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地图.doc_第1页
第二单元地图.doc_第2页
第二单元地图.doc_第3页
第二单元地图.doc_第4页
第二单元地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地图(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如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回答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解析:1.D2.C第1题,图中山峰海拔为580米,且等高距为100米,说明山峰外围的等高线海拔为500米,从山峰向河流方向海拔逐渐降低,河流两岸的海拔相等,均为300米,从而推出Q地外围的等高线海拔为400米,Q地的海拔为400500米,D项符合题意。第2题,河流两岸等高线海拔为300米,而瀑布的落差为72米,桥梁位于瀑布下游,故桥梁附近河岸海拔应为200228米,与山峰的高差应是352380米,C项符合题意。(2012年潍坊联考)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回答34题。3.图示区域范围内的最大高差可能为()A.282米B.392米C.198米D.298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B.观察者在C处可直接观察到D处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解析:3.B4.D第3题,图中等高距为50米,最高处为400450米,最低处为50100米,两者相差300400米,B项符合。第4题,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发展立体农业,D项正确。A处为陡崖,不适宜建水电站;C处到D处为凸坡,观察者不可能直接观察到D处;外流湖为淡水湖。(2012年江西百校联考)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回答56题。5.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A.600米B.900米C.1 000米D.1 200米6.下列地点位于处视野范围的是()A.镇、乙村B.山山顶、镇C.镇、山山顶D.甲村、山山顶解析:5.B6.D第5题,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最高处在该区域的西南部,海拔在1 0001 200米,乙村海拔在200400米,两地高差在6001 000米,B项符合。第6题,镇、镇、镇、乙村受地形阻挡在处无法看到。(2012年东北四校二诊)图甲为某地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度(单位:吨/公顷年)等值线图,土壤再分配速度正值表示沉积,负值表示侵蚀。读图,回答78题。7.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A.B.C.D.8.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图乙中的()A.B.C.D.解析:7.B8.B第7题,处土壤再分配速度为负值且数值最大,故该处冲沟最发育。第8题,M处土壤再分配速度等值线密集且为负值,说明地势较陡,然后变为正值,说明地势趋于平坦;接近N处时,等值线稀疏且为负值,说明地势在降低,但坡度较小。结合四个剖面综合分析可知,B项正确。(2011年江苏)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如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910题。9.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A.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地坡度最陡C.地分布有茶园D.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10.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解析:9.C10.A第9题,根据纬度的标示可以判断图上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结合等高线,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为由东北流向西南,故A错;地的等高线较稀疏,所以此处坡度较缓,故B错;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是在瀑布的下方仰视,而处在瀑布的上方,故D错;根据纬度位置位于亚热带且位于丘陵地区的山坡,适合种植茶树,故选C。第10题,考察线路的最高点在500米至600米,最低点在100米至200米,所以考察线路的高差的取值范围为500-200H600-100,即300H500,故选A。11.(2012年杭州模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的地形类型是。(2)判断下面的剖面图与地形图中哪一条剖面线吻合。A.AAB.BBC.CC(3)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的高度修建。(4)图中D处有一座桥梁,该桥面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A.5米B.10米C.20米D.30米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小于300m)和分布(形成一些较密集区,即小山丘)可知,该地地形是丘陵。第(2)题,从剖面图起伏特点和最高点、最低点来分析,再结合选项,地形图中CC剖面线最吻合。第(3)题,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即要选择与等高线平行的线路,不能与等高线相交而形成较大的坡度,根据图中东部等高线分布和数值,可知应选择250 m260 m的高度修建。第(4)题,图中D处有一座桥梁,从图中可知该桥面海拔为260 m270 m,溪谷的海拔为240 m250 m,即可知该桥面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20米。答案:(1)丘陵(2)C(3)250 m260 m(4)C12.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依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2)与B河相比,说明A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3)概括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征。该地区景观独特,有侏罗纪江南翼龙化石的发现地。山中瀑布美不胜收,峰下江水弯曲,状如“九龙戏珠”。(4)根据材料,指出该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解析:第(1)题,描述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两个方面展开。第(2)题,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补给形式、落差等,可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其突出特征。第(3)题,从图中找出居民点的位置分析作答。第(4)题,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1)地形以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