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呼风唤雨的世纪.doc_第1页
29呼风唤雨的世纪.doc_第2页
29呼风唤雨的世纪.doc_第3页
29呼风唤雨的世纪.doc_第4页
29呼风唤雨的世纪.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单元29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感受科技的神奇。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教学准备: 卡片 收集科技方面的资料。教学方法: 讨论 讲解教学过程: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展示收集的资料2引入课题; 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3解题释题: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05年属于2l世纪)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1)纠正不良读音(2)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程”哲”:第二声“潜”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读课文理解词意B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科技发展太迅猛, 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五、布置作业1写生字2熟读课文。 二课时教学目标: 1 继续精读课文,了解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 2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讨论交流 联系实际教学准备: 小黑板 资料:2000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这本书由路甬祥主编,书中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下是书中介绍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事例。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空调:1902年由美国人开利设计成功并申请专利。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维生素: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第一条汽车生产线:福特发明了用装配线生产汽车的方法,并于1913年在他的T型汽车生产过程中使用。这种生产技术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冰箱:1923年,瑞典两个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电视: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首次推出电视系统。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好的抗菌素。石英钟:1929年,世界上第一批石英钟问世。拉链:1931年以后,拉链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广泛使用。圆珠笔: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1938年独立设计发明。激光:1958年,美国人肖洛和汤斯发现激光。杂交水稻:1964年,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寻找到一棵自然株,从此,中国农业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现在,移动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30电脑住宅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二、学习重点: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继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讨论交流四、教学准备: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一百多台电脑,一切都由电脑指挥。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一切都由电脑指挥。(三)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3.集体交流:(1)有一根竖干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2)进入大门要输密码 门口装有摄像机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3)有集装箱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自动控制炒菜(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警报系统进入工作状态。(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事先做好准备 电脑设备都在暗处,各司其职。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四 总结:.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五 课外拓展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板书: 调节气象 预约洗澡 报警集装箱 自动炒菜31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学新词;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学会生学新词,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1小黑板。2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3字、词典。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课件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或图片,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二、读课题质疑1齐读课题2质疑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抽说。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3初步释疑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给一定的时间读书)范读、生边听边想。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师讲解。第二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过渡:这些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三、学生字新词1出示小黑板生字新词。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 不仅而且 结合文中句子理解(后面意思比前面进一层)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四、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1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词。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讨,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五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 欣喜若狂:非常的欢喜快乐。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逐渐增多 鸟翼: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有羽毛。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五、自读自悟第一、二自然段1先说方法: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2自读自悟,教师巡视引导。3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一起逐句讨论,有不同理解,说出理由)。4说说没一段地大意,有不同意见可站起说出你的理解。六、读全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继续精读课文,了解恐龙的演化过程,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恐龙的演化过程。教学方法: 讲解 讨论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同时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这个疑问的答案。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二、阅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根据课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你对题目的要求怎么理解?(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要认真阅读弄清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弄清共几句先读书,用序号标出。抽说,出错教师点拨。(这自然段长句多。如“庞大家族:冒号后的句子具体指出庞大家族有哪些。前后都是围绕相同内容说的。)三 阅读、理解1默读想象,教师巡视引导。(给一定读书时间)2教师读,全体学生想象表演。3先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说,教师巡视引导。4小组讨论(要求:逐句讨论,每人都说,不同的可根据课文内容讲出理由。达成共识。)教师巡视引导。5抽说,有不同意见,师生再谈、再说。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狗一样大,它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两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体庞大,有些小巧;有些凶猛,有些温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脑颅膨大,身体轻盈,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拍打,体表长出了羽毛,没有鳞片或甲。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能飞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孔龙奔跑,也学会了飞翔。所以一支恐龙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了。6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三、感悟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讨论、抽说)科学技术发展很有意思,我们要多学科学文化,去钻研事物。四、理解文中表达准确的句子1自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表达准确的词语。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3抽说(恐龙种类多,演化成多鸟类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准确。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所以用“漫长的演化”很准确。)4同学们以后在用词说话,写作时,学习准确确地运用词语。5找找本文还有这样的句子,读读、想想、说说。五、拓展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图片,模型和信息。板书:恐龙-小的像鸟-骨骼中空-长出羽毛-鸟资料: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恐龙目”当中。后来,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知识增多以后,才发现它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爬行动物目,即蜥臀目(一般称为蜥臀类)和鸟臀目(一般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结构: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 蜥臀目和鸟臀目腰带的对比鸟臀类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则有一个大的前突起,伸出在肠骨的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形,四个突出部分(四支)由肠骨的前部、后部、耻骨前支(也称前突或前耻骨)和紧挤在一起的坐骨和耻骨体及耻骨后支(也称后突)构成。好,就在你看这两个恐龙腰带图的时候,不知你是否能够细心地发现,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3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小黑板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 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学生回答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感知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学生讨论 4 出示生词 认读检测(三)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读一读最感兴趣的语句小组评议:注意语气、语速2集体交流:(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学生读课文,找答案 分小组读,讨论 A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B味道:更鲜美 C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 D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 学生在文中找出答案 读一读 集体交流四 、总结:1 自由读全文2 教师总结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五 拓展 1 要是让你设计未来的太空,你会设计生什么样? 2 课外多阅读有关太空的资料版书: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植物种子-太空蔬菜语文园地八第一 、二课时学习目标1、 围绕21世纪科技发展使自己所产生的奇思妙想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2、 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3 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围绕21世纪科技发展使自己所产生的奇思妙想这一话题交谈和写作。课前准备1、 布置家庭(或社会)调查(访:长辈谈一谈小时候的梦想)2、 搜集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建设日新月异的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一、 口语交际谈话导入1、 同学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吗?2、 在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这1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的许多幻想已成为现实。课前,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能简洁地向大家汇报你调查到的情况吗?a. 学生依据调查情况汇报。(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内容;可以是社会或生产建设巨大变化的内容;可以是有关自然的;可以是有关医学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b. 学生展示资料图片。指导学生交流1、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美梦成真的事情,真让人激动!你们有梦想吗?谁来当众介绍你的“奇思妙想”? 交流: 愿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说说未来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也可介绍个人的制作。2、 讨论采取哪种交流形式。 边画边说,边演示边说,补充说明,提出问题或多或少就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3、 相互交谈,准备发言内容。4、 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师带动学生及时并积极的针对情况从“说”和“听”两个方面积极评价与指导。)5、 师生评价。说的方面:内容、表述质量、礼貌、体态语言、应对能力等。听的方面:神态(举止、态度)、质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馈(语言及思维机智)等。总结感悟1、 在口语交际中,你的内心一定有许多感受,也会从伙伴那里学到许多东西。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