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本疑难.doc_第1页
化学课本疑难.doc_第2页
化学课本疑难.doc_第3页
化学课本疑难.doc_第4页
化学课本疑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什么70%的酒精杀菌能力最强?医生在给病人注射药液之前,总要用蘸有酒精的药棉在病人的皮肤上擦几下。这是为了杀菌消毒。酒精能杀菌消毒,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酒精为什么能杀菌消毒?什么样的酒精杀菌消毒的效果最好?大家就不一定能够答上来了。 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学名叫乙醇,分子式为C2H5OH。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 照这样说来,要使酒精的杀菌消毒效果好,当然是酒精越浓越好了。然而奇怪的是,纯酒精反而不能彻底杀死病菌。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浓度几乎达到100的纯酒精使蛋白质凝固的本领固然很大,但是它却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一下子就凝固起来,形成了一层硬膜。这层硬膜阻止酒精分子进一步渗入细菌内部,反而保护了细菌,使它免遭死亡。 在纯酒精中搀入一定量的水以后,酒精就不会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一下子凝固,于是大量酒精分子钻进到细菌体内,使其中的蛋白质都凝固起来,细菌就难逃一死了。人们经过反复的试验,知道浓度为75的酒精杀菌力最强,所以医用消毒酒精一般都是含75的纯酒精和25的水。各种塑料型号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常用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耐热至70,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1好塑料品用了10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质DEHP,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HDPE高密度聚乙烯:常用语白色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不要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清洁不彻底,不不要循环使用。3PVC聚氯乙烯:常用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黑普遍,只能耐热81。高温时容易有不好的物质产生,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不要购买。4、PE聚乙烯:常见保鲜膜、塑料膜等。高温时有有害物质产生,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鲜膜别进入微波炉。5、5、PP聚丙烯:常见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什么是去离子水?什么是蒸馏水?什么是纯净水?什么是矿泉水1、去离子水:将水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床,通过交换,去除水中阴、阳离子,所出水为去离子水,一般用于化学实验室用水需要。2、蒸馏水:通过蒸馏,将水蒸气冷凝所制备的水,称蒸馏水。一般大型制水是通过锅炉产生的蒸气,再冷凝而得。用于制剂、制药等和要求不太高的实验用水。3、纯净水:通过沙滤、活性炭吸附除味,再经反渗透膜过滤,去除离子后的水,又称纯净水、太空水(航天技术中水的再生利用技术)。市面上供应的纯净水就是如此制备。4、矿泉水:矿泉和深井抽出水,含多种矿物元素,根据产地不同,含各种钙、硒、锶、硅等微量元素不等。此水经消毒灌装,成市面上矿泉水。稀有气体填充在灯管中会发什么颜色的光?霓红灯的颜色是由充入的气体种类决定的: 所充气体: He Ne Ar Kr Xe 光的颜色: 粉红色 红光 紫蓝色 金黄 特强白光 常见的珠宝成分是什么 珠宝是珍珠与宝石的总称。珍珠是沙粒微生物进入贝蚌,壳内受刺激分泌的珍珠质逐渐将其包裹形成的具有光泽的美丽小球体,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及少量的有机物。宝石一般来说是硬度在7度以上色泽美丽,受大气及药物作用不起化学变化主要有:1、金刚石:俗称金刚砖,砖石或水砖硬度为10,主要成分是碳。2、刚玉:透明晶体,主要成分为Al2O3,无色透明叫白玉;含Ti或Fe呈蓝色叫青玉,也叫蓝宝石;含Gr呈红色叫红玉,也叫红宝石,硬度为9。3、绿宝石:透明至半透明,也有无色、蓝色、黄、白、粉红色,主要成分为3BeOAl2O36SiO2.其中含GrO3呈翠绿色含铁透明成蓝色,含铯呈玫瑰色,硬度为7。4、黄玉:亦称黄晶,常为黄色透明主要化学成分为Al2(SiO4)(OH)2,硬度为8。5、硬玉:与软玉统称为玉,有浓绿、淡绿或白色,绿色常称翡翠略透明,主要成分为NaAl(SiO3)2,硬度为6.57;软语成分为Ca(Mg,Fe)3(SiO3)4,硬度为5.56。6、水晶:无色透明,折射率大,主要成分为SiO2 。7、琥珀:非晶体,透明至半透明,有赤褐等色,主要成分为(C10H16O)硬度为22.5。8、孔雀石:光则似金刚石,色翠绿,间有呈孔雀尾之彩绞,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融雪剂主要成分是什么新型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和有机物(醋酸镁、醋酸钙)。主要利用这些物质共熔点比水的熔点低得多的性质来使冰雪在较低温度下融化。酒为什么越陈越香?一般情况下,酒中主要成分是酒精,同时还含有有机酸和其它醇类物质,有机酸有酸味,其它醇气味难闻,饮用时味道不好。长期储存时,有机酸雨其它醇类物质反应生成多种酯类物质,多种酯类物质有多种香味,所以陈酒的香气是混合型,同时,反应时将其它有机酸和醇的怪味除掉。铁是银白色的,为什么成为黑色金属?铁是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金属,其银白色可以从它的光滑面上观察到,工业上常将它称为黑色金属,这是因为铁和铁的合金表面常呈灰黑色的氧化物。白铁和白口铁时同一种物质吗?白铁和白口铁都是铁的合金,但是而这不属于同一种物质。白铁是指锌铁合金,就是通常所说的白铁皮,是铁与锌组成的合金;而白口铁则是生铁的一种其断口呈白色是铁与碳硅锰等多种元素组成的合金。锌和稀硫酸作用后,锌粒变黑的原因但为什么锌和硫酸反应后表面会凹凸不平呢?这是因为在溶液(稀硫酸)中存在大量水分子,氢离子和水分子化合成水合氢离子(H3O+),水合氢离子与水分子均匀混合在一起,因此,溶质之间或其溶剂分子(这里指H3O+)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当锌与稀硫酸接触时,彼此发生了置换反应,因为锌表面的原子排列比较紧密,所以在它和稀硫酸作用时,相邻的两个锌原子不可能同时和溶液里的水合氢离子(H3O+)作用,只有和水合氢离子(H3O+)靠得很近的锌原子才能起置换反应,这样就使锌的表面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状态。 同时,由于锌的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表面面积特别大,而氢具有能溶解在金属里的性质,且凹凸不平的锌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这样使氢更易溶解在锌的表面,因而就更增加锌表面的多孔现象。铁粉为什么是黑色的:粉末的铁晶格取向排列顺序混乱,光难反射出,所以就成了黑色,大块铁就不会了。这应该属于光学问题,主要原因是铁粉没有单晶的几何形状,这样铁粉没吸收完的光却被漫反射,能够进入人眼的可见光少,所以是黑色的。纯的金属铁确实是银白色的(这是大多数金属的纯态时的颜色),只是当铁的状态是铁粉的时候,铁的聚集状况发生了变化.物质的聚集情况和它的颜色是相关的.比如银,银镜反应析出的银是一层面积很大的聚集体,它成光亮的颜色.可是如果是粉末就是黑色. 之所以金属单质一般都是银白色的,是因为它的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当金属在一定条件下时,它的晶体几何形状会被毁坏,这时金属就是黑色的粉末。铁块和铁粉的颜色不同,就是因为它们晶体单质的几何形状不同。由于铁粉没有单晶的几何形状,所以铁粉所不能吸收的那部分色光都被漫反射了,因此进入人眼的色光很少,看到的就成黑色了。社会里迷信的人,还把“鬼火”添枝加叶地说成是什么阎罗王出巡的鬼灯笼。好吧,让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看看“鬼火”是什么。先在烧瓶里加入白磷与浓的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玻璃管口就冒出气泡,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臭鱼味儿。这时你迅速地把窗户用黑布遮上,就会看到一幅与田野上一样的画面;从玻璃管口冒出一个又一个浅蓝色的亮圈,在空中游荡,宛如“鬼火”。原来,这是一场化学之战:白磷与浓的氢氧化钾作用,生成了臭鱼味的气体磷化氢。磷化氢在空气中能自燃放火,就形成了“鬼火”。实验时必须注意:磷化氢有毒,又很容易爆炸。人类与动物身体中含有很多磷,死后腐烂了生成磷化氢,这就是旷野上出现的“鬼火”。在田野上,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有磷化氢冒出,只不过因为白天日光很强,看不见“鬼火”罢了。夏季,人们总爱喝汽水,打开瓶盖便看到气泡沸腾,喝进肚中不久便有气体涌出,顿有清凉之感,这是什么气体呢?这就是二氧化碳气体。人们在制汽水时常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和柠檬酸配制,当把小苏打与柠檬酸混溶于水中后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瓶子已塞紧,二氧化碳被迫呆在水中,当瓶塞打开后,外面压力小了,二氧化碳气体便从水中逸出,可以见到气泡翻腾,人们喝进汽水后,胃中温度高,胃又来不及吸收二氧化碳,于是便从口中排出,这样带走热量,使人觉得清凉。一些气体的制备气体名称:氮气化学式:N2相对分子质量:28反应方程式:NaNO2(固体)+NH4Cl(饱和)=NaCl+N2+2H2O反应物状态:固液加热水溶性:难溶颜色:无色气味:无味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熄灭气体名称:氯化氢化学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5反应方程式:NaCl+H2SO4(浓)=NaHSO4+HCl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反应物状态:固液加热水溶性:极易溶(1:500)颜色:无色气味:刺激性气味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出现白雾气体名称:氯气化学式:Cl2相对分子质量:71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物状态:固液加热水溶性:可溶(1:2)颜色:黄绿色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排空气验满方法:观察颜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化学式:SO2相对分子质量:64反应方程式:Na2SO3(固)+H2SO4(中等浓度)=Na2SO4+SO2+H2O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水溶性:易溶(1:40)颜色:无色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湿润的品红试纸,试纸腿色注意事项: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气体名称:一氧化碳化学式:CO相对分子质量:28反应方程式:HCOOH=(浓H2SO4)=H2O+CO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反应物状态:固液加热水溶性:难溶颜色:无色气味:无味(有毒!)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注意事项: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点燃或加热前必须验纯,以免爆炸。尾气可点燃除去,以免污染大气。在炉上长时间沸腾的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这种水因煮开过久,水中多含不发挥性物质,如钙、镁等重金属成份和亚硝酸盐。久饮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腹泻、腹胀;有毒的亚硝酸盐,还会造成机体缺氧,严重者会昏迷惊厥,甚至死亡人们饮用的自来水,都是经氯化消毒灭菌处理过的。氯处理过的水中可分离出13种有害物质,其中卤化烃、氯仿还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当水温达到90时,卤化烃含量由原来的每公斤53微克上升到177微克,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2倍。专家指出,饮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当水温达到100,这两种有害物质会随蒸气蒸发而大大减少,如继续沸腾3分钟,则饮用安全。、注意“光”和“焰”的区别“光”一般指固体微粒被燃烧的现象,“焰”一般指气体或液体燃烧时的现象。例如,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出现苍白色火焰,酒精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注意烟和雾的不同“烟”一般指固体小颗粒,“雾”一般指液体小液滴。例如,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应描述为产生“白烟”,而不是“白雾”,因此时产生的产物是白色固体微粒。探究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烟台十一中 孙登琪 1提出问题。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氢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基础上,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学生很容易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氧气和氢气都可用排水法收集,那 么,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呢? 2作出假设。学生通过氧气和氢气制法 的比较、 分析、 回忆、 猜想会提出多种假设: (1)可用排水法收集;(2)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 不能 用排水法收集;(5)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 集;(6)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7)既可 用排水法收集,叉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科学探究。 方法1:实验探究。 (1)准备好碳酸钙(石灰石或大理石)、 稀盐酸(l:2)、 澄清石灰水等药品和大广口 瓶、 长颈漏斗、集气瓶、 水槽、 玻璃片、双孔 橡皮塞、胶皮管、 玻璃导管、 玻璃棒等仪器。 (2)学生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来制二氧 化碳,再分别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 排空气法收集三瓶二氧化碳,然后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伸进集气瓶口检验。 方法2:文献探究。 (1)通过查阅无机化学、(何家傅编 著)知道101 kPa、273 K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 088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稍溶于水。而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大多数炔烃在同温、 同压下 比CO2的溶解度大,许多炔烃是可以用排水法 收集的,从理论上分析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收集。 (2)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有这 样的叙述:“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 酸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只有不足4% 的二氧化碳与 水反应生成碳酸,况且碳酸易分解又生成了二 氧化碳,所以对于制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来说, 二氧化碳少量溶于水的损失就微不足道了。 4.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和文献探究,学生在讨论、 交流的基础上可得出以下共识。 (1) 二氧化碳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2)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介绍了氢气既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又可用排水法收集,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