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参数检测复习题.doc_第1页
生物参数检测复习题.doc_第2页
生物参数检测复习题.doc_第3页
生物参数检测复习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简述“味精中铁的测定”的实验原理。答:磺基水杨酸(结构式)在碱性条件下与二价铁离子被空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而使颜色加深,味精成品中铁含量要求在ppm以下。Fe3+3Sal- =Fe(Sal)33-。在碱性溶液中二价铁离子能迅速被空气氧化,故不需另加氧化剂。2、 简述“吸附柱层析”工作的基本原理。答:吸附层析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物质吸附力的差别而达到分离的方法。吸附柱层析的过程可简要说明如下;装置如图51(1),用一根玻璃管,底部放些棉花或玻璃纤维,管中填入吸附剂(如氧化铝的粉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吸附柱。然后在顶部加入待分离的样品溶液,设样品内含有两种组分A和B,则两者都被吸附剂留在柱的上端形成一个色带。 图51(2)(3),图中的虚线是溶液中溶剂前沿到达的地方。样品溶液全部流入吸附柱中后,接着就加入纯溶剂冲洗,管内就连续不断地发生解吸、吸附、再解吸、再吸附的过程。例如被吸附的A组分被溶剂所解吸而随溶剂向下移动时,又遇到新的吸附剂颗粒,重新把A自溶液中提出而被吸附,当继续流下的新溶剂再次把A解吸向下移动,然后再被吸附,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A就会向下移动至定距离。同理B也向下移动,由于溶剂及吸附剂两者对A与 B的解吸力与吸附力不同,A与B所移动的距离也就不同。吸附力较弱的与解吸力较强的组分(如A),移动距离也就大些,经过适当时间以后, A与B就可以完全分开,形成两个区带,每一区带内是一种纯物质。如果A与B有颜色,就可清楚地看到色带,如图51(4)(5)。加入的溶剂称为“洗脱剂”,冲洗过程称为“洗脱”或“展开”,管下流出的液体称为“流出液”或“洗脱液”。3、简述“原料中磷的测定”的实验原理。答:磷与钼酸铵、氯化镁作用,生成磷酸铵镁,经灼烧后生成焦磷酸镁,称重,即为重量法。若将磷酸铵镁沉淀过滤,用EDTA滴定过量的氯化镁,即为容量法。将磷与钼酸铵作用,生成磷钼酸铵,在酸性条件下,用维生素C还原,生成钼蓝,即为比色法。重量法测磷原理是将试样经硫酸、硝酸消化后,在酸性条件下与钼酸盐反应,生成磷钼酸铵沉淀,沉淀溶于氨水中,经酸中和,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磷酸铵镁沉淀,然后将磷酸铵镁灼烧为焦磷酸镁,称重。4、 简述薄层层析展开剂的选用原则。答:在吸附层析中,当所用吸附剂已定,则对同一化合物的解吸能力与展开剂的极性有关,极性大则洗脱能力也大,即在薄层上斑点展开距离越远,Rf值也越大。薄层层析所用展开剂主要是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并须加以精制。一般使用23种组分的多元溶剂系统。对于薄层所用的展开剂的选择原则与吸附柱层析一样,也是根据溶剂的极性、被测物质的极性及吸附剂的活性三方面来考虑。如果选择不当,就会出现物质被带到溶剂前沿,不形成斑点,而成为和溶剂前沿一致的一条带状,或被留在原点,或上升距离很小,分离效果不好等。在吸附剂、展开剂、样品三因素中,实际上样品的极性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都是在一定情况下恒定的因素,因此,分离效果主要取决于展开剂。通常可以先选择某一种溶剂,根据物质在薄层上的分离效果,再加减其他溶剂来调节极性大小。对于有机酸及生物硷等极性很强的物质,在所选的展开剂中,常加入少量乙酸或乙二胺等酸碱性溶剂,以抑制其形成复斑或拖尾现象。5、简述“凯氏定氮”的实验原理及结果计算。答:原理是将试样与浓硫酸共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氮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标准酸接收,过量酸用标准碱滴定。凯氏定氮法所测得的为试样中总氮量,它除蛋白质中氮外,还包括氨基酸,酸胺、核酸等中的氮,换算成蛋白质,称为粗蛋白质。(1)浓硫酸的作用:脱水使有机物炭化、氧化。浓硫酸在338以上分解产生氧气,能使有机物破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NH3+H2SO4(过量)(NH4)2SO4。(2)硫酸铜的作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3)硫酸钾的作用(提高沸点):使沸点提高到400。(4)过氧化氢能力比氧强,能加速有机物分解。(5)30%氢氧化钠的作用:使消化液中的氨通过蒸馏游离出来。蒸馏出的氨被硫酸吸收。过量的硫酸用氢氧化钠滴定。式中(NV)H2SO4接收瓶中硫酸溶液的当量浓度与体积(毫升)。(NV)NaOH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当量浓度与体积(毫升)。0.01401氮的毫克当量(克)。100/50稀释倍数。W试样重量(克)。式中 6.25氮与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 简述利用旋光仪测定蔗糖浓度的原理。旋光仪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偏振光的基础上,并用旋转偏振光偏振面的方法来达到测量目的。在零度位置时,AA垂直于中线OX。 图中,AA表示检偏镜振动方向,OP与OP表示视场两半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当光束经过旋光物质后,偏振面被旋转了一个角度,如上图虚线所示,这时,两半的偏振光在AA上投影不等,而是右半亮,左半暗,如把检偏镜偏振面AA在相同方向转动角,则可重新可使视场照度相等。这时,检偏镜所转的角度,就是物质的旋光度。知道旋转角(旋光度)、溶柱(试管)长度和浓度,就可根据下式求出物质的比旋光度(旋光本领或旋光率):式中:Q在温度t时用光测得的旋转角(旋光度); l:溶柱(试管)长度,用分米(dn)作单位;C:浓度。即100ml溶液中溶质的克数。根据比旋度的大小,就能确定该物质的纯度和含量了。7、比较“味精中铁的测定”和“啤酒中铁的测定”方法中原理的不同。(含原理、试剂、吸收波长等)答:“味精中铁的测定”原理:磺基水杨酸(结构式)在碱性条件下与二价铁离子被空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而使颜色加深,味精成品中铁含量要求在ppm以下。Fe3+3Sal- =Fe(Sal)33-。在碱性溶液中二价铁离子能迅速被空气氧化,故不需另加氧化剂。“啤酒中铁的测定”原理:邻菲啰啉在微酸性条件下,与二价铁形成红色络合物,以比色法测定。不同:(1)磺基水杨酸测定三价铁,邻菲啰啉测定二价铁。(2)味精中铁的测定在碱性条件下,而啤酒中铁的测定在微酸性条件下。(3)味精中铁的测定试剂:1:3氢氧化铵溶液、10磺基水杨酸溶液、标准铁溶液。啤酒中铁的测定试剂:盐酸羟胺、醋酸钠、邻菲罗啉。(4)味精中铁的测定吸收波长在465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而啤酒中铁的测定在510nm有最大吸收波长。(5)邻菲绕啉比色法测定铁,灵敏度较高,溶液中含铁0.1ppm时其颜色也很明显,易于比色。本法选择性高,干扰少,显色稳定,灵敏度和精密度都较高。磺基水杨酸方法准确度高,并且干扰离子的影响大大减少,可在s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存在下测定铁。(6)邻菲罗啉法有其他金属离子干扰,可加柠檬酸盐或EDTA 作掩蔽剂。8、 解释蓝-爱农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答:直接用糖液滴定,以次甲基蓝为指示剂即为蓝爱农法( laneEynon)和置换法。葡萄糖或还原糖能还原铜盐类(以酒石酸钾钠铜为最显著)为氧化亚铜cu20红色沉淀。(1)淀粉经酸或酶水解生成葡萄糖,所生成的葡萄糖用斐林试剂测定。(2)斐林试剂由甲、乙液组成。甲液为硫酸铜溶液,乙液为氢氧化钠与酒石酸钾钠溶液。平时甲、乙液分别贮存,测定时甲、乙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使氢氧化铜溶解。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中二价铜是一个氧化剂,能使还原糖中羰基氧化,而二价铜被还原生成一价的氧化亚铜沉淀。反应终点用次甲基蓝指示剂显示。因次甲基蓝氧化能力较二价铜弱,故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过量一滴还原糖立即使次甲基敏还原,溶液蓝色消失以示终点。9、简述“凯氏定氮”与“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的工作原理并比较它们的适用范围。答:凯氏定氮法原理:将试样与浓硫酸共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生成氨NH3,其中氮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标准酸接收,过量酸用标准碱滴定。凯氏定氮法所测得的为试样中总氮量,它除蛋白质中氮外,还包括氨基酸,酸胺、核酸等中的氮,换算成蛋白质,称为粗蛋白质。凯氏定氮法既适用于有机氮,又适用于无机氮,其测定范围较宽。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原理:氨基酸是同时具有氨基与羧基的两性化合物,不能用氢氧化钠直接测定,而采用加入甲醛,使氨基的碱性被掩蔽,呈现羧基酸性,再以氢氧化钠滴定。这种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各类样品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填空题:1、 斐林试剂由甲、乙液组成。甲液为( 硫酸铜溶液 ),乙液为( 氢氧化钠与酒石酸钾钠溶液 )。2、 水分测定方法一般采用( 烘干法 ),即在( 100 105 )烘箱中直接干燥或在红外灯下干燥。3、 白酒中总酸以( 中和 )法直接测定。4、 在气相色谱装置中,( 分离 )与( 检测 )是最关键的部分。气相色谱一般用于测定( 低 )填高或低 沸点的有机物质。5、 分析试样的处理一般来说,常采用( 溶解 )、( 干法灰化 )、( 湿法灰(消)化 )三种。6、 白酒中总酯的测定是先用碱中和( 游离酸 ),再加入一定量的( 碱 )使酯( 皂化 ),过量的( 碱 )用( 酸 )滴定。7、 比色分析与分光光度分析定量物质的基础是( 朗伯-比尔定律或A=abc )。8、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采用 (凯氏定氮法 )。其原理是将试样与浓硫酸共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氮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然后( 碱化蒸馏 )使氨游离,用标准酸吸收,过量的酸用( 标准碱 )滴定。9、 试样中糖类、蛋白质、色素等的存在往往使溶液浑浊或色泽很深,影响以后的测定,需加入澄清剂,常用的澄清剂为( 碱性乙酸铅 )与( 中性乙酸铅 )。10、白酒中总醛的测定中亚硫酸氢钠的作用是:( 与醛类中的羰基起加成反应,过量的亚硫酸氢钠被碘氧化 )。 11、在薄层厚度为0.25毫米时,点样量不宜超过( 50微克 ),点的直径( 0.2-0.3厘米 )为宜。12、灰分是指( 有机物质经完全燃烧后所残留的物质 )。 13、白酒中微量铅的测定可采用( 双硫腙比色 )法测定,也可以采用( 原子吸收 )法14、湿法消化即将( 试样 )与( 浓酸 )共热分解。15、在吸附柱层析中,流出曲线一般有三种( 洗脱法流出曲线 )、( 迎头法流出曲线 )、( 置换法流出曲线 )。16、带电粒子(胶粒或分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能向异性电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 电泳 )。17、重量法测磷原理是将试样经( 硫酸、硝酸 )消化后,在酸性条件下与钼酸盐反应,生成( 磷钼酸铵沉淀 ),沉淀溶于氨水中,经酸中和,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磷酸铵镁沉淀,然后将磷酸铵镁灼烧为( 焦磷酸镁 ),( 称重 )。18、甲醇测定采用( 氧化法 )。将甲醇氧化成甲醛,用( 亚硫酸品红 )显色,以( 比色 )法测定。19、凝胶层析床外观上是一支半透明层析柱,当欲分离的物质通过层析床时,溶质之间在层析床中移动的速率因( 分子量的大小 )和固定相上阻滞作用的差异而不同,分子量( 大 )的物质阻滞作用小,沿凝胶颗粒间扎隙随溶剂流动,故流程短,移动速度快,而先流出层析床。分子量( 小 )的物质阻滞作用大,可进入凝胶颗粒,故流程长,移动速度慢,比分子量大的物质后流出层析床。20、溶解样品时,溶剂通常根据( 相似溶解于相似 )的原则进行选择。21、紫外分光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被测组分在( 200-400 )纳米的紫外光区有吸收。22、原料中粗脂肪的测定通常采用( 索氏抽提法 )。23、砷是有害物质,在柠檬酸成品中,砷含量(以三氧化二砷计)不得超过( 1ppm )。砷的测定采用( 古蔡氏(Gutzeit)比色 )法。24、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的原理是蛋白酶水解( 酪蛋白 ),其产物( 酪氨酸 )能在碱性条件下使( 福林-酚试剂 )还原,生成钼益与钨蓝,以( 比色法 )测定。25、白酒中微量铜的测定可采用( 铜锌灵(也称二乙硫代氨甲酸钠) )(填显色剂)比色法测定,也可以采用( 原子吸收 )法。26、离子交换能力的大小,确切的说,是样品中离子在树脂与洗脱液之间的( 分配系数K )的不同。判断题:0、紫外分光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被测组分在200400纳米的紫外光区有吸收。T1 紫外分光光度分析遵循朗伯-比尔定律。T 2 物质的折光率是物质的本质物理性质,与入射光的波长、温度无关。F3 常温下测得的溶液的比重通常比4时溶液的比重大。F4 白酒中总酸含量一般以比色法直接测定。F5 样品中水分含量测定时,烘箱温度不得超过100,防止水分流失。F6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液相色谱。F7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很多,也可不用次甲基蓝法。T8 纸上层析用于定性比较准确,也可用于定量分析。T9 白酒中总酯的测定方法中使用的碱液,必须是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T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分析白酒中低沸点芳香成分。F11、无光学活性的物质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