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方建筑比较人类最初是栖息在树木上和洞穴中的。自从人类建造了房屋后,就远离了风雨蛇兽的侵袭,极大地改善了繁衍生息的条件,这是人类跨入文明史的重要一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西建筑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独立发展,很少有交流的机会,这形成了形态迥异、个性差别极大的东西方建筑。只有到了近现代,随着中西方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融合,中西建筑不仅与各自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大相径庭,而且也更多地趋向于一致性。建筑受自然物候、材质原料、社会条件、技术水平、思想观念、宗教文化、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造成了多种建筑形态的差异性。爱斯基摩人彻冰雪为屋,中国西南地区人伐木竹建吊脚楼,这是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福建永定土楼的圆形城堡模式,大约与迁居此地的客家人防范土匪有关;埃及阿蒙神庙的巨型石柱,柱径比柱间距要宽,中世纪欧洲哥特式教堂的尖顶,则是宗教思想的影响所致。中国大型宫室建筑的特点是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上的宫室巍峨宏伟,且有多层级纵深,形成渊湛、富赡的特点,两旁有附属性建筑左右对称摆放。这里体现着中国政治文化体系中的君臣秩序、尊卑长幼之节,这里有稳定、中庸、内敛、保守与和谐的内在特质在中国,君权、神权合而为一并以君权为最高威权,这在建筑中可看出端倪。中国建筑不论多么高大雄伟,却很少给人以“高”的感觉,只给人宽广的感觉,因为建筑是在一个大的面上铺展开来的。这与皇帝坐镇中央遥控四方有种内在的联系。故宫以太和殿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庞大的建筑群,外围更有天坛、社稷坛、日坛、月坛等拱卫。这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日月星辰的划分也若合符节。皇家建筑是帝国形态的象征。普通人家建筑也严格地体现着封建家长的权威地位家长住上房堂屋,子孙住厢房偏厦。即使最偏远乡村中的房子也遵守着宫殿建筑中蕴含的等级体系与社会思想文化准则。小时候,我居住的山村中保留着过去一个地主的老宅,那两进院落正是最微型最粗糙的中国建筑模板。宗教是人间世在天国的翻版。所以我们能看到中国寺庙的建制和皇宫相较具体而微。佛教寺庙从前到后,大抵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主体建筑,两旁则摆放钟楼、鼓楼、僧舍等附属性建筑。中国哲学中有一个命题叫“天人合一”,这在徽派建筑中可得到反映。西递、宏村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典型的例子。它模山范水,师法自然,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地理形势融合无间,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让建筑浑融而化入山川。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堪舆之学,大概与“天人合一”的思想间有某种内在的隐秘关联。中国建筑中深刻浸润着中国的艺术审美情趣,这在园林中表现尤为明显。苏州园林玲珑精致,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园林中多处体现着虚实、区隔、藏露等,这些原则在中国山水画中都有体现。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传统士大夫奉修齐治平为圭皋,不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学,他们涵泳情性,默思玄览,修炼“内宇宙”,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在草木土石则为园林。他们将广大的宇宙囊括进内心,或者说他们将内心的修养性命做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即把它当做宇宙。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并无太多探险家,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这些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除了建筑本身的成就,还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做为家天下的皇帝,更砌长城给“国家”(以国为家)修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此处可隐约窥见中国内敛、保守的思想因子。 对中国建筑的总结:中国的权力政体思想可从宫室建筑搜寻出踪迹,中国的天人调谐思想、艺术审美情趣可从园林建筑中找出根据。中国建筑的围墙文化值得关注。西方建筑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这与被儒教思想统一了两千多年的中国的建筑风格的一以贯之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建筑在其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差别十分显著(故都有特定名词命名之),稍具常识之人即可一眼分辨出哥特式与巴洛克式建筑;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递延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除非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给一座中国古代建筑正确地断代(抛开其它技术手段,仅从建筑风格上来说)。原因何在?如果说建筑之父是技术,建筑之母是美学,则建筑的灵魂则是思想文化。从建筑的差异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中国儒学虽也有宗派的衍支流变与论战争执,但自孔孟以降的道统是一脉相承的,也基本上是无人挑战的。韩愈、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即使观点各异,但都以道统的继承人自居,其间尽管有晚明李贽等人对儒学的抨击与批判,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强势统治地位。西方则不同。中世纪否定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果,启蒙主义又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与蒙昧,重新尊崇人的价值,在巴洛克、洛可可走上华丽、花俏、奢靡的险途之后,古典主义又一次向简洁、典雅的古代传统回归。就这样,西方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比中国更早地迈向了现代文明社会。 我们知道,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西亚建筑使用砖的技艺独步天下;欧洲建筑的材质则主要是石头。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这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关,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令人十分信服的解释。多山的中国并不缺少石头,万里长城除了夯土外,即多多使用石材;森林茂密的欧洲也不缺少木材,欧洲最初的建筑即经历过伞状树枝棚时期。那么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最初某个时期的建筑形态因为偶然的原因得以逐渐固定、形成传统而不断延续下来?如果是,那么这个偶然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是,则能不能从东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与文化差异中找到些珠丝马迹?石头真率、质朴、刚硬、雄壮;木材细致、深秀、坚韧、柔美。物犹如此,人岂相通?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二,一是古希腊文明,一是中东的基督文明。古希腊文明中特有的是酒神文化,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这与中国失意文人消极、遁世的及时行乐思想大相径庭。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也折射出这种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源头都在古希腊,继承了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又发展了法治精神,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基督文明给西方带来了宗教品格,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认为人生来有原罪,所以摩西与上帝订立了十戒,遵守戒约可以上天堂。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更多地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与西方相对,中国的儒教可以说是一种耻感文化,讲究温良恭俭让,讲究忠恕之道,忠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总之要推已及人,强调自我约束,强调从内部调节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些,则足以羞耻。由此出发,中国人素有忍的传统与韧的精神,“小不忍而乱大谋”、“欲速则不达”是忍,“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也是忍,卧薪尝胆、悬梁剌骨等莫不是忍。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环境培育了国人的坚韧精神。佛、道做为宗教是儒的制衡与补充。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木材的细致、深秀、坚韧、柔美有更多相通之处。面相即心相。东西方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差异在建筑材质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从整体上来看,西方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开放、轩敞、一览无余。这与中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深藏不露又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庶几可窥得全貌。即使加上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的*审视才可获取整体轮廓,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一律圈以围墙。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即使有,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在此举两个例子,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西方建筑的这些特点。一个是比萨教堂,属于罗马风式建筑,著名的比萨斜塔即是它的钟楼,就在它后面。另一个是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财政大臣富凯的府邸,属于古典主义建筑。这种差异同样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找到原因。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这种海洋文明富有商业精神。古希腊的奥德修斯和伊阿宋即是典型的海洋冒险家。圣经中记载犹太人在埃及、巴比伦等地不断流转迁徒。中世纪的骑士在欧洲各地游击作战,骑士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明。后来的麦哲伦、哥伦布的探险之旅更是改写了整个世界史。美国是一群来自欧洲的冒险家的后裔建立的,后来很多美国人到西部淘金,他们追求梦想的过程成就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总之,西方海洋文明富有外向的扩张性。而中国文明可以说是黄土文明,这种黄土文明即是农业文明。东西方的这种文明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很大。中国人安土重迁,家园不仅提供衣食,而且是宗庙所系,古训有“父母在,不远游”和“叶落归根”。战国秦汉时的纵横家、游侠者流在后世几乎消失了。中国的几次北方人向南方的大迁徒都有军事政治方面的原因。中国人自居于天下之中心,对待周边夷狄民族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实行德化要近者安而远者归,要四夷宾服。总之,中国文明富有内向的聚敛性。西方人把世界幻化为自家的花园来游戏探险,而中国人把自家的园林臆想为宇宙来修养心性。海洋文明与黄土文明的这种差异在建筑上得到了确实的反映。对西方建筑的总结:西方建筑不断变迁证明西方文明更有革命性传统。西方建筑大量使用石头与西方文化特征有神秘的对应。开放、轩敞的西方建筑是海洋文明的必然产物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 按照建筑主体中心和长方形之比例,把立柱分成数行,因而使殿内形成数组甬道。最外的柱间,不用隔墙,而形成柱廊。正面外向的第一排柱子间,以木制架构,并利用之以作门扉。这些木隔墙,常是细雕细刻的,上部刻镂似绣,以通光线。整体看来,好像正面挂着花纱的垂廉。 彼此衔接的正梁,直接安在立柱之上。柱头是由两块伸展出来的横木形成。其主要作用,用于协调正梁与楣梁的节奏。同样,在楣梁的上面,与正梁突出部,衔接着的是一排排横木和凸出的支柱,用以支撑椽子。伸展的屋檐和檐饰,以及檐下的双排板条,构造美妙的图案,并使瓦垅与柱顶之经纬有所变化,尽现物宝天华。 在中国建筑学上,屋顶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倾斜的面积像是织物造就的一座幕帐,瓦顶覆盖在与立柱联结的正梁上面,顺而向下倾斜,形成美丽的曲线。边用头瓦,其色彩则与众不同,宛如地毯之边缘。假若建筑物是圆形的,幕帐之形尤为凸显,顶端饰以金黄色之锥球,瓦垅则是由中心向四处辐射的光芒。人字形之屋顶,虽属中国建筑术特征之一,但有时一些重要的建筑也不在强调这一点。比如北平故宫的许多建筑,屋顶只显出轻微的坡度。平缓坦然的坡度突出了建筑物雍容端庄的形态,蒙生庄严雄伟的气垫。屋冠与屋脊等相应的饰物,配合着屋顶面上的交叉线条,除了起到装饰的作用以外,还能令人把整建筑幻想成一个陶瓷质地的宏伟幕帐。 中国人对传统之风俗、习惯、看法,是闻名于世的固封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关注子女权益及共同财产分割
- 老龄公寓物业项目产权及管理权转让协议
- 离婚协议书子女抚养费用、财产分配与监护权协议范本
- 租赁合同终止纠纷起诉书范本与标的资产收益分配方案
- 离婚协议简易范本: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模板
- 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和良好实践
- 外国戏剧史课件
- 2025年病理学乳腺癌组织学特点答案及解析
- 颜色单词教学课件
- 武术散打搏击课件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原文2022版
- 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胸心外科常见病诊疗
-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GB/T 3452.2-1987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花的学校》精美课件
- 遥感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课件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输电线路运行运维巡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2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答案
- 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