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方言区大学生普通话语音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摘要】普通话语音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对于粤方言区的大学生们来说尤其如此,本文从普通话语音的四个部分对粤方言区的大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的难点及困惑进行了部分探讨,旨在为这部分人群在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同时,笔者希望运用某些训练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普通话语音的方法来指导粤方言区各专业大学生的普通话语音学习,其中一些训练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更好地丰富理论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粤方言,大学生,普通话,语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全国分布着七大方言区,分别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和粤方言。据2010年底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广东省已经跃居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份,是目前唯一超越一亿人口的省份。而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以及交流的频繁,北方人南下、南方人北上已经成为日益增多的社会现象,语言交流成为这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普通话也因而担负起了重要角色。本文将视角投向粤方言区的大学生,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粤方言区大学生在长期的方言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大量具有规律特征的普通话语音系统性错误或缺陷,并提出解决对策,以帮助这一迫切需要改变其普通话语音的人群能在大学期间,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利用便捷、省时、经济的学习方式,快速纠正错误的发音方法,逐渐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本文将从声、韵、调和语流音变四个大的方面进行分别阐述:1、 声母声母,是一个字起头的音,是吐字准确清晰的基础,声母发音时值虽短,但却十分重要。在连续几年的普通话语音基础公共选修课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粤方言区的大学生在语音的声母部分出现的问题较集中,且很顽固,要完全改正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其中,最大问题当属平、翘舌音的语音分辨问题。1、 平、翘舌音语音分辨平、翘舌音也叫舌尖前音、舌尖后音,从名称当中不难发现,这两组相对的声母都是由舌尖充当发音的主要动力器官,区别就在于舌尖去接触或接近的发音部位不一样,这也是语音教师从教学的角度需要清晰传达给学生的关键所在。舌尖前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舌尖平伸去接触或接近上齿背的位置,气流在这一部位受到阻碍发出的音。在实际发音过程中,有一部分同学接触或接近的部位是下齿背,也有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根据自己的经验教给学生的也是下齿背,这样做可不可以呢?在本人的实际教学当中,我也曾碰到过很多类似的问题,此问题可以分两方面来看:一是从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出发,教给学生的方法应该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应该首先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如果可行,可以从下齿背变换到上齿背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完全可以做到的学生还是占大多数的;二是仍有部分此类发音问题的同学,他们由于环境或个人习惯的影响,仍习惯于将舌尖接触或接近下齿背才能发出“类平舌音”(注:笔者认为,舌尖接触或接近下齿背发出的音,从听感上与平舌音极其相似,且目前计算机辅助普通话语音测试也很难区分,但仍不属于平舌音,因而将其称为“类平舌音”),那么在实际教学当中就不能急于求成,完全要求他们能自然地将舌尖平伸去接触或接近上齿背,发出舌尖前音,暂时保留,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改变这一群体的发音习惯。舌尖后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是舌尖向上翘起,接触或接近硬腭前部,气流在这一部位受到阻碍发出的音。舌尖后音又叫翘舌音,顾名思义,舌尖上翘接触或接近硬腭前部,但在粤方言当中,是没有翘舌音的,普通话中的翘舌音大部分都被发成了平舌音,也就是说,在粤方言区大学生的语音当中是没有翘舌习惯的,语言环境的长期影响也使得这一部分群体很难辨析翘舌的程度是否到位,发出的翘舌音是否标准,这些都直接困扰和影响着粤方言区大学生普通和语音中的翘舌音的正确发出。2、舌面音出现不同程度的尖音问题舌面音j、q、x是普通话语音声母中很重要的一组音,其发音方法讲求的是舌面前部自然拱起,去接触或接近硬腭前部,舌尖自然下垂,或贴于下齿背,气流冲破阻碍发出的音。此时,如果舌尖由于舌面的上拱动作导致些许的向上活动,没有保持住相对静止的状态,将会导致舌面音出现“尖音”的问题,也就是说,本来该舌面起作用的音,变成了舌面与舌尖共同起作用了。在实践教学当中,我经过观察研究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粤方言区的大学生的普通话语音当中都会存在舌面音带有“尖音”的现象,男女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而此问题在北方人当中更多地存在于女生当中,男生较少见。那这就说明了,在粤方言区大学生群体中,舌面音“尖音”的问题是由于其方言的长期影响造成的,我们知道,粤方言中是没有翘舌音的,舌尖或舌面很少会因为语音的发音做出上翘、上拱或类似的动作,那么,在长期的语言习惯当中,这一部分群体就形成了较顽固的发音定势,而不会做出正确的发音动,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正确的发音方法,出现了舌面音的“尖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粤方言区大学生普通话语音中的舌面音的“尖音”问题呢?其一,在课堂教学中,让所有来学习普通话语音的同学都能做到正确的发音方法心中有数,了解之所以会发出“尖音”的问题的“病根”在哪里?其二,帮助有相应发音问题的同学们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改正方法。比如,可以用播音主持专业语音发声课程中的口部操,教会这部分同学练习“刮舌动作”,改善不会舌面拱起或拱起力度不够的问题;还可以单独指导这部分学生通过模仿或自身体验,感觉舌尖被“束缚”在下齿背的位置不能动弹,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舌面前部上拱,舌尖保持自然下垂,贴于下齿背固定的发音方法,从而正确地发出声母中的舌面音。3、部分舌根音声母的变读 粤方言中有一部分舌根音声母的变读字,如“开”、“口”、“坑”、“空”等字读h声母,“花”、“苦”、“款”等字读f声母,这两类字要按普通话读音统一归读k声母。目前,这一类舌根音声母的变读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一记读,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4、部分次方言区仍有n、l不分的问题 粤方言区下属的部分次方言区仍存在着n、l不分的情况,鼻音n和舌边音l在发音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听感上却有很大的相似度,因而对于南方地区的很多人来说,n与l很难区分,经常混读,造成n、l不分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发音方法这个根源上入手,鼻音n的发音方法是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气流振动声带,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冲开舌尖的阻碍。如:“牛奶”、“农奴”、“袅娜”等的声母就是n;边音l的发音方法是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气流振动声带,气流从舌头两边通过。如:“理论”、“浏览”、“流利”等的声母就是l。2、 韵母韵母,是一个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主要成分是元音,因而韵母较响亮,是字音响亮的关键。要想使自己的语音圆润、饱满、明亮、有力度,就要练好韵母的发音。这也是笔者在几年的公共选修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现象,很多粤方言区的大学生不但有着说不好普通话的烦恼,也有如何能让自己在说普通话时的声音更动听的要求。从音节的角度分析,普通话中元音占优势,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韵母的发音方法以及发音者的口腔状态。在韵母部分,最困扰粤方言区大学生的问题当属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的分辨问题。1、前、后鼻音韵母的语音分辨鼻辅音韵母是39个普通话韵母中较特殊的一组,因为单韵母和复韵母都是由元音组成,但是鼻辅音韵母是由元音加辅音n或ng组成的,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各8个,因而在发音时一定要弄清楚准确的发音部位和正确的发音方法。前鼻音韵母是由辅音n结尾的,因而在发音中可借鉴舌尖中音n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无论辅音n前面是什么元音,最后一定是舌尖归音到上齿龈的位置结束发音动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前鼻音韵母发音到位,当然,从元音到鼻辅音的动程也应该是自然到位的,整体的发音才能做到准确、自然。后鼻音韵母是由辅音ng结尾的,因而在发音中可借鉴舌根音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无论辅音ng前面是什么元音,最后一定是舌面后部向上抬起,去接近或接触硬腭与软腭的交界处,气流进入鼻腔通路结束发音动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后鼻音韵母发音到位。为了将后鼻音韵母发得自然、到位,可适当拉开韵腹部分的发音时长,再自然过渡到鼻辅音ng。目前,不仅仅在粤方言区,在我国很多地区,包括北方地区,最难发、发不好的后鼻音韵母当属ing了,这也是一直困扰我们普通话语音教学界的一大难题。出错的两大方向:其一是将后鼻音韵母ing发成了前鼻音韵母in或似前非后的中间过渡音;其二是将后鼻音韵母ing发成了i,多添加了一个元音的成分,这是由于发音者在发音时,由于不会发或担心发后鼻音韵母不到位,发音动作过于夸张,导致发音过程中多加了一个音素,这也是不可取的。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我的教学经验就是首先教会学生准确发出后鼻辅音ng的动作,多重复几次,在发音者的潜意识里“刻”上“标记”,再让发音者拉开、延长韵腹i的发音,之后再过渡到完整的ing的发音,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此方法的重点还在于学生课后的巩固练习,否则也很难达到效果。2、粤方言中的入声韵习惯导致读音短促 粤方言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韵,一般均有-p、-t、-k三类入声韵尾,使入声音节读音短促。而普通话中没有入声韵,古代的所有入声韵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均变为了舒声韵,所以,粤方言区的大学生说普通话一定要丢弃方言中的入声韵习惯,按规律将入声韵转换成普通话中的舒声韵。在重建这些字的普通话韵母时,也不能将这些音节读得太短促,以免留下方言语调的痕迹。3、韵母e发音时舌位过低、靠前单韵母e是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在发音时,舌头位于口腔中的相对位置应该是靠后、稍高,但在很多粤方言区的大学生中,这个音的发音位置往往靠前了,发出的音类似于“大舌头”,很难听,显然是由于发音时舌头放错了位置。另外,在发卷舌韵母er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解决此类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同学们了解韵母e是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可用示例和跟读的方式,逐渐改正这类同学韵母e发音时舌位过低、靠前的问题。3、 声调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粤方言中有九个声调,这给粤方言区大学生普通话学习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主要问题有:1、粤方言中的阴平与阳平调直接与普通话的阴平、阳平对应,阴平调值基本不变,仍为55,阳平调值由广州话的21变为普通话的35。2、粤方言中阴上调的字全部归入普通话上声,调值由35改作214。3、粤方言的阳上、阴去、阳去三调的字合并,统统归入普通话的去声调,调值一律改为51。4、粤方言的阳入调字大体可全部归入普通话阳平调(只有极少数的字例外),调值由2改为35。5、粤方言中上阴入与下阴入的字按规定分别派入普通话的四个声调。4、 语流音变语流音变中有一些变化规律是粤方言中所没有的,如轻声、儿化是粤方言区大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语音时很难掌握的。通过教学中的个案研究展示,让学生从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就是正确的发音方法出发,快速掌握准确的轻声、儿化发音规律。1、轻声 普通话里有的字在一个词或一句话里念得又轻又短,失去原有的声调,这就是轻声。但是,在广州话里,轻声这种语音现象是没有的,学说普通话,如果都按照广东人的语音习惯,字字重度,那就不好听了,更无从谈起发挥轻声的作用。(1) 有规律的轻声字普通话的轻声有一部分可以从语法加以确定,有很强的规律性,学习起来比较方便。这类轻声词主要有:语气词。凡句尾的语气词一律轻读,如“啊、呀、吧、吗、呢”等。助词。凡助词“的、地、得、了、着、过、们”等都是轻读。动词重叠式的第二个字和表示趋向的动词应该轻读。如:看看、想想、出来。名词后面某些表示方位的成分应该轻读。如:天上、地下、家里。构词用的虚词词素“子、头”应该轻读。如:桌子、石头、馒头。(2) 无规律的轻声字 普通话里还有许多轻声词无法从语法上说明它轻读的规律。这些轻声词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词如果不轻读,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如:东西、地道、买卖。第二类词都是重叠词素的轻声词。如: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宝宝、星星。第三类词是口语中常用的词,存在时间较长,一般较容易掌握,但也有一些词对于粤方言区的大学生来说需要逐个掌握,因为很难从意义上、构词上找到它轻读的规律。如:葡萄、玻璃、萝卜、骆驼、棉花、耳朵、豆腐、姑娘、明白。2、 儿化儿化韵在北方方言当中较为普遍,但对于南方人来说,儿化韵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作为长期生活于粤方言区的大学生来说,如何认知儿化韵,并能在恰当的时候说好儿化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后缀“儿”在语音上不自成音节,它和前一个音节的韵母融合在一起,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发生卷舌动作,这种现象就是“儿化”,整个韵母就是“儿化韵”。广东的同学学习普通话,儿化韵是一个难点。有的同学不会发卷舌音,舌头要不弯不过来,要不就是弯过了头,听起来很别扭。即使学会了卷舌动作,念儿化韵的时候,还要注意发元音的同时,舌头就要往上卷,卷舌过晚,念成了两个音节,也是错误的。儿化时,韵母的读音往往会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变化,大致情况有以下几种:1、 韵母的末尾是a、o、e、u的儿化时原韵母读音基本不变,只要在发音过程中将舌头做出卷舌的动作即可。2、 韵尾是-i或-n的,儿化时丢失了韵尾。3、 韵母i、,儿化时在原韵母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铜回收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性飞机蒙皮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问答课件
- 大型物件运输公司合伙协议书
- FMEA失效模式管理分析
- 2025年聚合工艺理论试题及答案(800题)
- 体育赛事行业品牌推广与商业赞助策略
- 保险征求意见稿 合同7篇
- 办公楼内饰工程承包合同2篇
- 住房租房合同范本3篇
- GB/T 15856.2-2002十字槽沉头自钻自攻螺钉
-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 学校防溺水“七不两会”教育(课堂)课件
-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第一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 火电厂工作原理课件
- (完整版)电除颤操作评分标准
- 跌倒坠床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
- 1.8.1项目实施成果规范要求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ppt
- 天文地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行业标准:TSG T7007-2016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