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doc_第1页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doc_第2页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doc_第3页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doc_第4页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光与色彩1光怎样行进教学目标: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教学过程:一、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 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 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 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 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二、认识光源1、教师出示各种光源的图像资料。2、提问:这些画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4、谈话:我们把这些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5、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6、判断: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7、讨论: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源分类吗?8、学生交流:是怎么分类的?9、谈话: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10、谈话: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11、揭题:你知道,光是怎样行进的吗?三、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1谈话: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2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4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5谈话:刚才大家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怎样证明?6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7讨论:如果要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该怎么办?8学生小组活动。9学生小组交流。10讨论: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四、引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1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2提问: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回答。4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就曾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五、总结全课,学习制作小孔成像仪1谈话:原来光线通过小孔还能成像,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做个小孔成像仪,好吗?2教师介绍小孔成像仪的制作方法、步骤。(课本P16)3学生制作小孔成像仪,并玩一玩,试一试怎样在屏幕上呈现一个的清晰的像。4学生交流本课的学习体会、感想。2照镜子教学目标: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出示镜子):这是什么?你用它做过游戏吗?怎么做的?二、师生共同游戏,了解镜子的作用1、谈话: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2、游戏一:(玩一面镜子)照镜子。3、提问:通过照镜子,你在镜子中还看到了什么?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现多?4、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5、谈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6、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三、动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1、教师出示万花筒和潜望镜,问学生想不想制作。2、教师介绍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方法和步骤。3、学生选择一种最想做的进行制作,并玩一玩。4、小组活动: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堂课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生活中你还见过比较特别的镜子吗?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二、玩凹面镜和凸面镜1、教师讲述: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2、小组活动:玩凹面镜和凸面镜,你们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在记录纸上。玩凹面镜和凸面镜记录表玩凹面镜 玩凸面镜我们发现了: 我们发现了: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4、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镜子?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三、找出身边能照出影像的物体1、提问:生活中除了镜子外还有哪些物体能照出物体的影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2、教师出示一些能照出影像的物体的图像。四、本课小结(略)3玩放大镜 教学目标: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教学过程:一、玩水游戏,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3学生进行玩水游戏。4学生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5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二、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2学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镜。3学生观察各种凸透镜片:用看、摸等多种方法。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5认识凸透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放大镜。三、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3学生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4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凸透镜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缩小的像。5提问:现在,你知道凸透镜有哪些作用?6讨论: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7小结: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方向发生了偏折。四、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2学生讨论交流。3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的应用。4出示照相机实物,重点介绍凸透镜成像作用在照相机中的应用。五、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研究了凸透镜,认识了它的外形特点和作用,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个透镜(出示凹透镜),比较一下,它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2学生观察、比较。3学生汇报、起名。4学生活动:透镜组合看事物。5汇报、交流活动结果。6结合望远镜实物,小组讨论、制作一架望远镜。4七色光教学目标: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制造彩虹,激趣导入1出示图像资料:夏天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2谈话:请学生谈谈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3讨论:你们想不想自己制造彩虹?4带领孩子们制造彩虹。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1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2讲述关于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3组内交换意见并动手实验: 利用三棱镜利用平面镜和水利用光盘4提问:刚才研究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呀?如果有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三、混合色光,研究逆色散原理1出示图像资料:牛顿把七色光合成白光2讨论:怎样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3游戏:玩七色陀螺4解释现象。5提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证明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四、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一)色彩的形成(出示录像资料:缤纷绚丽的自然界)1谈话:自然界中缤纷绚丽的色彩又是怎样形成的?2学生组内讨论并请他们上来交流。3教师演示:为什么该物体呈现红色?把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这几种颜色的纸分别放在七色光下,孩子们将看到当七色光投到红纸上,光谱中只剩下了红光,而其他色光不见了。4学生实验:绿色物体、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5学生交流心得体会。(二)“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1玩“透过彩色玻璃纸看物体”游戏。2玩戴各色太阳镜游戏。3学生解释原理。五、课内总结,课外延伸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末端分别贴有红、绿、蓝三色玻璃纸的长纸筒。2教师演示:实验时先混合其中两种色光,然后再把三种色光混合起来。3讲述:红、绿、蓝就是光的三原色。4课后延伸:继续探究光的三原色和色彩的三原色是不是一回事。5照相机和眼睛教学目标:1、了解眼球的基本构造;2、了解照相机和眼球得成像原理;3、知道怎样保护眼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光和色彩的关系,是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谁能做到这一点呢?是照相机,人们根据光学原理设计制造出照相机。相信大家都拍过照,有没有谁自己使用过照相机呢?2提问:关于照相机你已经知道了什么?3提问:关于照相机你们还想研究什么?4教师设疑:教师出示两张照片的投影,一张清晰,一张模糊。注意观察,发现什么?5讨论确定研究方向和问题。二、讨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1提问:有谁已经知道照相机是怎样拍出照来的?2谈话:请你们介绍课前搜集的一些关于照相机的资料。3出示相机,再请学生猜想并交流相机的工作原理。4、小结相机的工作原理:相机将恰当量的光线透过凸透镜聚焦在胶片上形成图像,调整光圈(光线通过的小孔)和曝光的时间,就能控制透过光线的量。5指导分析照片清晰与模糊的可能原因。6简单介绍“傻瓜相机”:这种相机能自动测量景物到相机距离,进行自动调焦,高度自动化,即使缺乏摄影经验的人也能照出清晰的相片。7教师板书: 照相机:镜头(凸透镜、速度、光圈、调焦)机身(暗箱、快门、扳手)胶卷三、眼睛的工作原理研究1讲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精密的“照相机”。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眼睛是精密的“照相机”?2提问:同桌之间相互观察眼睛,你有什么发现?(稍侯提示,对照照相机工作原理,说一说猜一猜眼睛是怎样工作的?)3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黑板之板书,将相机之凸透镜、暗箱、底片,与眼睛的晶状体、眼球内、视网膜两两对应地分析)4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总结讲解“眼睛的工作原理”。(突出教材27页的基本内容。)5教师板书:眼睛:眼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四、观察分析瞳孔与光线强弱的关系1观察与探讨:看窗外阳光灿烂的天空,在镜中自己的瞳孔,注意他们的大小变化。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同桌之间观察2分钟,集体交流。教师小结:瞳孔是控制光线的,光线强时瞳孔缩小,防止伤害眼睛。外部光线弱时,瞳孔变大,以便看清物体。3分析猫的眼睛在白天与晚上的不同。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猫的眼睛的特别之处?学生回答。 4比较:对照相机,说一说,相机的什么部件与眼睛的瞳孔相似?五、制作眼球模型1提问:你们能用桌上的材料作一个眼睛模型吗?2师生讨论,得出基本方法 。3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六、眼病的预防1谈话:眼睛是我们感受大自然美丽色彩的唯一器官,如果眼睛得了病,那可是一件麻烦的事。眼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