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doc_第1页
临时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doc_第2页
临时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doc_第3页
临时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doc_第4页
临时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兰铁路CLZQ-X标临时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一 概述1、 编制依据 鉴于本线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风险高,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危险区,根据铁道部XX文件,、成兰公司XX文件,特编制临建工程安全风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主要执行规定有 序号文件颁发部门及文号1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2003年第394号3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4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发201120号5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通知铁道部铁建设2011108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 T0218-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20-2006)国土资源部7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铁道部成兰公司2、临建设计原则及标准3、工程概况阐述各工点工程概况,列表序号名称描述备注11#横洞临建工程拌和站、宿舍区、钢筋房、便道22#横洞临建工程二 自然地质环境基本特征1、气象、水文2、地形地貌3、地层岩性4、地质构造地震带与区域稳定性5、工程地质条件6、水文地质条件 三 临建工程分区地质灾害风险分析及评价1. 横洞临建工程地质灾害风险分析及评价1.1、临建工程概况(地形图,google图、含临建工程位置及相应地形地貌描述等)解放村临建工程位于位于阿坝州松潘县镇坪乡境内,主要包括项目部驻地(生活区)、新民隧道出口工区隧道钢筋加工场、解放村大桥钢筋加工场、解放村隧道进口工区钢筋加工场、3号混凝土集中拌合站、火工品库等,分别负责新民隧道出口工区、解放村大桥、解放村隧道进口工区施工。规划的项目部驻地(生活区)、新民隧道出口工区隧道钢筋加工场、解放村大桥钢筋加工场等位于DK187+000+130左80m外,场地位于解放村小沟沟口地带,驻地占地面积约4.38亩,新民隧道钢筋加工场占地1.2亩,大桥钢筋加工场占地面积1.35亩。解放村隧道进口工区钢筋加工场、3号混凝土集中拌合站位于DK187+080+150右侧25m外,场地位于解放村大沟内,沟床左岸,3号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占地6.5亩,解放村隧道进口工区钢筋加工场占地1.35亩。受地形限制,临建工程布置比较分散(图1)。火工品库位于解放村隧道进口工区钢筋加工场上游500m外。图1 解放村临建工程平面布置图 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按照灾害类型(崩塌危岩、滑坡、泥石流等)分别阐述临建区地质灾害点特征及其对临建各个工程的影响程度(附相关照片、地形图、卫星图等),同时对工程建设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对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不稳定的高陡边坡变形等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技术细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崩塌、滑坡其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 。灾害阐述内容包括 崩塌危岩区的地形地貌及崩塌类型、规模、范围,崩塌体的大小和崩落方向。崩塌区岩体的岩性特征、风化程度和水的活动情况。 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的产状、组合关系、闭合程度、力学属性、延展及贯穿情况及编绘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图。气象(重点是大气降水)、水文和地震情况。在此基础对其危险性和对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做出评估)滑坡 滑坡地貌形态、地层、大小规模、裂缝的位置、方向、深度、滑坡的主滑方向、地下水,泉水出露地点情况、稳定性等。 在此基础对其危险性和对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做出评估)泥石流阐述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暴雨强度、一次最大降雨量,平均及最大流量,沟谷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和储量。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沟谷的发育程度、切割情况,坡度、弯曲、粗糙程度,并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及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查明断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储量。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湾等特征。查明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沟床的冲淤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查明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粒径及最大粒径以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历次泥石流的发生时间、频数、规模、形成过程、暴发前的降雨情况和暴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并区分正常沟谷或低频率泥石流沟谷。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情况。当地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和经验。 在此基础对其危险性和对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做出评估)1.3地质灾害危险性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