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手册第二章 section 3.doc_第1页
纺织手册第二章 section 3.doc_第2页
纺织手册第二章 section 3.doc_第3页
纺织手册第二章 section 3.doc_第4页
纺织手册第二章 section 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织与针织物第三节 圆筒针织的产量和质量.13.1 圆筒针织机的先决要求.23.2 针织生产条件.23.2.1 选择适当的纱支.23.2.2 针织机的调校.33.2.3 纱的储存.33.2.4 针织厂的空气调节.33.2.5 针织机的清洁.33.3 产量计算.43.3.1 引言.43.4 圆筒针织用的100%环锭纺精梳棉纱特性.5第三节 圆筒针织的产量和质量3.1 圆筒针织机的先决要求l 机器必须安装在水平及平坦的地面上,尽可能不产生振动。l 筒子架的安装必须使纱退卷时不会磨擦到卷装的边缘。l 纱从筒子引入编织区时,必须避免不必要的偏差,从而避免增加额外的张力。l 如果用来生产基本的针织结构,织机必须装有喂纱装置,这种装置需提供稳定的低张力及均匀的送纱长度。l 导纱装置必须完整,导纱眼用瓷或烧结陶瓷(Sintered ceramic)做成,表面必须光滑,不能有坑痕。l 织针不能有疵点,如果是作三班运转,而又大量采用合成纤维纱,即使没有坏针每六个月亦需更换新针。l 针的形状,特别是针的形状,必须与织机针数和纱支配合。l 针床之间必须对准中心。l 当用合成纤维纱生产紧密的组织时,针床受到很大的应力。如果出现磨损,将会对以后工序产生影响。(如粗糙,爆裂纹等疵点)。l 落布和卷布的张力必须可以单独设定,从而避免顶峰张力退回织造区内。3.2 针织生产条件3.2.1 选择适当的纱支纱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针织机的针数,例如100%:毛精纺纱机器隔(pitch)x 2 =正确纱支(Ne 或Nm),单面及双反面织机除外机器隔距 x (1.0 至1.5)=正确纱支(Ne 或Nm),适用于单面及双反面织机。某些因素,会导致以上公式有偏差,这些因素包括:l 不同机种及即使机种相同,但基本结构不同l 与导纱器数量与针织结构的关系;和l 纱的种类。例如应用混纺纱时,实际需要选用较幼纱支表3.2.1 组织结构与生产障碍的关系3.2.2 针织机的调校因为多个因素需取得平衡,而它们亦相互影响,所以确定最佳的调校是困难的。要取得这些因素的平衡包括:l 纱在进入导纱器前/后的张力(导纱器前要较低张力)。l 针筒和针盘间取纱比例,(如要织造较松的织物,较简单的方法是把针筒和针盘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另一方法是织针有较长的取纱范围。)l 针盘的高度(如隔距要求最小时,针筒和针盘之间的距离必须最小)。l 织物卷取张力(应尽可能小)。3.2.3 纱的储存干燥的纱没有足够的伸展能力,所以要储存在相对湿度65%(温度为20 )的仓库内。纱必须避免在极端的温度下储存,因为高温会使蜡泳移。而低温会令水凝结。3.2.4 针织厂的空气调节建议温度在25 3 时,相对湿度为55%10%。3.2.5 针织机的清洁至少在每次转班之前清除飞花,堆积在成圈三角区的飞花应清理掉,残留在张力盘和导纱组件上的蜡要经常清除。3.3 产量计算3.3.1 引言圆筒针织机的生产表现,受机架、驱动器、导纱器、三角结构、织物卷取、送纱装置、监控和维修设备的影响,为了计算产量,要有一些针织机和所生产的产品的特别资料。a)元素针织机参数产品参数机器直径“D ”英寸针数“E ” 导纱器数量“S ” 机器每分钟转数“n ” 效率“”-结构纱的类型和支数横列密度“MR/cm ” 纵行密度“MS/cm ”织物重量“FG ”(g/m 2 )效率“”是实际生产量和理论生产量的比值,小于1 。b)公式机器产量“L ”(米/小时):L(米/小时)= S x n x 60 x 纱咀数/横列 x MR/cm x 100织物宽度“B ”以米为单位:B(米)= D x 3.14 x E MS/cm x 100机器产量“G ”以千克/时为单位:G(千克/时)L x B x FG 1000c)举例:-机器直径30 英寸-结构:单面平针-针数“E ”28 -纱的类型和支数:棉纱29.6/1-纱咀数量“S ”96 -横列密度“18MR/cm ”-机器速度35rpm -纵行密度“13MS/cm ”-效率“”0.85 -织物重量125(g/m 2 )以米/时为单位计算器器产量L :L(米/时)= 96 x 35 x 60 x 0.85 = 95.2 米/时1 x 18 x 100织物宽度B(米):B = 30 x 3.14 x 28 =2.03m13 x 100以千克/时为单位计算器器产量G :G = 95.2 x 2.03 x 125 =24.2(千克/时)10003.4 圆筒针织用的100%环锭纺精梳棉纱特性(资料来源:乌斯特)适合高产量圆筒织物及优质针织衣物的100%精梳棉纱需具备以下特性:表3.4 (1)针织衣物用的棉纱品质要求- 支数差异CVt ,测试长度(cut length)100 米* 1.8%- 支数差异CVt ,测试长度(cut length)10 米* 10 cN/tex- 断裂强力差异【CVFmax 】5.0%- 断裂伸长差异10%- 纱捻度(m 值)环纺纱94-110- 上石蜡/表面磨擦值0.15 左右最佳- 纱的不均匀度*USTER 统计值25%- 细节/粗节/棉结USTER 统计值50%- 筒管之间的毛羽差异H*CVb 7%- 极少发生的粗细详疵点(纱疵分级仪值)A3/B3/C2/D2 或D1或更灵敏(清纱限制)- 残留的纱疵(纱疵分级仪值)A3+B3+C2+D25/100000米*低的断裂强力须由较高的断裂力伸长值来补偿。*单面平针织物要求最高*从织物的外观和手感来看,毛羽较多但要稳定。必须根据双方的协议设这最低的毛羽值。*筒子之间的差异。较高的值可能导致色条的产生。从表3.4 (1)中看到并不是单一的峰值决定织物的质量,而是不同质量因素互维作用的结果。与梭织纱相反,针织纱的强力是次要的,因为在针织过程中加在纱上的负荷比高产的梭织机低。然而,纱要有足够的伸长率和弹性,才不会引起停机,纱必须没有细节或粗节,令织物出现停车横档或破洞,甚至断针。纱的磨擦系数要低,能顺利的穿过机器的不同部件。纱的含水量必须均匀。经温湿调节的纱运转性能较好,成品织物的外观也较好。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捻度和毛羽值低及均匀的纱,令织物的手感较软。然而,根据成品的种类,毛羽值必须保持稳定,不能产生周期性的变动。纱的均匀性和纱支变化是非常重要,若重量差异超过了一定水平,短、中片段和长片段的纱支变化都会导致织物产生云斑和条纹。另外,棉结,植物杂质和高灰尘含量等最麻烦杂质种类,会导致织针磨损、针织物产生破洞,甚至出现染色问题。上述各项纱的性能会降低织物的等级,并影响“可编织性”“扭曲度”“可染性”及“污染”等伴随圆筒针织物的问题。欧洲某大针织品制造商曾为数类针织品的组织订下纱的规格。表 3.4(2)是有关纱支配合原料所纺成纱的品质要求。某欧洲针织物零售商建议另一套纱支要求,此乃根据五种指定的100%精梳棉纱配用不同组织结构的圆筒针织物。表3.4 (3)某欧洲针织物零售商对纱的规格要求如果能够设定纱的规格作为生产者和使用者协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