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市场分析.doc_第1页
有色金属市场分析.doc_第2页
有色金属市场分析.doc_第3页
有色金属市场分析.doc_第4页
有色金属市场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受欧美经济增速放缓、欧洲债务危机等系统性风险担忧影响,45月份有色金属价格联动下跌,至6月份有所回稳。欧美特别是美国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政策下,我们认为经济再陷衰退的可能性较小,有色金属市场面临的宏观背景并不过于悲观,欧美投入市场的大规模流动性将助推通胀压力,而在经济疲弱背景下欧美或被迫增大对通胀的容忍度,中国抑制通胀同时将顾及保持经济增速,因此全球性通胀可能成为引领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主线,有色金属价格有望重新呈现偏强格局。 2011年上半年全球铜价在历史高位区间宽幅震荡,年初LME三个月期铜上破1万美元关口创历史新高,2月份中旬开始呈震荡偏弱走势,最低至8500美元一线,之后止跌回稳;上半年沪铜交投重心落于6500076000点区间,受人民升至影响,内外盘比价持续下滑,年初国内铜价未随欧美市场创出历史高位。根据不同时期市场的主导因素为线索。我们将上半年铜价走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初2月中旬),铜价延续2010年下半年上涨格局,年初盘整后快速走高,LME三个月期铜一举向上突破1万美元关口,刷新历史新高纪录,沪铜最高至76000点之上。宏观面,欧美经济呈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物价增幅明显加快,良好的经济预期和通胀压力奠定铜价上涨的宏观基础;从自身基本面来看,供应偏紧格局支撑铜价成为有色金属中强势品种低位;另外美元持续走弱亦支持铜价高走。 第二阶段(2月中旬5月份初),该阶段铜价呈震荡偏弱走势,LME三个月期铜自历史高位回调,期间反弹未能再上探1万美元关口,5月初最低至近8500美元,沪铜最低跌至近64000点。3月份开始欧美经济数据表现不及预期乐观,工业产出增幅放缓并一度出现下滑,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走低,45月份美国就业市场再陷疲弱,非农就业人口增幅快速回落,失业率意外攀升,期间欧元区政策当局宣布加息,市场关注焦点转向经济增速放缓、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和物价调控政策,日本地震及由此引发的核危机亦对市场产生冲击。 第三阶段(5月份中旬6月份),这一阶段铜价止跌回稳,LME三个月期铜修复之前跌幅后在9000美元上下窄幅震荡,沪铜在6700068500点狭窄区间运行逾一个月,6月末内盘铜价联动反弹,打破之前震荡区间。 相比之下,锌价表现较弱,年初较好的宏观背景下锌价反弹未能突破2010年年初创出的三年高位,LME三个月期锌最高未能触及2600美元,沪锌仅短暂站至20000点之上,而在之后的下跌过程中锌价跌幅相对较大,LME三个月最低至2048美元,沪锌几近16000点,内外盘极限跌幅均超过20%。同样受人民币升值影响,国内锌价表现相对弱于国际市场,内外盘比价居于历史低位。在相同的宏观背景下,全球锌市供应过剩和库存高企是导致锌价走势偏弱的主要因素。 2011年上半年锌价走势脉络较为清晰,年初3月份上旬,LME三个月期铅在23002700美元区间宽幅震荡;在3月中旬4月上旬有色金属季节性行情中,铅价表现较为抢眼,LME三个月期铅刷新华尔街危机以来新高纪录,国内铅期货于3月24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因上市合约价格偏高未有明显涨幅;4月中旬5月上旬全球大宗商品普跌过程中,内外盘铅价联动出现较大跌幅,LME三个月期铅从2900美元最低跌至2200美元,沪铅主力合约(Pb1109)自19000点之上跌至近16000 点;5月中旬反弹过程中铅价内外盘走势分化较为明显,LME三个月期锌表现较为强劲,截止6月30日报收2671美元,收复之前的过半跌幅,而在国内铅酸蓄电池行业整顿背景下,沪铅维持在1640017300点震荡区间。一、全球铜市分析(一)供求格局 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精炼铜总产量较2010年同期增加6.7万吨(1.5%)至469.5万吨,其中原生铜产量同比增加4.6万吨(1.2%)至389.8万吨,再生铜同比增加2.1(2.7%)万吨至79.7万吨,产量增加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中国和印度,同比增幅分别为71%、11%和6%,而智利、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产量则有不同幅度下滑;第一季度全球精炼铜表观消费量较2010年同期增加11万吨(2.4%)至472.8万吨,其中俄罗斯表观消费量同比大增90%,美国、日本和欧盟同比增幅在4%上下,而中国表观消费量则下滑6%。据此,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铜存在3.3万吨的供应缺口。 据ICSG在最新(2011年4月份发布)展望报告中预计,2011年全球精炼铜总产量量1972.4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010.2万吨,全年供应过剩37.7万吨;其之前展望报告(2010 年10 月份发布)预计,2011年全球精炼铜产量为1929.3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972.9万吨,全年存在43.5万吨的供应缺口。相比之下,ICSG对2011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均有所上调,而供应缺口下调。受欧美经济疲弱、日本地震、中国进口量减少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行业研究机构普遍下调2011年缺口预期。(二)库存分析 据LME每日库存报告显示,2011 年上半年LME精炼铜库存稳步增加,扭转了去年持续下滑走势,最高库存逾47.7万吨,6月份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持稳于近三年均值偏上水平;国内精炼铜库存变动与LME有明显不同,据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每周库存报告显示,前三个月SHFE精炼铜库存与LME同步连续增长,之后开始快速回落,截止6月底库存量降至9万吨附近,为近两年来低值水平。 综合来看,全球精炼铜库存略高于近三年以来均值水平,对国内外库存变化的差异性我们暂作以下猜想:年初铜价创出新高之际对需有一定抑制,同时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国内外库存均自去年低位开始回升,并使铜价承压;而在之后中国放缓精炼铜进口,部分库存得以消化,导致国内库存减少而LME延续增长势头。 因此,我们认为后期国内精炼铜库存波动可作为进口热情的重要参考指标,如果国内精炼铜库存止跌回升,则可能意味着国内进口量有所回升,并对铜价形成一定支撑。(三)国内进出口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1前五个月国内精炼铜、铜矿石及精铜矿进口量同比均明显回落。15 月份,中国累计进口铜矿石及精铜矿(金属含量)235.0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44.14万吨(15.81%),五个月中进口量均同比减少,其中幅度最大的2 月份同比减少近30%;15月份国内累计进口精炼铜90.54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43.90万吨(32.65%),除1月份进口量同比增长外其它四个月份均同比大幅减少,后三个月同比减少幅度均超过40%。我们认为上半年国内铜进口数量减少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首先,过去两年中中国进口量较大,以精炼铜为例,2009年国内精炼铜进口量较2008年增长近120%达到318.52万吨,2010年进口接近300万吨,大规模进口导致库存高企,实际进口需求减少;其次,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抑制需求,同时对出于融资目的的进口加以限制;再次,铜价步入历史高位区间后对进口积极性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四)小结 综上分析,2011年上半年全球精炼铜仍处供应偏紧局面,供应缺口较行业机构及市场预期明显缩窄,这主要归因于中国进口量减少,除此之外欧美经济增速放缓、欧洲债务问题、日本地震等因素亦使得供应紧缺有所缓解。据行业机构预期,下半年全球精炼铜供应偏紧状态仍将持续,我们认为紧缺程度将取决于中国进口能否恢复,从前显性面库存分析来看,国内库存逐渐开始消化,秋季传统需求旺季提振进口恢复的可能性较大,自身供求基本面对铜价的支撑仍将存在。二、全球锌市分析(一)供求格局 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数据显示,2011年前四个月全球精炼锌产量同比增加3.9%至427.1万吨,中国、印度和秘鲁等国产量增加超过了日本和加拿大产量减少幅度;同期全球精炼锌消费量同比增加3.8%至409.3万吨,中国表观消费量增加7.3%,欧洲增加6.8%,美国和日本消费量分别减少5.4%和7%。前四个月全球精炼锌供应过剩17.8万吨,过剩量较2010年同期明显增加。 据ILZSG 最新展望报告(2011年4月发布)预计,2011年全球精炼锌产量将增加5.6%至1359万吨,中国、印度和秘鲁产能扩张是促使全球精炼锌产量的主要动力;需求方面,预期2011年全球精炼锌产量同比增加6.3%至1340万吨,中国、美国、欧洲消费量将分别增加9.4%、6.6%和4.4%。预期2011年精炼锌将供应过剩近20万吨,连续第五年呈供应过剩局面。(二)库存分析 LME每日公布的库存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LME精炼锌库存延续过去几年持续攀升趋势,截止6月份库存站至86万吨之上,继续创出历史库存高位;同期上海期货交易所每周库存数据亦稳步攀升,截止6 月末精炼锌库存至40万吨之上,同样刷新该数据公布以来历史新高纪录。2007年以来全球精炼锌持续供应过剩,库存稳步攀升。(三)国内精炼锌市场现状 近几年国内锌冶炼产能快速扩张,进口主要以矿石和锌精矿为主,上半年国内锌冶炼行业表现出以下:1、冶炼行业利润空间较窄,4月份锌价跌破18000元关口后冶炼厂和贸易商惜售心理逐步加强,价格跌至17000元下方冶炼厂和贸易商普遍持货观望;2、锌矿采选业存在一定利润空间,但受冶炼行业影响,锌价跌破17000吨/吨后矿商普遍惜售;3、需求增速慢于产能扩张,尽管国内镀锌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受国家宏观调控特别是对房地产行业政策,精炼锌及氧化锌总需求量未有长足增长。(四)小结 综上分析,全球精炼锌供应过剩和库存高企局面仍将延续,其价格在色金属中弱势品种地位难有改观。三、全球铅市分析(一)供求格局 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数据显示,2011年前四个月全球精炼铅产量同比增加40.7万吨(14%)至331.6万吨,产量增加主要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同期全球精炼铅消费量同比增加35.6万吨(12.33%)至324.4万吨,其中中国表观消费量同比大幅增加26.5%,欧洲、美国分别增加3.9%和6.9%。 据ILZSG最新展望报告(2011年4月发布)预计,受中国产能扩张提振,2011年全球精炼铅产量有望增加6.1%至1016万吨,预期全球精炼铅消费量同比增加5.5%至1004万吨,中国增加8.6%,欧洲、美国分别增加6.3%和1.7%。预计全年供应过剩19万吨。(二)国内血铅事件及铅酸蓄电池行业整顿 过去几年国内血铅事件时有发生,2011年上半年几起事件引起环保部门高度重视,5月份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332人血铅超标事件曝光后,环保部门对浙江铅酸蓄电池行业经行整顿,报道称,逾六成铅酸蓄电池产能停产,从统计局以公布的数据来看,5月份国内铅酸蓄电池产量环比减少4.26%、同比减少6.71%,产量减少幅度尚不明显;据对部分铅冶炼厂和铅酸蓄电池行业调查,受价格低位冶炼厂惜售和铅酸蓄电池行业整顿影响,5月底开始精铅需求和销售量明显减少、库存增加,价格亦未跟随国际市场走高。从铅酸蓄电池行业来看,国内自行车和汽车行业需求强劲,在行业整顿背景下铅酸蓄电池生产厂商铅库存明显偏低,停产整顿结束后产量会迅速恢复,铅酸蓄电池厂商集中采购将使得精铅需求突增,因此政策面将是打破国内精铅市场疲态的关键所在。(三)小结 综上分析,中国精炼铅产能快速增加使得过去几年全球精炼铅供求紧平衡状态有所改善,据行业机构预测2011年供应将出现小幅过剩,但同样中国需求增长强劲,供求基本面对铅价压力较为有限。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2011年下半年,有色金属市场面临的宏观背景并不过于悲观,尽管欧美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在调控背景下经济增速有下滑风险,但欧美特别是美国经济刺激政策下经济再度步入衰退的可能性较小,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前景可持乐观态度;通胀或将再度成为引领市场主线,中国等新兴市场抑制通胀政策尚未有明显效果,欧美通胀压力有不断加大趋势,美国刺激政策投入的流动性规模空前,欧洲对希腊等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援助计划亦以注入流动性为主,欧美充裕的流动性势必将助推通胀,并且在经济疲弱背景下或使政策当局被迫增大对通胀的容忍度,全球性通货膨胀将可预期;政策面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市场影响偏于利多,美国偏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较为明朗,欧洲政策焦点将集中于对希腊等存在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的援助,而欧美政策如果发生转向则意味着经济形势好转,政策初期不会对市场造成实质打击,中国抗通胀政策仍是主线,不过后期政策或将顾及经济增速放缓风险;美元趋势走势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市场支撑长期存在。下半年市场面临的最大潜在系统性风险存在于以欧洲为代表的债务危机,目前来看欧洲债务危机有进一步蔓延趋势,希腊等国债券信用评级前景维持负面,意大利有被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除欧洲外有机构将美国政府债券评级前景定为负面,中国地方债问题亦引起市场关注。在相对乐观伴随隐忧的宏观背景下,我们对有色金属价格持谨慎偏多思路,根据品种各自不同基本面和市场表现我们对2011下半年价格走势做如下预期: 铜:在供应偏紧的供求格局下,铜价在有色金属中仍将居于强势品种地位,季节性因素和中国进口量恢复增长将是铜价两大潜在拉升契机,预期伦铜有望再度向上挑战10000美元关口并可能再创历史高位纪录,交投重心降落于900010000美元历史高位区间,沪铜价格重心将维持在6800075000点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