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 下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代表体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组织细胞为胰岛细胞,则饥饿时比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B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比处CO2浓度高C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D若组织细胞为垂体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3人体细胞外Na浓度高于胞内,而K浓度胞内高于胞外。如图表示神经细胞兴奋前后对Na和K的通透性情况。根据神经细胞的生理特点,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载体a、c运输相应的离子时消耗ATP,载体b运输相应离子时不消耗ATPB兴奋时,Na内流区域与邻近区域由于带电物质分布差异形成局部电流,并沿神经纤维传导C静息电位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造成Na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维持静息电位D动作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4甲图和乙图分别表示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两种细胞的一部分,下列对它们参与的相关调节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123和乙图中都有ATP的水解B甲图如果是突触小体,3一定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如乙图中的变化C如果甲图是胰岛B细胞,则3可以促进血糖进入肝脏细胞D血液中适当浓度的CO2可以使呼吸中枢产生如乙图的电位变化5. 据报道,两种分别叫做PBA和TUDCA的化合物有助于型糖尿病的治疗,其机理是: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活动,以恢复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用患型糖尿病的小鼠进行实验已获得成功。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肥胖可能与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B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血糖平衡的调节CJNK基因活动受抑制是型糖尿病的另一重要病因D患型糖尿病的小鼠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6如表所示是实际测得的某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三项生理指标的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甲项进食后/h0.51.01.52.02.5血糖浓度/(molL1)5.916.155.824.965.45乙项测量时间6时9时12时15时18时体温/36.736.837.037.236.9丙项测试液胃液唾液血液肠液胰液pH1.86.87.47.78.0A三项生理指标的实测数据都基本正常B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C三项生理指标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直接参与的是甲、乙、丙 D缓冲物质NaH2PO4/Na2HPO4对维持血液pH的稳定有重要作用7如图所示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引起和的增加8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了toll样受体(TLR)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的现象。斯坦曼则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状细胞,并 证实其能激发T淋巴细胞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杀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toll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其合成与核糖体有关Btoll样受体(TLR)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C树突状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树突状细胞能激发T淋巴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9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10如下图1、2为实验的初始状态,以下关于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3则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图1的实验结果是a、b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C图2中的实验结果是放琼脂块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琼脂块N的不弯曲D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11甲图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乙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12如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B绵羊数量达到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快C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 现D绵羊数量达到K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13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C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D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14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从事农业,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表面积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有影响。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B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出生率高的缘故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气候和疾病等原因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忽然灭绝D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15生物群落甲、乙、丙中含有数字1到8的八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群落种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8甲924001111乙025202020500丙06510103200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是共生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 16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序列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极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如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演替期间,营养物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阴而减弱B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的要求低但对光有较高需求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演替过程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D演替到顶极群落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其后的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初生演替基本相同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18如图所示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的总能量是2851010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19某生态系统森林现存量为35 kg/m2,纯生产量是5 460 kJ/(m2a),呼吸量占总生产量的45%,则总生产量是 ()A191 100 kJ/(m2a) B5 495 kJ/(m2a)C9 927 kJ/(m2a) D19 110 kJ/(m2a) 20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AB2A(10%20%)BAFB1C1D1E1CA(B1B3)C1C2C3DC3B2(80%90%)21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良性循环B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D每一环节都获得产品,循环利用了农业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22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23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农作物。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油菜中,使油菜能抗草甘膦。在转基因油菜种植多年后,调查发现在公路边的野生油菜有80%含有抗草甘膦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生油菜体内的抗草甘膦基因主要源自转基因油菜的花粉B80%的野生油菜体内出现抗草甘膦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含抗草甘膦基因的野生油菜是经自然选择进化出的新物种D大量使用单一除草剂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物种多样性24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植物,生产可食用疫苗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Pst、Sma、EcoR、Apa为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B表达载体构建时需要用到限制酶 SmaC抗卡那霉素基因的存在有利于将含有抗原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D除图示组成外,表达载体中还应该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结构25如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A BC D26若要利用某目的基因(见图甲)和P1噬菌体载体(见图乙)构建重组DNA(见图丙),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AGATCT)、EcoR(GAATTC)和Sau3A(GATC)。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用EcoR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B用Bgl和EcoR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C用Bgl和Sau3A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D用EcoR和Sau3A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27下列关于载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载体与目的基因结合后,实质上就是一个重组DNA分子B对某种限制酶而言,载体最好只有一个切点,但还要有其他多种酶的切点C目前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D载体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对其进行切割28如图为某种质粒的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BamH的酶切位点,P为转录的启动部位。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有EcoR、BamH的酶切位点,受体细胞为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分别用EcoR酶切,在DNA连接酶作用下,生成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两种B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酶切后得到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重组质粒时形成两个磷酸二酯键C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反向粘连和质粒自行环化,酶切时可选用的酶是EcoR和BamHD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受体细胞表明该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该细胞29许多大肠杆菌的质粒上含有lacZ基因,其编码的产物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存在时,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基因工程中常利用该原理从导入质粒的受体细胞中筛选出真正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能遗传给后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B转化过程中,大肠杆菌应先用Ca2处理,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DNA的状态C菌落颜色为白色的是菌落D菌落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采用的检测办法是抗原抗体杂交30如图表示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某种转基因植物的部分操作步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可将含的细菌筛选出来B是农杆菌,通过步骤将目的基因导入植株C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翻译出多种蛋白质D过程的完成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参与姓名 班级 学号 考号 密 封 线第II卷(主观题,共30分)二、填空及分析说明题(共30分)31下图中A、B、C表示三种体液,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1)A、B、C中属于内环境的是 ;当组织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将导致体液 增多;HIV能特异性攻击 细胞。(2)如果为淀粉,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发生了与之间的转换,则表示 ,此时 (激素)分泌量会升高。32茶一般以茶树的顶芽和幼叶制成,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三十烷醇处理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从图中所示知,此实验的对照有两大类:一是用 处理插条,作为空白对照;二是用 处理插条进行相互对照。(2)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浓度为15 ppm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 (填“抑制”、“促进”)作用。(3)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 ppm。33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合成白介素2(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拉索腐蚀防护技术-洞察及研究
- 气候变化水污染风险-洞察及研究
- 放射许可证的申办流程概要
- 建筑方案设计单选题(3篇)
- 夏季消防安全校园(3篇)
- 第四节 测量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粤教版2019
- Lesson 3 Running and Fitness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北师大版2019
- 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批复(3篇)
- 工地建筑垃圾消纳方案设计(3篇)
- 概念建筑方案设计深度(3篇)
- 真心痛的护理常规课件
- 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建设与运营方案
- 驾驶员服务外包合同范本
- 护士长夜查房记录表
- 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
-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第二十三单元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 实际控制人证明书
- 高中化学第一课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 老服务伦理与礼仪讲课文档
- 如何提高现场管理能力ppt
- DB61T1730-2023公路路面煤矸石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