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九B).doc_第1页
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九B).doc_第2页
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九B).doc_第3页
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九B).doc_第4页
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九B).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专题测试卷生物(九B)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则上述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鉴定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A、B液混匀,然后加入组织样液中摇匀、观察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可以用适宜浓度的盐酸代替蔗糖溶液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D在种群密度的调查中,常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3某班同学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相关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并作了记录,下列记录正确的是A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能看到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B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蓝藻的叶绿体C在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显微镜下看到的紫色边界就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D若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获得较好的效果,应将视野调暗4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童求平均值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可能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5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测定细胞液浓度C验证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6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 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C水质、水量、pH均可看做无关变量 D洗涤过程中水温只要保持相同即可7右图为研究酶高效性的相关实验,请仔细观察后指出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A催化剂种类B环境温度C试管的大小D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8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温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9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5尾体色一致的小型鲫鱼腹腔注射05 mL肾上腺素溶液,然后置于背光处,2h后发现鲫鱼肤色变淡。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实验变量是肾上腺素,观测指标是肤色深浅的变化 缺少对照组,对照组应与实验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可以得出肾上腺素使皮肤色素细胞减少的结论 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应选择肤色较浅的鱼作为实验材料A B C D10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汇总结果,统计分析;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其正确的顺序是A B C D11下表为某学生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请据表分析,如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的哪些试管A1、4和5 B2、3和7 C5、6和7 D1、2和51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AABB;aB;AaBBC;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13科学家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每组实验中莴苣种子数量均为100粒),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种子萌发率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14现有A、B、C二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 nm的蓝紫光和640660 nm的红橙光。那么根据图实验现象推断A、B、C三种灯泡与图1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及温室中应选择的灯泡种类分别是A,A灯 B,B灯 C,B灯 D,C灯15某人利用以下材料:容积相同的几只玻璃缸,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蝌蚪常用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50温水处理了10 min的原来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等,设计了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变化,具体步骤见下表(代表等量加入),观察蝌蚪完成发育所需的天数,下列预期及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乙同于丙,结论:甲状腺激素经处理后活性不变B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甲同于丙,结论:甲状腺激素经处理后失去活性C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甲丙乙,结论:甲状腺激素经处理后活性降低D现象:若发育所需的天数甲乙丙,结论:甲状腺激素经处理后活性不变16右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17在下列科学研究中,采用的技术手段相似的一组是证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利用大肠杆菌产生人类胰岛素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鉴定乳制品或饮用水中是否含大肠杆菌A B C D18下表示26下交替地暴露在红光和远红光下莴苣种子的萌发率(R连续1 min红光,FR连续4 min远红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B光照处理时间越长,莴苣种子的萌发率越高C莴苣种子萌发率的高低以最后一次曝光的波长为准D远红光下萌发率低,红光下萌发率高19选取健壮且叶龄相似的油菜叶片数片,用直径为1 cm的打孔器避开叶脉打下小圆片60片放入水中,采取措施将叶片内的空气逐出,代之以水,充满水的叶圆片沉入水中。把下沉的叶圆片连同水放置在黑暗处备用。取6只烧杯分别编号1、2、3、4、5、6,各倒入20 mL凉开水,用玻璃管向3、4、5、6号烧杯内的凉开水各吹气数分钟,再向6只烧杯中各放入叶团片10片,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作如下表所示的处理: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向3、4、5、6号烧杯中的凉开水吹气,目的是增加水中的CO2含量 叶圆片最先上浮的应是5号烧杯 本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温度、CO2含量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实验中3号与5号烧杯比较,可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A B C D 20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B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控制产生抗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C甲组小鸡存活是因为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H5Nl型病毒的抗体D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21菠菜叶片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但对一些实验来说则不适合。下列哪个实验适合采用菠菜作实验材料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 B细胞中脂肪的鉴定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多种植物细胞的形态22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成熟C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各组花蕾都是经受粉的23为了研究用基因重组方法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第二步: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第三步:观察干扰素是否给癌细胞的生长带来了变化。有人认为上述实验计划中存在不足,并提出下列几种改进方法:将培养的癌细胞分成两组,一组添加干扰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分别观察生长情况;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制剂,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你认为最佳的方法是A B C D24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为亲本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这种育种方法叫花药离体培养 B过程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 D过程必须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25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h,然后将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如下图),在阳光下照射4h,将此叶片脱色处理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将怎样?这个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什么Aa部呈棕褐色,b部呈蓝色;光 Ba部呈棕蓝色,b部呈褐色;CO2Ca部呈棕褐色,b部呈蓝色;水 DA部呈棕蓝色,b部呈褐色;叶绿素二、非选择题26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 (填序号),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有 (填序号)。(2)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3)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 A做实验时,可用蒜叶代替洋葱根尖 B做实验时,可用鸡血红细胞代替紫色洋葱表皮细胞 C做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实验时,可用龙胆紫代替苏丹染液27阅读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实验目的:验证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与生长素有关。确定某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范围。(二)材料用具:萝卜、水稻、油菜等种子若干;试管、移液管、培养皿、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 mgL-1,10 mgL-l,lmgL-l,01 mgL-l,001 mgL-l)。(三)实验步骤:取5支试管,编号。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5支试管中各放入2粒某种子,浸泡24h。取5个培养皿编号(15号),每个培养皿内事先都垫上用蒸馏水浸湿的滤纸,将从15号试管中取出的种子,分别放入与之对应的15号培养皿中,在湿滤纸上均匀摆放,盖上培养皿盖(假设氧气充足)。(四)观察与收集数据:略。 (五)分析与讨论: (1)本实验步骤中,有三处不够严谨,请指出并改正: ; ; 。(2)为使实验结果真实和具有普遍性,需要 。(3)若你是该实验小组的成员,负责观察和收集数据,请你按实验目的的要求,设计一张记录表格。28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等。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有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 。请说出你的理由。 。(2)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逆后的步骤: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 ; 。29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丝状真菌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这些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极其繁多,其中绝大多数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1)该实验对照组是实验组合 。(2)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不能等同于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其理由是 (4)为了进一步研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作出假设: 。实验材料和用具:土壤浸出液、蒸馏水、淀粉糊、恒温箱、烧杯若干、试管若干、碘液、斐林试剂等。主要实验步骤:a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编号为A、B,放入 。在A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 。b在室温(20左右)下放置7d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 mL,各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c在A1、B1试管中加入 ;在A2、B2试管中加入 ,并进行沸水浴。d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及结论预测:a如果假设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b如果假设不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30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地区一定区域内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1)在对植物种群密度进行取样凋查时,常采用 法。某同学调查狗尾草种群密度时,随机选择了2m2m的5个区域,各个区域内的个体数依次为22、20、24、19、23,则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为 株m-2。(2)一个物种的 及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3)据调查发现,在2000年前当地并无豚草分布。以上数据表明,豚草在20022006年间其种群数量呈 型曲线增长,这样增长的原因可能包括气候适宜、空间条件充裕及没有天敌等。 (4)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存在着明显的生存优势,对于豚草的这种生存优势的形成原因,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豚草根部分泌的某种物质抑制了龙葵等植物的生长。请你利用下列给出的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这一假设。写出第四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材料及用具:完全营养液、蒸馏水、龙葵、豚草、锥形瓶、量筒、滴管等。方法步骤:第一步: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加入适量的完全营养液,取长势较好的豚草植株种植于瓶中。第二步:将甲瓶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全部取出其中的豚草植株。甲瓶中的培养液保存备用。第三步:另取两只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乙、丙,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第四步: 第五步: 结果预期及结论: 31低温和高温会导致植物细胞受伤害,为了探究高温和低温对小麦的伤害,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原理: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的影响时,原生质的结构常被破坏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含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各种杂质以及温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从而带来实验误差),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抗逆性愈弱。(2)实验材料:小麦幼苗。(3)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4)分析变量:自变量: 。因变量: 。(5)实验步骤:第一步:取小麦幼苗30株,去除残留胚乳,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第二步:取四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0 mL蒸馏水,编号为1、2、3、4号;第三步:(6)回答问题:实验的第一步中要去除残留胚乳,并用蒸馏水冲洗的目的是 空气中的CO2会溶解于蒸馏水中,从而给实验带来误差。在你设计的实验中,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你的做法是 参考答案(九B)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CDBBDACCCBB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DCACABDBCBC26(1) (2)洗去浮色 溶解叶绿体色素 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固定 (3)C27(1)应再设置一对照试管,加5 mL蒸馏水,编号为6 步骤2中的种子数目过少步骤3中的滤纸应该用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湿 (2)用不同植物种子重复上述实验(仅答重复实验不全面) (3)见下表:不同浓度的生长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28(1)不科学 没有对照实验 (2)将子一代分成性状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组,让甲、乙两组的果蝇分别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乙组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分别统计甲、乙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