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第五章 讲义.doc_第1页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第五章 讲义.doc_第2页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第五章 讲义.doc_第3页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第五章 讲义.doc_第4页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第五章 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第五章 讲义本文由蓝蓝鹏鹏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 9-1、概 述 杆件基本变形下的强度条件 Nmax (拉压) max = A M max (弯曲) max = Wz (剪切) (正应力强度条件) max max Q = A (切应力强度条件) (扭转) max 2008.92009.1 M T max = W max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 压 弯 组 合 变 形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 9-1、概 述 max max 满足 max 是否强度就没有问题了? max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1 应力状态的概念 轴向拉压斜截面上的应力 K P K P = cos 2 P n 1 = sin 2 2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1 应力状态的概念 一点的应力状态:用单元体上六个面上的应力表示。 z 3 单元体:六个相互垂直的平面组成的微小六面体 z zx x x xz zy yz 2 xy yx y y y 1, 2 , 3 1 2 3 主平面:单元体上没有剪应力的面称 主应力: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主应力单元:主平面组成单元体。 主应力单元:主平面组成单元体 2008.92009.1 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1 应力状态的概念 空间(三向)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均不为零 平面(二向)应力状态:一个主应力为零 单向应力状态:两个主应力为零 复杂应力状态: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 简单应力状态:单向应力状态 3 2 1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2 解析法分析二向应力状态 1.斜截面上的应力 y x a yx xy x a n xy a dA x y yx y t t F n =0 F =0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2 解析法分析二向应力状态 1 1 = ( x + y ) + ( x ? y ) cos 2 ? xy sin 2 2 2 1 = ( x ? y ) sin 2 + xy cos 2 2 设0 时,上式值为零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2 解析法分析二向应力状态 tan 2 0 = ? 2 xy x ? y 由上式可以确定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分别为 最大正应力和最小正应力所在平面。 所 所以,最大和最小正应力分别为: 最 最 别为 max = min = x + y 2 + 1 2 ( ( x 2 ? y ) + 4 xy 2 x + y 2 1 ? 2 x y ) 2 2 + 4 xy 主应力按代数值排序: 主应力按代数值排序 1 2 3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2 解析法分析二向应力状态 3.最大剪应力 max 1 = ( x ? y ) sin 2 + xy cos 2 2 x ? y ? = ? 2 ? ? + x2 ? ? 2 2 min x ? y ? ? + x2 =? ? ? 2 ? ? ? max ? 1 ? 2 ?= min ? 2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2 解析法分析二向应力状态 4.三向应力状态 2 三个主应力都不为零的应力状态 12 max = 1 ? 2 2 1 23 max = 2 ?3 2 3 13 max = 1 ? 3 2 max = 1 ? 3 2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3 广义虎克定律 1. 基本变形时的虎克定律 1)轴向拉压虎克定律 y x x = E x 横向变形 x y = ? x = ? 2)纯剪切虎克定律 x E = G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3 广义虎克定律 2、三向应力状态的广义虎克定律叠加法 2 2 1 3 1 3 1 1 E 2 E 3 E 1 1 = 1 ? ( 2 + 3 ) E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3 广义虎克定律 2 1 1 = 1 ? ( 2 + 3 ) E 1 3 若为二向应力状态,有一个主 应力为零,假设 3 = 0 ,则 有: 2008.92009.1 1 2 = 2 ? ( 3 + 1 ) E 1 3 = 3 ? (1 + 2 ) E 1 1 = ( 1 ? 2 ) E 1 2 = ( 2 ? 1 ) E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4、经典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人们根据大量的破坏现象,通过判断推 强度理论:人们根据大量的破坏现象 通过判断推 理、概括,提出了种种关于破坏原因的假说,找出 引起破坏的主要因素,经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 在 定范围与实际相符合 在一定范围与实际相符合 为了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而提出 为了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 而提出 的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设及计算方法。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4、经典强度理论 构件由于强度不足将引发两种失效形式 (1) 脆性断裂 材料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即发生断裂 断 脆性断裂:材料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即发生断裂,断 面较粗糙,且多发生在垂直于最大正应力的截面上,如 铸铁受拉、扭等。 铸铁受拉 扭等 关于断裂的强度理论: 最大拉应力理论和最大拉应变理论 (2) 塑性屈服(流动) 材料破坏前发生显著的塑性变 塑性屈服(流动):材料破坏前发生显著的塑性变 形,破坏断面粒子较光滑,且多发生在最大剪应力面上, 例如低碳钢拉、扭,铸铁压。 例如低碳钢拉 扭 铸铁压 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 最大剪应力理论和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4、经典强度理论 1.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断裂的主要因素是最大拉应力达到极限值 1 = 0 构件危险点的最大拉应力 1 构件危险点的最大拉应力 0 极限拉应力,由单拉实验测得 限拉应 由单拉实验 得 = b 0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4、经典强度理论 1.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断裂条件 强度条件 1 = b 1 b n = 铸铁拉伸 2008.92009.1 铸铁扭转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4、经典强度理论 2. 最大拉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脆性断裂,都 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拉应变(线变形)达到简单拉 伸时的破坏伸长应变数值。 强度条件 1 ? ( 2 + 3 ) b n = 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 拉 压的 向应力状态的脆 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一拉一压的二向应力状态的脆 性材料的断裂较符合。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4、经典强度理论 2. 最大拉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3. 最大剪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最大剪应力 论(第 强度 论)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由 于微元内的最大剪应力达到了某一极限值。 于微元内的最大剪应力达到了某 极限值 max构件危险点的最大剪应力 max = (1 ?3 ) / 2 0 极限剪应力,由单向拉伸实验测得 极限剪应力 由单向拉伸实验测得 =s /2 0 2008.92009.1 max = 0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4、经典强度理论 3. 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屈服条件 强度条件 1 ? 3 s ns = 低碳钢拉伸 2008.92009.1 低碳钢扭转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4、经典强度理论 4. 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由于 微元的最大形状改变比能达到一个极限值。 微元的最大形状改变比能达到一个极限值 强度条件 实验表明:对塑性材料,此理论比第三强度理 论更符合试验结果,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论更符合试验结果 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4、经典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的统一表达式: r 相当应力 r ,1 = 1 r ,3 = 1 ? 3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5-5 组合变形时杆件的强度计算 = + 一、弯曲与拉伸(压缩)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弯 伸( 缩) 变 度计算 10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一、弯曲与拉伸(压缩)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 c ,max t ,max F c = ? A + t ,max c ,max Fl t ,max = W Fl c ,max = ? W Fl F t t ,max = ? W A Fl F c c ,max = ? ? W A = 2008.92009.1 +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二、 弯扭组合变形 l S平面 y 1 S F a 1 MT z 2 4 x 3 Mz MT Fa F (+) MT = Wp = Mz Wz 3 = MT Wp M Fl (?) =? Mz Wz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二、 弯扭组合变形 1 = M = T Wp Mz Wz MT = Wp 3 = ? Mz Wz 2 max = x + y 1 2 2 M = W x + y 1 2 2 min = ? x ? y + 4 xy MT = 2 2 Wp 1 2 = ? + 4 2 0 ( )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二、 弯扭组合变形 M = W T = Wp 2 2 2 = 0 1 2 3 = ? + 4 2 2 2 1 = + 1 2 + 4 2 第三强度理论: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二、 弯扭组合变形 M = W MT = Wp 2 2 2 = 0 1 2 3 = ? + 4 2 2 2 1 = + 1 2 + 4 2 第四强度理论: 2008.92009.1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二、 弯扭组合变形 塑性材料的圆截面轴弯扭组合变形 第三强度理论: r3 第四强度理论: 1 = W M + M T 2 2 r4 1 = W M 2 + 0.75M T 2 式中W 为抗弯截面系数,M、MT为轴危险面的弯 矩和扭矩 W= 2008.92009.1 d 3 32 W= D 3 32 (1 ? ) 4 第五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D d a P G a G = 5 kN a = 400 mm D = 300 mm d = 60 mm = 120 MPa 例 在图示的结构 中,用第三强度理 论求允许起吊的最 重的物体为多少kN。 P+G 圆轴承受弯扭组合荷载。 危险截面在轮盘处。 最大弯矩 1 r3 = W M + MT 2 a a MT = 1 PD 2 M max = 1 = ( P + G )a 2 扭矩 W= 2 1 2W (P + G) 2 a 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