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的饲养以及生活习性.doc_第1页
孔雀的饲养以及生活习性.doc_第2页
孔雀的饲养以及生活习性.doc_第3页
孔雀的饲养以及生活习性.doc_第4页
孔雀的饲养以及生活习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雀的饲养以及生活习性一、孔雀概述孔雀被誉为“百鸟之王”,属于观赏型特禽,民间认为孔雀是吉祥,善良,美丽和华贵的象征。目前大多数印度教徒认为孔雀是圣鸟,因而大群饲养,适应驯化至少3000年。它不仅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也是一种肉质鲜美很有开发前途的肉用与禽用特禽,蓝孔雀属于非保护动物范畴,可供食用,我国孔雀于1987年引种繁殖,现已大量推广,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一条人文风景线。二、孔雀的生物学特性与经济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1、集群性强:在野生或家养下,自然选择配偶,即一雄多雌(1:3),家庭式活动,在一定活动范围内,集体采食于栖息,极少个别活动者,一旦丢失一只会吵闹不休,对另一群的个体不予采纳。2、杂食性: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吃蝗虫,蟋蟀,蛾,白蚁,蛙等动物。在圈养情况下可采食配合颗粒饲料或粉料。3、殴斗性:在繁殖期间公孔雀间常因争偶而发生剧烈殴斗,也常伤及母孔雀。4、叫声:公孔雀“哇哇”声拖长腔,叫声似老鸦,甚不悦耳。5、行动敏捷:脚强健,善奔,有一定高飞能力,在繁殖期间公孔雀有求偶行为并“开屏”,母孔雀也能用喙吻公孔雀的头,脸部。6、性成熟迟:22周龄开始性成熟。7、寿命长:蓝孔雀的寿命长约2025年。(二)经济学特性1.营养丰富孔雀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8%左右,远高于一般禽类、蛙类、鳖、龙虾和石斑鱼,含多种氨基酸,配比极佳,属优质蛋白质,而含脂肪仅为1%,其中饱和脂肪酸仅占0.4%,钙、铁、钾含量均高于鳖、蛇、石斑鱼、穿山甲等各类动物。维生素A、E和B的含量均超过鸡肝。蓝孔雀肉热量为4兆焦/100克,胆固醇少于50毫克/100克,远低于一般禽肉和鸡蛋,与蛇相当。骨钙含量接近20%,磷为9%,钙、磷比约为2:1,优于牛奶,与人奶比例接近,也是优质钙源。孔雀蛋含水分65.6%,蛋白质12.1%,脂类10.5%,糖类0.9%,矿物质10.9%。(点击查看:孔雀的孵化设备)2.高档野味全净膛屠宰率约为70%80%,肉用蓝孔雀肉质细腻,有独特风味,用来炒片、炒丝、煲汤,香甜浓郁可口,色、香、味俱佳,是野味中之上品。3.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有“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及药毒”记载。可见孔雀的解毒功效在穿山甲之上,其药用价值在现代医学中也有广泛的前途,孔雀浑身是宝。三、蓝孔雀品种介绍孔雀属亚洲孔雀,分布于印度及斯里兰卡。白孔雀是孔雀的白化品种。成年体重公孔雀7.5公斤,母孔雀5公斤。1.外貌特征孔雀和绿孔雀有一些差异,绿孔雀的腿、颈和翎羽较长,雌雄都有闪烁的金属光泽,叫声略低于蓝孔雀。孔雀缺乏鞍羽。蓝孔雀同种异性差异很大,雄性体羽光彩熠熠,身披翠绿色,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覆尾羽长1米以上,羽片上缀有眼状斑,由紫、蓝、黄、红等构成,屏开时光彩夺目,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雌性羽色灰褐,无尾屏,无距。2.生长速度孔雀生长速度快,作为肉用特禽很适宜,经济成熟期为8个月(见表1)表1孔雀的生长速度(单位:克)?日龄体重日龄体重166.1535380.00574.0840479.171090.5345570.8315126.4460587.5020178.88801250.0025264.001402350.0030284.402350.003.有抱性母孔雀有抱性,一年可产蛋2030个。蛋壳厚而健壮,呈乳白色、棕色或黄色,无斑驳。蛋重120140克。通常每隔1日产1个蛋,多在迟早产蛋。每年810月间换羽,10月份后大多数茸毛换齐。公蓝孔雀尾屏依年纪和体质不一样,需求1112个月才干长成。四、饲料和饲粮配方孔雀的饲粮有传统的饲料和合作饲粮之分(一)传统的饲料配方混合饲料由玉米粉30%、高粱粉10%、豆饼20%、麸皮10%、大麦渣22%、鱼粉4.5%、骨粉3%、盐0.5%组成。弥补饲料有骨粉、碳酸钙、贝壳、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青绿饲料须切碎拌喂,也可独自饲喂。粒料为常备饲料,麻子、苏子等油料作物为冬天的弥补饲料。在繁衍期、换羽期或育雏期要恰当多喂一些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E以及贝壳粉、骨粉等矿物质饲料。(二)现代饲粮配方国内不少养殖单位已自行制造蓝孔雀合作料,现供给2个孔雀的饲粮配方供参阅(表2,3)。表2 孔雀的饲粮配方(1)(单位:%)0.5饲料种类幼龄中龄大龄种蓝孔雀玉米30386048全麦粉1010-5麸皮2.64.68.55高粱33-2豆饼25211820大豆粉18-5骨粉11-2贝壳粉1122.5食盐0.40.40.52.5注:1、每个配方外加维生素20克/100公斤,微量元素100克/100公斤。表9-3孔雀的饲粮配方(2)(单位:%)8阶段玉米高粱豆饼大豆鱼粉鸡蛋骨粉酵母食盐麸皮幼龄(145天)38320101010240.5-中龄(1.56月龄)4531868-440.510青年(622月龄)4610200.5-4-0.515成年休产期531018-5-0.515成年产蛋期45-15-10-550.515目前国内也有些饲养单位在育雏阶段饲喂肉用仔鸡前期配合料,最好为碎裂颗粒料,效果更好,繁殖期公孔雀可饲喂蛋鸡高产期饲粮,而休产期喂育成期蛋鸡饲粮即可。五、我们分为两大类,和以下几个小类来介绍一下,孔雀饲养配方、(一)营养需要和家鸡相比,孔雀产蛋的季节性较强,数量少;盲肠结构较发达。孔雀的羽毛色彩艳丽,生长最快的是尾长,其次依此为体重、翼长、体长、胫长。因此,孔雀日粮中的营养成分要求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和粗纤维。此外,孔雀的产蛋、换羽时间早晚不一,产蛋多在48月,换羽则多在812月。根据孔雀产蛋、换羽的时间特点,认为成年孔雀的饲料配比可以终生不变。(二)饲料配方1饲料种类孔雀的饲料来源广泛,但食量较少,因而要求饲料全价,一般成年孔雀日粮量为100150克,即可满足各种机体需要。(1)蛋白质饲料植物性饲料有豆饼、大豆、花生饼、芝麻饼、菜籽饼、棉籽饼和葵花籽饼等,这些饲料含蛋白质3550左右,可占饲料总量的30左右。动物性饲料有鱼粉、鸡蛋、骨肉粉、蚕蛹、羽毛粉、血粉等,含蛋白质4080左右,可占饲料总量的2025。(2)能量饲料包括玉米、小麦、大麦、高梁和稻谷,其中能量含量约为130兆焦/千克,糠麸饲料能量低、容量大,且富含粗纤维,正合孔雀的营养需要。所以,如麸皮、米糠、玉米糠、高梁糠等可以占饲料总量的5。(3)矿物质饲料贝壳粉、沸石粉、骨粉和盐等同样是孔雀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必须物质,可占饲料总量的2。(4)青绿饲料青菜、野菜、牧草等,可占饲料总量的2030。(5)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矿物质、多维等添加剂,应根据孔雀的不同饲养阶段和孔雀群的不同饲养状况酌量增减。2饲料配方以下是孔雀的不同饲养阶段的饲料配方(1)仔孔雀的饲料配方玉米40、豆饼20、麸皮6、鱼粉14、谷子7、小麦6、矿物质27、盐03、骨粉2、酵母2。日粮的粗蛋白含量为226,代谢能为119兆焦/千克。此料用于50日龄以前的孔雀。(2)中雏孔雀的饲料配方玉米45、高粱5、豆饼18、大豆6、鱼粉8、骨粉4、麸皮10、酵母3、食盐05、贝壳粉05。此料用于6月龄以前的中雏。(3)青年孔雀饲料配方玉米38、全麦粉10、麸皮46、高梁3、豆饼21、大豆粉8、鱼粉10、酵母3、骨粉1、贝壳粉1、食盐04。此料用于22月龄以前的青年孔雀。(4)育成孔雀饲料配方玉米60、麸皮85、豆饼18、鱼粉8、酵母3、贝壳粉2、食盐05。此料用于成年孔雀。(5)产蛋期孔雀饲料配方玉米45、豆饼16、大豆10、鱼粉10、麸皮85、骨粉5、酵母5、食盐05。此料用于产蛋期孔雀。(6)种孔雀的饲料配方玉米48、全麦粉5、麸皮5、高粱2、豆饼20、大豆粉5、鱼粉8、酵母2、骨粉2、贝壳粉25、食盐05。此料用于种孔雀。以上饲料须酌情加入多维、微量元素等添加剂。总结:有了以上的配方,我们便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孔雀需要哪些营养和食物、虽说像鸡一样喂但也要从健康和全面的角度去饲养殖孔雀。六、孔雀迄今为止尚缺乏品种标准与生产指标,但可根据外貌、体重、生长发育、产蛋量、孵化率等性状进行选择。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选择健康、羽色鲜艳、脚有力、趾不弯的个体。应进行编号,以防近亲交配。为此,应向不同单位引进具有不同血统的种蓝孔雀,索取系谱资料。蓝孔雀与绿孔雀可以杂交,其杂种后代完全能育。(一)繁殖期孔雀的繁殖期有强烈的季节性,一般在68月份。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期往往可提前和延长,从而延长了产蛋季节。1.发情与求偶成年的孔雀,特别是公孔雀常常追逐母孔雀,并将华丽夺目的舵羽上的覆羽(200根以上)通过皮肌的收缩,高举展开如扇状,俗称“开屏”,并且不断抖动,索索作响,并可多次开屏,每次长达57分钟之久,且左顾右转,翎羽上的眼状斑反射着光彩,引得母孔雀频频接近公孔雀。在群养情况下,为争配偶常引起剧烈殴斗,有时已发情的母孔雀被公孔雀追得无奈而致受伤。2.交配公母配种比例为1:35,母孔雀交配15天后开始产蛋,为此要在角落处挖一沙坑,放好沙供其产蛋用。应有专人值班拣蛋,免发生食蛋癖或诱发抱性。(二)孵化分为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大类。1.自然孵化最好利用抱性强烈的乌骨鸡及土种草鸡来代孵,并用醒抱药催醒有抱性的母孔雀。一般体型小的抱鸡只能每次抱孵46个孔雀蛋。在孵化期间,将抱鸡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放出或抱出2次,进行排粪,同时供应饮水和谷粒,约15分钟后抱回继续孵化。孔雀的孵化期为2628天,其中于第7、14和21天分别验蛋。2.人工孵化凡孵禽的电孵机,只要将孵化盘按孔雀蛋的尺寸改制后即可孵化。按常规消毒种蛋与孵化设备。孵化工艺基本相同。(1)温度平面孵化器内温度38.539.5,立体孵化机内温度37.538。孵化室内温度维持在2427。出雏期温度下降0.5,至于采取恒温孵化(分期入孵)或变温孵化(一次入孵)由入孵者据生产而定(2)湿度相对湿度维持在60%65%,出雏期最好采用70%,孵化室相对湿度保持65%70%。(3)翻蛋头7天最好每隔半小时到1小时翻蛋1次,第2周12小时翻蛋1次,以后每3小时翻1次蛋。出雏前3天落盘后停止翻蛋。(4)晾蛋一般不超温可不晾蛋,中后期每天可晾蛋1520分钟,晾至30时(眼皮感觉不热)为止。由于孔雀蛋蛋壳较厚,开头几天温度与湿度不能偏低,后期通风与湿度也应高些,才能正常出雏。七、饲养管理工艺孔雀由于驯养时间不长,且无科学规范,今据有关饲养单位经验,简述于后。(一)孔雀舍凡作为“孔雀园”方式供参观用,则要有自然环境或人造自然环境,使孔雀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衬托出一种美的氛围,并尽量人鸟亲和,供拍照、饲喂之用。而作为种用孔雀的场地为小群饲养,以便于管理。作为商品用孔雀场,当视规模而定场舍大小。一般孵化室、育雏室要求能冬暖夏凉。种孔雀则可粗放些。至于场地应高燥,排水良好。一般设备与家鸡相同。(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为2个月。初生孔雀为黄褐色绒羽,头顶及背部略深,腹部色浅,飞羽为黑褐色。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雏法,120日龄采用网养或笼养。每个网架长250厘米,宽200厘米,底网高60厘米,室内外均设栖架,应提倡笼育,可利用雏鸡用笼。1.笼育雏温度与湿度110日龄3438,1120日龄2826,2130日龄2624。以后羽毛增多,可以与室温相同。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2.饲料与饲喂次数孔雀饲料与饲喂次数可参见表4。表4传统饲料与饲喂次数110 4 熟鸡蛋、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1130 3熟鸡蛋、肉沫、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31602-3与上同。再加玉米渣、高粱等3.管理每群饲养量以4050只为宜,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并建立信号条件反射以便于管理。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及时隔检病雏。(三)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是指61日龄至成年(2年)前生长阶段。育成舍的室内约占1/3面积,运动场网高5米,室内外设栖架,饲养密度为20只/100平方米。饲料以纯合颗粒料最好,每天喂2次,青绿饲料喂2次,应定期检测体重。如作为商品肉用仔孔雀,饲养8个月龄后能达到3.54公斤,便可上市。(四)成年期的饲养管理孔雀成年期是指2年以上产蛋期的孔雀或休产期的孔雀。种孔雀舍每栏公母配比为1:35,栏舍面积为5米10米,室内外各半,网高5米。网孔为1.5厘米2.5厘米,运动场上应种植遮荫植物。饲喂定时定量,保持安静,注意清洁卫生。(1)春季管理在繁殖季节,活动量大,采食量也大,应及时调整饲粮,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在角落处设产蛋箱(铺垫沙子或软草)。(2)夏季管理气温高、多雨、湿度大,采食量顿减,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应多喂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霉变。做好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3)秋季管理虽秋高气爽,但气温下降,光照缩短,又值孔雀正常生理换羽期,饲粮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应在换羽期间采取强制性换羽,可以有效地缩短自然换羽天数,另外可以获得优质价高的羽翎,可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并突然改变其生活环境条件,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也可在不限制饲喂的条件下,酌喂氧化锌添加剂(当含锌量达至2000050000毫克/公斤时,应先个别做试验后再采用)。可使孔雀710天后加速换羽,夜间可试拔主翼羽、覆尾羽,如能轻易拔除则拔羽,拔不动则不要拔,50%羽毛脱落或拔除时,则应停喂锌添加剂。也可使用肌注25005000国际单位睾丸酮和510毫克的甲状腺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