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穿线资料集锦关于拉线 经验之谈2线拉的好的拍子2线拉的不好的拍子2磅数的含义2快速拉线的问题3磅数不足以及掉磅的问题3烧拍不如烧穿线机4用钩子钩线为什么不好5不同机器的结构特点5穿好了拍子再打蜡好吗7穿拍前用蜡块蹭线(打蜡)为什么不好?7为什么羽毛球拍穿线时,横线要比纵线高1-2磅7刚买的新拍子可以拉磅数吗8每次换线的时候胶粒是否更换或转动胶粒8横线和竖线哪个先断9怎么解决我整天断线的问题9羽毛球线绷错了怎么办9一根BG65线有多长10跑线怎么办10少拉一根横线的上线方法11空拍上机穿和穿好线再拉有啥区别11球拍穿弦注意事项与一些小技巧12怎样成为一名好的羽毛球穿线师13拍子拉线心得分享15几种常见的打结法方法18Yonex穿线示意图19YY推荐的基本拍线穿法介绍(2008)22Kawasaki(川崎)2600拉线机穿线过程24YONEX羽毛球拍的拉线完全指引29DIY如何自己给羽毛球拍拉线32(一)拉线的准备32(二)拉线的基本过程35(三)几点补充40(四)关于线的磅数42原创四点拉线的基本过程42我的四结拉线全过程54VICTOR球拍拉线与剪线法全解69张人穿线法示意图73附录1、badminton英文单词74关于拉线 经验之谈线拉的好的拍子磅数足:拍框基本不变形,张力均匀,线的表面无伤害,打结干净漂亮,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拍子的寿命。线拉的不好的拍子有是从表面看不出什么,其实线和胶粒已经损伤的很厉害了,在医学上叫内伤吧,有时打着打着,莫名其妙的线就断了(有些自认为暴力DX 还自认为自己的杀球功夫见长了呢)。另外由于拉力不匀还会造成拍框的损伤,最后导致减少拍子的寿命。磅数的含义个人认为,例如你告诉你的穿线师你所需要的磅数,到你的线在拍子上最后所得到的磅数,充其量也只是大概其一个的相对值,明确的告诉你,不会准确,也不可能准确,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太多的可变因素,另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商业上流通的精确而有效的仪器,用来测量拍子上好线之后的张力(测网球拍的已经有了)。为什么说是相对的首先来谈一下“磅数”这个概念。个人理解,在于大家所谓的磅数,是指拉线机预设的一个值,并不是球拍上的线所承受的拉力。例如,两个拉线的人用同一台校正好的手摇机,拉出来的结果肯定不一样。在这里因为含有太多的人为因素,但机器毕竟是机器,最终拉线还是靠人来操作的,我们暂时抛开机器的因素,先谈一下最明显的两大人为可变因素。1.拉线的人的经验 2.工作态度以及拉线的速度拉线“人”的经验没有经验的我们暂时叫拉线员,这了类型的人只是受过最基本的训练,师傅怎么教了,他她就怎么做,客人说多少磅,就拉多少磅,纯属无机操作。如果你问为什么这么做,回答是不知道,估计也不想知道 这种类型的属于(No brain),估计小店里的MM大多属于这个类型。还有一种就是有经验的拉线“师”具有多年拉线经验,可以根据不同的拍子,不同的线,不同类型打法的人,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在操作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调整,可惜这种人太少。再有一部分人,介于中间,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工作态度以及拉线的速度多数街边小店一般只有一台拉线机,如果生意忙起来,拉的越快才能拉的越多,赚钱也就越多,所以速度对他她们变成了最重要的事而不是质量,于是和消费者之间产生了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快速拉线的问题快速拉线对拉线的质量产生了最严重的影响。你看着拉线过程越快越熟练,结果就越糟糕。由于大部分线本身的结构都有一层非常薄的表皮,可以想象拉线MM把线拉的唰唰做响,线和孔之间产生的高温,会对表皮造成多么严重的损害。打了蜡的还好一点(如果你有条件 假如你在大学上学,在显微镜或是高倍数放大镜下看一下就明白了。估计你当时产生掏枪杀人的动机,我一点都不会怪你)。磅数不足以及掉磅的问题再有一个大家经常讨论的就是磅数不足以及掉磅的问题。手摇拉线机的一个最主要的误操作,就是拉线的速度太快,原因是因为机器的结构造成的,从理论上来讲,每根线从开始到拉到最后将要结束时,应该有一个匀减速,在拉到预定张力之前,最好有一个停顿,也就是说越慢越好,目的在于让线有一个自由延伸的过程。而大多数操作者在飞快的操作过程中,传感器只测到了一个极其短暂的瞬间值就松开了。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手动拉的线比电子的差好几磅的原因。所以我的结论是:机器没错,是人的错。由此得知:一般的来讲,拉线的速度越快,磅数就越不足,掉磅也就越快。总结所谓的磅数只是对你个人的一个相对概念。张三的25磅和李四的25磅可能相差2-3磅,比王二麻子的所谓30磅,实际上可能还高1磅。你的磅数就是你的磅数,千万别跟别人比。怎么才能改善这种情况?把自己和拍子调整到最佳状态。下面出几个方案 看是否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变现状1.自己或是和朋友 或是建议自己的俱乐部买一台拉线机 自己学习拉线2.自己学习拉线 借用或租用街边小店的机器3.寻找有经验有责任心的老师傅4.寻找小店不忙的时候去拉线5.如有可能 在旁边看上上策自己或是和朋友,或是建议自己的俱乐部买一台拉线机,自己学习拉线。大家都会问 值得这么做吗?给你讲个故事,你了解跳伞运动吗?假设有个老教练跳了50年伞了,如果你是学员,你敢请他帮你叠伞吗?回答是:你敢他也不敢,因为“Your life is in your own hand”当然这个例子太夸张了,是想说明,如果你自己掌握了这项技术而且拥有自己的拉线机,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你能够最高质量的拉出你最舒服最满意的感觉,在拉线的过程中,不用别人提醒你,你也会百般小心,因为谁的拍子谁最心疼啊(尤其¥1000以上的高档拍)。我还记得有的球友形容,自己的拍子就是XLP,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摸吧。经济问题以后我们单独来探讨。上中策自己学习拉线,借用或租用街边小店的机器,要自己学会拉线,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拉多了就能熟能生巧,越拉越好。中中策如果有些球友不愿意自己拉,嫌麻烦,至少应该寻找有经验有责任心的老师傅,这个可能在偏远地区,也不太容易。中下策寻找小店不忙的时候去拉线,因为忙的时候,要赶进度,拉线的速度再快也不嫌快,造成质量直线下降。下下策最起码,如有可能,在旁边看,有一种做法必须杜绝,那就是预穿线,拉的时候用钩子钩,这种方法最伤线 (打蜡好一点)。如果拉线MM坚持说不会伤线,你跟她说,我先钩你一下,看看有什么感觉。烧拍不如烧穿线机很多球友会提出,放下技术不说,自己买机器经济上不核算,那要看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如果你真的了解市场以后,可能会改变你的看法,其实不象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国内的拉线机我不太了解,可以问猪猪大侠,只知道以前全世界大部分拉线机无论什么牌子,都是由台湾生产的,估计象这种没有太大技术含量的机械,目前会转移到大陆生产,由于拉线机的结构不同,所以价格的范围也比较宽,一般来讲,电脑控制的最贵,然后是手摇式,最便宜的是重锤式。我个人只是用过手摇式和重锤式,如果是个人用而不是商业用图,这两种基本可以满足需要,如果经济上比较充可以考虑手摇式,如果不愿意花太多钱重锤式也算不错的选择。其实重锤式比手摇的第一个好处是,由于结构特点所决定,一但校正以后不会改变;第二,由于结构简单基本上没有机会出故障,所以不存在维修问题。烧机如同烧拍,永远无上限,最好还是设一个下限。重锤 六点 台式 飞夹(如果是上高磅 最好是固定夹)。六点非常重要,尤其空拍在高磅的状态下,特别需要这些支脚的保护,这个档次的机器应该在$300左右¥2000,还不到两支好拍子的价钱,所以应该说,不贵,如果你保护的好,可以传给你打球的孙子的孙子。非常赞同一句话:“你的磅数就是你的磅数,千万别跟别人比”。我也是这样觉得,我们打球拉的磅数是为自己适合的磅数拉的,是为了适应自己的最佳手感而调整的,并不是要和别人攀比谁的磅数高谁就强。所以说,拉第一次,感受一下,高了低了,然后下次还去同一家店,找同一个拉线员,让他拉线,并适当的升高或降低磅数,以至于最终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力度,而并非最适合自己的磅数。这句话和我引用楼主的那句话并不矛盾,我是帮他扩充了一下意思,呵呵。其实从实际意义上说,我们需要的是合适的拍线松紧度,而并非磅数,磅数只是一个可作为参考的衡量松紧度的标准,所以,在同一家店,同一个穿线员那里换线,可以很容易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拍线松紧度。用钩子钩线为什么不好切忌拉线员预穿线,用钩子钩线。我看见给我拉线的几个人在拉球拍2点、10点的位置时,都用钩子使劲钩线,才能使横线穿进线孔啊!其实,不用钩子的意思是:是在开始穿线到最后打结,都不用钩子拉扯任何一处线。如果公共孔不容易通过,正确的方法是扩大线孔,一般用锥子。当然,用锥子不是每个人都OK的。我是特地采购了很多锥子,最后采购了YONEX的锥子是最好的。我自己也有GOSEN的锥子,但是要DIY一下才可以比较好用。我还特地多采购了几把,穿线师可以向我采购YONEX的锥子。锥子主要的问题是,使用者如果使用错误会直接把线扎断,或者在孔内磨破线的表皮。一般没有把握就在穿线之前就用锥子扩大线孔,在穿线过程中轻微扩大一点即可。至于到底如何使用,一个要看锥子的类型和线孔的类型,有些是直接扎,有一些是要扎一点扩一点,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处理,防止一时开心浪费线也浪费精力。不同机器的结构特点下面再简单分析一下 不同机器的结构特点:在市面上最流通的可能是这种比较传统的六点:手摇落地式。下面一个是台式。由于手摇式机器出现的比较早,大概有20-30年的历史了,结构上基本没变,这种机器如果操作不当,拉出的结果,误差最大。电子式的或是电脑控制的,从结构上做了重新设计,对传感器的设定做了调整。另外在拉线的速度上,找出一个最佳值,所以拉出的结果,误差应该最小。还有一种,就是六点重锤式,专业人士可能对这种机器不屑一顾。穿好了拍子再打蜡好吗穿好了拍子再打蜡如何?还会掉磅么?还有打蜡会有什么好处?结论:会更滑,容易掉磅,搓球、劈吊都会变得比较困难,另外就是容易跑线。穿拍前用蜡块蹭线(打蜡)为什么不好?滑,会夹不住线。用蜡不足磅,而且走线厉害,主要是线面太滑,影响控球,而且掉磅也快,貌似那些蜡融化后会对线表面涂层腐蚀。为什么羽毛球拍穿线时,横线要比纵线高1-2磅许多人在穿线的时候,会问这个问题。答案在于羽毛球拍穿线的方法。羽毛球拍总是从穿纵线开始的。比方说,纵线拉到了23磅。纵线拉好了以后,便开始拉横线。这时,横线拉力就要提高到25磅。当横线拉紧到25磅时,纵线被横线顶弯曲,纵线有被拉长的趋势,以至于纵线的张力被进一步提高,也接近了25磅左右。因此,当羽毛球拍全部穿好了以后,纵线不再是原来的23磅了,而和横线接近,也应该达到25磅。当球拍从拉线机卸下来的时候,如果纵线与横线的拉力还有细微差别,拍框还会微微变形,最后达到平衡。如果横线偏紧,拍框会有变瘦的趋势。反之,横线偏松,拍框会变胖。如果,刚穿好线的拍子变形过大,说明拉线不平衡,或者拉线技术有问题。变形过大,对拍子很不好。如果纵线和横线拉同样的磅数,一旦松开球拍拉线机的支撑点,球拍就会变形:拍框变胖。磅数比较高的话,球拍可能损坏。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拍弦打断以后,我们应该立刻把对称方向的线剪断。否则,那些没断的线,在不平衡的状态下,继续作用于拍框,使它变形,以至损坏。羽毛球拍框不是完全刚性的,它会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变形,达到自然平衡。你可以试试手上的拍子,不会感觉到纵线会比横线松一些的。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先穿横线,再穿纵线。理论上和实践上,也是可能的。那样的话,横线就应该比纵线低1-2磅了。现在的拉球拍为什么要先拉竖线而不能拉横线,是因为现在的架拍方式还没有横向内置支撑,没有内置支撑先拉横线会变形或断拍,先拉竖线是因为球拍的6、12点已被固定(支撑)住,然后拉好的22根竖线又对横线形成一个支撑,再通过一些磅数的调整,这样球拍就不易变形横线也不是从头到尾都是加磅的,也要根据球拍的形状、距离在适应的位置要做出减磅的处理,竖线的最后两根也要根据它的距离做出双根拉或减磅的处理。刚买的新拍子可以拉磅数吗问:刚买的新拍子,商家说不要拉磅数高了,说对拍子不好,请教,新买的拍子,直接拉24磅可以吗?对拍子有影响吗?请高手指教,谢谢!答:以材料学的角度没有这种说法,反而一开始拉低磅,再上高磅还比较容易伤(拉的次数越多,拍子越容易死)。只要店家拉的力平均、稳,拍子没有瑕疵,就不会有这种什么先拉低磅,让拍子熟悉,再拉高磅比较好的说法。拍子不会有熟悉这种事情!学过材料学的就一定知道,只要在一个材料的yield stress下,都是elastic deformation,当力移除的时候strain就归回原点。只要不要超过材料能承受的yield stress就不会变型。若真的要变型,不管第几次拉,会变就会变,反而次数多,容易造成fatigue failure。而且拍子再出厂前,绝对都已经做过品管测试才出货的。店家通常都怕顾客上高磅,他们就得担风险,不然就只是真的不懂,人云亦云。所以才会有流传这种讲法的。每次换线的时候胶粒是否更换或转动胶粒请问各位:你们每次换线的时候,胶粒是否更换或转动胶粒角度?答:每次换线的时候,把胶粒转个角度,目的就是让线不勒在原来的线痕(沟)上。这样做对防止拍子坍塌是有好处的。横线和竖线哪个先断问:请教线损,横线和竖线哪个厉害。我的VS-800线,拍面的中间区域,竖弦都有磨损,而横弦,基本没有磨损。请问大家,这是正常现象吗?答:一般都是竖线先磨损,在甜区附近的话,正常怎么解决我整天断线的问题问:我用的是NS8000 2U的拍子,拉29磅,用BG65,相对来说是比较耐用的线的了,是训练线。我一个星期大概训练6次左右吧,一般都是整个下午。我几乎每一个多星期就断一次线,而且是断在正中间,不是击球部位问题。之前拿过去店里尝试换过胶粒,但也是一样,甚至试过用另一只拍子3天就断线,当然前提是我是典型的进攻力比较强的,力量比较大,就算放到跟我几个省队出来的朋友比也不落下风。现在就是烦恼怎样才能更加耐用,让我不用整天为拉线跑来跑去。答1:楼主这个水平了,一个礼拜断一次应该也是正常的吧。答2:亮骚帖答3:显摆贴答4:这种断线基本没辙羽毛球线绷错了怎么办见图,请高手看看。 横线位置有缓震垫的,拉线之前最好都专门叮嘱几句让拉横线之前看清楚位置,否则很多时候拉线的也不看看拍子就直接开工,拉到那个位置发现走错了也不管你死活,直接就拉下去了。这种东西实在是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但是深深毒害了消费者,也给商家增添了麻烦一根BG65线有多长请问有谁知道,一根BG65线有多长?穿1个拍子至少要多长的线?YONEX的一条线我过手的最短的是9.8米,最长的10.2米。根据穿法不同使用的最少线长也不同。最少的方法是工业穿法,而且必须是反穿线,可以用到8米左右,如果小拍面又是22/20线甚至可以到7.9米。而正常用电脑机穿线,最短是around world方法,可以到8.2-8.35米,已经是相当紧凑的穿法。跑线怎么办个人感觉around world和YY4点穿法都很容易跑线,反而是2点的不会跑线,掉磅也不明显,不过拍框变形比较厉害,心疼!版主能解释下吗?还有,一直喜欢68TI的弹性,但基本.跑线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羽毛球经常会有球友提出这个问题。而同样是拍类运动的网球就几乎不会见到这样的问题,因为网球只要打都会跑线,所以跑线在网球运动中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常识。说到跑线,有两个方面需要作出解释。第一,线拉好之后,每条线和另外数条线互相叠加施力组成网面,在击球的瞬间提供足够的反弹以击球。那么如果施加的力量不是垂直于拍面,200多公里速度的一枚5g重羽毛球打在球拍上造成的侧向推力也是很大的。自然就会跑线。第二,由于羽毛球线很细,穿线后,线质和粗细造成线掉磅,一般认为相对细幼的线掉磅会相对较快,粗硬的线掉磅其实也很快,24小时掉个14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基于以上的解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有湿热干冷,使用频率等等外界因素来干扰,因此线到底是否跑的快还是跑的慢不是一个严格的界定,只是有一个经验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说那个线容易跑线,那个线不容易跑。穿线方法来说,其实没有特别的优劣。不是说我穿YY就要比你要的高2磅,用aroundworld就一定要高一磅,而用张人就必须少2磅。主要是一个基础数据和经验评估出来的。一般理论上是接头越少,掉磅的机会就越小。不掉磅的线是没有的,公认掉磅比较慢的是一些线径较粗的线。比如:65、70、95,每个人打球的频率和使用的强度不同,还是有差距。见仁见智。少拉一根横线的上线方法请教各位大哥 少拉一根横线的上线方法有用过的吗有啥好处?不减震,减少的是5点附近拍框受力。反正我不喜欢,人家看了就说:断了根线还补上用,挺节俭嘛。听说香港曾经流行过这拉法,效果各有说法,但现在已经很少,出名的店只懂健儿还是这样拉。而猪猪版主所说,如果拉大盘线就会省出一支球拍的线,再厉害一点可以省2支的。这是众多理由中唯一无可否认。空拍上机穿和穿好线再拉有啥区别很多好处:1.穿好线在拉,先拉竖线,是从一边穿起,穿到另外一边,在穿好半边竖线的时候,因为球拍两边受力不均的缘故,这个时候拍子固定的位置经常容易向没有受力的那边偏掉一些。而空拍上机穿是从12点方向开始向2两边分别拉,左右两边各拉11条,拉线过程两边拉好的线相差不大于2条,这样保证球拍受力是一样的。2.穿好线再拉,在穿线过程中,穿好竖线再穿横线,横线是从拍底部开始拉,在拉第一条的时候,非常容易拧麻花,球弦是抗拉不抗扭的,空拍上机不会出现此问题。另外穿好线再拉,稍微不注意,在双线孔,两条线就会出现交叉或者重叠,空拍上机也不会出现此现象。3.穿好线再拉,穿线抽线过程线材的磨擦太厉害,线表面很容易受损,空拍上机可以V型来抽线和过线孔,在抽线过程你会明显感觉到,抽线过程中阻力很小。4.很多店穿好线再拉,怕线摩擦太厉害,客人不要,或者拉线方便,都会打蜡,或者涂点大宝润滑,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线表面涂蜡或者其它润滑的东西,拉好一条线,用座夹去固定,因为线表面很滑,这个时候座夹即使卡住,也很容易退线,容易产生掉磅,尤其是打蜡,很多细小的蜡掉在底座上,时间一长,底座都固定不稳,而且有打蜡或者涂东西.,在劈吊的时候如果磅数本身就不高,更容易走线。5.不相信的话,你把空拍上机穿好后剪下来的线头和穿好线再拉剪下来的线头对比一下线材的形状和表面的磨损程度,你就知道差距了。一般情况下,没有那个拉线员会主动给你空拍上机,况且拉线员的空拍上机水平还参差不齐,不一定能给你空拉的就能拉的好。球拍穿弦注意事项与一些小技巧1.作为一名穿线师,拿到球拍的第一步是先检查拍子,是否有掉漆,拍框是否有磨损,以及利用你的经验,对拍子的可以承受的磅数做一个适当的判断。这一点参加国际比赛穿线时,一定要注意,运动员拍框都磨损很厉害,但是经常又要求上高磅数,所以,自己要对球拍做一个判断,能否上高磅数,对于拍框上的掉漆以及磨损要事先指出,避免造成不必要麻烦。2.球拍上机,拍柄LOGO向上,这点很多人容易忽略。讲个笑话,上次去比赛,绑一个运动员穿完拍子(网球),问他感觉如何,他说,还好,就是打的结太多了,你怎么打了4个结头,一个省队队员说的话,当时崩溃,其实各地差距真的很大。3.在线上涂一层工业用白蜡,减少拉线过层中弦与弦之间的摩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因线的表面比较滑,会导致座夹不紧,容易掉磅。4并不是有证书的穿线师就一定穿得好,拿一张证书,无非让运动员多掏点穿拍费而已,除了ERSA(美国穿线师协会),其它协会都是花点钱就可以混到一张证书。5.纠正个误区,也是让我很反感的一个问题,经常很多人问,是不是电脑穿线机比手工的好,手工的是不是磅数不准。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和球拍一样,没有最好的拍子,只有最适合你的拍子,所以没有最好的机器,只有最优秀的穿线师。同样的机器,设定同样的磅数,不同的穿线师能穿出不同的效果,关键在于穿线师是否足够用心和他是否具备足够的技巧。6.一名优秀的穿线师,穿拍子的全程,双脚是不需要移动的,所以一定是原地不动的。7.对同一支球拍而言,提高拉线张力的实质是以其力量性能换取控制性能,而球拍自身的总体性能并不会因拉线张力的提高而相应提高。说一个很八卦的事情,前2个月参加比赛,中途受伤退出比赛的选手,都是拉高磅数的选手。8.作为一名穿线师,应该尽可能去了解每一款球拍的性能,究竟是进攻还是平衡还是防守,每一款弦的特性,每个人的打法、能力,这样才能将球拍、球弦通过最适合的磅数组合起来,因为我们是专业的,我们必须给顾客更多更合理更理性的建议。也只有这样才可能让你的职业穿线道路走得更远,职业球员私人专用的穿线师,根据对手以及打法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磅数在球拍上做不同的改造,国外的运动员球拍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私自的改动。9.为了是打结点不容易掉磅,可以采取2个小技巧。第一,增加磅数,我想这点很多穿线员都知道;第二,线拉一次放掉,再拉一次,再打结,这样相对来说能使弦的张力更精准。10.参加正规大赛,为了使弦拥有最佳的弹性,运动员当天比赛用的球拍,穿线师早上6点就必须起床穿球拍,而不是头一天晚上将球拍穿好,球拍在穿好弦的24H内大概会掉10%左右的磅数。怎样成为一名好的羽毛球穿线师一直以来,有很多朋友总问到我一些关于穿线的问题,我想,我的回答总是比较片面而且带有个人色彩的,不如把我的一些经验和意见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不对的请大家指出,不全请大家补充,有争议的请大家讨论,这样才能更加完善我们的拉线技术,才能为球友们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首先要说的是拉线并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按既定的步骤做完即可,并不需要去发挥多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你在操作的过程中不犯错误,就算出色的完成了本次穿线工作。如果你能在长期穿线工作中极少犯错,你就是一名优秀的穿线师。还是先说说拉线机吧,它在拉线工作中占据着最最重要的位置,我们只需要追求不犯错误的拉线师,但对拉线机的追求却永无至尽,它越精确,越先进,越能提供出更专业的穿线服务。先把机器分成两类:电子拉线机和手动拉线机。这两类拉线机的主要区别是电子拉线机通过微型电脑来操作并控制磅数,而手动拉线机通过人力进行操作并通过弹簧来控制磅数。两者相比较当然通过电子拉线机拉出的磅数更加精确。但是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拉羽毛球拍而不是拉网球拍,所以我们再把拉线机作另一种分类:即羽毛球专用和羽网两用。网拍的拍面和羽毛球拍的拍面是有很大区别的,共享一个支架在对球拍的固定上误差是会比较大的。后面我还会说到固定是拉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网拍和羽毛球拍在拍框厚度上的大不一致更决定了羽网两用拉线机在拉线的过程中拉线的机头和拍框之间就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拉线对球拍也是比较不好的。因此拉羽拍首选当然是羽拍专用拉线机,所以拉线机如果分得更详细就分四类:1.电子羽拍专用拉线机;2.手动羽拍专用拉线机;3.电子羽网拉线机;4.手动羽网拉线机。对于羽毛球拍拉线而言,个人认为选择优先的顺序:1234(2和3有争议,因为各有优缺点,2对球拍呵护更好一些,3磅数更精确一些)。这只是从类型上分好坏,实际上,品牌上也要分好坏的,生产厂家的不同,生产出来的机器的性能也自然不同,但这里就不去说它了。以上说的是硬件,现在再来说说软件。穿线的方法有很多种,大家说的比较多的就是YY的“四点法”;GOSEN的“张人法”以及VICTOR的“威克曼法”。似乎每个品牌为了增加自己的品牌文化都想自创一套穿线法(不知将来有没有“李宁法”?),但其实这些穿线法都大同小异,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不同,也没有谁好谁差的说法,因为他们都遵循一些基本的法则。1.空拍上机,穿一根再拉紧一根,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了保护线。如果先全部编好再去拉紧就会使用穿线钩,在钩线的过程中对线表面层的伤害很大,有时还会让线扭成麻花状。2.拉紧竖线的过程中一定要从中间往两边拉,这样做的好处是使球拍两边受力更均匀,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都容易使球拍变型。3.横线磅数比竖线高10%。因为在拉线过程中先拉的竖线此时拉线没有阻挡,当拉完竖线拉横线的时候竖线已拉紧而横线通过竖线时走线是一上一下交错通过,故拉横线时要受已拉紧竖线的阻挡,线有上下弯曲的走向。因为必须增加10%的拉力才能最终使横线与竖线的实际磅数保持一致。以上是拉线必须要遵守的三大原则,不论你使用哪一种穿线法,这三点都必须遵守,不然你肯定算不上一个好的穿线师。再说说作为一个金牌穿线师应当做的工作及细节问题1.从拿到球拍的那一刻起,首先应当做的工作是检查。检查球拍的胶粒是否有脱落或破损,如果有则应及时补上或更换,这样既能保护线也能保护球拍。(但个人认为这个环节最还好是由球拍主人自己去做,当然,如果球拍的主人是现役的职业运动员则例外。)2.固定。这个环节尤为重要,可以说就像羽毛球技术里的后场高远球。这是基础,做不好就不能拉好线。固定的得太松就会使球拍在拉线的过程中变型,固定得太紧就会使球拍在拉线前提前变型。这一项工作需要凭拉线师的感觉来定。固定这一环节需要拉线机仪器的精确度。两个支臂一定要左右对称并处于同一水平面。拍头位置以及拍框与中杆连接处一定要压好,垫子一定要顶住拍框,使球拍在拉线过程中没有松动现象。所以我一直主张用羽拍专用拉线机拉羽毛球拍。在某些细节上羽拍专用拉线机对球拍的呵护会很细致。六个点都固定好后就可以开始拉线了。3.调整线夹的松紧。线有粗有细,每一款线的线径都不一样,所以拉线之前一定要根据所拉的线的线径来调整一下线夹的松紧,松了夹不牢,紧了伤线。更何况线夹用久了自己也会松,所以这个程序也一定不能少。4.拉线。在这个环节里面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1)竖线一定要从中间往两边拉(前面已经说过,有点啰嗦)。2)尽量使用底座夹,不要去使用飞夹,飞夹固定线远不如底座夹牢固。3)拉线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胶粒,在球拍的某些位置胶粒很容易随着拉线的走向从拍框往外移动,在某些位置一定要用手抵住胶粒从而避免线与拍框直接接触。4)拉线过程中尤其是拉横线的过程中一定要用手护住球线,使线在拉紧过程中处于直线状态,这样磅数会更加精确。拉线完毕之后也不需要再理线。(拉完后再理线的算不上好的拉线师)5)拉紧过程中要尽量慢。因为线有它自身的延伸性,慢一点磅数会更准确,当然也不能太慢。6)最后打结的那根线最好增加10%,因为打结的那一小段线没有用机器收紧,人力收紧的肯定不会有机器收的那么紧,增加10%的磅数可作一些弥补。以上是我个人对拉线的一点看法和意见,最后说一点:作为一名称职的穿线师,就不要辜负顾客对你的信任,在拉线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要细心,不要犯错,不要为了速度而省略一些东西,只要你对你的顾客,还有你手中的球拍和球线认真负责,你就是金牌穿线师。拍子拉线心得分享近日一朋友开的羽球KASON专卖开张了,进了台6点拉线机,偶终于可以一尝拉线的趣味,昨晚处女拉耗时4小时才拉好一张怪网。为什么说怪呢,首先是拉线机没调校过,磅数不准,其次是穿线跟打结都跟网上诸位的教学贴学得四不像不伦不类,总之.囧今晚总结经验,再次温习网上诸大神的教学贴之后,胸有成竹的再去拉另外一支拍。这次穿线和打结基本都对了,不过竖线有一个结打的时候偶偷懒直接用尖嘴钳拉紧,结果把线勒断了,只好在拍子外侧打了一个结,所以今晚唯一遗憾的地方莫过于此。这几天的心得和经验(算得上是个人的一点感悟吧)特发上中羽,与各拉线新手、爱好者分享,另请诸位穿线达人不吝赐教!若有不对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点,偶不是上蜡支持者,伤机器,线磨损不磨损倒不怎么觉得。对于羽毛球穿线法的个人理解首先要说明的一定是YONEX穿线法啦!YONEX穿线方法我认为应该是源自于子母线穿线法,这种穿线方法的张力比较均匀,柔和。穿线测量工作简便,穿线工作速度很快。而且,通用性很强。因此得到大多穿线师的认同。YONEX公司对于穿线的横竖线穿法有几种变化。首先,我对各种方法做一个简介。最初的YONEX穿线法是一条线穿的,也是大家常常说的“工厂穿法”。现在遭到大多职业穿线师BS的穿线方法其实很早的时候是被广大穿线师认可的。01年前后,YONEX的穿线图纸才开始陆续更新成2线4结穿法,也就是现在大家比较推崇的YONEX穿法,其实这种方法的灵感应该是从网球的子母线穿法继承改进而来,横竖变磅的具体方案也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而得到最终确认,即横线比竖线高2磅。开始的YONEX穿线方法的横线起始位置是在拍头的8孔(有的是9孔),直接比竖线高2磅,一直穿到最后一条横线,在T头(厂家的说法是三通位方向)7或者8孔收尾。这种方法我个人认为,是参照网球拍头起始穿线原则而演变过来。随着近3年来,穿线师普遍反映,从拍头开始穿羽毛球拍的YONEX方法的致命问题是非常容易导致球拍在极高拉力(29以上)下,5、7点位置爆裂。05年,YONEX公司正式提出把拍头开始横线改为三通位方向开始。这种解决方法可以减少球拍5、7点位置爆裂问题,随着球拍材料的深入改造,这个方法迅速得到认可。07年以来,所有的YONEX穿线方法都改为新方案。对于竖线穿法有多种。1.竖线中央两条开始向拍柄方向拉,使用固定夹固定后逐条拉其它竖线。2.固定第二条竖线,拉第一条竖线,并向另一侧第一条竖线拉开来,左右分别拉其它竖线。3.同时拉第一条和第二条竖线,用两个夹子固定第二条竖线,再拉第一条竖线并向另一侧拉竖线,并左右逐步拉完。对于要求比较低的球拍可以用第一种方案,缺点是左右第一条竖线拉力不足;对于要求比较高的低拉力球拍可以采用第二方案,这种方法对于起始位置的要求还不算很高,可以较容易固定并保证拉力不损失;对于要求高并且拉力很高甚至是专业高拉力就最好用第三种方案,这种方法不仅保证拉力准确,而且降低夹子对线的损伤,因为太高的拉力必须把夹子调整到非常紧才能固定,这样往往会造成线被夹扁导致改变线的性能。竖线逐步展开后,对于跳位也有很多方法。最老的方法是扇面展开一直到最外的一条。比较流行的是9跳12的方法,现在在普遍采用。其实,7跳12的方法虽然知道的人不少,但是大家都觉得太麻烦而没有使用,在电脑机上拉,我个人更推荐这种方法,因为打结的线长最短,更能减少打结对拉力的损耗。横线起始大家都差不多,一般是5、7孔打结的比较多,当然也可以5、8孔打结,我个人喜欢8孔打结。原因很简单,这样损耗比较小。对于横线起始的拉力问题也是业内争论不休的一个老问题了。变与不变,对于穿线比较喜欢深入讨论的网友可以一起探讨一下。我个人加或者不加,加多少都有一套自己的习惯,说起来很复杂。就让大家讨论出个结果也许会好。如果有球友曾经在我店里穿过线,我很希望大家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横线在穿线过程中一定是一条一条穿过。对于过孔是否使用钩子问题,已经有了权威的解释,就是不允许。现在过线只能使用锥子,使用锥子其实是很让人头痛的一个问题。记得我在01年刚刚开始学习穿线的时候就因为连续扎断2、3条线而拒绝使用锥子,其实一把好的锥子是穿线师得力的工具。现在市场上专用的高端锥子不下千元,一般的也要200多,我个人沉迷的是日本“张人”穿线师陈sir的那支碳纤维锥子,基本上随意扎过去都不会给线造成任何直接损伤,口水流的那个惨!横线在穿线过程中一般是禁止使用任何润滑剂的,网球方面的高端线已经在线上做了处理,不需要涂蜡。羽毛球线的线径太细,能在这么细的线上作出各种花纹是很困难的技术了,大家却要用各种材料填平它,那不是很大的损失吗?更何况,使用蜡和滑石粉这些材料之后会直接影响固定夹和机头线夹,导致拉力不足或者不均,容易造成球拍断裂。百害而无一利的技术,还是不学的好。另外,锥子扩孔还有一个小作用,就是减少线在公共线孔与另外一条线的摩擦,避免高温造成外表皮烧坏导致断线。大家可以尝试把温度计的水印泡压在线上,以你平时穿线速度扯动,可以看一下温度升高了多少!一支球拍穿好后,应该是一个完美的结束和一个辉煌的开始。说到穿线方法,日本的官方方法不是YONEX的,而是日本GOSEN的“张人”穿线师使用的“张人”穿线法(“张人”是日文汉字,解释出来就是“高级穿线师”),“张人”方法是一条线穿完,分成长短两边。同样拉力下,张力大于其它普通方法。还有就是胜利的“V6”,伪YY穿法,环游穿法等等。每一种穿法又要根据团队不同有各自的变化。天,想全部理解明白是很麻烦的事情。不管那种方法,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球拍的使用者可以发挥球拍和线的最大威力和保护球拍延长球拍的寿命。以上见解首发在这里,希望大家多多讨论,如有疑问和错误,请大家及时提出。偶会尽快解答和探讨。谢谢几种常见的打结法方法 Yonex穿线示意图Yonex最新拉线指引:YY推荐的基本拍线穿法介绍(2008)在推荐的张力以内穿线,横线的张力要比竖线高10%,但最后5根与竖线的张力要保持一样。为了使你的球拍保持穿线前的形状,推荐你使用这个张力控制。竖线:从顶部中间开始(左右对称操作),分别向两边逐条依次穿至离拍框下部中心第9,直接穿过第12和第10 ,并在第8打结。横线:先在离拍框下部中心第6打结,再从第9开始穿横线,往上逐条依次穿到第7为最后一根,跳过第6,然后在第5打结。下载 (96.19 KB)2008-3-15 21:05ARC10/ARC7/NS8000/NS7700/NS7000/AT900穿法(单通道线孔设计)见下面左图竖线:从顶部中间开始(左右对称操作),分别向两边逐条依次穿线,跳过A直接穿过B,再跳过C和D、穿过E,然后再跳过F、穿过G,之后跳过H并在I打结。横线:先在拍框下部红三角处打结,再从H开始穿横线,往上逐条依次穿线,跳过B、穿过A,然后再跳过J、穿过K,再跳过L和M、在N打结。NS9000X/NS9000S 的拍线穿法(单通道线孔设计)见下面右图竖线:从顶部中间开始(左右对称操作),分别向两边逐条依次穿线,跳过A直接穿过B,再跳过C、穿过D,然后再跳过E和F、穿过G,之后跳过H、通过I,最后跳过J、并在K打结。横线:先在拍框下部红三角处打结,再从J开始穿横线,往上逐条依次穿线,跳过D、穿过C,然后再跳过B、穿过A,最后再跳过N、在O打结。Kawasaki(川崎)2600拉线机穿线过程 两结为了是打结点不容易掉磅,可以采取2个小技巧:第一,增加磅数,我想这点很多穿线员都知道;第二,线拉一次放掉,再拉一次,再打结,这样相对来说能使弦的张力更精准。竖线从中间往两边,横线甜点区加磅10%,左右6根。我使用的拉线机是Kawasaki 2600拉线机,已经使用12个月,但是保养得比较好,平均每月拉拍数量为200支左右。假设我要拉一支YY的MP99羽拍,要求拉力为24磅,则操作步骤如下:1.检查球拍是否存在裂痕或严重碰撞产生的隐患,以避免在拉线过程中球拍损坏。检查胶钉是否受损,最好是用一字螺丝刀把所有的胶钉旋转到一个完好的方向(拉力在22磅以下的球拍不提供此服务)。2.将球拍固定到拉拍机上,首先固定6点及12点位置,要求使球拍不能从机上脱落但有一定的松动余地为准,或者以球拍的延伸量小于1毫米为准。其次固定2点和10点位置的固定夹,要求固定夹具与球拍框体接触但不能使拍框产生变形为准(如球拍空框状态下已经存在形变则可适当调整)。最后固定4点及8点位置的固定夹,要求将拍框夹紧并允许拍框左右两边同时产生0.5毫米以内的变形。3.剪出八倍拍身长度的线,用来拉竖线,将剪出的线对称的穿过中间两个线孔。将拉线机调到高于顾客要求磅数1磅(即25磅)的数值(此作法意在保证甜区的弹性更出色)。将最中间的两条竖线同时夹到夹线片内并收紧(注意要保证两条线平行不能交叠),收紧后分别用线夹固定好两根线,再分别单独拉紧两根起始线(保证每根线的拉力都能达到25磅),做好起始步骤之后,向左右两边依此拉好中间的6条竖线,其间要注意不能操作得太快,使拍线更充分的延伸开来。拉好中间6根竖线后,将拉拍机的磅数调回顾客要求的拉力(24磅),再按先前要求的细节小心的将剩余的竖线一次收紧。当拉完最后一条竖线之后,左右两边剩余的线长约为20厘米左右,将线穿过下8孔直接打结后结束竖线穿拉。在这要做说明的一点是打结的要求,很多人要求预留出60厘米以上的线长在穿过打结孔后收紧并固定好才打结,我认为这个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每一条竖线的拉力,但是对拍框也造成较大程度的损伤,而我使用的打结办法对拍框毫无损伤,而且对于拍线拉力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4.在拉拍机上穿好所有的横线,但是在下11孔和12孔之间的位置(也就是倒数第4和第5根横线之间)预留出80厘米的线长。同时将拉拍机磅数调整为高于顾客要求的2磅拉力(26磅)。做好以上步骤后按拉竖线时的起始要求拉紧并固定好倒数第4和第5根横线。然后首先从倒数第6根横线起向上(拍头方向)依次收紧横线,收紧至剩下5根横线时,调整拉力为25磅,收紧至剩下2根横线时,调整拉力为24磅,拉完上部的横线后打结。结束上部横线之后,将磅数调整回到26磅,将剩下的4根横线依次收紧即可结束拉线。不过我一般在拉完下9孔的横线后,跳过下8孔穿过下7孔多穿一条横线,打结点根据球拍情况选择在下11孔或下10孔位置。这样处理的目的一是为了增加弹性二能防止竖线意外断线。5.结束拉线之后,首先松开2点和10点位置的固定夹,其次松开4点和8点位置的固定夹,最后再松开12点和6点位置的固定夹。在执行以上拉线步骤的过程中,要求全程缓慢收紧以保证获得充分的弹性,另外要求在拉横线的时候同时整理横线的位置,使所有的横线都能保持平直。说明:该办法是在张人穿线法的基础上融合自身拉线的经验进行调整,目的在于保证竖线拉力的均衡性又能保证整拍甜区的弹性,同时还可以对球拍拍框的2点和10点位置进行保护(很多球拍尤其是YY球拍损坏的位置大部分集中在这个区域,经分析认为是由于使用自上而下的横线拉线顺序使该区域受力增加而造成的)。经几个月的使用并对顾客进行跟踪访问得知,该方法有效解决了拉线致使球拍变形的问题,而且甜区弹性十足,最重要的是可以长时间保持均衡的拉力降低掉磅幅度,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缺点就是操作起来耗时相对要多一些,目前我需要30分钟才能弄好一把球拍,不过我并不是专职拉线师而是门店经理,所以手法熟练的穿线师用此法拉线应该可以控制在20分钟左右。楼上朋友操作很细致,球拍一定穿的不错,还有几点我们讨论一下:1.先要跟顾客说明其要求磅数是指横线还是竖线,行业标准指的是竖线磅数,但很多商店把这个磅数作为了横线磅数,第一次来穿线的朋友最好拿支店里穿的球拍感觉一下再确定磅数,如果大家都按行业标准来办事这一部就省了大多,但作为行业标准的测磅器市场上都没有几家准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领导这些东西的是商人而不是科学家。2.使用固定型号的球线好说,如果更换型号穿线师要根据球线的性能对磅数进行建议调整,这需要穿线师熟悉很多常见羽线的性能参数。了解使用者击球习惯,对甜区的要求,以前羽线损伤的原因,注意要结合当时的气候因素。如果是更换球拍还要掌握拍杆过硬磅数适当下调,过软加磅的原则,来适应顾客手感。球拍重平指标发生改变也要相应调整。3.根据球拍现状估计建议最高穿线磅数上限,商定所有事宜开工4.根据自己穿线机具体情况固定6、12点,几乎所有穿线机6、12点工作前后形变都比较大(可以自己拿直尺量一下,刚刚架拍跟穿好竖线拍框形变至少1毫米,这是6、12点架拍系统的正常形变引起的),将球拍通过6、12点固定,并拉长1毫米左右,根据机器形变多少跟磅数高低稍微调整。以YY MP99为例球拍上部夹具应卡在拍头9-10胶粒之间,下部可以卡在从下第11胶粒处,这两个点是穿线中MP99形变最大的位置,夹具力道上掌握有轻微压力,下部可以稍微紧一点,此时6、12点变松也不要去紧螺丝。5.操作中球拍不变形是不可能的,尽量掌握不要上瘦下肥,要保证拍框长度几乎没有变化,拍框下部夹具在穿线结束后跟球拍靠而不压,这是要达到的标准,在拉到上部时可以随球拍上部形变将夹具调整再调整,原则是靠而无力,主要是限制在拉线时球拍随拉线拉力的形变。6.横线增加的磅数不能是千篇一律的,要根据竖线磅数跟拍形综合考虑。7.通过数以百次的穿线实践证明个人认为横线从拍框最宽处(或稍微向上1-2个胶粒处)向上下交替对称穿线各4根(是因为穿完竖线这里形变最大,应力最集中,别忘了加磅),之后向下穿完,照顾羽毛球拍强度最薄弱的下部,推荐空9号孔直接跳到8孔打结,YY也默认这种处理方式,注意特别是最后3根尽量不要超过30磅。再向上将上部收紧,从竖线最后一根处减约1磅,过2根再减1磅左右(借鉴大傻前辈的方法),实验证明(真的进行了实验,估计世界上开展这项实验的不多,不知是不是首创)确实比YY推荐的直接减2磅好,甜区范围内控球更加稳定,特别是深度跟力量,如果拍头单侧4根范围内容易断线可以考虑再加一根,要减磅或者打结松一点,做过实验加了这一根使甜区明显变硬,甚至有点震,但真正大力爆发时很爽。8.结束拉线,如果您对自己的技术非常有把握从哪里先松都一样的,因为那时夹具跟球拍基本都是靠而没有挤压的,如果可能上的磅数过高建议最后松6、12点,松的时候一定要慢最后的建议,在拿不准球拍羽毛球线跟穿线机的情况下穿线时可以打活结,手感不好可以解开重拉,就算是低磅预拉了一遍,第2遍拉时要比估计第2次操作磅数稍低一点,因为线比原来的新线硬了。打结不掉磅的方法有很多种,个人比较喜欢使用起始钳,打结对线的要求比较高。双线4结最科学,但不是YY推荐的方法。竖线打结的两根对甜区的影响很大,可以通过打结调整球拍的手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究小说主题课件
- 护理教学组织寄生虫
- 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讲座专题解读课件
- 卫生突发类面试题目及答案
- 公务员课件讲解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库和答案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报告
- 销售话术培训改进分析报告
- 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年财政财经及财政业务相关技能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工程例会管理制度
-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产品方案设计模板
- 产科手术麻醉
-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新时代青年做好新时代使命担当人
- 2-U9C操作培训-MRP运算
- 【上海市塑料探究所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8200字】
- 浙教版二年级下册递等式计算题100道及答案
- 安全管理核心制度综合体系华润置地北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