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街头绿地常见虫害防治街头绿地分布于城市建筑群之中,所栽植树种由于引进渠道不同,对栽植地环境适应能力差异很大,加上有些小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不少树种生长弱,造成虫害频繁发生,影响了绿化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来在绿地养护工作中的观察,发现危害街头绿地植物的害虫主要有以下四类: 食叶害虫 种类主要有刺蛾、夜蛾、卷叶蛾、尺蠖、金龟子、天幕毛虫等,大多为咀嚼式口器,主要是幼虫期危害,这类害虫食性较杂,食量大,严重时可把树叶全部吃光。 防治方法剪除并烧毁有害虫卵的叶片,冬季深翻土壤,人工消灭越冬幼虫、成虫、虫茧等;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金龟子)和趋光性(蛾类)进行人工捕杀及黑光灯诱杀。药剂防治采用75辛硫磷乳液2 000倍液、50敌敌畏1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 刺吸式害虫 种类主要有蚜虫、介壳虫、红蜘蛛、蝽、叶蝉等。大多数为刺吸式口器,插入植物组织吸取叶液,造成植物畸形生长,叶片皱缩卷曲,枯黄脱落,严重时造成植物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少量发生时用毛刷轻轻刷洗或剪除被害枝叶;大量发生时,可喷施50混灭威乳剂800倍液、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9 0敌百虫1000倍液。 蛀干害虫 种类主要有天牛、吉丁虫、钻心虫、茎蜂等。在树木的木质部里开凿隧道、蛀食危害,造成局部枝条死亡。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整个地上部枯萎。 防治方法加强树木养护管理,促使植物生长旺盛,保持树干光滑。用黏土堵塞枝干上的孔洞,减少危害的可能性。人工捕杀或用黑光灯诱捕成虫。用棉球蘸以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5至10倍液,塞入虫孔毒杀。 地下害虫 种类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龟子幼虫)、地老虎等。在土壤中危害植物根茎。 防治方法栽植前要清除杂草,杀灭土壤中的害虫。施肥时,应施用腐熟肥料。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料,易诱发多种地下害虫。利用蝼蛄、金龟子对灯光的趋光性进行诱杀。药液灌肥,用50辛硫磷500克,加水250千克,在根部附近钻孔,然后将药液注入。红枫病虫害防治红枫适宜种在山区及半山区,以酸性沙质厚壤土为好,它既不耐阴又怕暴晒,生长缓慢。红枫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如下: 一、病害 一二年生红枫很少有病虫害,干径3厘米以上的红枫在每年5至6月常有真菌侵染,特别是平原地区,种植密度大,地块阴湿,病害更为严重。症状为叶尖反卷发白,叶面有暗红色斑点,日晒后穿孔,到了九十月份只剩叶脉和叶柄,甚至全叶枯萎,嫩梢干枯,只剩枝条,冬春寒冷季节全株枯死,也有的在春季长叶后死去。 在栽培中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重磷、钾肥轻氮肥,红枫不可重施追肥,防止暴晒,灼伤嫩枝,另外必须改善通风和光照,提高抗病能力。可用65代森锌、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800 至1000 倍液,混以500倍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叶面肥喷雾,晴天喷3至4次,一月份喷石硫合剂一次防治。 二、虫害 1叶蝉5月份温湿多雨时,叶蝉羽化,吸食叶汁,使叶面出现筛状小白点,叶面无光泽。可用40氧化乐果,加混扑虱灵粉剂1000 倍液喷雾,喷药必须从树冠内膛向上细喷。 2剌蛾多在8月份发生,蚕食叶面,把整株叶子啃光。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 3蛀干害虫天牛幼虫为害最多,6月中下旬开始排卵,一直到10月份停止孵化。天牛多于夜间在树基部近地表处树皮裂缝内排卵。幼虫以曲线横向环蛀,然后向下蛀入木质部。粉状粪便淡黄色,排出地面。蛀干害虫多在树干中部至分支处直接蛀入髓部,再向外环蛀至皮层。 六七月孵化期,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树干喷雾,或用氧化乐果5倍浓液环涂树基10厘米宽,可杀死虫卵。发现虫粪堆积可用铁丁拨开蛀道,拧死幼虫。对已进入树干的蛀干害虫可用18杀虫双水剂50倍液注射至溢出为止,能当即杀死幼虫。泡桐病虫害防治方法泡桐作为一种用材树,具有速生、采伐不受时间限制、材质轻柔、不易被虫蛀、耐腐、不裂等特性,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但在栽培过程中由于受环境因素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常导致一些病虫害发生。现在已进入冬季,也正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为此,本版编辑部就我省泡桐常见的炭疽病、丛枝病、蒲瑞大袋蛾和龟甲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组版。以期为农民朋友提供帮助。 龟甲 一、发生规律 泡桐龟甲一年发生两代。以成虫在树皮裂缝、树洞及石块等处越冬,甚至在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出蛰,在新叶上取食、交配产卵。幼虫孵化后,群集叶面啃食叶肉。5月下旬幼虫老熟化蛹,6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发生。8月中旬以后第二代成虫陆续羽化,10月底寻找适宜场所越冬。 二、防治方法 (一)在树冠投影外围,挖宽约20厘米、深1520厘米、长3050厘米的弧形沟23条,施入3的呋喃丹颗粒剂,并浇水,然后用土将沟填平。胸径5厘米以下的泡桐,每株用药20克;胸径510厘米的泡桐,每株用药50克;胸径为1120厘米的泡桐,每株用药100克;胸径20厘米以上的泡桐,每株用药200300克。(二)在幼虫发生期,喷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蒲瑞大袋蛾 一、发生规律 泡桐蒲瑞大袋蛾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梢上的虫囊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陆续化蛹。5月下旬成虫陆续羽化。卵产于雌成虫袋囊内。幼虫孵化后吐丝下垂,遇到寄主后即吐丝做囊,背负行走、取食。幼虫危害至11月封闭囊口。 二、防治方法 (一)尽量避免大面积营造该虫喜食的寄主纯林,农、桐间作时应以该虫不喜食的杨、柳树做防护林带,以阻隔传播,减轻该虫危害。(二)冬春人工摘除袋囊。(三)在幼虫发生期,大树可于树干基部打3个孔,注入50的久效磷乳油原液23毫升。也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丛枝病 一、症状表现 泡桐的枝、叶、干、根、花都能表现症状。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丛枝型。即个别枝上的腋芽或不定芽大量萌发,侧枝丛生,节间变短,叶片黄而小且薄,有时皱缩。整个丛枝呈扫帚状;幼苗发病,则植株矮化。(二)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叶状,花柄及柱头生出小枝,花萼明显变薄,花托多裂,花变形。地下根系亦呈丛生状。 二、病原体及发病规律 病原体为类菌原体。该病可通过病根及嫁接苗传播,亦可通过茶翅蝽、烟草盲蝽等传播。从影响发病的因素来看,不同品种的泡桐抗病程度不同。一般兰考泡桐、楸叶泡桐、绒毛泡桐发病率较高,白花泡桐、川泡桐发病较少。一般土层深厚,生长健壮的植株发病较轻;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植株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一)培育无病苗木。(二)建立无病幼林。用无病苗木造林,加强抚育管理,适时施肥,防治病虫害,促进苗木健壮生长。(三)除去病枝或进行环状剥皮。(四)选育抗病品种和抗病无性系。 炭疽病 一、症状表现 泡桐炭疽病主要危害幼苗的叶、叶柄和嫩梢。受害叶片上,病斑初为点状,失绿,后扩大,呈褐色近圆形病斑。病斑周围黄绿色,直径约1毫米,病斑多时可连结成不规则较大的病斑,后期病斑中间常破裂,病叶早落。叶柄、叶脉及嫩梢受害,初为淡褐色圆形小斑点,后纵向延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凹陷的病斑。发病时,病斑连成片,常使叶片和嫩梢枯死。 二、病原体及发病规律 泡桐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胶孢炭疽菌浸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寄主组织内越冬。苗圃内留床苗、周围幼林和泡桐丛枝病病枝易发生该病。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直接浸染幼嫩组织。苗木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苗圃排水性差,生长细弱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三、防治方法 (一)培育实生苗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温床要早播种,然后挑选健壮苗,并将其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