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莉针炙减肥.doc_第1页
张振莉针炙减肥.doc_第2页
张振莉针炙减肥.doc_第3页
张振莉针炙减肥.doc_第4页
张振莉针炙减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炙减肥前言针炙减肥的形势:略针炙减肥主要内容:1、针刺有效穴位2、耳穴、 减肥隶属3、梅花针、 减肥4、拔罐、 减肥一、针灸减肥病因病机:过食肥甘,原味之品,可致肥胖脾肾气虚:痰湿内停,蓄于肌肤造成肥胖中老年以后,肾气渐衰,五脏六腑功能减退,久坐少气以上造成水谷精微不正常输布而蓄积引起肥胖 胃:受纳消化 脾:运化水谷精微;肥甘原味运化失常产生痰湿 肠:传导功能,失常 使导功解失常 肺:主皮毛,通调水通:肺气有促进和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泌尿 脾:运化水谷精微: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运化水湿: 有促进水液代谢作用。肾:是人体主持水液代谢器官。总之:针炙针炙减肥是通过一些机体内部的变化未实现的现代医学认为:1、摄入量多排出量少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起来。二 2、针炙为什么能够减肥达到减肥肠中医认为选取祛湿化痰的穴位 疏通经络,疏通气血现代医学:实践证明:针灸对减肥有很好的疗效,同时针灸减肥对食物亢进,血压,植物神经功能及能量代谢都有良好的调整作用。许多学者认为针灸减肥效应可能是通过调整下丘脑的饥饿信息抑制饥饿感减少摄食而产生,同时针灸还能纠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植物神经功能接近或达到正常人水平。最近还有研究表明针灸可能会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机能加强,促进甲状腺分泌从而提高患者ATP酶的活性增强BMR(基础代谢率)致使能量消耗增加,起到减肥效果。二、常用的经脉和穴位1、肺经:尺泽 微屈肘,右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治等荨麻疹,风疹,痤疮,酒糟鼻 ,湿疹, 减肥。列缺: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治荨麻疹 风疹 湿疹 颜面浮肿 水肿 偏头痛列缺通任脉 水液代谢(可通小便,小便量少针刺此穴小便量增大) 妇科:用艾薰此穴小腹感到热。手阳明大肠经:合谷、原穴、手背在第1、2掌骨挠侧中点荨麻疹 痤疮 酒糟鼻 黄褐斑,风疹,面部疾病。有理气疏泄功能,可影响全身的消化,镇痛,呃逆,合谷配三阴胶,可以治妇科病,此穴可使白细胞数目增加并使吞噬能力加强。免疫力提高的作用。曲池:合穴、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踝连线的中点处。治:风疹 荨麻疹 痤疮 酒糟鼻 湿疹 日光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 黄褐斑等。足阳明胃经:天枢:前正中线旁开2寸 平脐治:荨麻疹 湿疹 肥胖 消瘦 面萎黄水道:天枢下3寸 前正中线旁2寸。 治:肥胖 妇科病梁丘: 郄穴 在髂前上棘与膑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髂骨外上缘上2寸 治 瘙痒症 面部斑疹 肥胖足三里:合穴 在小腿外侧,距茎骨前缘1横指犊鼻穴下三寸 治:荨麻疹 风疹 痤疮 丹毒 上睑下垂 肥胖症 消瘦 面萎黄 延缓衰老等上巨虚:大肠下合穴在小腿外侧 距胫骨前缘1横指,犊鼻穴下6寸 治:荨麻疹 白癜风 肥胖症丰隆 络穴 在小腿外侧 外踝尖上8寸 距胫骨前缘2横指(在上巨虚下2寸条口,条口后1寸) 治:痤疮 肥胖 咽炎 甲状腺机能亢进厉兑 井穴 在足第2 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肥胖 面神经麻痺 咽喉炎足太阴脾经:公孙 络穴 在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 赤白肉际处 治:肥胖病 痤疮三阴交: 小腿内侧 内踝尖上3寸治:荨麻疹 黄褐斑 丹毒 过敏性皮炎 银屑病 皮肤瘙痒 下肢静脉曲张阴陵泉: 合穴 在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治:肥胖 湿疹荨麻疹 神经皮炎 白癜风 下肢 静脉曲张 水肿 腿一按一坑用此穴(祛湿)血海: 屈膝 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治:荨麻疹 风疹 痤疮 白癜风 银屑病 神经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大横:前正中线旁开4寸 平脐 治:肥胖 形体消瘦足太阳膀胱经:肺俞(3) 心俞(5) 膈俞(7) 肝俞(9) 胆俞(10)脾俞(11) 胃俞(12) 三焦俞(腰1) 肾俞(腰2)大肠俞(腰4) 八足少阴肾经:太溪:输穴、原穴,在足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治:荨麻疹、冻疮、瘙痒症延缓衰老,水肿照海:八脉交会穴 在内踝下缘凹陷处治:肥胖症阳虚气虚足少阳胆经: 带脉 阳陵泉足劂阴肝经:太冲:输穴、原穴、在足背、第三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治:黄祸斑、痤疮、面N麻痺 面痉挛等等行间:在足背第1、2跖骨间 趾蹼缘的后方赤白 际处治:黄祸斑、面N麻痺 面肌痉挛。任脉:中极:脐下4寸治:水肿、痤疮关元:前正中线 脐下3寸治:面部无华、黄褐斑、肥胖症、延缓衰老面神经麻痺气海:前正中线 脐下1.5寸治:湿疹、黄褐斑、面色无华、肥胖症颜面浮肿、面神经麻痹、延缓衰老中脘前正中线、脐上4寸治:荨麻疹、肥胖症、消瘦以上是减肥中常用穴位:加之丰隆、支沟、增国排泄量及治疗便秘三、辨证1、肝阳上亢、性情急躁、眩晕头痛,舌红脉弦治法:平肝潜阳、侠溪、行间、太冲,曲池脾肾阳虚:腰酸腿软、阳萎、乏力肢肿等舌淡、脉细、宜补脾肾治法:脾俞、肾俞、太白脾虚温困型:脘腹胀闷、肢体困重、小便短赤(痰浊)苔腻脉濡治法:化湿和中(化湿祛痰)中脘、水道、脾俞脾胃蕴热:消谷善饥、口渴喜饮、舌苔微黄、脉滑数治法:曲池、支沟、上巨虚,内庭 天枢肝瘀气滞:腰腿软、两胁胀满、舌暗、脉沉细治法:太冲、行间、曲地、三阴交四、主要穴法在治疗中心的作用:合谷:理气 起疏泄作用,可影响全身的消化、镇痛呃逆 合谷是保健强壮穴合谷配三阴交、可治妇科病 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全身免疫力。足三里:它虚实兼顾,可补可泻丰隆:清热利湿,化脂祛痰太白:加三阴交,祛痰湿,消脂补气血列缺:可影响任脉水液代谢 治疗妇科病,列缺可通小便,可增加小便排泄量,祛湿阴陵泉:(祛湿)腿按之有坑时可用此穴太冲:影响范围广,可疏泄,在临床上常见的胸胁胀满,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暧气不舒,实际上是肝不疏泄,可治痛经高血压,情绪障碍,调理肝肾之气。章门:可影响腿部气血盲俞:对腹部经气有影响。太溪、昭海:阴虚气虚,祛水湿。肾经:可改变肥胖体型。膀胱经:走罐效果比较好,刺激此穴可减肥,皮肤过敏、月经不调、经期易怒等。中极:疏理水道 关元、气海、三脘、任脉和七经八脉关系密切有调节经络调节脏腑的功能。随症取穴。胃火亢盛加合谷,食欲亢进加内庭、脾虚湿困、三阴交太白、肾虚加气海太溪肾俞、照海。便秘:天枢、支沟、丰隆。 月经不调:太冲、血海、天枢、水道、归来心悸心短:神门、内关。五、针法、尿少:阴陵泉、水份、列缺。直刺深度、过脂肪层、肌肉浅层刺激量、因人而宜针感:酸胀麻:酸胀麻(肢体、有传导性)(局部:酸胀麻)六、时间:身体壮、可每天;身体虚,隔天 行针,30-40分 留针可捻转或用电针。耳穴减肥:(主要配合针灸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的方法,简便易行,取穴正确,按压得当起到一定作用。中医认为:耳与全身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关枢,邪气脏腑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可见脏腑有病可在耳廓上反应出来,刺激耳穴上的一定穴位,可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治疗脏腑疾病因为肥胖病,高血脂病和脾肾功能失调有关,通过耳穴疗法能调节脾肾功能达到减肥目的,耳廓血管神经最为丰富刺激迷走神经,可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及内脏功能可影响 胰岛素分泌而抑制食欲达到减肥目的。二、耳穴贴压疗法以适度的按压力刺激耳穴上的某一穴位达到治疗作用常选用的穴位:口、食道、胃、大肠、小肠、饥点、渴点、脾、肺、肾上腺、内分泌、交感、皮质下、便秘点、三焦。三、治疗方法选上述耳宋按压环留行籽,3天实施1次,两耳交替进行,10次为一疗程要求,早、中、晚餐前半小时按压耳穴2分钟以耳出现热胀痛感为宜这种方法需要病人密切配合可提高疗效。梅花针:局部肥胖部位,用梅花针叩刺,中等或在背轻刺激15分钟然后局部拔罐。减肥中的注意事项:1、针灸减肥不是一朝一夕要循序渐进。2、做一点运动或适当参加些体力劳动促进新陈代谢消耗一部分能量。3、注意合理饮食适当控制饮食,少食高脂,高糖食品,多食蔬菜。4、不能盲目减食否则严重者可造成水电解质紊乱酮中毒。严重可诱发心梗脑血栓。1、在讲以前先搞清理想体重是怎样算出来的。女性:(身高cm-70)0.6男性:(身高cm-80)0.7算出的体重10%均属理想体重如果超出20%以上就是肥胖2、计算出自己一天热量需求,一天总热量:每公斤体重30大卡热量,举例:以身高160公分为例理想体重(160-80)0.7=56 5630=1680大卡。三餐热量分配:早餐占1/5=336大卡,中餐占2/5=672大卡,晚餐占2/5=672大卡。黄褐斑一、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由于情志不随,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于面。由于饮食不节,肺甘原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气血不畅,颜面失养。年老精亏等,造成肾阴亏损,而使虚火上炎,肌肤失养,肾之本色泛于颜面。腠理受风以致气血不和不能濡养颜面。现代医学:黄褐斑的发病原因较高: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患者出现黄褐斑。孕妇在妊娠3-5个月时,由于雌激素促使色素产生增加。紫外线照射。药物和化合物(一些激素软膏,银制剂)避孕药。维生素的缺乏。疾病的影响,肝病、结核病。热辐射二、临床表现:淡褐色或褐色斑块,形状不规则常对称分布在唇周、额头、颧、颊、鼻、眼角、太阳穴等处,有的呈蝴蝶形,无自觉症状,初期有的患者有些发红而且淡淡的斑不会被发现一经发现已经长了很长时间,春、夏季加深、秋,冬季变浅。三、辩证1、肝郁气滞:颜面有斑块,腰膝酸软,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舌质暗或有紫斑块,苔薄细,脉沉细。2、肾虚火旺:颜面有斑,有时有些黑褐色斑块,有的也伴有腰膝酸软,倦怠无力,质红少苔脉沉细有时数。3、脾虚湿阻:面斑呈黄褐色,纳呆脘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有时弦。四、治疗:1、肝瘀气滞:必须取任脉经穴。取行间、太冲、(舒肝解郁)气海、三阴交(理气活血),两组穴疏通气血荣面祛斑。胸胁胀满加章门,腰膝酸软加肾俞。2、肾虚火旺(肝肾阴虚)取肝俞 肾俞(补养肝肾,调理气血,荣面祛斑) 足三里(补脾胃益气血) 关元 命门(第二腰椎脊突下)。(益精血,补肝肾)以上各穴补养肝肾调理气血,养阴退斑。3、脾虚湿阻:脾俞(健脾益气) 肾俞(补益命火温煦中焦) 三阴交足三里(补益气血,诸穴共达健脾利湿祛斑养颜)。随症取穴腹胀:下脘 气海 便溏:天枢除此以外还在皮损部位针刺或围刺主要是疏通局部气血。二、刺络法三、耳针法:肾、肝、脾、肺、缘中、肾上腺、内分泌、面颊 月经不调配生殖器 卵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