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肆虐人类的历史不下数千年,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随着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科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抗菌素的应用和免疫疫苗的不断问世,使传染病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威胁日益减轻,疾病的防治重点由传染病逐渐向非传染性慢性病过渡和转移。然而,近年来,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流行、暴发事件不断,一些被认为早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同时又新发现了数十种传染病。WHO总干事在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振聋发聩地提出:“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因此,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仍是世界各国乃至全球的一个突出重点。1、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1)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基本卫生工作方针。多年来,我国的传染病预防策略可概括为:以预防为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发展三级保健网,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传染病的预防就是要在疫情尚未出现前,针对可能暴露于病原体并发生传染病的易感人群采取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通过改变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通过大众媒体、专业讲座和各种针对性手段来使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获得有关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其效果取决于宣传方式与受众的匹配性。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预防的成效卓著,如安全性行为知识与艾滋病预防,饭前便后洗手与肠道传染病预防等,是一种低成本高效果的传染病防治方法。加强人群免疫:免疫预防是控制具有有效疫苗免疫的传染病发生的重要策略。全球消灭天花、脊髓灰质炎活动的基础是开展全面、有效的人群免疫。实践证明,许多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型肝炎等都可通过人群大规模免疫接种来控制流行,或将发病率降至相当低的水平。改善卫生条件:保护水源、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改善居民的居住水平,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等,都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2)加强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监测是疾病监测的一种,其监测内容包括染病发病、死亡;病原体型别、特性;媒介昆虫和动物宿主种类、分布和病原体携带状况;人群免疫水平及人口资料等。必要时还应开展对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的研究,并评价防疫措施效果。我国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常规报告和哨点监测。常规报告覆盖了甲、乙、丙三类共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国家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艾滋病、流感等监测哨点。 (3)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传染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日益体现了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策略的重要性。继1980年全球宣布消灭天花后,1988年WHO启动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经过14年的努力,全球脊髓灰质炎病例下降了998,病例数从1988年估计的350000例减至2001年的483例;有脊髓灰质炎发病的国家由125个降至10个。中国在2000年也正式被WHO列人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国家。 为了有效遏制全球结核病流行,2001年,WHO发起了全球“终止结核病”合作伙伴的一系列活动,其设立的目标为:2005年,全球结核病感染者中的75得到诊断,其中85被治愈。2010年,全球结核病负担(死亡和患病)下降50。2050年,使全球结核病发病率降至l百万。 此外,针对艾滋病、疟疾和麻风的全球性策略也在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展开。全球化预防传染病策略的效果正日益凸现。 2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包括传染病报告和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多种预防措施。 (1)传染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的手段之一,也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具体要求参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一经诊断为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就应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实行分级管理。只有尽快管理传染源,才能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甲类传染病病人和乙类传染病中的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病人必须实施隔离治疗,必要时可请公安部门协助。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可在医院或家中隔离,隔离通常应至临床或实验室证明病人已痊愈为止。 丙类传染病中的瘤型麻风病人必须经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痊愈才可恢复工作、学习。 传染病疑似病人必须接受医学检查、随访和隔离措施,不得拒绝。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人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隔离观察、治疗。乙类传染病疑似病人可在医疗机构指导下治疗或隔离治疗。 病原携带者: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至其病原体检查23次阴性后。在饮食、托幼和服务行业工作的病原携带者须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久治不愈的伤寒或病毒性肝炎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威胁性职业。艾滋病、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疟疾病原携带者严禁做献血员。 接触者: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留验:即隔离观察。甲类传染病接触者应留验,即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察、检验和治疗。 医学观察: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接触者可正常工作、学习,但需接受体检、测量体温、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等医学观察。 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对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如麻疹可对接触者施行预防接种。此外还可采用药物预防,如服用青霉素预防猩红热等。 动物传染源:对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大的动物传染源应予彻底消灭;对危害大的病畜或野生动物应予捕杀、焚烧或深埋;对危害不大且有经济价值的病畜可予以隔离治疗。此外还要做好家畜和宠物的预防接种和检疫。 (3)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传染源污染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除和杀灭病原体。肠道传染病通过粪便等污染环境,因此应加强被污染物品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痰和呼出的空气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至关重要;艾滋病可通过注射器和性活动传播,因此应大力推荐使用避孕套,杜绝吸毒和共用注射器;而杀虫是防止虫媒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消毒(disinfection)是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包括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大类。 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消毒。如乳制品消毒、饮水消毒等。 疫源地消毒: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致病微生物。疫源地消毒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是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所进行的消毒;终末消毒是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所作的一次性彻底消毒,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留下的病原微生物。只有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如霍乱、鼠疫、伤寒、病毒性肝炎、结核、炭疽、白喉等。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的疾病如水痘、流感、麻疹等一般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 (4)针对易感者的措施 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其中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此外,当传染病流行时,被动免疫可以为易感者提供及时的保护抗体,如注射胎盘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等,但因为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尚存在隐患,除非必要,目前已不主张使用。高危人群应急接种可以通过提高群体免疫力来及时制止传染病大面积流行,如麻疹疫苗在感染麻疹三天后或潜伏期早期接种均可控制发病。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也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来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但药物预防作用时间短、效果不巩固,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其应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个人防护:接触传染病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置和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可能暴露于传染病生物传播媒介的个人需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腿、鞋套等。疟疾流行区可使用个人防护蚊帐。安全的性生活应使用安全套。 (5)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措施: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需立即组织力量防治,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后,可采取下列紧急措施: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在采用紧急措施防止传染病传播的同时,政府卫生部门、科研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塘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高铁火车乘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济南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集安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高速铁路胀轨课件
- 高速铁路客运概述
- 高速消防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知识系列培训课件
- 电脑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建设工程调规及用地预审服务合同
- DISC沟通风格测试
- 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
- 老年学概论(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完整版)Hamilton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第章课件绪论
- 大学体育:轮滑教案
- DB31-T 1380-2022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要求
- 景观生态学课件
- 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 丁苯橡胶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