂变化间就到了安徽境内的第一个村庄,一道宛若玉带清澈秀丽的文闪河,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形成一幅水绕古村庄,铜锣聚万两的优美画卷,这里就是“中国古戏台之乡”的祁门县坑口村,这里也被称作皖南根艺。清晨,漫步在坑口村悠悠古道上,我仿佛成了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站在河边,一排排古民居倒影在水中,野鸭河中戏耍水,白鹭天上飞过,一幅田园般的画面呈现在我面前。文闪河绕坑口村流淌而过 作者:风如水 游记正文:取名叫坑口的地方许多,黄山市就有两个,南方多山区,也许是地形特征的缘故。从江西省界边的小村子严台,沿一条不知名的河行进,河岸边油菜花和绿芭蕉的短暂变化间就到了安徽境内的第一个村庄,一道宛若玉带清澈秀丽的文闪河,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形成一幅水绕古村庄,铜锣聚万两的优美画卷,这里就是“中国古戏台之乡”的祁门县坑口村,这里也被称作皖南根艺。清晨,漫步在坑口村悠悠古道上,我仿佛成了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站在河边,一排排古民居倒影在水中,野鸭河中戏耍水,白鹭天上飞过,一幅田园般的画面呈现在我面前。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 作者:风如水从远处望去,群山环抱中的坑口村城楼骑鹿阁显得威武而气派。城楼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题的词。宋钦宗靖康年间,金人南犯、北宋灭亡、南宋偏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连接器,接插件,连接器网,连接器采购,连接器求购,光纤连接器, 资讯 /news/传说宋钦宗有天做了一个梦,与一骑鹿仙翁下棋、聊天,并与仙翁一道骑鹿南巡,在经过闪里镇坑口时,被这里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所陶醉,而当时岳飞正打仗安营在坑口村,于是便下圣旨叫岳飞建造一个城楼,并题词为骑鹿阁。因为是皇帝下旨建造的,古时的文武百官经过这里都要下轿下马。一个戏台的离合悲欢 作者:佚名我漫步在河边青石板上,站在河边,一排排古民居倒影在水中,不时有野鸭穿水而过,两边有白鹭飞过,一幅古朴优美的画面呈现在我面前。村中心是陈氏祠堂,宗祠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工艺精湛,气势宏伟。祠前放生池碑是一块禁捕鱼碑,曾有诗赞七水源流到竹溪,深潭光映似玻璃。金梭玉尺临渊羡,不许渔翁把钓跻。记载了古人注重生态的保护,值得后人学习借鉴。先祖是皇记载着陈氏的源由。三副木制对联也记载着祁西竹源派来龙去脉。上联表明了陈氏先祖为王之事、忠孝之家风、礼仪传家之道;中联表明了颖川陈姓鼻祖为陈實(shi);下联讲述了祁西竹源派来自豫章及在竹源坑口定居时间。古村落的安逸时光 作者:风如水祠前广场是古时的水码头。文闪河汇上游诸水直通江西省景德镇,于祠前成一泓清潭。古祠徽雕所用材料多由水路运来,据记载这码头曾日捎百船,夜宿百客,兴盛几代。祠堂的后面就是著名的会源堂古戏台,会源堂是竹源陈氏分祠,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相传由典叔所承建,典叔是村中有名的工匠,当时坑口村民为考验他,限其三日完工,号称三天工程。如此浩大的工程岂能三天建成?工业连接器,汽车连接器,电连接器,松下连接器,连接器英才网,fpc连接器, 展会 /exhibit/明摆着是强人所难。典叔无奈,心生一计,找来木工天福、石工天寿、砖工天生,四人叮叮咚咚地干了起来。三日眨眼便过,族人责问,典叔便说:有天福、天寿、天生这三个天,岂不是三天工程?族人无言,便由他慢慢地建造。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由此足见坑口人超凡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会源堂戏台后壁即祠堂南墙不设大门,是该祠一大特点,此种设计徽派建筑中并不多见。据说这种设计为了方便百姓看戏,人从祠堂侧门出入,不影响演出。另一迷信说法是开门见河不宜。坑口古村的居民偏爱黄梅戏,如今,戏台墙壁上各戏班的信手题壁仍依稀可辩。想象一下,在百年前,剧团艺人踏上戏台,呖呖莺转,为村人上演一出出扣人心弦的离合悲欢,全村人围坐在下面,喝着大碗茶,等着故事上演,为戏中人欢呼雀跃或暗暗垂泪。蓝蓝的天空,淡淡的云雾,凉凉的空气,宛若玉带清澈秀丽的文闪河,薄雾缭绕、郁郁葱葱的生态林,还有曾经莺声悠扬的古戏台,我早已深深陶醉。据说今年这里又恢复了坑口剧团,唱起古戏、打起锣鼓、拉起胡琴,使这个古村落又仿佛回到古时热闹的场景,但也只在村里有活动或节庆时演出,下次我要赶在村里有活动的时候,在古戏台下喝一杯大碗茶,听一出黄梅戏。 景点介绍坑口村位于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距祁门县城40公里。坑口古名竹溪,又名竹源,因地势低洼,呈锅状而得名,坑口现分为坑口古村和铜锣湾开发区。坑口村依山而建,房宅呈梯状分布,高低错落有致。村中多小巷,小巷皆青一色石板铺筑,小巷不宽,两侧的房屋粉墙黛瓦,多为徽派建筑。村东西北三面冈阜环翠,文闪河呈S形绕村而过,下注江西杨春河。两岸古木翠竹,郁郁葱葱,山光树影,倒映水中,村内房屋林立,粉墙黛瓦,古树参天,徜徉在古老的巷道,仿佛置身于古人美丽的画卷。地址: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 门票:无一曲升平 作者:雄州美思景点介绍坑口古亭村东水口古木参天,林木荫翳之下有一古亭,为旧时往来行人的休憩之所。古亭为砖木结构,典雅古朴,这里曾留下了著名影星卢奇、傅学诚、张燕的足迹,当年拍摄大转折影片时这儿就是一个场景。穿越古亭有数株高大的槠树,其一立于道旁粗约三人合抱,枝柯横逸直探河的对岸。陈氏宗祠坑口陈氏宗祠建于宋,由陈氏十五世祖万八公召集陈氏弟子共同建造,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修,至今有432年。宗祠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工艺精湛,气势宏伟。陈氏祠堂不仅仅属于坑口村民,还包括由此迁居它乡的陈氏族人。宗祠前方正中是石板道,两侧是青一色的鹅卵石路面。祠前有圆形石础四座,石础置放方墩之上,上刻录的恩进士等字样依稀可辨,此础专为南宋进士陈樾而造。祠前广场是古时的水码头。文闪河汇上游诸水直通江西省景德镇,于祠前成一泓清潭。古祠徽雕所用材料多由水路运来,据记载这码头曾日捎百船,夜宿百客,兴盛几代。粉墙黛瓦 作者:李双喜古戏台坑口村中的会源堂古戏台和 附近的敦典堂古戏台为第六批国保单位。会源堂古戏台座落于县西闪里镇坑口村。祠堂始建于明万历15年(1587),后由陈枝山兄弟重建,享堂为民国11年(1922)重建。会源堂由戏台、享堂、寝堂三部分组成,总面积600平方米。古戏台坐南朝北,面积97.44平方米,两厢看台及天井206.56平方米。从坑口村西行约3000米,便到了潘村,这里完整保存有敦典堂、嘉会堂两座古戏台敦典堂古戏台。敦典堂古戏台坐南朝北,由门楼、戏台、廊庑和祠堂内享堂、寝楼组成,总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戏台、天井及廊庑面积170平方米。嘉会堂古戏台坐北朝南,共三进三开间。祠堂建于清同治年间,现存前进古戏台及后进寝堂部分。祠堂占地面积为505平方米,由门厅、戏台、边廊楼上厢房、前天井、耳门、享堂、后天井、寝殿、楼上堂等组成。该祠属于徽州传统的祠堂与戏台相结合的范例之一。河水清澈,岸边居民洗菜汰衣 作者:风如水骑鹿阁坑口村口有一座骑鹿阁,显得威武而气派,传说骑鹿阁三字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题。 宋钦宗靖康年间,金人南犯、北宋灭亡、南宋偏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传说宋钦宗有天做了一个梦,与仙翁一道骑鹿南巡,他们下棋、聊天,在经过祁门坑口时,被这里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所陶醉,而当时岳飞正在坑口安营,于是便下圣旨叫岳飞建造一个骑鹿阁城楼,城楼建好后文武百官经过这里都要下轿下马。祁门古戏台是一部完整的徽州舞台史 作者:佚名铜锣湾景区铜锣湾古代又称湾坦,由于该地四面环山,形成锣形,后人因而易名为铜锣畈。王璧墓就坐落在铜锣湾的南面。墓坐北朝南,由墓道、拜台、墓冢三部分组成,规模颇为壮观。宽敞的文闪河呈S状由北向南绕其而过,环境十分优雅。古徽州琅琊王氏迁祁之始祖 王璧之墓坐落在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铜锣湾一坡地上。周边其他景点坑口位于古徽州的腹地,周边山乡水韵,非常悠美。沿途走走,随处遇到完整的古村落,即使一些县城,也保存着徽派古风。沧溪村沧溪村景德镇市浮梁县勒功乡东北部,距坑口村约3公里,始建于东汉末年,村民多为朱姓,宋代以来赣皖交界处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璀璨的人文景观、古朴的民居建筑。排排古民居倒影在水中 作者:风如水因此地苍松林立,又有清澈秀丽的小溪绕村而过,故得名苍溪,后演变成沧溪。整个村落临水依山,环境优美,风光旖旎。村中所有房屋均依地形而建,顺地势而上,村落布局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念,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审美需求。这里自古人杰地灵、名贤辈出,三举五贡四十八秀曾在浮梁县独占鳌头。清末民初时期,因茶号的发展而得以壮大,涌现出一大批富商,故而留下了许多装饰华丽的精美建筑。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勒功乡东北部徽派民居几乎户户相连 作者:风如水严台村严台村是景德镇市浮梁县东北部的一个自然村,距坑口村约7公里,与安徽省祁门县渚口乡和闪里镇相邻,富春桥和茶叶闻名于世。严台村古称严溪,高山重叠,森林茂密,最宜茶叶种植,2008年12月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内保存的民居有140多座,大多为徽派建筑。这些建筑基本上都采用徽派建筑常见的天井布局,即山墙、大门、左右厢房和前厅共同构成一个方形的空间。建筑的细部装饰有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雕等。流经村子的河叫严溪,严溪之上静卧富春桥,富春桥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即公元1502年。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江村乡北部浮梁古县衙景德镇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叹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充分体现了浮梁瓷茶文化源远流长。游客可自主的组织当一回县官节目,由景区工作人员指挥、提供剧本、服装等。也可参与性的形式参加此节目。电话:0798-26211552620903门票:50元山水牌楼 作者:空游无依西递西递距坑口村约60公里,西递建于北宋皇祜年间,已有930余年历史,村落平面呈船形,占地16公顷。西递坐落于黄山南麓,距屯溪(黄山市)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被称为古建博物馆。地址:安徽省黄山市西递门票:西递门票:104元/人,无淡旺之分,学生票半价景德镇景德镇距坑口村约90公里,被誉为世界瓷都,一个与瓷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地方。防水连接器,连接器论坛,jst连接器,连接器厂家,射频连接器,电线连接器, 供应 /sell/瓷器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这座城市的生命。来到景德镇,探究那千年不熄的窑火,欣赏古今陶瓷艺术,品尝景德镇古典文化盛宴。景德镇由于制瓷历史悠久,瓷器产品质地精良,对外影响大,瓷都两字成了景德镇的称号。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景德镇 线路规划:唐模一日游坑口村主要的特色是建筑和徽州古村落风光,大概半天的游览时间就可以尽兴,建议在村子里住上一晚,感受一下徽州古村落雾气萦绕的清晨。另外,坑口村周边有沧溪村、潘村等古村落,徒步可至,远一些还有黄山、景德镇等著名景点。在此推荐坑口及附近古村落游玩路线供参考。古村落一日游坑口村-沧溪村-严台村坑口村是江西进入安徽界的第一个村子,沧溪和严台属于江西浮梁县。这几个村子在一条路上,全程约7公里,只需要沿河行走或自驾,一日之内就可以领略到三个风光各异的村子。三个村子都以徽派建筑为主,河岸风光却不同,文闪河汇上游诸水直通江西省景德镇,时而婉约,时而磅礴;或水光潋艳,油菜花黄澄澄,或宛若玉带,耕牛田间劳作。除了建筑,在采茶季来临时,还可以随当地茶农上山采茶,每年草长莺飞的4、5月份是当地农人最忙的采茶季。 当地交通:坑口村地处安徽与江西交界处,离安徽黄山、江西景德镇相距都不远,交通比较便利,游客可以先到黄山或景德镇,再转车到坑口,也可以从杭州中转。航空离坑口最近的机场是黄山机场。黄山机场座落于黄山市屯溪区,已开通国内十几个大中型城市的航线,由机场前往市区可乘坐民航班车,或坐出租车。进市区后去位于新潭齐云大道的汽车站,从汽车站坐到祁门或景德镇的车。铁路到坑口最快捷的铁路交通是先到黄山、祁门或景德镇,再转客车到坑口。北京方向火车到坑口:需要先到九江、景德镇或黄山,再转车到坑口。火车到九江转汽车比较合理,要节约时间,北京到黄山、景德镇均需20多个小时, 到九江只要11个小时,Z67晚上20:30从北京西始发,第二天早上6:42到九江,火车上睡一晚就到了。九江到景德镇,再转车到坑口。上海方向火车到坑口:上海到祁门有一趟直达车,到祁门再转汽车到坑口。西北方向火车到坑口:西北方向的游客可以先坐车到景德镇,再转车到坑口村。客车祁门方向:祁门到坑口村的车是祁门发往铜锣湾的,流水线发车,40分钟车程。黄山方向:从黄山到坑口可从祁门中转,也可坐到景德镇的车,中途在坑口下车。黄山到坑口村大概2个小时。景德镇方向:景德镇中心汽车站有班车到黄山,途中经过坑口,一天四班车,票价25元。 当地住宿:坑口现在是祁门县的一个重点旅游开发地,住宿等各方面设施都将逐步完善,当地宾馆主要集中在村头和铜锣湾新区,价格比较实惠。推荐住宿:星月酒家推荐理由:这家店位置在路边,交通比较便利,一楼为餐馆,二楼住宿。电话址: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铜锣湾 价格:30元/床位 当地美食:坑口的饮食继承了古徽州的传统,菜以粉蒸、清蒸、烹调为主要特色,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味道大多带有酸辣味。有的农家会自制一些酶豆腐、酸辣椒等当配菜,当地农家自己的野艾果也值得一尝。推荐饮食:星月酒家推荐理由:星月酒家是坑口为数不多的餐饮店中味道比较好的了,提供的食材都比较新鲜,腊肉笋片、烹调小河鱼都是这里的招牌菜。电话址: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铜锣湾 价格:人均20元当地特产祁门红茶祁门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生产的祁门红茶为世界四大名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祁红产区,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祁红茶宜于清饮,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调和饮用。适合做下午茶和睡前茶。祁红在英国倍受宠爱,赞美祁红是群芳最、王子茶,被誉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野艾果野艾果(清明饺)是将籼米、糯米加野艾用水浸泡半天,然后用石磨磨成浆,再放在锅内熬成干糊(状若橡皮泥,俗称定浆),然后在里边包上豆腐、萝卜、酸菜、肥肠馅等,做成各种形状(一般为饺子状或圆饼状),最后放在蒸笼上蒸熟,笼盖打开后,别先急着夹来吃,用蒲扇在面上扇几扇,野艾果顿时油光发亮,且不易粘连。乡下在清明、春节时作点心吃。灰汁果灰汁果在新谷登场或农历七月半盛行,用籼米磨浆加上碱汁熟揉成圆筒,再用线拉成片或用板模印成。也有将米浆放在蒸笼里一层一层蒸熟的,俗称千层馃,吃时用线拉成小块,再一层层撕下来吃。其他信息坑口村历史故事坑口村大多数村民都姓陈,陈姓坑口村民祖上从河南迁徙来徽州,是颍川世族。快速连接器,电子连接器,amp连接器,连接线,接线端子,接线端子排,s端子 求购 /buy/祖先在村上的一个叫“竹源坞”的地方落脚生息。文闪河绕村头而出,是去江西景德镇的水路。沿文闪河北岸筑的道是走出徽州的陆路。有水陆两道在村口出行,交通就十分便捷,祖宗们因而就从“竹源坞”迁到了现在的村口了。因为这里是竹源坞的山口又是水陆两道的出口,所以村子就叫坑口。从村西过石桥沿竹溪河溯流而上行四余里有一坞口,叫竹源坞,是坑口先祖原来的居所,村民后迁居坞外。竹源坞现已无人居住,坞里有竹源水库,可供村民灌溉之用。竹源坞里还套有一小坞,叫探花坞,古有一景探花精舍。诗颂:昔人曾此构书房,此屋犹闻翰墨香。奕叶叶贤能步武,掇科朝中探花郎。据陈氏家谱载坑口古有八景:花园丽日、竹溪清风、绿绮仙楼、探花精舍、保安灵迹、道院胜墓、新桥春水、古岭云峰。这些景致听来令人神往,可如今这些多半早已无法寻觅它们的痕迹。古诗新桥春水载:竹溪桥畔小溶宽,未许渔郎把钧竿。雨后喜添桃浪暖,鱼龙变化上云端。从诗中可知古时环境无比优美,环保十分得力。听村民说旧时河中尺把长的鱼比比皆是,浣沙的姑娘可用衣服兜出鱼来,不过族人规定河鱼不许捕捞。从磻村到闪里中学的这段河古称放生池,如若发现在此捕鱼者将严惩不贷,鱼虾活的放生,死的要用草纸裹烧,非化成灰迹不可。今日河鱼不知躲藏何处,总不愿与文明人相见。坑口村景点故事骑鹿阁:乾隆帝下江南,百官万众跪拜相迎,此时,一陈姓木头商人宗家,头顶一大铁桶内放青菜,站立迎候。乾隆帝看见了,差人把他叫来,问为何此举。陈姓宗家回乾隆,贺我大朝一统国家疆土,祝我帝“铁打江山万年青”。乾隆帝听来高兴,免罪赐予宗家“银牌养老”称号,回老家做“骑鹿阁”一座。“骑鹿阁”原址在村东口,陈支书说,现在恢复在村西口了。铜锣湾: 早在唐末祁门王氏先祖王璧,将此地作为他的终生居所。王璧为琅琊王氏之后,唐乾符年间(公元874879)黄巢入江东,他与婿郑传集众抵御,以功被吴王杨行密授为检校兵部尚书,累加银青光禄大夫。杨行密卒后,其子渥继位。渥淫虐无道,让王璧出任祁门县令,屈才的王璧以年高请求退隐县西苦竹港。王璧生有九子,个个都是非同小可。想当年功高盖世的王大献要想寻觅一块安息之地并非难事,然而铜锣湾却有幸与这位大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拜谒王璧墓时,我们被墓旁的一块石碑所迷,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