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doc_第1页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doc_第2页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doc_第3页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doc_第4页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塑造出了内慧外秀,多愁善感,惹人怜爱的林黛玉,下面是给大家的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渗透着曹雪芹大量的心血。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有着常人共有的自卑,她无法排解自己是外人的心理,处处谨小慎微,生怕惹出事端,但小女子强烈的自尊心又不能让她唯唯诺诺,她必竟也曾是名门闺秀。即使是寄人篱下也摆脱不了小姐脾气,她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敏感多疑是她复杂的心理体现,令人欣慰的是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也有可爱之处,一方面是小女子任性霸道的天性,更重要的是恰恰反映出林黛玉的坦率、纯真、和不畏强权的个性。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据史载曹雪芹写这部书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他先后按阅十载,增删五次,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林黛玉是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时,花费了在量的笔墨,倾注了在碍的心血,寄托着自己独特的富有叛逆精神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因此,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而成功。读小说原著时,你时时会感到它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一、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是林黛玉较突出的个性。? ?翻开红楼梦一书,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心胸狭窄俯拾皆是。宝玉无心间说宝钗体丰怯热,黛玉便得意得不得了,幸灾乐祸笑嘻嘻地问宝钗刚才看了什么戏,结果被宝钗一顿抢白,碰了一鼻子灰。至于她和宝玉,更是常常无风无波,三天两头赌气,宝玉偶到宝钗处一玩,黛玉便冷言相讥,宝玉不过为自己辩解了一两句: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到他那里一趟,就乱说话。黛玉便立即以攻为守,赌气回房,不理宝玉,害得宝玉只得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软言来劝慰。难怪宝玉被惹急了只能口口声声地说:哪一天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就明白了。如果说以上这些是因为爱情是自私的,从而导致林黛玉在与宝玉相恋与宝钗相竞过程中的患得患失,猜忌排斥心态,尚属情有可原的话,那么,黛玉对贾府上上下下许多人刻薄尖酸实属不该,也许有人说,是孑然一身寄人篱下的身世导致了林黛玉的敏感多虑,处处设防。从进贾府不久,即像一只浑身长刺的刺猬出现在众人面前,对宝钗、宝玉含酸挑刺自不必说,就是如大大咧咧活泼的史湘云,常常在貌似打趣之言中寓讥讽之意,惹得史湘云也有一回只好回敬我自然比不上你,但你也不用见一个打趣一个黛玉在下人面前表现的小姐脾气自然也就更多了。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各位姑娘,迎春、探春等都忙停下手中活计,欠身道谢,而黛玉在看到周瑞家的送花来,也只瞟了一眼周瑞家的手中的花,话里有话地问了句: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当听说这是送剩的最后两朵时,顿时翻了脸,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 ?由于黛玉的聪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才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一天晚上,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正要发作,转念却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在墙角边的花泪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自己,竟气得昏厥过去。?林黛玉的尖刻,神经质,使小性儿大多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谈到金良缘等危及到她和宝玉的爱情时;二是在遇到谈论身世、贵贱、引起她悲叹自己的处境时,这时她才会敏感地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洒杯时,不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便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暗中摸索他的话!我平时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讽宝玉)只有聪敏的颦儿,才能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如此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调皮而又不漏痕迹。? ?二、坦率、纯真、不畏强权的个性让她的尖酸多了几分可爱。? ?林黛玉的尖刻只是表现在语言上的。这是曹雪芹用来塑造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率真、多才机敏等侧面时能运用一种手法。并不能说明林黛玉就是一个狭隘、自私、内心歹毒的妇人。 ?首先黛玉挖苦、讥笑、讽刺的对象不是达官贵人,便是溜段拍马之流。当贾宝玉将北静王就赠的圣上所赐的一串名贵念珠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周瑞家的送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宫花的精巧,而在意是否是别人挑剩下的。她嘲讽宝玉听戏时装疯,打趣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蔑视世俗人情等敏感、尖刻和孤傲,不仅反映出她的洁身自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且也是对权势的一种反抗。?其次,林黛玉常常是喜怒爱憎形于色、见于言,见一个打趣一个,她常以比刀子还厉害的语言去挖苦人,处处事事与人计较,固而被看作刻薄、小心眼。但若仔细考究起来,却大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或是一个高傲的小女子任性的天性,我们应看重的是她常常一语道出事情的真相,不给那些看风使舵、诌上媚下、欺弱凌贫、心术不正之徒留一点余地。这不仅是她疾恶如仇的品性的自然表现,而且还说明她胸怀坦荡,心有所思、口有所言,常把自己的心灵毫无遮掩地坦露出来。? 再次,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标傲世、目无下尘,其实她是很谦和的她人坦率真,见人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香菱是宝钗的丫环,向黛玉请教学诗,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望洋兴叹拜我为诗。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耐心地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点,教香菱品诗,说明她摒弃了上智下愚,富贵贫贱的俗见。她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篇目令其阅读,批改香菱的习作,堪称是诲人不倦,她待人宽厚,从不与人心存介蒂。故史湘云把她称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悦。可过了一会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四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宝钗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和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其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好的,然我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杂书不好,又努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对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这又是何等的宽厚和深厚坦白! ?三、皎美的容颜、浓郁的诗人气质造就了一个内慧外秀的“红颜”。? ?红楼梦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黛玉年貌虽小,却举止不俗,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黛玉之美已见端睨。 ?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描绘黛玉之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算看见了!通过写虚的形式给人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再从宝玉眼里看见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但林黛玉又完全区别于历代的才女,这就是曹雪芹赋予她悲剧命运和叛逆精神的个性特征。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也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作祟,所激赏,因而不断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像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像;新奇的构思和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煎熬。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 四、痴情女叛逆者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人生。 红楼梦中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还是黛玉的叛逆者的性格。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学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竟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这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象新的基因,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的才女。?从通篇红楼梦来看,林黛玉本就是个悲剧性人物,无论从她身世、性格,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上看,都不可能让黛玉的人生有好结局,因为家庭观念、封建宗法思想,是不可能容忍她和宝玉的爱情开花结果,一个痴情女子面对无果的爱情、奈何她再博学、再聪慧孤傲,也终将敌不过社会大环境,悲剧结局自是意料中事。 林黛玉人物生平 仙界来历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当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之时,绛珠仙子一道下凡,转世为林黛玉,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5。 家庭出身 林黛玉本贯姑苏人氏,五岁时因父做官迁居扬州。母亲贾敏是贾母最小的女儿,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林家虽是富贵之家,却亦是书香门第。林黛玉曾有小一岁的幼弟,养到三岁死了。所以父母对她爱如珍宝,见她聪明清秀,便请了贾雨村做家庭教师,教她读书习字,假充养子之意6。林黛玉六七岁,母亲一病而终。 宝黛钗初会 贾母怜她无人依傍教育,便接她到自己身边,时年黛玉10岁,宝玉11岁,薛宝钗睛雯袭人香菱13岁,薛蟠15岁,贾琏20多岁,凤姐20岁,贾兰5岁,死去的贾珠23-24岁,贾元春22-23岁,迎春11-12岁,探春10-11岁,惜春10岁,史湘云10-11岁,贾珍尤氏30多岁。初次见面,贾宝玉便问她可也有玉没有,她如实回答说没有,不料惹发了贾宝玉的痴狂病,当场摔玉。她感到内疚,夜里独自淌眼抹泪1。适逢残冬,贾母把碧纱橱里的空间腾出来给黛玉,贾宝玉挪出来睡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富察明义诗曰“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便是吟咏宝黛隔着碧纱橱同室分榻而睡的场景7。 林黛玉进荣府以后,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贾宝玉。二人亲密友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不想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贾宝玉因与林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8。 林黛玉10岁,冬底,父亲重病,贾琏送林黛玉到扬州探亲9。次年九月初三,父亲病逝,归葬苏州10。十一月下旬,林黛玉、贾琏回京11,从此常住贾府10。 林黛玉葬花 林黛玉12岁,元月元宵,元春省亲,林黛玉偷偷替贾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元春评价这首比贾宝玉自作的前三首都好12。二月二十二日,群芳入住大观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13。 三月中浣,林黛玉葬花。贾宝玉要把落花葬在水里,林黛玉则以为大观园里的水干净,但一流出去,外面人家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所以她在园内畸角上做了一个花冢,把落花扫了,装在绢袋里,拿土葬了,任其随土自化,这样才洁净13。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然后独自回房路过梨香院墙外时又聆听十二女伶演习牡丹亭,大受感动,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13。受这两本爱情教科书的启蒙,宝黛爱情开始萌芽。 四月二十六日葬花,林黛玉感花伤己,吟唱葬花词14。恰好贾宝玉寻来,听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林黛玉要躲,贾宝玉连忙赶上去,解释误会,这是宝黛第一次诉肺腑15。 元春赐端午节礼,独有薛宝钗和贾宝玉的一样,触动了贾宝玉;清虚观张道士为贾宝玉提亲,触动了林黛玉。五月初二,宝黛大吵,贾宝玉砸玉,这是二人闹得最大的一次16。至初四日,二人和好17。初六,贾宝玉在史湘云面前表达对科举仕途的不满,认林黛玉为知己,无意间被林黛玉听了去,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遂有宝黛第二次诉肺腑18。晚间,贾宝玉托晴雯带给林黛玉两条旧手帕传情,林黛玉作题帕三绝19。 诗社夺魁 林黛玉13岁,八月二十一日,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当日就在探春秋爽斋做海棠诗,众人都推林黛玉那首为上。李纨力排众议,评林黛玉诗“风流别致”,评薛宝钗诗“含蓄浑厚”。探春同意评林黛玉居第二20。二十三日,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林黛玉做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21。 讽刘姥姥 菊花诗会后,刘姥姥游大观园,林黛玉一舒愁肠,展放愁眉,和姐妹们开怀大笑,“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笑得两手捧着胸口”22。以致一时高兴,得意忘形,失于检点,行令时将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22。她还取笑刘姥姥讲的故事道“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23;讽刺刘姥姥的舞姿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24;调侃刘姥姥为“母蝗虫”25。她这些雅谑之语在回目上被誉为补刘姥姥之余音25,刘姥姥给她带来了非常珍贵的快乐心情和艺术灵感26。 步步惊心 刘姥姥刚回家,林黛玉就因那牡丹亭西厢记的艳曲而受到薛宝钗审问。薛宝钗采取了临之以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步27,令她在钗黛之争中顿失自信,只有答应“是”的一字,央告讨饶。25九月初,薛宝钗又与她促膝谈心,摆明自己的强势在于有哥哥、母亲。林黛玉深感危机四伏,闷制秋窗风雨夕一首。28 从九月初到十月中,薛宝钗坚持给林黛玉送了一个多月的燕窝。后来贾宝玉察觉了,婉拒薛宝钗好意,转而求之于贾母,悄悄叫人每日送一两燕窝。此事被赵姨娘偷听了去29,恰应了当初林黛玉的担忧,招人嫉恨咒骂。28燕窝事件给林黛玉拉仇恨,令潇湘馆与赵姨娘结怨。果然,那段时间贾府中关于林黛玉的流言四起,诽谤她与贾宝玉私定偷盟30。 林黛玉14岁,元宵夜宴,贾母借着说书的机会当面辟谣,严厉驳斥所有对林黛玉的造谣诽谤31。 林黛玉受审、薛宝钗送燕窝,被贾宝玉称为“孟光接了梁鸿案”,意指钗黛和好。然而与此同时,林黛玉病情日益加重,时常“自寻烦恼”“只觉心酸”“只管酸痛”32。连紫鹃都替她着急,巧用情辞试探贾宝玉真心。事后,紫鹃冷冷否定了薛宝钗这位“金兰契”,“凭人去欺负”一句更直指薛家。林黛玉明知其故,但迫于无奈,依然认了薛姨妈做干娘33。 七月十五日,林黛玉在房里设坛祭祖,作五美吟,分别咏怀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34。八月,薛宝钗馈赠江南土物,林黛玉睹物思乡35。 中秋联诗 林黛玉十四岁,三月,作桃花行。初二,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但因各种琐事耽误,直到暮春之际,才开了一社,命题柳絮词36。此后又无下文,大观园诗社无疾而终。 八月十二日,抄检大观园。到了潇湘馆,凤姐安抚林黛玉,不让她起床,且说些闲话。王善保家的从紫鹃房里抄出贾宝玉旧物,凤姐淡淡地化解了37。十五日,中秋夜宴散席后,林黛玉与史湘云往凹晶馆联诗,联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等过于颓败凄楚的警句38。十七日,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林黛玉从花影中走出来提出修改意见,贾宝玉最后改句云“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林黛玉听了,忡然变色39。 林黛玉之死 林黛玉十五岁,薛家婆子送给她蜜饯荔枝40。林黛玉、贾宝玉梦魇,林黛玉咯血41。 林黛玉十六岁,十月,宝黛参禅,贾宝玉吐露心声,誓不变心42。十一月,怡红院海棠反季节开花,通灵宝玉丢失43。林黛玉一面暗自庆幸金玉姻缘或许可破,一面又担心贾宝玉吉凶,因而喜忧参半,辗转难寐。十二月十九日,元春薨逝44。 林黛玉十七岁,正月,王子腾在离京二百多里的地方被药死,贾府一个月内连失两大靠山。加之贾宝玉疯癫,贾政放了江西粮道,赴任在即,贾府不得不加紧筹办贾宝玉婚事。二月初二,贾母为了给贾宝玉冲喜,又想到金玉之说,遂与贾政议定贾宝玉、薛宝钗婚事。同时,为了蒙混贾宝玉,凤姐向贾母、王夫人献掉包计。初四,金玉婚事意外被傻大姐泄密,林黛玉急痛攻心,去贾母院见贾宝玉,二人最后一次参禅。林黛玉问:“宝玉,你为什么病了?”贾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45十一日,林黛玉焚稿。十二日,即林黛玉生日当天,贾宝玉、薛宝钗大婚46,林黛玉泪尽而逝。当时守在身边的仅有紫鹃、探春、李纨三人,“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3,描绘出“冷月葬诗魂”的实景。 林黛玉之死的伏笔在刘姥姥讲的故事里,说这若玉(一作“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23。原著写林黛玉的死因、年龄与若玉小姐相合,场景与中秋诗“冷月葬诗魂”相合26。 贾宝玉婚后,精神恢复,听闻林黛玉去世,立刻往潇湘馆悼念,泪洒相思地3。 林黛玉逝世第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薛宝钗生日,贾宝玉复往潇湘馆,对景悼颦儿47。四月,贾宝玉梦入真如福地(即太虚幻境变形),见到绛珠仙草和潇湘妃子的幻象。 林黛玉的文化原型 湘妃。林黛玉在大观园的居所潇湘馆因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而得名68,她在诗社别号“潇湘妃子”,探春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20相传帝舜死于广西苍梧,葬于湖南九嶷山,二妃娥皇、女英一路寻觅到洞庭湖,望九嶷山痛哭,洒泪竹上成斑,泪尽,死于长江、湘江之间,死后成湘水女神,也叫湘妃、湘夫人。林黛玉还泪、爱哭,含有娥皇、女英的文化因子。 西施。林黛玉婀娜苗条、转盼含情、忧郁多病之美与天下第一美女西施颇有些神似。小说描写林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1,即用了西施捧心的典故。贾宝玉形容林黛玉容貌“眉尖若蹙”,为她取字“颦颦”1,尽得西施颦眉之风流。林黛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