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出通常情况下最容易读错的10个汉字.doc_第1页
总结出通常情况下最容易读错的10个汉字.doc_第2页
总结出通常情况下最容易读错的10个汉字.doc_第3页
总结出通常情况下最容易读错的10个汉字.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结出通常情况下最容易读错的10个汉字(其实并不是最偏难生涩的一类)如果您不是在校学生,如果您手里没有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如果您能读准80%以上,那么请允许我由衷地说一声:“老师好!” 1.结束的“束”shu四声(同“树”);而不读结“素” 2.强劲的“劲”jing四声(同“净”);而不读强“禁”。请对此条有异议的朋友认真查阅一下最具权威的词典之后再发表意见,以免贻笑大方3.召开的“召”zhao四声(同“照”);而不是“招”开 4.迁徙的“徙”xi三声(同“喜”);而不读迁“稀” 5.勉强的“强”qiang三声(同“抢”);而不读勉“墙” 6.粗犷的“犷”guang三声(同“广”);而不读粗“矿” 7.扪心自问的“扪”men二声(同“门”);而不读“懑”心自问 8.良莠不齐的“莠”you三声(同“有”);而不读良“又”不齐 9.瑕不掩瑜的“瑜”yu二声(同“鱼”);而不读瑕不掩“玉” 10.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yan二声(同“言”);而不读天下没有不散的“厌”席。朗读、朗诵、播音、主持艺术谈姚喜双 我一直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和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工作,对于播音、主持比较熟悉, 对于朗读、朗诵,只能从播音主持的视角去探讨。 还好,朗读、朗诵、播音、主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显而易见;其联系,十分紧密。它们都是用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创作的活动,语言,把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声语言创作,使它们有了共通性。 朗读、朗诵、播音、主持,都要求语言的规范性。我们这里讲的是普通话朗读、朗诵、播音、主持,所以语言、词汇、语法的使用要正确,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要体现出普通话音韵美。 朗读、朗诵、播音、主持,吐字归音要到位,用气息发声要科学,掌握了口腔控制要领,就能使吐字归音到家,掌握了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就能使气息通畅,声音圆润,用声持久;掌握了口腔控制要领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声音也就能获得良好的共鸣。其具体的发声方法、技巧,将在以后各讲中分别介绍。朗读、朗诵、播音、主持,都属于语言表达艺术,都要求遵循有声语言的表达规律,都要求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即理解稿件、感受内容、形之于声,给予受众。其形象感受、逻辑感受、整体感受、具体感受的获得,其想象、联想的唤起等,其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外部技巧的运用,其情景再观、内在语、对象感等内部技巧的把握等,都是运用有声语言表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都是坚持正确创作道路的具体体现。 朗读、朗诵、播音、主持的目的,就是要传情传意。所以,上述所讲技巧、方法的运用,都是要围绕着准确表达稿件的意思和感情。传情传意,是有声语言创作的核心。 既然是以交流的形式和读者讨论,我想,这个系列谈话的选题、内容,既要考虑到其教学的系统性,更要突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从朗读、朗诵、播音、主持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来谈。比如,我在朗读、朗诵、播音、主持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我的同行、学生、朋友提出的问题。像“怎样获得丹田气?”“怎样扩大自己的音域?”声音单薄无力怎么办?”“怎样克服尖音?”“怎样克服鼻音?”“是不是说话时用一种声音,播音时用一种声音?”“长句子怎么换气?”“朗读和唱歌用声一样吗?”“怎样使自已的声音人话简?”“吃辣椒对嗓子好不好?”“数字怎么读?”“象声词怎么读?”“儿化怎么读?”“外国人名怎么读?”“怎么读标题?”“开头感情进不去怎么办?”“怎样做到又快又不吃字?”“怎样准备稿件?”“怎样调动感情?”“而对摄像机眼睛看什么地方好?”“给电视片配音时如何把握分寸?”“主持人怎样给自己定位?”“报考播音主持专业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同行、学生和青年朋友经常问我的问题。我想就按这些问题来谈。谈的过程中,也希望读者给我提问、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加强互动和交流,是我这个系列谈话的初衷。无论是朗读、朗诵不是播音主持,只要是用声音工作,首先就是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有人把声音看得很神秘,有人把声音好听完全归于先天嗓子好。其实,无论怎样的嗓子,都要有科学的训练,才能使发音科学、声音持久、耐用。所以好的嗓子的获得,并不神秘,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人人都可以做到发声正确,声音持久耐用。 怎样才能获得科学的发声方法呢?这并不难。 在训练中,要过一关:气息运用、口腔控制、共鸣调节。本讲重点谈气息。 气是声之帅,气息畅通是科学发声的基础。 训练气息,从呼吸练起。人们一般把呼吸方式分为三种,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专家普遍认为,胸式呼吸太浅,腹式呼吸不灵活,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里重点讲胸腹式联合呼吸。其呼吸训练要求是深、匀、通、活。深,指的是吸气要深。 吸气练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慢吸。具体方法是:想象臫在雨后清晨,闻一朵鲜花,慢慢将花香吸入自己的丹田(丹田在肚脐下三指处)。吸气时注意松驰,感到自己的鼻腔、口腔、喉部、胸部和两肩是松驰的,只有小腹是渐紧的,后腰下部渐涨。可反复练习数次,体会到上述感觉,就证明你的吸气方法对了。另一种是快吸。具体方法是:想象自己要抬一重物或推一个灭火的汽车往前走,在抬重物或推车前一瞬间屏气的感觉:腰带忽然变紧,感到丹田、小腹猛然用力控制住气息,有这种感觉就对了。反复练习,可增强丹田控制气息的能力。 匀,指的是呼气要匀。吸气是基础,呼气是关键。呼气的要领就在于控制,即不让吸壜的气一下子全跑出来;要让其均匀稳健地呼出。具体训练方法,可以想象自己吹小药瓶的感觉(或真的找来一个小瓶),对着小瓶口吹气,吹得均匀,小瓶会发出长长的“喔”的声响。这就证明方法对了。如果吹得过快过猛,就不会有这种效果。通,指的是用单元音“a”的不同的发声方式来打开自己的声音通道,使声音通畅。在保持气息均匀的基础上,可以发“a”的延长音,发声时,注意两肩放松,喉部放松,丹田用力,看看表,最好延长至10秒钟以上,事实上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声音均匀而畅通,便达到练声练气的目的了。如果还找不到这个感觉,或是想进一步练习,可以发绕行“a”,即想象:自己发“a”音,声音发出去后,围绕一个支撑大堂的石柱子(或金属柱子),从地板绕行5到6圈直至天花板上,这时,你就会感到有使不完的力气,这时声音便畅通了。没准你经常写错的100个常用汉字 在上海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编辑组公布的“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错字别字”,大家测试看看自己能写对多少。多亏现在大家电脑上都有智能拼音输入法,要不然有很多字会写不对的。注:括号中的汉字是正确的。1.按(安)装 2.甘败(拜)下风3.自抱(暴)自弃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注意:这个“犷”字很多人会读错)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注意:很多人不能区分“即使”和“既使”)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注意:很多人不能知道这个成语的读音) 36.烩(脍)炙人口 37.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注意:这个词组很多人写错) 43.黄梁(粱)美梦 44.了(瞭)望 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 49.罗(啰)嗦 50.蛛丝蚂(马)迹 51.萎糜(靡)不振52.沉缅(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规 55.大姆(拇)指 56.沤(呕)心沥血 57.凭(平)添 (注意:这个词语大家要特别注意) 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亲(青)睐 (注意:据统计这个词语有80%人没有写对) 61.磬(罄)竹难书 62.入场卷(券) 63.声名雀(鹊)起 64.发韧(轫) 65.搔(瘙)痒病 66.欣尝(赏) 67.谈笑风声(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无恐 70.额首(手)称庆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题)名 74.走头(投)无路 75.趋之若骛(鹜) 76.迁徒(徙) 77.洁白无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泄 80.寒喧(暄) 81.弦(旋)律 82.膺(赝)品 83.不能自己(已) (注意:据统计这个成语有95%人把“已”写成“己”)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