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祥康 中国现代水彩艺术语言及创新意识初探.doc_第1页
符祥康 中国现代水彩艺术语言及创新意识初探.doc_第2页
符祥康 中国现代水彩艺术语言及创新意识初探.doc_第3页
符祥康 中国现代水彩艺术语言及创新意识初探.doc_第4页
符祥康 中国现代水彩艺术语言及创新意识初探.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水彩艺术语言及创新意识初探关键词:现代性 水彩艺术 艺术语言 创新意识1、中西融合:“水色”之间的民族化。水彩画以水调彩,中国水墨画以水调墨,两者性质相同,仅是彩度与黑白灰的不同。中国水墨画中墨可以分为五色。水墨画中的技巧构成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精华,其表现方法与精神内涵是中国人最为理解和欣赏的传统艺术。现代中国彩墨画结合水彩的特点,是东方人偏爱的绘画类型。水墨表现法以墨为媒介,简化物象的形貌而专注绘画中的身材意趣,它与水彩画中的作画情义是相通的。饱满和湿度的水分技巧能使水墨画发挥其生动且多层次的墨韵,产生有生命力的墨染秩序。古代中国山水画的“气韵生动”正是现代水彩画所追求的内在的韵味和目标。林风眠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中这样说道:“西方艺术以摹仿自然为中心,结果倾向于写实的一面,东方艺术以描写想象为主,结果倾向写意的一面”。这句话点明了中国水彩画家骨子里固有的民族艺术特性。 纵观中国水彩的发展史,每一次的艺术革新进步,无不凝聚着水彩先辈们的辛勤付出。说到这里,我不能不特别提到一个人:他在中国现代水彩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当代新水彩画的引路人,是水彩画艺术中西融合的首要成功者,更是里程碑式的探索者,这个人,就是王肇民先生。王肇民先生自80年代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后,他的水彩艺术影响力已经超越国界种族的界限了。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水彩画家第一次在巴黎举办画展,当时就引起了法国美术界的轰动,他们给了王肇民先生极高的评价,甚至认为可以比肩被称为“现代绘画艺术之父”的印象派画家塞尚。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米歇尔罗克评价他是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位大师级的中国现代画家。王肇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他博古通今,善作诗书词文,对于素描、水彩、国画、油画无不专深,犹以水彩画最为突出。他几十年来视艺术如生命,孤傲独行,一直默默探求水彩画艺术民族化的道路。王肇民在艺术上崇尚形式美的创造,主张“以形为实质,以神为反映”;“形决定神,形备神全”。他善于吸收中西艺术的优长:中国画的笔力、油画的色彩表现力、素描的深厚根基,因他特有的艺术意念与气质,形成了其鲜明的艺术风格。特别是他的水彩静物画,不仅有素朴博大的风格,宁静致远的人文精神,也具有高雅、别致的品位。他的水彩作品是形色结合的典范,是具象美与抽象美的高度统一,把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美与中国传统的笔法美融为一体,使他的水彩画具有超凡淡雅和出奇浓艳并蓄的艺术效果,在水彩艺术的领域里拓展出一个全新的境界,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水彩画理论体系,形成了目前中国水彩画艺术界的现代人文表现风格体系,影响并造就了一个全新形式的水彩画群体。所以说他的艺术对中国后期的水彩画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我国的许多著名老中青年水彩画家如关维兴、陶世虎、刘寿祥、黄增炎、王涌、陈海宁等人都在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哲学观念、生活体验、糅合科学精神与自然内在的因素,默默的探索水彩画艺术的风格多元化,民族化,致力于表现形式,技法材料的拓展与创新,同时,技法材料的广泛使用也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水彩艺术朝现代抽象意识形态方面大步迈进。中国当代水彩画既融会了西方绘画的色彩美感,又内涵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创造出别具中国特色的水彩艺术。 2、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自水彩画传入我国以来到80年代初期,我国画家的整体作画方法都未摆脱传统的表现手段及艺术观念的桎梏,很大程度上还置身于传统的重复再现中。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绘画题材的狭窄选择和技法表现的固定模式运用,总体上基于小题材,小作品的写生而已,是处于萌芽与发展的被动化阶段。虽然这个阶段我国水彩画的整体面貌未趋成熟,但基于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下,它仍具备了形成自身规模并催化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浑然优势。毫无疑问,艺术是要时代化的,是时代造就了艺术表现的整体倾向。一个艺术家不管他的个人天性如何独特,他都是所处的时代中的人。文革十年,近乎以残酷的手段扼杀了多少艺术变革的胚胎。因而,80年代初,摆脱形役于心的很多艺术家在重拾文化根基的同时,总免不了命运突变生发出艺术风格上的集体背离。在现代表现艺术及新文化思潮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水彩艺术家极力探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的最佳点,如王肇民和陶世虎等许多画家们,并且获得了成功,但不管怎样,传统就是传统,它永远存在并会一直存在。传统与现代这对各持一词的矛盾体,它们相互抵牾又相互依存,彼此都有赖以延伸的艺术语境却又糅合成一体相铺相成,但它们的结合则是必然的,现代水彩艺术更多的是体现艺术家在技法上的探索及艺术思维的扩展转换,它是基于传统水彩之上所做的用另一种方式转达思想的尝试。在当今中国,这样的尝试是极为成功的,它在不失却传统水彩以水为媒介的生命基点上,融合了现代艺术全新的认知观念。在这方面,除了王肇民等人以外,做得较成功的画家还有很多,他们的努力对中国水彩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例如陶世虎以写实的造型技巧结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描写,营造出一个诗意般的景象;有利用装饰色彩对比突破旧有模式,给物象赋于素朴生命的刘寿祥;有致力于画面情感的转达,在水分语言上独辟径溪的陈海宁;还有把中国画的写意趣味注入水彩表现领域的王维新;王涌的写意静物以简洁的造型与抽象的笔墨情趣谐调统一,突显出了传统与现代较完美的结合。3、技法与材料应用的现代性 英国画家与评论家拉斯金曾经对水彩作了如下描述:“水彩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班驳的粒状,虽然对于画面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轻柔的感觉,是其他材料所没有的。”水彩画技法有着自身的特点,不同于油画、国画。水彩画中水的韵味、水色交融和颜色间的相互撞击体现出的意韵与趣味,是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水彩画之所以成为水彩画,除了材质特点,还有其特有的技法体系,其中有古老传统的技法体系又有现代新型媒介材料衍生的创新的特殊的技法体系,而中国新水彩画时代的最强烈的艺术风格特点就是由这类的特殊的技法体系所构成的。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在水彩纸上做底子,类似于油画的做底方法过程,利用像炳稀、立德粉,白乳胶或其他化学媒材来混合打底料,再配合喷水壶、松节油、酒精,蜡笔、猪毛刷等等或是自己加工制作工具来作画,以配合这种水彩纸上做底子的表现技法需要使用,形成了各种变化莫测的水色肌理效果,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是黄增炎,他继承了王肇民的水彩画理论体系,并在延伸其现代表现艺术理念的前提下转换成个人风格化,并更加拓展了现代新水彩画艺术的表现形式,特别是材料选择和技法表现上可谓先行者,在当今水彩画坛有较宽广的影响。他的水彩画作品就是先在纸上做类似油画的底子,然后在底子上着色,加之用笔的灵活有致,画面就会出现了班驳凝重的肌理效果,尤显耐读,久赏不竭。通过合理的使用它们,不仅可以提高形式和色彩的艺术表现力,更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些源起,主要是他能除却外界的浮华从而精心钻研于画面,这点在当今画坛上是不多见的。他曾十年如一日地在画室里研究一堆具有古朴趣味的瓶子罐子,下苦功夫摸索创新水彩画的表现技法,几经艰辛痛苦的探索后方才自成一格。例如他曾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获金奖的作品同心协力,就是应用此类表现技法的代表性作品:画面构图新颖,主题突出,艺术形式独特,材料技法的表现运用高度协调统一,那独有的干笔画法及透明画法相互结合使用,水分的把握藏露有度,对“力”的处理舒缓有序,色调凝重浑厚而和谐,笔触苍劲有力,画面水色班驳、色层变化微妙而富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整幅画转达出了一种强烈的内外作用的艺术张力感。当然,他的画法并不是单一的,他还进行了具有水墨趣味的画面尝试,整体上体现了他以及力图在具象与抽象,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求自然契合的可能性。在现今水彩画创作中,这些古老和特殊新技法都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以上的王肇民,黄增炎、陈海宁等艺术家们在艺术表现形式和开拓运用新技法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于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来说,可谓是里程碑式的意义。而关维兴、陶世虎、赵云龙等人在传统技法上也已达炉火纯青境界,他们有些作品会因留白液的介入而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关维兴有时也会用盐粒使画面起到更丰富的意境效果。随着艺术表现力的不断延伸,同时新的物质材料不断涌现,现代水彩画中许多新材料新技法所创造出来的丰富而微妙的画面效果,确实是以往所无法企及的。所以这些材料的运用使水彩的表现领域更为拓宽,水彩的艺术样式也更为丰富和多样化起来。从整体上看,我国水彩绘画艺术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从最初的愚愚学步到现在的轻车路熟,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内中国水彩艺术水准就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是续英美之后的水彩画大国。我国水彩画作者和作品愈加增多,题材内容更为广泛,形式风格更加多样化,材料技法也更加创新拓展,可以预见,中国水彩必将以鲜明的特色屹立于世界水彩画坛之林。但不可回避的是,艺术表现样式的多元化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