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冠状动脉造影术联合心电图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doc_第1页
CN110-冠状动脉造影术联合心电图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doc_第2页
CN110-冠状动脉造影术联合心电图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状动脉造影术联合心电图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陈宗宁 丽江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674100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教学中的价值,为改善冠心病的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年龄、性别、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基本一致的大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按照学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电图教学手段,观察组采用心电图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术教学。完成预定教学任务后,使用我校自制的试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得分为42.78.4分,病例分析得分为44.19.3分,总分为86.811.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4.864、7.369和10.473,p0.001)。观察组优、良、及格和不及格例数分别有3、16、35和6例,优良率和及格率为31.67%和90.00%,优良率与及格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X2分别为6.815和7.468,p0.05)。两组大课授课由同一老师进行,授课内容、课时、使用教材完全一样。选择患者的病历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冠心病、心电图教学模式,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冠心病、心电图的理论知识学习,并完成有关心电图的实践操作。在学习中,不涉及冠脉造影知识的讲解。观察组则在常规冠心病、心电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讲授有关冠脉造影知识,并将冠脉造影知识与心电图知识相结合。1.3 效果评价在学习结束后,采用我校自制的试卷进行考试。试卷包括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总分为50分,试卷满分为100分。比较两组的平均得分情况,并统计两组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学生的分布情况。其中:总分89分为优,总分74分为良,60-74分为及格,59分学生占全部学生的百分比;优良率为74分学生占全部学生的百分比。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法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得分比较两组得分比较见表1。观察组理论知识得分为42.78.4分,病例分析得分为44.19.3分,总分为86.811.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4.864、7.369和10.473,p0.001)。表1 两组学生得分比较组别例数理论知识得分病例分析得分总分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606042.78.436.510.64.8640.00144.19.334.811.27.3690.00186.811.571.313.910.4730.0012.2 两组学生及格率比较两组学生及格率比较见表2。观察组优、良、及格和不及格例数分别有3、16、35和6例,优良率和及格率为31.67%和90.00%,优良率与及格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X2分别为6.815和7.468,p0.001)。表2 两组学生及格率比较组别例数优(%)良(%)及格(%)不及格(%)优良率(%)及格率(%)观察组对照组X2P值60603(5.00)1(1.67)5.7630.00116(26.67)11(18.33)6.4420.00135(58.33)34(56.67)0.9260.3246(10.00)14(23.33)7.3310.00131.6720.006.8150.00190.0076.677.4680.0013 讨论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功能或器质性病变的一种常见心脏病3。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类健康。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重要工具,在日常教学中占据了较大比例4。但是心电图学习较为枯燥,而且变化规律较多,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加大了学习负担,也不利于学生尽快熟悉并掌握有关知识。因此,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教学实践面临的主要课题。冠状动脉造影术被认为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5。冠状动脉造影术可以让左右冠状动脉及分支充分显影,并且将有关的资料运用数字方式予以记录。相比于心电图的二维信息展示,冠状动脉造影术可以提供三维信息,信息含量更为完整。而且相比于心电图依靠依靠ST段诊断可能出现的误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可以更好的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以及狭窄程度、部位等,诊断的准确性显著提高。因此,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突出的价值。在本研究中,比较了单纯心电图诊断和心电图联合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教学中的效果。从结果来看,采用联合教学法的观察组,无论是在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还是最后的总分方面,成绩都要好于单纯心电图教学的对照组。观察组最终的总分为86.81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1.313.9的得分。在及格率和优良率方面,观察组分别高出对照组13.33和11.67个百分点。结果表明心电图联合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心病教学中具有更好 效果。研究结果与王艳丽、赵红晔6、赵东明7等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王艳丽等人的报道中,发现采用联合教学法的观察组,其及格率要高出单独心电图教学的对照组约30个百分点。在赵东明的报道中,将100例基本情况接近的医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联合教学法,最终不合格例数有9例,合格率为82%,高出心电图教学法的对照组26个百分点。从本研究的结果和各类学者报道的情况来看6-8,心电图联合冠状动脉造影术教学可以更好的改善冠心病教学效果,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相比于单纯的心电图教学,联合教学法更加切合“形象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联合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对冠心病的认识从二维的片面的理论认知转向三维的更相对全面的感性认知,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冠心病更为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心电图教学中的理论识记知识较多,通过引入冠状动脉造影术教学,实现了理性知识与感性认知的相结合,符合认知论的基本要求。从我校学生对联合教学的反馈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联合教学让冠心病教学更加生动与具体,克服了心电图教学中存在的认知偏差,丰富了学生对冠心病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提高了自己运用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能力。综合本研究的结果,在冠心病的教学中,有必要结合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进行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冠心病的认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联合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临床诊断方法,教学法与临床诊断不能混为一谈。在具体的临床诊断中,需要根据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参考文献:1马跃海,高小明,郑霞,等.中西医诊断与治疗冠心病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2):150-155.2谭振朝.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05):93-94.3李清,郭少华,谢东阳,等.常规心电图与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02):47,49.4贾永美.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综述,2013,20(19):3593-3595.5聂俊丽,吴兴安,李秀琪.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04):106-107.6王艳丽,赵红晔.冠状动脉造影术与心电图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