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论文.doc_第1页
生物防治论文.doc_第2页
生物防治论文.doc_第3页
生物防治论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Soil microbial research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生物科学(汉)学号:20131103744姓名:吴天顺指导教师:金凤完成时间:2015.05.19土壤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土壤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1土壤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11我国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12土壤微生物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应用中问题的对策13土壤微生物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前景预测1参考文献211土壤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 【摘要】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的总称。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土壤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全世界范围内,土壤退化仍在加剧,土壤污染也日益严峻,严重威胁到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和全球生态安全。我国土壤资源极其匮乏,遏止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质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百年大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最活跃的成分,与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密切关联。所谓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对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加以利用,从而有效防治农作物病害,它是一种技术和方法,具有安全、不污染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基于此,从生物防治的概念出发,介绍了生物防治的原理和现状,并分析出目前中国生防所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最后对我国生物防治方向作出了一个客观的展望。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防治;植物病害1我国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问题还是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1难以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定植我国生防微生物资源丰富,但很多是在试验条件下筛选出来的,因为田间处在自然的条件下,存在不稳定性和多变性,这样产生的生防微生物,在田间施用后就会因定殖能力差,难以形成生物群体,从而使防治效果大受影响。生防细菌的定殖能力对防效稳定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生防细菌之定殖成功需要达到时间、数量、竞争位点、环境的要求。定殖受多因子影响,十分复杂,它涉及生防菌自身、病原生物、寄主植物与环境因子。1.2微生物的抗药能力差大部分的生防微生物都是以接种方式引人土壤的,在实验室环境下筛选的生防微生物,投放田间常常会因农药施用或残留等影响,影响种群数量,进而影响生防效果。而一旦生防微生物定殖后,其对人畜、环境都是无害的,也不会产生抗药性。1.3菌株稳足性问题目前,许多微生物的功能物质、定殖规律和作用机理还不明确,受到条件的限制从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很多生防微生物制剂是在实验室活菌得到的,使用在田间后受温度、湿度、土壤pH值等影响,也大大影响了防治效果。生防细菌在田间的应用十分复杂,它受环境影响很大。就环境而言,温度、湿度是两个影响生防细菌菌株稳定性的最关键的因子。通常认为,田间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与光照等,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杰.也使牛防细菌的定硝与繁硝等受到影响2土壤微生物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应用中问题的对策2.1提升土壤微生物的生态适应性要提高特定生防微生物的生态适应性、竞争存活能力可以选择性向土壤中加人诱导生防微生物产生抗菌素的物质,使其种群数量增加,如壳聚糖等,加速生防微生物的商业化应用速度。2. 2进行菌株改良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直接改造从自然界获得生防菌,使其竞争存活能力与病害控制效果提高,这些方法有诱变育种、转化技术及原生质融合。2.3改善土壤状况 可人为给生防微生物营造良好的竞争生存环境,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构建新平衡。或人工诱变进行改良,筛选特定的抗药菌株,从而和低剂量的杀菌剂混合使用,使得生物防治和物理化学相互组合,提升防病效果。3土壤微生物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前景预测 现在我国和国外相比较,在生防微生物研究及应用的技术手段多样性方面差距较大。对其前景的预测有以下几方面。3.1开发可利用的拮抗微生物资源土壤中生防微生物种类比较单一,而且对农药的反应十分敏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也很难在植株上进行定殖,影响生防效果。所以,可克隆有益基因,培育出新的稳定的拮抗微生物,从生防细菌中找到相关抑菌基因,并将它整合进植物的基因组中。3.2对生防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近年来,我国在生防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有了很多的突破性进展,也有了比较成熟的筛选与室内测定技术,然而还有大量生防细菌资源虽被发现了却很难应用,而能大规模应用在大田间的新型生防菌剂也不多。因此,在对生防微生物做基因改造、复配与商业化制剂研发和生产应用技术,会是今后的重点工作。3.3研究或挖掘农业生物药物资源通过研究或挖掘农业生物药物资源,将生物芯片技术和蛋白组学方法应用到生防微生物的培育中去,开辟出一条基因靶标的高通量筛选的道路,对新化合物的功能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进行新型先导生物活性的结构设计。3.4对生防微生物次生代谢生物药物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进行基因调控,使特定代谢途径上的重要基因表达减少,或者使竞争性代谢支路阻断,为土壤中生防微生物的培育构建代谢捷径,或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1】田连生,张根伟.黄瓜碎倒病的发生与木霉菌剂生物防治J.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