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水电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1页
贵州大学水电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2页
贵州大学水电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3页
贵州大学水电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4页
贵州大学水电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0 页 1 第一章 清水河某电站工程条件 1 气象 水文 清水河流域属亚热带高原气候区 由于大气环流和流域地形影响 气候类型较为复 杂 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多年平均气温为 14 1 C 流域内降水较多 但年内及地区分配极不均匀 年降雨量为 1130mm 4 10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86 5 支流独木河上游为多雨区 多年平均降雨量超过 1200mm 每年 5 8 月为暴雨集中的季节 降雨量占全年的 60 坝址集雨面积为 4328km2 多年平均流量 76m3 s 多年平均来水量 23 97 亿 m3 径流系数 0 48 流域洪水特性与暴雨特性和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洪水过程一般从 5 月份开始 到 10 月份结束 汛期洪水较为频繁 年最大洪峰多出现在 6 7 月 设计洪水标准 P 1 时 洪峰流量为 5240m3 s 相应 3 天为洪量 6 0 亿 m3 校核洪水标准 P 0 1 时 洪峰流量为 7430m3 s 相应 3 天洪量为 8 4 亿 m3 坝址多年平均年输沙量 52 8 万 t 主要集中在汛期 占全年输沙量的 92 8 其中 5 7 月来沙量占全年的 73 8 2 工程地质 电站地处云贵高原的黔中地区 区域内碳酸盐岩广布 属中低山岩溶山地地貌 地层自寒武系至三迭系均布分布 区域地处黔北台隆 遵义断拱南部 属扬子准台地 中稳定的 III 级构造单元 自中更新世以来 区域内无断裂活动迹象 构造环境稳定 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 水库河段均属峡谷型水库 库区构造以南北向为主 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也很发 育 南明河近坝 6km 库段大部分为横向谷 上游库段为走向谷 左岸为顺向坡 独木 河库段大部为走向谷 右岸为顺向坡 水库两岸山体雄厚 其间分布有多层隔水层和相对隔水层 不存在向邻谷渗漏问 题 水库库岸多为坚硬的灰岩 白云岩组成 一般稳定性较好 局部以软岩为主的走 向谷顺向坡地段 风化后抗剪强度和抗冲刷能力降低 蓄水后可能产生顺层塌滑 除 近坝的南明河口左岸边坡外 其余边坡距坝址较远 规模不大 对库容和工程的建设 无影响 第 2 页 共 20 页 2 工程枢纽区河段 河谷断面呈不对称 V 型 左岸较缓 右岸较陡 河床及两岸 坡出露地层主要为吴家坪组 中厚层燧石条带灰岩 夹泥页岩 钙质页岩和少P w2 量泥灰岩 其中软岩占总厚度的 19 河床基岩大部裸露 岩层缓倾上游偏右岸 该 地层属弱岩溶含水层 在垂直层面方向可取相对隔水作用 防渗处理简单 坝址附近天然建筑材料丰富 开采及运输条件均较好 坝址下游 2km 处有公路通 过 距左右岸坝肩也仅 1 2km 3 设计标准 电站正常蓄水位初拟为 835m 装机容量 60MW 保证出力 10 1MW 多年平均发电 量 2 51 亿 kWh 装机年利用小时为 4183h 电站工程规模为大 二 型 属二等工程 主要挡水及泄水建筑物为 2 级 厂房 为 3 级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为 3 级 临时建筑物为 4 级 大坝及泄水建筑物正常运用 洪水为 100 年一遇 P 1 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为 1000 年一遇 P 0 1 厂房正常 运用洪水标准为 100 年一遇 P 1 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为 200 年一遇 P 0 5 4 水库 水能参数 正常蓄水位 835m 水库死水位 820m 装机容量 2 30Mw 电站引用流量 129 4m3 s 最大水头 64m 最小水头 42 8m 平均水头 55 5m 设计洪水 100 年一遇 坝址相应洪峰流量 5240m3 s 相应下泄流量 4593m3 s 设计洪水位 836 41m 相应下游水位 792 75m 校核洪水 1000 年一遇 坝址相应洪峰流量 7430m3 s 相应下泄流量 6654m3 s 设计洪水位 841 68m 相应下游水位 796 27m 5 工程地质岩体力学指标 坝基 肩 岩体力学指标及岩体质量分类表 第 3 页 共 20 页 3 抗剪断强度 岩 岩岩 砼 地 层 代 号 岩 性 风化 分级 容重 s T m3 承载力 MPa 泊 桑 比 变模 E0 103M Pa f c MPa f c MPa 质量 分类 P2w 中厚层含燧石条带 灰岩夹页岩和泥灰 岩 微风化 2 604 50 2580 90 80 80 7A 1 P2c 含燧石结核灰岩微风化 2 656 00 23121 21 01 10 9A Td 1 1 页岩夹薄层灰岩弱风化 2 301 00 3520 550 20 50 1C Td 1 2 薄层灰岩夹页岩弱风化 2 402 00 3030 650 30 60 2C P1m 中厚层灰岩微风化 2 606 00 23121 21 01 11 0A 节理裂隙 0 70 2 泥页岩夹层 0 30 02 6 6 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要求 布置重力坝的溢流与非溢流部分 选择消能方式 在地形图上作出平面布置 图 上游立视图 下游立视图 溢流坝剖面图 非溢流坝剖面图 图纸要满足制图 规范要求 文字部分有相应稳定 应力 水力学计算及设计说明书 字数不限 所 布置的建筑物要根据地形 假设重力坝开挖深度为地面以下15M 帷幕灌浆中心线距上游坝面7M 淤沙 高程在1 3坝高处 7 7 方法步骤方法步骤 3 3 1 1 由基本三角形剖面 确定非溢流坝剖面 满足稳定及上 下游坝面强度要求 3 3 2 2 由水力计算确定溢流坝剖面及消能方式的具体布置 3 3 3 3 在电脑或图板上作出相应图 作图与计算可交叉进行 第二章 枢纽总体布置 2 1 基本剖面设计 第 4 页 共 20 页 4 1 坝底宽确定 设 n 为 0 m 为 0 8 B 78 4m W1 0 B 98 8 0 1 38 127181 9 188 018 2 1 2 W 4 92198 2 1 98 4 7824 3 W62 471079881 9 2 1 2 2 P 22 15891881 9 2 1 2 2 P kNU24281 74 781881 9 4 718081 9 25 0 2 1 2 1 7 8081 925 1 3 394 1589 22 47107 62 7840024281 7 92198 40 1 1 P AcUWf Ks 当 m 0 75 时3 178 s K 当 m 0 74 时3 135 s K 当 m 0 72 时 但为了以后计算都能满足 所以按 m 0 8 算 3 035 s K 2 2 实用剖面计算 2 2 1 坝顶高程的确定 第 5 页 共 20 页 5 坝顶应高于校核洪水位 坝顶上游防浪墙顶的高程应高于波浪顶高程 其与正 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的高差 可根据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由下式 3 1 计算 应选择两者中高程的高者作为选定高程 cz hhhh 1 式中 防浪墙顶至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 m h 波高 m 1 h 波浪中心线至正常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 m z h 安全超高 按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规定 按下表 3 10 采用 c h 表表 3 3 1010 安全超高安全超高 h hc c 坝的安全级别 相应水位 正常蓄水位 基本情况 0 70 50 4 第 6 页 共 20 页 6 校核洪水位 特殊情况 0 50 40 3 2 2 2 正常蓄水位时坝顶高程的确定 坝的安全级别为 级 查表 3 10 得 m5 0 c h 在 CAD 图中地形剖面图中测得 B 173 383m D 5Bkm smV20 0 在 20 250 之间 故 h 为累积频率为 5 的 21 26109 20 100 866928 9 2 3 2 0 V gD 5 h 0 6695m0166 0 3 1 45 DVh o l 9m7 54414817 4 10 8 0 l hL 0 1865356m 2 2 1 L H cth L h hz 4m0 8301236224 1 0 0 0 0 51 hh 0 5 0 186 0 830 1 517m 1 hhhh zc 2 2 3 校核蓄水位坝顶高程的确定 坝的安全级别为 级 查表 3 10 得 m5 0 c h 在 CAD 图中地形剖面图中测得 B 187 573m D 5Bkm smV20 0 在 20 250 之间 故 h 为累积频率为 5 的 23 001139 20 100 937878 9 2 3 2 0 V gD 5 h 0 6872m0166 0 3 1 45 DVh o l 4m7 70407602 4 10 8 0 l hL 0 1924984m 2 2 1 L H cth L h hz m0 8521787724 1 0 0 0 0 51 hh 0 4 0 192 0 853 1 445 m 1 hhhh zc 防浪墙顶高程 设计洪水位 h设 836 41 1 517 837 927m 防浪墙顶高程 校核洪水位 h校 841 68 1 445 843 125m 所以 坝顶高程 843 125 m 取其中较大值 2 3 稳定计算 第 7 页 共 20 页 7 2 3 1 正常蓄水位时坝体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性验算 1 波浪压力 临界水深 m755 0 670 0 14 3 2544 7 670 0 14 3 2544 7 14 3 4 544 7 2 2 4 0 n l l n l hL hL l L H H 98 L 2 3 775 所以浪压力按深水波计算 l p KN15 838 187 0 670 0 4 755 7 81 9 4 zll hh l P 2 泥沙压力 Ps 为坝面单位宽度上的水平泥沙压力 KN m sb 为淤沙的浮容重 7 8 10 8KN m3 hs 为坝前泥沙淤积厚度 m s 为淤积的内摩擦角在 26 30 度 KN1381 755 2 28 45 3 1 8310 2 1 2 45 2 1 22 2 tgtghP s sss 33 2572 1381 755 15 83755 1589 22 47107 62 7840025819 92 92198 40 1271 376 1 1 P AcUWf Ks 2 3 2 校核洪水位时坝体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性验算 1 波浪压力 临界水深 m777 0 678 0 14 3 2704 7 687 0 14 3 2704 7 14 3 4 704 7 2 2 4 0 n l l n l hL hL l L H H 98 L 2 3 852 所以浪压力按深水波计算 l p KN16 622 192 0 687 0 4 704 7 81 9 4 zll hh l P 2 泥沙KN1613 118 2 28 45 3 1 68 8910 2 1 2 45 2 1 22 2 tgtghP s sss 34 0433837 1613 118 16 62201 17230 936 53748 511 7840051873 548 92198 40 1271 376 1 1 P AcUWf Ks 2 4 应力计算 应力计算公式如下 上游面垂直正应力 2 6 B M B W yu 第 8 页 共 20 页 8 下游面垂直正应力 2 6 B M B W yd 上游面剪应力 np yuuu 下游面剪应力 mpd ydd 上游面水平正应力 np uuxu 下游面水平正应力 mp ddxd 上游面主应力 22 1 1npn uyuu 下游面主应力 dydd pmm 22 1 1 uu p 2 dd p 2 以上公式适用于无扬压力作用的情况 当截面上有扬压力作用时 应分别采用下列 公式 npp yuuuuu mpp uddydd 2 npppp yuuuuuuuxu 2 mpppp uddyduddyu 22 1 1nppn uuuyuu uuuu pp 2 22 1 1mppm uddydd uddd pp 2 其中 uuu pp dud pp 式中 B 坝体计算截面沿上 下游面的长度 m n 上游坝坡 m 下游坝坡 第 9 页 共 20 页 9 pu pd 计算截面在上 下游坝面所承受的水压力强度 如有淤沙压力时 应计入在内 puu pud 计算截面在上 下游坝面处的扬压力强度 计算截面上全部垂直力之和 包括坝体自重 水重 淤沙重及计算的扬 W 压力等 以下向下为正 对于实体重力坝 均切取单位宽度坝体为准 下同 计算截面上全部垂直力及水平力对于计算截面形心的力矩之和 以使上 M 游面产生压应力者为正 1 坝内垂直正应力 y 根据在水平截面上呈直线分布的假定可得距下游坝面 x 处的为 y bxa y 其中 a b 由边界条件和偏心受压公式确定 当 x 0 时 2 6 B M B W a yd 当 x B 时 3 12 B M B b ydyu 2 坝内剪应力 根据呈线性分布 由平衡条件可得出水平截面上剪应力 y 呈二次抛物线分布 即 其中 x 2 111 xcxba x 1 a 1 b 由边界条件确定 1 c d a 1 du B P B b 42 6 1 1 du B P B c 33 6 1 2 1 3 坝内水平截面正应力 x 根据在水平截面呈二次抛物线分布 由平衡条件可得出水平正应力 x x 第 10 页 共 20 页 10 呈三次抛物线分布 即 其中 3 2 2 222 xdxcxba x 2 a 2 b 可由边界条件确定 由于的三次抛物线分布与直线相当 2 c 2 d x 接近 因此 可近似地作为直线分布 即 其中 xba x22 xd a 2 B b xdxu 2 2 22 1 xyyx 2 2 22 xyyx xy ar 2 tan 2 1 1 2 4 1 正常蓄水位坝的应力计算 计算时 表示上游水位 m 表示下游水位 m H H 表示淤沙高度 m 以下符号表示意义相同 h 1 不计扬压力时 B 78 4m KN 95989 776W mM KN 341406 1560507 1529313 6 61248414 42 kPa 1238 059881 9 39810 Hhp wsbu 176 58kPa1881 9 Hp wd 891 094kpa 4 78 5 341406 16 4 78 95989 776 6 22 B M B W yu a1557 625kP 78 4 5 341406 16 78 4 95989 776 6 22 B M B W yd kPa00 094 91805 1238 np yuuu a1104 836kP8 0 58 1761557 625 mpd ydd kPa05 12380005 1238 np uuxu a1060 449kP8 01104 83658 176 mp ddxd kPa094 91801238 05 891 094 01 1 22 1 npn uyuu 第 11 页 共 20 页 11 a2441 494kP58 1768 01557 625 8 01 1 2222 1 dydd pmm kPa05 1238 2 uu p kPa58 176 2 dd p 2 计扬压力时 B 78 4m KN 70170 064W mM 6KN 525222 00183815 856 341406 15 kPa 1238 059881 9 39810 Hhp wsbu 176 58kPa1881 9 Hp wd 401 945kpa 4 78 6 525222 00 6 4 78 064 70170 6 22 B M B W yu a1427 342kP 78 4 06 525222 06 78 4 70170 064 6 22 B M B W yd 0 npp yuuuuu a1141 874kP8 0342 1427 mpp uddydd 0 2 npppp yuuuuuuuxu 913 499kPa 2 mpppp uddyduddxd 401 945kPa1 22 1 nppn uuuyuu a2340 841kP1 22 1 mppm uddydd 0 2 uuuu pp 0 2 uddd pp 3 坝内应力计算 2 6 B M B W a yd 3 12 B M B b ydyu 第 12 页 共 20 页 12 d a 1 du B P B b 42 6 1 1 du B P B c 33 6 1 2 1 xd a 2 B b xdxu 2 bxa y 2 111 xcxba x xb x22 a 2 22 1 xyyx 2 2 22 xyyx xy ar 2 tan 2 1 1 ab Pa1b1c1a2b2 1427 34 13 079 469001141 87 12 48 0 027913 5 11 65x 坐标 y x 1 2 1 19 61170 99887 095685 121847 828 301 3 652 1 303 74 72 39 2914 644611 856456 751338 9832 409 2 672 1 213 69 52 58 8658 294316 158228 37825 64861 021 1 471 0 974 55 82 2 4 2 设计洪水位坝的应力计算 B 78 4m KN106914 437W mM 9KN 392625 8560529 307 31327476 07 3995379 520 kPa 1251 879 75 79241 836 81 9 3 75 79241 836 10 Hhp wsbu 546 908kPa 73775 792 81 9 Hp wd 980 441kPa 78 4 59 392625 86 78 4 106914 437 6 22 B M B W yu a1746 969kP 78 4 9 392625 85 6 78 4 106914 437 6 22 B M B W yd kPa00 441 980879 1251 np yuuu 960 049kPa8 0 908 546969 1746 mpd ydd kPa879 125100879 1251 np uuxu 第 13 页 共 20 页 13 a1314 947kP8 0960 049908 546 mp ddxd 980 441kPa01251 879 980 441 01 1 22 1 npn uyuu a2515 008kP908 5468 0969 1746 8 01 1 2222 1 dydd pmm kPa879 1251 2 uu p kPa908 546 2 dd p 3 计扬压力时 B 78 4m 58340 4KNW mM 2KN 492943 36100317 503 392626 kPa 1251 879 75 79241 836 81 9 3 75 79241 836 10 Hhp wsbu 546 908kPa 73775 792 81 9 Hp wd 262 949kPa 78 4 623 492943 36 78 4 58340 438 6 22 B M B W yu a1225 328kP 78 4 2 492943 36 6 78 4 58340 438 6 22 B M B W yd 0 npp yuuuuu 980 262kPa8 0328 1225 mpp uddydd 0 2 npppp yuuuuuuuxu 784 210kPa 2 mpppp uddyduddxd 262 949kPa1 22 1 nppn uuuyuu a2009 538kP1 22 1 mppm uddydd 0 2 uuuu pp 0 2 uddd pp 3 坝内应力计算 算法与正常蓄水位相同 算得如下表 第 14 页 共 20 页 14 ab Pa1b1c1a2b2 1225 33 12 275 34610980 262 16 230 0475784 21 10 x 坐 标 y x 1 2 1 19 6984 733680 43588 161495 1877 712 3 432 1 287 73 79 39 2744 138417 108392 11020 85115 4 2 37 1 171 67 15 58 8503 543190 299196 05594 443105 15 1 238 0 891 51 09 2 4 3 校核洪水位坝的应力计算 1 不计扬压力时 B 78 4m 108503 1KNW mM 5KN 625991 4760612 77 41535038 86 969660 159 kPa 1026 911 27 79668 841 81 9 3 27 79668 841 10 Hhp wsbu 581 439kPa 73727 796 81 9 Hp wd 772 904kPa 4 78 5 625991 47 6 4 78 1 108503 6 22 B M B W yu a1995 034kP 78 4 5 625991 47 6 78 4 108503 1 6 22 B M B W yd kPa00 772 904911 1026 np yuuu 1130 88kPa8 0 439 5811995 034 mpd ydd kPa911 102600911 1026 np uuxu Pa1486 1396k8 01130 88581 439 mp ddxd 772 904kPa0 1026 911 772 904 01 1 22 1 npn uyuu a2899 735kP581 4398 0034 9951 8 01 1 2222 1 dydd pmm kPa 1026 911 2 uu p 581 439kPa 2 dd p 4 计扬压力时 KN 56993 576W 第 15 页 共 20 页 15 mM KN 730329 95104338 5 5 625991 47 kPa 1026 911 27 79668 841 81 9 3 27 79668 841 10 Hhp wsbu 581 439kPa 73727 796 81 9 Hp wd 14 0431kPa 4 78 730329 95 6 4 78 56993 576 6 22 B M B W yu a1439 875kP 78 4 730329 95 6 78 4 56993 576 6 22 B M B W yd 0 npp yuuuuu Pa1151 8997k8 01439 875 mpp uddydd 0 2 npppp yuuuuuuuxu 921 52kPa 2 mpppp uddyduddxd kPa043 4 11 22 1 nppn uuuyuu a2361 394kP1 22 1 mppm uddydd 0 2 uuuu pp 0 2 uddd pp 3 坝内应力计算 算法与正常蓄水位相同 算得如下表 ab Pa1b1c1a2b2 1439 87 18 187 378991151 9 21 770 0903921 52 11 75 x 坐 标 y x 1 2 1 19 61083 42759 817691 141672102 55 3 874 1 318 75 56 39 2726 959437 14460 761050 81136 91 3 284 1 275 73 1 58 8370 501183 867230 38497 204103 68 2 624 1 207 69 18 第三章溢流坝段设计 3 1 孔口设计 1 泄水方式的选择 为使水库有较好的超泄能力 采用开敞式孔口 2 洪水标准的确定 本次设计的重力坝是二级建筑物 根据规范查山区 丘陵区水利工程建筑物 第 16 页 共 20 页 16 洪水标准 采用 500 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 1000 年一遇的洪水校核 3 流量的确定 设计情况下 溢流坝的下泄流量为 4593 129 4 0 85 4483 01m3 s 校核情况 下 溢流坝的下泄流量为 6654 129 4 0 85 6544 01m3 s 4 单宽流量的选择 坝址处基岩比较坚硬完整 综合枢纽的布置及下游的消能防冲要求 单宽流 量取 50 100 m3 s 5 孔口净宽的拟定 分别计算设计和校核情况下溢洪道所需孔口宽度 计算成果如下 表表 4 4 1 1 孔口净宽计算孔口净宽计算 计算情况 流量 Q m3 s 单宽流量 q m3 s 孔口净宽 B m 设计情况4483 0150 10089 7 44 8 校核情况6544 0150 100131 65 4 根据以上计算 溢流坝孔口净宽取 45m 假设每一宽度为 15m 则孔数为 3 6 溢流坝段总长度 溢流孔口的总宽度 的确定 根据工程经验拟订闸墩的厚度为 中墩 3m 边墩 3m 则溢流坝段的总长度 L0为 mdnnbL513 13 153 1 0 7 堰顶高程的确定 初拟侧收缩系数 0 95 流量系数 0 502 因为过堰水流为自由 m 出流 故 1 由堰流公式 计算堰上水头 计算水位分别减去 s 23 2 o HgmbnQ o H 相应的堰上水头 即为堰顶高程 计算结果见下表 o H 计算情况 流量 m3 s 侧收缩数 流量 系数 m 孔口净 宽 m 堰上水 头 m 堰顶高 程 m 设计情况 4483 010 950 5024513 05 823 36 校核情况 6544 010 950 50245 16 8824 88 所以 堰顶高程取823 36m 8 闸门高度的确定计算如下 门高正常蓄水位 堰顶高程 0 1 0 2 取 12 m74 111 036 823835 m 第 17 页 共 20 页 17 9 定型设计水头的确定 d H 堰上最大水头校核洪水位 堰顶高程 max H m32 1836 82368 841 所以 定型设计水头 13 74 17 4m 取 15 m d H 75 95 max H d H 82 0 32 18 15 max HHd 3 2 溢流坝的剖面设计 1 顶部曲线段 坝体上游为铅直 WES 曲线上游区段曲线采用 85 1 625 0 81 0 413 0 ddd H x H x H y mHx d 625 2 15175 0 175 0 mHx d 14 4 15276 0 276 0 mHx d 23 4 15282 0 282 0 mHR d 5 7155 05 0 1 mHR d 3152 02 0 1 mHR d 6 01504 0 04 0 1 下游区段曲线采用 即yHx d 85 0 85 1 0 2 85 0 85 1 0 2 d H x y x12345678910 y0 050 180 3820 650 9831 3771 8312 3442 9153 542 2 挑流鼻坎 挑流鼻坎有连续式鼻坎和差动式 本设计采用连续式 按规范规定 鼻坎挑射角 根据工程经验 挑射角一般取 对于深水河槽 之之间 35 15 之间 25 20 15 20 间 取 鼻坝坝顶高程高出下游最高水位 1 2m 所以鼻坎高程为 796 27 2 798 27m 反弧半 25 径 R 4 10 h h 为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时反弧处的水深 常近似取鼻坎上水深 3 中间直线段 中间直线段与坝顶曲线和下部反弧段相切 坡度与非溢流坝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