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流派.doc_第1页
中国书画流派.doc_第2页
中国书画流派.doc_第3页
中国书画流派.doc_第4页
中国书画流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当代书画流派 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毛体书法舒体书法启功体书法柏青体书法张海体书法尚青体书法海上画派岭南画派金陵画派浙派京津画派长安画派学院派新水墨画风新文人画派北方山水画派南方山水画派东方印象画派冰雪画派湖州竹派常州画派扬州画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新安画派黄山画派虞山画派娄东画派江西画派嘉州画派巴蜀画派新木刻运动毛体书法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书法体系,其奔放、纵横驰骋、笔墨潇洒淋漓的书法形式,成为中国书法之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毛泽东是中国书法界公认的20世纪的书法大家,其独特的“毛体”书法艺术已为世人所公认,在中国,毛体是人们最为熟悉、阅读人数和阅读次数最多、出版印刷和发行次数最多的一种书法,经典的“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看过并知道是谁的作品。毛体书法艺术是留给世人的宝贵文化遗产。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书法,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年轻的时候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艺术特色、毛体书法是以行草为主,布局严谨,用笔恣肆,浑然天成,遒劲刚健,纵逸奔放,大气磅礴,刚劲挺拔,苍劲有力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书法艺术。毛泽东的狂草也是毛体书法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毛体书法章法纵横驰骋,笔墨潇洒淋漓。毛泽东的书法,特别是草书,和怀素自叙帖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笔画都较细圆;二是字形都较大;三是在大草的布局上,都采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写法;四是“神”上很相似。毛泽东热爱怀素的狂草,但他又不拘泥于此,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骨神兼备自成一家的“毛体”,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有三个坚实的支撑点:一是创新精神,二是天纵自然,三是豪雄之气。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真正的毛体书法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毛体书法也主要是指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书法作品。当代毛体传承的领军人物有林树波、黄东雷、尹天鹏、杜天清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舒体书法舒体字形飘洒圆秀,弯弓盘马,沉雄峭拔,恣肆中见逸气,忽似壮士如牛,筋骨涌现。师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变,这就形成了“舒体”,也称“七分半书”,即楷、行、草、隶、篆各取一分,颜柳各取一分,何绍基取半分。舒体,由我国当代已故书法家,曾担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舒同创作,又经孙志皓先生光大定型,别立于已有的真、行、隶、草、篆之外而自成一家的一种书法体。舒体又称“七分半”书,按照舒同本人与方毅生前的解释,七分半指的是在结构上楷、行、隶、草、篆各取一分,在风格上颜、柳各取一分,另取何绍基半分。舒体庄而不板,甜而不俗,既有别体不能替代的艺术性,又有他人无法抗衡的大众性。尤其经孙志皓先生手写字模定型输入电脑后,得到了报纸、杂志编辑的广泛应用与喜爱。过去,舒体的创立之功首推“马背书法家”舒同,人所共知。但是对于舒体的完善、定型与光大弘扬者孙志皓却一直鲜有人晓,就是常于编辑中使用舒体字的报人也往往望文生义习惯地认为:舒体字就是舒同创作的字体。当代舒体传承的领军人物有蒋延庆、齐延庆、尚廷震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启功体书法启功先生创立了自成一体的“启功体”,成为中国当代书法史上的奇葩。满族,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鉴定家、诗人。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启功先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他执教六十余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他为促进祖国教育事业,报答老师教育之恩,延绵陈垣先生的教泽,用出售字画所得200余万元,设立了励耘奖学金。欣赏他的书法作品,总要联想到他对碑帖的精深研究,因为他对碑帖的研究和他的书法艺术成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碑帖之学是明清两代兴起的一门学问。他就是这片园地的开拓者之一。这门学问除夸扬珍异、竞炫收藏的古董藏家不能算外,其路子约分为二类:一是研究其中历史资料,以碑刻文辞证史补事,或校读文辞;二是赏鉴、研究其书法艺术。启功先生兼于两者,更精于后者,他在两者之间融合贯通,其方法突破前人藩篱。“买椟还珠事不同,拓碑多半为书工。滔滔骈散终何用,几见藏家诵一通”。他写这首诗是有感于过去多少鉴赏家重视碑帖的书法,而对其中文辞则往往视而不见。名家如孙承泽、翁方纲以及叶昌炽莫不有此疵病,而他且不放过文辞内容。正因为这样,他把历来定论的曹娥碑驳得体无完肤。因此,所谓王羲之小楷曹娥碑,也就不存在了。更何况蔡邕的书丹。当代启功体的传承人物有邢德安、启骧、汪庆誉、李传波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柏青体书法柏青体书法就是集甲骨、钟鼎、篆、草、隶、行、楷等为一体的有书体。是当代著名理念艺术家柏青先生创立的,其字体进入国家字库,社会上广泛运用,得到大家的好评!柏青,理念艺术的开拓者,“柏青体”(字体)的创始人;以效“翠微松柏”的精神,历经四十年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的磨砺,以卧薪尝胆、失败再来更执着的人生体悟;以历史、社会、民族、时代的重托为己任,能人不能、及人不及,苦研思变、开拓创新逐渐形成了柏青理念艺术。其内含有道破人生哲理的诗词;有融变古代诸体的柏青体书法;有借物还魂的创意壁饰;有破方寸以显篆刻形式美的发明专利;有以点成线敲就金碧辉煌的点箔艺术;有以民族文化为内涵创意设计的标识艺术。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柏青不但搞文化“文”的形式艺术美,更在揭示“化”的理性意蕴美,把社会科学和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了震撼心灵,开悟心扉的积极社会效果。这种白而不白,俗而不俗的最简约形式,彰显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对易、儒、道、禅哲理思想在人生社会的基本运用。虽然浅显,却深含意蕴;虽然直白,却格外有味,是全面打造人类健康疗却心病何需百草的一幅良药。当代柏青体的领军人物有柏青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张海体书法张海书法,自成一体,张海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隶书。隶书,有着装饰性较强的形式美,在隶书中走出一条个性之路恐怕要比行草书困难得多,不变则失于泥古,变化不慎又成异端,不失古法而求新意。隶书两种之后的又一成果。张海,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艺术品中国资深顾问,河南省书画院院长等。世界统一国礼评介总委评委世界名家文化评委会评委张海1,一九四一年生,祖籍河南省偃师县,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2、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艺术品中国网名誉顾问,北京唐风美术馆特约书法家等。3 华夏艺术网张洪嘉已为其开设书法专栏。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草为最著。篆书得力于杨沂孙,行书出自“二王”,草书追张4旭、怀素神韵,楷书以张猛龙碑为宗。早年隶作求其精美,取乙瑛碑之骨肉停匀,封龙山之宽绰古雅,礼器碑之变化如龙,自家风貌。后潜心研究汉代简书,以行草飞动圆劲的笔触,写庄重醇厚之体,形成了具个性的草隶,为书界所公认。其作品曾赴西德、芬兰、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国、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展出,并参加全国第二、三、四、五、六、七届书法篆刻展览,日中代表书家作品展,中新书法交流展,世界和平年书展,中日书道交流展,日中著名书家百人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书法名作展等各类展览。作品被收录于中国新文艺大系、现代书法选、古今书法选、日本临书大系等百余种作品集,国内博物馆、碑林多有收藏、刻石。书法、国书法、日本书道艺术有专文介绍。出版有张海隶书两种、张海书法、张海新作选、张海书增广汉隶辨异歌等。曾获河南省书展一等奖、首届龙门奖金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当代张海体的领军人物有张海、张建才、韩云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尚青体书法其笔法比其他书体相对简单。结字富有装饰性。去繁就简,字形变方为园,笔划改直为曲,字形优美,扁而较宽,改“断笔”为“连笔”, 从线条向笔划,弃篆刻为篆书,更便于书写。结合篆书、篆刻、隶书、行书、草书及方块子等综合而成,这就是由著名书画家尚青先生所创立的尚青体书法,体划严肃美丽,布白严谨飘逸,避免弱、俗、荒、斜、飘等的毛病。”尚青先生六岁从介子园画传及自习画谱大全等开始习画。青年后习篆及临习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等为主;楷书临习颜真卿多宝塔碑;行书以王羲之圣教序、兰亭序为主;草书主要以怀素自叙贴为主。后师承中国书画分校王簌石、董鸿飚先生主攻设计。师从齐白石关门弟子刘金才研习花鸟画等,并因通背新华字典而步入诗文坛并颇有收获。尚青体书法结构特点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尚青体字一反篆隶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并注重连带,展翅若飞。2.起笔蚕头收笔蚕尾这是尚青体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尚青体字中的主笔横、撇、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回转再形成回锋,尤其是典型的横划,如一月弯钩、似一座弧桥,横跨字中。3.化方为圆化直为弧这是尚青体书简化篆书和隶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尚体书的方。因为尚体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尚青体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尚青体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4.变画为点变断为连我们知道篆字隶书不用或少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而尚青体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园点、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而四连点(火旁)等往往以两个人字或一个火子替代。此外,尚青体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笔连意断。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写尚青体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尚青体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接近草书的运笔。当代尚青体的领军人物有尚青、戴祥伟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金陵画派金陵画派包括金陵画派和新金陵画派,金陵画派是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绘画流派之一。新金陵画派缘起或发端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初,吕凤子、徐悲鸿、张大千、颜文梁、吕斯百、陈之佛、高剑父、潘玉良、庞薰琴等画坛名流曾云集南京。上世纪60年代,傅抱石、钱松喦、张文俊、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人,深受上述近、现代金陵画派的继承与发展影响较为深远。在建国初提倡写生,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作品大多雄伟而秀丽,极具江南山水特色。新金陵画派的艺术观念,集中体现在傅抱石、钱松喦两位长者的论著中。归纳起来,大体有四点,即自觉的创新意识,辩证的民族意识,高尚的人文精神,激情的写意精神。新金陵画派画了许多反映当时现实的画,有时代特征,比如有些画以饱满的情绪描绘了冒着黑烟的工厂烟囱,就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说它表现“空气污染”,因为在当时,烟囱林立表明国家工业发展蒸蒸日上。新金陵画派产生于一九六一年,领军人物是大师傅抱石及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张文俊、余彤甫、丁士青、张晋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海上画派简称“海派”。其特点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破格创新,个性鲜明,风格多样,重品学修养,和民间艺术有联系,趣味雅俗共赏,并善于借鉴吸收外来艺术。代表画家有:赵之谦、虚谷、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等。 海上画派内容大致趋向于1.描写文学意境者2.象征吉祥景象者3.象征道德学问者4.表现生活情趣者5.表现自然物姿容者等本属一般题材,但代代因袭,以致画境渐窄。当代海派的领军人物有程十发、刘旦宅、陈佩秋、富华、林曦明、俞子才、韩天衡、张桂铭、施大畏、陆一飞、萧海春、钱行健、毛国伦、杨正新、陈家泠、胡振郎、车鹏飞、乐振文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岭南画派民国初广东地区以高剑父为首,与陈树人、高奇峰等开创的新画风,简称 “岭南画派”。这一画派注重革新,以传统绘画为主,吸收日本南画,即东洋水彩和西洋油画为辅,开创出一种既存传统风貌,又富新意新技法的画风。岭南派名家辈出,当代岭南派的领军人物有方人定、黄少强、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等。其中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四人被誉为当代岭南画派四大画家。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浙派简称浙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明代画家戴进,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山水、人物取法南宋画院体格,从学者甚多,著名的有吴伟、张路、夏芷等。曾和戴进同为待诏的李在,风格亦有相近处。遂有浙派之称。稍 后,蒋嵩出,专弄焦墨枯笔,点染粗糙。其后蓝瑛的画风虽与戴进不同,但通常被列作“浙派”殿军。吴伟、张路等又称“江夏画派”,属“浙派”支流。 当代浙派的领军人物有李展坚、方增先、周昌谷、顾生岳、宋忠元、姚有信以及后来的吴山明、刘国辉等人相继为骨干力量。其中开山祖自是李震坚,而影响最大的则要数方增先。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京津画派京津画派主要指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画家。基本上沿袭了清代正统派的画学思想,标榜清代“四王”,强调继承古法。民国时期的代表画家有金城、陈师曾、齐白石、蒋兆和、溥儒、刘奎龄、胡佩衡、陈半丁、陈少梅、江采白、姚茫父、王梦白、汤定之、王雪涛、董寿平、李苦禅、周怀民、吴作人等。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画家有李可染、白雪石、田世光、启功、孙其峰、崔子范、俞致贞、贾又福、刘力上、杨延文等。京津画派的特点与海上画派大致相同,没有统一的艺术模式,创作自由。京津画派是清末民初京津两地国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结晶性产物。京津画派主要起源于四个国画团体:宣南画社、中国画学研究会1、湖社画会1和松风画会1。从产生的起因和脉络上看:前三者是由北洋政府的官员、北洋遗臣为骨干的文化组织;而松风画会是以清室贵胄、清廷遗老、遗臣、宫廷画家为主的书画团体。 中国画学研究会是由民国总统徐世昌拨庚款扶植,以保留、复兴传统文化为目的而成立的;松风画会则是紫禁城宫廷艺术的延续,因宣统1924年冬出宫而诞生。1927年宣南画社解体,1945年中国画学研究会终止了活动, 1957年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大部分湖社、松风画家被吸收为画院专职画家,从此湖社画会、松风画会终止了独立的活动。1984年为了振兴国画,湖社画会率先复会并在北京琉璃厂开设书画门市,湖社画会健在的最早期会员之一、资深花鸟画家孙菊生先生任画会会长。2001年松风画会正式复会,新一代掌门人是松风画会创始人之一关松房先生的嫡传弟子、资深山水画家、国画理论家关瑞之先生,因众多弟子分布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而未设固定会址。松风画会硕果仅存的元老启功先生分别担任湖社、松风两会的顾问。京津画派主要指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画家。基本上沿袭了清代正统派的画学思想,标榜清代“四王”,强调继承古法。民国时期的代表画家有金城、陈师曾、齐白石、蒋兆和、溥儒、刘奎龄、胡佩衡、陈半丁、陈少梅、江采白、姚茫父、王梦白、汤定之、王雪涛、董寿平、李苦禅、周怀民、吴作人等。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画家有李可染、白雪石、田世光、启功、孙其峰、崔子范、俞致贞、贾又福、刘力上、杨延文等。京津画派的特点与海上画派大致相同,没有统一的艺术模式,创作自由。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长安画派是指西安的石鲁、赵望云、何海霞、方济众等人。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奠基人,石鲁开创了以传统山水画的形式,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主题的新格局。用传统绘画的技法开创“黄土高原皴法”,用于表现陕北那种干涸、雄浑的独特地貌和风土人情。当代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有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康师尧、方济众、黄胄、刘文西、王子武、王金岭、王宝生、崔振宽、江文湛、张杲、赵振川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学院派学院“ Academy ”一词最初含“正规“、走正路不走邪路的意思。如何才能走正道,在学院派看来就是重视传统,向传统学习,因而学院派反对所有的改革。学院派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强调素描,贬低色彩在造型艺术中的作用,并以此排斥艺术中的感情作用。这些特点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 学院派在俄国也还挺走运的,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列宁去世之后,苏联政府提倡写实主义,正是学院派的核心,因此学院派在西方虽然完全垮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反而蓬勃发展。近年巴黎高度美术学院学院派连痕迹都没有了,而在国内,却依然把持全国美术教育的整个体系,与18世纪无二样的素描、色彩、构图训练,连带天窗的工作室也与18世纪一样。2000年才落成的中央美术学院的画室,大部分在顶层,据说方便天窗,天窗首先是学院派时期画模特时需要的,天窗是还没有电的时候为了解决采光问题发明的,现在有电灯、有空调,还来天窗,怎么脑子就进入不到21世纪呢?天天在那里按照盎格尔、大维特时期的素描三大面五大调子磨时间,磨光了原来进校学生生机勃勃的精彩的思维,磨出了只会从陈旧技巧角度看艺术的沉闷的匠人,从历史来看真是有些匪夷所思。当代学院派的领军人物有靳尚谊、冯远、杨飞云、罗工柳、何家英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新水墨画风在过去的20世纪百年中,中国绘画艺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方画种引进、生根、成长、壮大,传统的水墨艺术也在与西方艺术的冲突和交融中发生着质的蜕变。在此选用“新水墨画”这一名称,是由于水墨画在本质上仍延续着一个脉络相承的中国文化和精神,并与西画中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等画种相区分,形成与西画对话之势,进而推进水墨画的变革意愿,完成水墨画在现代转型。冠之以“新”更清楚地指明其特性,不仅是时间的现代性和当下性,而且是发展形态的一种,既表明纵向的与传统的传承本质,更强调横向的当代性,突出发展中的最具创新意味的多元并存、异彩纷呈的现象。由于当时的社会现状,注定了林风眠是一位孤独的前行者,尽管可以说,林风眠是真正从现代形态对中国水墨画进行革新的旗手。他在思想上受蔡元培“兼收并蓄”和康有为“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主张的影响,提出的方案就是在其主持国立杭州艺专时的标语“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深谙中西两大艺术传统的他,努力追求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的审美价值,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中国民间艺术,探索构图、色彩、线描与色光的结合,丰富水墨画的视觉语言。但他在形式上的探索,在国难当头之时,注定了孤独和不为人理解,而后来定居香港后,虽然仍以仕女、花鸟、戏剧人物为表现题材,但历历在目的却是生命的呐喊,无一不是他对生命的眷恋和悲悯,画面呈现出一种惨烈的浓墨重彩,表现意味浓厚。如果说表现性水墨与西方表现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抽象性水墨则与西方抽象主义形似而神合。作品在图式语言上较多地借用西方艺术的抽象形式,但在意味上却呈现出浓厚的东方情感。艺术家张羽、刘子建、石果、张进、阎秉会、王川、王天德等,无论从二维平面的纯粹抽象,还是发展为装置的立体,都关注文化性的当代表达,在观念的传达上突出理性的思考。综合来看,这个时期的新水墨画家,在国际化和本土化的两难境地中寻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在艺术形式上、文化价值上、精神蕴涵上,既要与传统拉开距离,也要与西方现代艺术拉开距离,成功地完成传统艺术向现代的转换,创造出既超越传统又超越西方,既有本土性又有当代性的水墨艺术,达到真正的艺术自由之境。当代新水墨画风的领军人物有吴冠中、周韶华、黄永玉、王乃壮、石齐、李世南、石虎、谷文达等。表现派是由张力与表现水墨展的陆续展出拉开序幕。杨刚、朱振庚、陈铁军、李孝萱、关玉良、邹明、李岗等画家在沿袭传统的意象性法则基础上,进而推广为更具现代视觉冲击力的张力表现。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新文人画派新文人画派产生于1989年。新文人画的命名出自陈绶祥,这个命名,虽招致不少非议,认为“新文人画,既不新,也不文人,但由于获得同仁的支持,这个名字还是被保留下来”。陈绶祥实际成为新文人画派的精神领袖。在发起新人文画派的组织策划中,边平山、季酉辰、王和平,也起了主要作用。新文人画派首展在1989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参展的画家有:边平山、陈平、田黎明、赵卫、王孟奇、王和平、方骏、朱新建、江宏伟、徐乐乐、赵俊生、卢禹舜、霍春阳、聂鸥、常进、罗思聪、刘进安、申少君、李清贤、张修竹、王彦萍、李老十、于水、了如、刘二刚、杨春华、朱道平、何建国等。从1989年到1993年,新文人画展连续举行展览,每次展览都举行相关学术研讨会并具有相关的主题,从而新文人画派在画坛名声大震,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画坛最重要的美术现象。新文人画派画家虽有前后进退,人员有不小变动,但新文人画派还是拥有当代美术史上最强大的流派阵容,这样一个流派阵容甚至是当代其他绘画流派所难以颉颃的,其代表画家有:陈绶祥、王孟奇、李老十、朱新建、刘二刚、徐乐乐、陈平、王和平、边平山、常进、王镛、卢禹舜、于水、赵卫、季酉辰、江宏伟、霍春阳、方骏。后来崛起的画家方向、满维起、曾先国、许俊等也前后加入新文人画流派。新文人画的成功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既得力于人们对传统文人画的同情,并顺应了国内传统文化热所引发的传统寻根和价值守护。同时,也得力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社会文化领域的广泛撒播所激起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与价值趋赴。新文人画并没有致力于构建一种新的绘画范文本式语言,也从根本上回避现代性问题,它只是在逃避中去追寻一种精神家园,传达一种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情结。它在很大程度上既是中国现代美术两难处境的产物,也是当代中国文化两难处境的产物。新文人画派画家虽有前后进退,人员有不小变动,但新文人画派还是拥有当代美术史上最强大的流派阵容,这样一个流派阵容甚至是当代其他绘画流派所难以颉颃的,其代表画家有:陈绶祥、王孟奇、李老十、朱新建、刘二刚、徐乐乐、陈平、王和平、边平山、常进、王镛、卢禹舜、于水、赵卫、季酉辰、江宏伟、霍春阳、方骏。后来崛起的画家方向、满维起、曾先国、许俊等也前后加入新文人画流派。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北方山水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又说: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抢笔俱均,人屋皆质者,范氏之作也。、李、关、范的画风,风靡齐、鲁,影响关、陕,实为北方山水画派之宗师。北方山水画派的领军人物,指宋代山水画家李成、关仝、范宽的画风, 风靡齐、鲁, 影响关、陕,形成态势,尤具气骨。与关仝、李成,为北方山水画派之主流。当时继承者有李宗成、翟院深、燕肃、宋迪、许道宁,稍后有郭熙、王洗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南方山水画派亦称江南山水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说:董源,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气;建业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米芾画史也说: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此派以董源和巨然为一代宗师,世称董巨。惠崇和若芬(玉涧)等,皆属南画派系,至元代而大盛。江南山水画派,一般指南唐董源和巨然为一代宗师。其特点是画江南土质山,平淡天真,轻烟淡峦,气象温润。山石轮廓线不突出,山骨隐显,杂树灌木丛生,多平沙浅渚,洲汀掩映。北南的显著区别可用“北方雄强,南方温润”来概括。南方山水画派的领军人物有董源、巨然、惠崇、赵令穰、米芾父子、法常(牧溪)、若芬(玉涧)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东方印象画派画面上只有色彩斑点的逐渐变化,把自然物象分析成细碎的色彩斑块,用画笔点点地画在画布上。这些斑斑点点,通过视觉作用达到自然结合,形成各种物象,有如中世纪的 镶嵌画效果,点画出来的笔触在画面上好像罩上一层模糊不清的影子。这一方法的创始人是赵君丽.人们把这一派别称为东方印象画派. 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东方印象画派提倡道法自然,直接描绘在白纸下的物象,从而据弃了从千年以来变化甚微的古板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感觉和直接感受,表现大胆而微妙的色彩变化。在这方面东方印象主义画家还从赵无极和吴冠中等人那里接受了经验和营养。 东方印象画派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技术、材料、工具、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 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要求更为概括精练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抽象的因素,刺激艺术家去做抽象美创 造的尝试,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印象艺术,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 启迪人们的思维。 多少年来,画家们对于古典的绘画原则,诸如优美、和谐、理性等已渐感不耐,转而追求画面中不安定、扭曲、变形等质素。对于艺术家而言,与其拘泥传统原则作画,不如致力表现内心世界的思维及感情。因此文艺复兴惯见的正确人体比例,常因前述的表 现需要被拉长或扭曲。 在巨大的画布上完全拋弃了形象,而依靠与结构综合在一起的色彩,或大面积的单一颜色所产生的效果。作者尝试把色彩直接染进画布,使颜料牢固地与画布结合为一体,并以相同的一个形作连续的重复。这种画法不留笔触,画面产生光滑透明的色面效果。斯特拉运用不同于 一般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成型画布,这种画布与画面造形配合一体,呈V字形圆形和其它不规则的几何形。这种画布厚度大,不需外框,挂在墙上时整幅画突出,产 生一种浮雕的效果。由于这种风格有明确的边线和轮廓,所以被人们称作硬边绘画。东方印象画派的领军人物有赵君丽、刘博、苏仁高娃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冰雪画派1986年夏由黑龙江省林口县和广东省顺德县两地画家作品组成的“塞北雪海、岭南水乡风情展”在广东画院展出,第二年冬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展出。由于作者都是生活在第一线的中青年画家,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时代精神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以独特的审美启迪。这个画展是我国第一次天南地北业余美术作者联合举办的具有艺术特色的南北大合唱,不仅促进了南北艺术的交流和繁荣,也同时推进了北方文化向南方的渗透和影响。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广东侨报广东广播报佛山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黑龙江工人报牡丹江日报等对此进行了报道。这一画展在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一个艺术流派的发展史,实际就是一个艺术群体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历史。冰雪画派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依赖于自然地理文化和人文传统以及社会时代环境和世界大文化。地域特色、创新精神和审美取向是冰雪画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支点,冰雪画派的一切努力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展开的。在这个主导思想下,冰雪画派为北方文化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掀起了北半部寒带文化的热潮。冰雪山水画带动了北方冰雪文化的发展,促进和推动了音乐、摄影等姊妹文化艺术以及美术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涌现了歌曲塞北的雪及一批表现冰雪题材的优秀摄影作品,版画、油画、水彩画等其他画种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表现冰雪题材的热情,冰雪山水画已经成为一种北方必不可少的文化现象。于志学,笔名问津、干城,1935年生于黑龙江肇东市。系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现任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传记协会副理事长,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中国美协理事,一级美术师。自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在技法上创造出“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法、光栅法”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在理论上提出“创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用光”、“新传统主义”、“冷文化”和“笔墨当随心境”等新的美学思想,创造了冰雪山水画。冰雪山水画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等冰雪美学的核心思想;填补了传统中国水墨画一千多年来不能直接画雪更不能画冰的空白;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当代冰雪画派的领军人物有于志学、王纯信、高成山、王钧兵、吴国言、李振东、陈宇飞、杨东平、周尊圣、王维华、高峰山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湖州竹派中国画流派之一。画竹原以唐代萧悦、五代丁谦最有名,但无画迹传世。北宋文同、苏轼画竹著于时。元丰元年(1078)文同奉命为湖州(今浙江吴兴)太守,未到任,病故陈州(今河南淮阳);苏轼接任湖州太守 ,未几坐狱贬黄州。他们虽籍隶四川,但画史上皆谓为“湖州竹派”始祖。米芾论及:文、苏画竹特点:“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 。”元代画竹成风,李衍、赵孟俯、高克恭、吴镇、柯九思等,都是湖州竹派继承者,对后世影响很大 。明代莲儒撰湖州竹派一卷,凡二十五人,系辑录画史、画继、图绘宝鉴等书而成。当代湖州竹派的领军人物有杨志立等。文同、苏轼、赵孟頫、吴昌硕四大家是“湖州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常州画派一般认为,常州画派成于清初,以恽格为代表人物。然艺术上一派之成,总是承前之果。常州画派成于清初,却是常州地区千年美术之总成。没有千年以往的美术积累,常州不可能凭空出现一个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皇皇其华的画派。今天讨论常州画派的意义,是因为五四以后,中国绘画如何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进而自立于世界美术之林,已经是一个问题。百年以降,议论纷纷。在尚未形成定论之前,首先找到自己城市的美术根系,理清其继承、发展的脉络,对于一个文化古城来讲,总是不错的。亦称“毗陵画派”“武进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毗陵、武进皆为江苏常州的古地名,于北宋居宁,南宋于青言,元代于务道,明代孙龙,清代唐于光、恽寿平等,皆属之。祖述徐崇嗣、赵昌的没骨法 ,以草虫、花卉写生为胜。居宁画迹不复可见,据梅尧臣(1002-1060)诗“宁公实神授,坐使群辈伏。”居宁草虫似属禅林墨戏一路。孙龙受其影响 。于氏祖孙画迹亦失传,日本知恩院藏有南宋于子明莲花图对幅 ,钤有“毗陵于子”印,或即于青言之作。恽寿平与唐于光实源出于氏。恽寿平尝言 :“余与唐匹士(于光之号)研思写生,每论黄筌过于工丽,赵昌未脱刻画,徐熙无径辙可得,殆难取则。” 恽、唐花卉写生,多空灵之感,是徐崇嗣没骨法的继承者,世称“恽派”,对后世影响甚大。常州画派在常州后继有人,除恽家后人外,还有钱维城、毕涵。汤贻汾、汤世渤、黄山寿以及当代的房虎卿、刘海粟、马万里、戴元俊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扬州画派“杨州画派”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杨州画坛的革新派画家总称,即“杨州八怪”。其人数和姓名说法不一。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目过考中,指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 、郑燮、李方膺、罗聘等8人。其实不止8人,且人名亦不固定。曾被后人列入“八怪”的,还有边寿民、高凤翰、杨法、李葂、闵贞、华喦、陈撰等。其中郑燮(号板桥)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一画派的共同特点,是不少人一生不得志、不当官,有的做过几年小官又弃官专门绘画为主。他们愤世嫉俗,不向权贵献媚,了解民间疾苦。重视思想、人品、学问、才情对绘画创作的影响。他们的文学及书法修养都很高。画题以花卉为主,也画山水、人物,继承了徐渭、朱耷、石涛的创新精神,主张自立门户,抒发真情实感,反对当时崇尚摹拟、泥古作风,被时人目为“偏师”“怪物”,遂有“八怪”之称。王鋆是当时“正统”画风的维护者,曾评说他们:“另出偏师,怪以八名,画非一体。”“扬州八怪”把传统的写意绘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对近代写意花卉画的意趣和技法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直至现代的齐白石、除师曾、徐悲鸿、潘天寿、来楚生等,都从某个侧面对之有所汲取。另外,这些画家,虽在画法上取法前人,但可贵之处,能不拘前人陈规,自成风格,且都能诗,擅书法或篆刻,讲究书画的结合,和当时的所谓“正统”画风迥然不同。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近现代名画家如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他们中多数人对“扬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当代扬州画派的领军人物有李亚如、唐雨堤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吴门画派“吴门画派”是一个既有文人画家,又有职业画家的群体,它的出现,既振兴了文人画,又规范了“浙派”末流技法粗陋之习,推动了明代绘画深入发展。简称“吴门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明代沈周与学生文徵明,画山水崇尚北宋和元代,与取法南宋的浙派风格不同,盛行于明代中期,从学者甚众,著名的有文伯仁、文嘉、陈道复、陆治等,他们均为苏州府人,苏州别名“吴门”,因称 。在当时画坛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画流派之一。明代中、晚期代表画派 。明中期画坛以“吴门画派”为首,晚期则推崇“松江画派” 。松江原属吴地,后人遂合称两派为“吴派”。在太湖流域一带风靡一时 。代表画家有董其昌、陈继儒、周天球、莫是龙、李日华、项圣谟、卞文瑜等,董、陈两人为此派中坚 。代表人物有文嘉、仇珠、周之冕、陈淳、张宏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松江画派简称“松江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晚明松江府治(今属上海市)下三个山水画派的总称 。一是以赵左为首的,称“苏松画派”;二是以沈士充为首的,称“云间画派” ;三是以顾正谊及其子侄辈称“华亭画派”。其中“苏松派”和“云间派” 都导源于宋旭,赵左和宋懋晋同师宋旭,沈士充师宋懋晋,兼师赵左。这些画家,除宋阳外,都是松江府人,风格互有影响,故总称:“松江派”。当时董其昌的书画,为一时之宗;与陈继儒并称于世。代表松江派人物有董其昌,莫是龙、陈继儒、程嘉燧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新安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以明末清初渐江(弘仁)为先路,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称“新安派四大家”。渐江为歙县人,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为休宁人,二县皆属徽州府治,晋唐时属新安郡治,故名。亦称“海阳四家”,“海阳”本名“休阳”,三国吴置,避讳改“海阳”,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十三里。四家的特点宗法倪瓒,黄公望,多写生黄山云海松石之景,着墨无多,用笔坚洁简淡。属于此派者尚有程邃、戴本孝、郑日文,风格沈郁苍古,现代黄宾虹师之。师渐江者有江注、吴定、姚宋、祝昌,被称为渐江的“四大弟子”。代表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有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黄山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以清初宣城(安徽)梅氏一家为嫡系,梅清、梅羽中、梅庚、梅蔚等,与流寓宣城的石涛,都是长期深入黄山,既师造化又师古人的画家。新安画派主要亦师黄山,故有人主张归入黄山画派,但风格不同,正如渐江与程邃各有特色。石涛、梅清、渐江被称为黄山画派三巨子。他们不受古法束缚,虽同属一流派,却都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石涛得黄山之灵,梅清得黄山之影,渐江得黄山之质”当代黄山画派的领军人物有郭公达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虞山画派简称“虞山派”。中国画流派之一 。清代山水画家王恽,先后师王鉴、王时敏取法宋元诸家,画名盛于圣祖康熙(1661- -1722)间,主要学生有杨晋、顾日方及李世倬、上睿、胡节、金学坚等。恽为江苏常熟人,常熟有虞山,因有“虞山画派”之称。其崇古摹以拟风尚,影响颇大。虞山画派代表人物蔡远。当代虞山派的领军人物有王震铎、郑棣青、钱浚、张文来、王剑阁、张建刚、鞠松楠、钱学君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娄东画派300多年前,在江苏太仓诞生了一个在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画派,这个画派不仅统领了整个清代画坛,其影响力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就是以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为核心的“娄东画派”。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统领画坛数百年的画派,在近现代的地位却曾一落千丈。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等一批名宿大家把矛头直指“王画”,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娄东画派几乎成了反面教材。简称“娄东派”。一称“太仓派”。中国画流派之一。山水画家王原祁,继其祖父王时敏家法并仿黄公望法,名重于圣祖康熙(1661-1722)间,一时师承者甚多,以族弟王昱、侄王愫,弟子黄鼎、王敬铭、金永熙、李为宪、曹培源、华鲲及温仪、唐岱等为著;其后有曾孙王宸、族侄王三锡,以及盛大士、黄均、王学浩等。娄江(即浏河)东流经过太仓,故称“娄东派”。此派崇古保守的画风与“虞山画派”相依托,对后世影响颇大。其核心则是以王时敏、王原祁等为代表的“娄东画派”,该派传承一直延续到清末,其影响至今而不绝。 当代娄东画派的领军人物有宋文治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江西画派简称“江西派”。中国画流派之一。以清初画家罗牧为代表。罗牧系宁都(今属江西)人,居南昌(今属江西),画山水初得魏石床传授,后学黄公望,笔意空灵,在江淮地区颇有学之者。当代江西画派的领军人物有王林森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嘉州画派全国独树一帜的乐山“嘉州画派”,从1980年建立嘉州画院,在以李琼久先生为主将的领导下,正式开派举起画派旗帜。在30多年的时间里,嘉州画派走出了李忠纯、余龙、陈烈、黄仲新等美术家。2010年嘉州画院重组后,由李忠纯担任院长,内设国画、油画、书法、理论研究等艺术专委会。画院坚持深入生活,加强对内对外艺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艺术创作水平。在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将审美观和大自然完美结合,为现实服务,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乐山这方水土孕育出了嘉州画派。除了沙漠和海洋,这里有丰富的地貌,有蜿蜒的岷江,广阔的平原,巍峨的峨眉山。这让我们的画家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捕捉,将婉约和泼辣做一个平衡。”年过七旬的李忠纯告诉记者,回想当初刚刚建院时,嘉州画院就确定了面向生活、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画作的方向。“既不做笨子孙,也不做洋奴才。在传统中创新,也不会盲目去跟风,这是嘉州画派所走出的自己一条路。”嘉州画派的画家们执著的精神也让李忠纯记忆犹新,“那个时候我们的办公地点在大佛背后的东坡楼,大家都激动,每天废寝忘食地寻找灵感,作画。而且每天都会到大佛顶俯瞰整个山水美景,从我们熟悉的生活中,去寻找素材。”当代嘉州画派的领军人物有李忠纯、余龙、陈烈、黄仲新等。中国国际书画润格中心认证委员会。巴蜀画派今天所说的巴蜀画派和巴蜀文化一样是从广义上来界定的。从地域上来说,巴蜀画派指包括重庆在内的四川地域内,以历史悠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