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钢琴习惯.doc_第1页
练钢琴习惯.doc_第2页
练钢琴习惯.doc_第3页
练钢琴习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练钢琴才能事半功倍 -练钢琴的一十六个好习惯习惯一: 弹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动作。 动作以手指韧带的拉伸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类似于跑步、游 泳前的准备运动,能使你更快地进入弹琴状态。冬天的话可以先抱会儿 热水袋暖暖手。习惯二: 坚持每天弹一段哈农。 只要你开始弹哈农了,就坚持每天弹一段。这样,即使每天没太 多时间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于退得太厉害。对初学者来说,每天 弹哈农更能保持稳定的进步。习惯三: 尤慢至快。 慢练的好处实在太多,我就不说了。总之,慢练就是王道。 习惯四: 第一遍弹就重视谱子上的每一个符号。 许多人第一遍弹都会忽略谱上的表情记号,然后在弹熟后改,其 实在第一遍弹时就注意表情符号更能加深对曲子的理解。习惯五: 弹琴时备一支铅笔。 很多时候谱子上并没有详细的指法、强弱指示,这时候,就需要 用笔来把我们自己认为合适的指法、 强弱等记号标上去。 记住要用铅笔, 不然写错很难改哦!习惯六: 没弹熟一首曲子前少听录音。 录音只不过是一个参考, 没弹熟就听录音往往会导致我们去模仿 录音,从而盲目追求速度,并失去自己对曲子的理解。习惯七:学会分段练习,单独揪错。 不要每次都从头弹到底,第一遍弹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熟悉 一段以后再练下一段。一旦发现哪里有错误,要单独把错误的地方挑出 来改正。分段练习也更有利于曲子的整体把握。习惯八: 尽量保持良好的手型。 不论弹什么曲子,不论用什么速度弹,尽量保持良好的手型。也 许有人会说:速度上去了,手型就没法保证了。其实不然,能在高速弹 奏中保持良好的手型也是检验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标准之一。 PS:在你没有达到大师级水平前,不要问为什么录象里钢琴家的 手型、触键并不符合要求。习惯九: 弹与自己水平相近的曲子。 很多人喜欢弹超出自己水平很多的曲子, 这样做其实是有害而无 益的。 曲子超出自己水平很多, 你就很难保证自己技术处理上的准确性,甚至会有大量的错音。而且以后即使有水平弹奏这曲子了,也很难改回 来。(我血的教训)习惯十: 学会背谱。 很多好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有目的的背谱。 这并不仅仅是在锻炼你 背谱的能力, 而是要你有更多的保留曲目。 这样既能提升对曲子的理解, 也可以偶尔在人前“秀”一下。习惯十一: 明确每天练琴的目标,不要同时练很多曲子。 和学习工作一样,练琴也需要有目标。比如确定今天要练熟曲子 的某一段, 或者要把某首曲子背出来等等。 不要盲目地同时练很多曲子, 囫囵吞枣式的练习会使你感到进展缓慢。 相比之下集中突击一到两首曲 子效果会好很多。习惯十二:严谨至上,切忌得过且过。 弹琴不严谨可以说是业余弹琴者的通病。 弹琴过程中难免会有各 种各样的难点,这时千万不能有得过且过的心理,每啃下来一个难点, 水平就上个台阶。习惯十三: 经常使用节拍器。 虽然曲子的节奏是活的,但在曲子的框架没成型之前,多用节拍 器。节拍器控制节奏只是它最基本的功能。在弹奏练习曲时,可以靠节 拍器实现逐渐提速。习惯十四: 经常返工以前弹过的曲子。 所谓“温顾而知新”, 我已经弹过的曲子并不代表我已经真正掌 握它。许多乐曲理解、技术处理上的要点第一次弹完曲子时并不一定会 理解,都需要在水平更进一步后,靠返工来巩固、认识。习惯十五: 避免超负荷的练习。 今天就看到一个“弹琴弹到手疼”的帖子, 或许是练习方法上的 问题,但超符合练习也会导致手疼。虽然苦练、多练的确有利于技术的 进步,不过也要有个度,弹的过多也会伤手,反而不利于进步。习惯十六: 学会保护双手。 很多同胞都喜欢打篮球、攀岩等等户外体育运动,其实这是很容 易伤到手的。 轻则韧带拉伤, 重则骨折, 这对我们弹琴者来说是致命伤。 许多女孩子都喜欢留长指甲,这也是弹琴的大忌。 最后总结一些关键字做为中心:严谨、扎实、坚持、合理、适度、动脑 恒心。 -练钢琴的十二种坏习惯坏习惯一:只看手 不看谱。这个是大部分初学者的通病。许多人一旦感觉能把谱子背出来以后,就不再看谱子弹,虽然看着手有助于找到琴键的位置,但看着手却弹很难发现自己哪儿弹错了。 尤其是初学者,刚开始学琴,而且对五线谱还不是很熟悉,一直看着手弹,即有可能弹错,又不益于学习五线谱。坏习惯二:弹琴时坐姿不正。 “站如松,坐如钟”是一个人良好精神面貌的表现。弹琴时也要坐端正。弓着背弯着腰翘着二郎腿弹琴,既不雅观,也影响手臂手指的发力。坏习惯三:盲目追求所谓的“标准手型”。这个概念说起来比较费力,大家可以参考“打倒手型派”的一些帖子,他有些地方解释得还是很到位的。确实近年来国内通用的所谓的“标准手型”存在许多的弊端,推荐大家可以看下卡尔莱默尔著的现代钢琴演奏技巧,这本书对弹琴的各种技巧动作做了很详细的诠释。坏习惯四:盲目追求速度。这点我在练琴的一十六个好习惯一贴里已经提到过,说来说去还是这句话:慢练是王道。坏习惯五:盲目追求完成曲子的进度。很多人拿到个新谱子就想马上把它弹得像录音里一样,从而忽略了曲谱上的许多表情记号,甚至还会有大量错音,虽然听起来也许还不错,但实际上漏洞百出。要知道“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揠苗助长”式的弹琴只会适得其反。与此相同,不要同时练习很多曲子也是这个道理。坏习惯六:弹熟了便不肯再放慢。一个曲子弹熟以后许多人就再不肯放慢弹,认为没这个必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坏习惯。大多数曲子弹熟以后,必须要经过无数次的“返工”才能基本成型,而每一次返工都要以“慢”为基础。如果弹熟以后就不在慢练,就很有可能把曲子弹“油”掉。坏习惯七:练一个曲子永远是“从头到尾”。换而言之,就是不会分段练习。许多只会“从头到尾”练得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首曲子里总有那么些错音改不掉、每次弹到那么几段总会有停顿,不论练了多少遍,还是改不了。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有把难点、错段拿出来单独练。所以练琴时一定要学会分段练习,这样才利于改正错音,也便于解决曲子中的技术难段。坏习惯八:盲目选弹难曲。这个与我写的练琴的一十六个好习惯一贴里的“习惯九”意思大致相同。 这里我就补充一句,诸如幻想即兴曲、钟、革命等经典曲目,在选弹前请先估量下自己的水平。坏习惯九:过多弹奏练习曲,尤其是哈农。练习曲只是锻炼技术的一个手段,但并不是个完全的方法,尤其是弹哈农。虽然我赞成练习哈农,但不主张把它当作是练习基本技术的“圣经”,毕竟其中的内容过于机械化,连多了重复的东西相当于是浪费时间。其实把一些乐曲中的难断抽取出来练习,也不失为锻炼技术的一个好方法。坏习惯十:过度追求技术。这点相信所有都能理解,被标榜为所谓“中国人练琴的通病”,望大家能驱而避之。虽然对没有技术做基础,空讲感情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但弹琴的是人,不是机器人。没有情感的音乐相信是没什么人会接受的。坏习惯十一:留着长指甲弹琴。带着长长的指甲弹琴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