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相对摩尔质量的方法。 2通过实验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质的理解。 3. 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二、实验原理 溶液的凝固点:在一定压力下,固体溶剂与溶液成平衡时的温度。 稀溶液具有依数性,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纯容剂。在确定了溶剂的种类和数量后,溶液凝固点降低值仅仅取决于所含溶质分子的数目。 T*fff m M的单位为 g/mol 凝固点降低值的多少,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目。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溶剂化和络合物生成等情况存在,都会影响溶质在溶剂中的表观摩尔质量。因此溶液的 凝固点降低法可用于研究溶液的电解质电离度,溶质的缔合度,溶剂的渗透系数和活度系数等。由此可见,实验的成功与否决定于凝固点的精确测量。凝固点测定方法是将已知浓度的溶液逐渐冷却成过冷溶液,然后促使溶液结晶;当晶体生成时,放出的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当放热与散热达成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此固液两相达 成平衡的温度,即为溶液的凝固点。本实验测定纯溶剂和溶液的凝固点之差。成时,放出的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当放热与散热达成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此固液两相达成平衡的温度,即为溶液的凝固点。本实验测定纯溶剂和溶液的凝固点之差。纯溶剂(单组分)在凝固前温度随时间均匀下降,当达到凝固点时,固体析出,放出热量,补偿了对环境的热散失,因而温度保持恒定,直到全部凝固后,温度再均匀下降,其冷却曲线见图中曲线(a)。但实际上,只有固相充分分散到液相中,也就是固液两相的接触面相当大时,平衡才能到达,画出(a)冷却曲线。 实际测量中,将纯溶体冷却,达到凝固点时,由于固是逐渐析出,当凝固热放出速率小于冷却速率,温度会不断下降,难以确定凝固点温度。为此,采取方法是,先使液体过冷,再突然搅拌,固相骤然析出大量微小晶体,两相充分接触,放出大量凝固热,温度回升,达到凝固点温度,保持恒定,然后再开始下降。见图中曲线(b)。 溶液的冷却情况与此不同,纯溶剂两相共存时,自由度f*1-2+10,而对于溶液,当冷却到凝固点,开始析出固态纯溶剂,自由度f*2-2+11,温度仍可下降。并且随着溶剂的析出,溶液浓度相应增大。所以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的析出,浓度变大而不断下降,在冷却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线段。见图中曲线(c)。在实际测量时,如果溶液过冷程度不大,析出的固体溶剂比较少,浓度变化比较小,则过冷回升的温度可作为溶液的凝固点,见图中曲线(d);如果溶液过冷程度比较大,析出的固体溶剂比较多,浓度变化较大,则过冷回升的温度低于溶液的凝固点,见图中曲线(e)。因此实验中要控制过冷程度,不能大,并且每次的过冷程度要一样。热不能做到,要对冷却曲线进行校正,见图中曲线(f)。或画出步冷曲线,确定凝固点,见图中曲线(g)。 三、仪器与药品:分子量测定仪 一套 ;普通温度计(0-50)1支;20ml移液管1支;压片机一台; 贝克曼温度计1支。大烧杯(600ml)1只;苯或环已烷(AR),荼(AR)。四、实验步骡: 1按图所示安装凝固点测定仪,注意测定管,搅棒都须清洁、干燥,温差测量仪的探头,温度计都须与搅拌棒有一定空隙。防止搅拌时发生摩擦。 2调节水浴温度,在2左右,并应经常搅拌,不断加入碎冰,使冰浴温度保持基本不变。 3调节贝克曼温度计。使其在5的水中,水银柱停在3左右。(应放在10水中恒温) 4纯奔凝固点测量: 准确移取20毫升苯,小心注入测定管中,塞紧。 (1)苯凝固点近似值测量。直接放入冰浴中,不断移动搅拌棒,使其冷却。当刚有固体析出时,迅速取出测定管,擦干管外冰水,插入空气套管中,缓慢均匀搅拌,观察温度,直至温度稳定,即为环己烷的凝固点近似值。 (2)苯凝固点精确值测量。取出测定管,用手温热,同时搅拌,使管中固体完全熔化;再将测定管直接插入冰浴中,缓慢搅拌,使苯迅速冷却,当温度降至高于凝固点参考温度0.5时,迅速取出测定管,擦干,放入空气套管中,每秒搅拌一次,使环己烷温度均匀下降,当温度低于凝固点近似值0.2左右,急速搅拌,(防止过冷超过0.5),促使固体析出,温度开始上升,搅拌减慢,注意观察温度的变化,直至稳定,此即为环己烷的凝固点。重复测定三次。要求环己烷凝固点的绝对平均误差小于土0003。 5溶液凝固点的测定。取出测定管,温热之,使管中的苯熔化,从测定管的支管加入事先压成片状的 0.2g0.3g的萘,待溶解后用“4”中方法测定溶液的凝固点。先测凝固点的近似值,再精确测之。溶液凝固点是取过冷后温度回升所达的最后温度,重复三次,要求绝对平均误差小于土0.003。取其平均值。再加第二个事先压成片状的 0.1g0.2g的萘,按同样方法。精确测量其凝固点。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冰浴温度不低于溶液凝固点3为宜。 2测定凝固点温度时,注意过冷温度不能超过05。 3溶剂,溶质的纯度都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防止水进入溶液中。 六、数据处理: 1苯的密度公式:(gcm3)0.9001103 t 2苯的冰点下降常数 Kf5.12,代入测量的温度差 T,计算出萘的相对分子量。 3. 萘的相对分子量的理论值为 128.17 g/mol,计算测量的相对误差。 七、思考题: 1. 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量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适用? 答:是稀溶液。 2. 在冷却过程中,冷冻管内固液相之间和寒剂之间,有哪些热交换?,它们对凝固点测量有何影响? 答:液相变成固相时放出凝固热,固液与寒剂之间热传导。当凝固热放出速率小于冷却速率,会发出过冷现象,使凝固点测量偏低。 3. 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络合物的情况时,对相对分子量的测量值影响如何? 答:有离解时,测量出浓度m偏大,mg/M,测出的分子量偏小,发出负偏差。 有缔合和生成络合物时,测量m编小,测出的分子量偏大,发出正偏差。 4. 影响凝固点精确测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称量误差、测量误差;控制过冷程度、搅拌速率,溶剂苯的纯度、温度计读数等。 5. 什么是凝固点?纯溶剂的凝固点与溶液的凝固点的含义是否相同? 6.液体冷却时为什么产生过冷现象? 如何控制过冷程度? 答:由于开始结晶出的微小晶粒的饱和蒸气压大于同温度下的液体饱和蒸气压,所以往往产生过冷现象。 先测量液体的凝固点近似值,温热后,再冷却液体到凝固点近似值以下0.2左右,再突然搅拌,使温度回升。 7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 答: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于T的测量,根据测量误差原理,T值越大,测量出的分子量误差越小TKf m,m大,则T也大,应多加入溶质,但家人太多,不是稀溶液,上面公式不能用。因此加入溶质要适当,一般使凝固点下降0.5为宜。 8为什么测定溶剂的凝固点时,过冷程度大一些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而测定溶液凝固点时却必须尽量减少过冷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空穿越:地理信息系统(GIS)实践课教案
- 小熊开面馆450字(9篇)
- 个人在线教育平台运营合作
- 技术支持与服务外包合同协议书
- 早教老师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早教知识培训小结课件
- 农村生物技术合作研发保密协议
- 早教家长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早恋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钳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试卷全真模拟试题
- 2025年广西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招聘教职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十八项核心制度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食堂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反诈防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砂石垫资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红十字应急救护创伤止血
-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入学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护工清洁护理培训
- 出租房屋安全管理办法
- 违法建筑用电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