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灰椋鸟》教案设计.doc_第1页
小学语文《灰椋鸟》教案设计.doc_第2页
小学语文《灰椋鸟》教案设计.doc_第3页
小学语文《灰椋鸟》教案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灰椋鸟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3、课时:第二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3)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2、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造林工人的赞颂之情。三、 教材分析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描绘了灰椋鸟的归林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起,起舞争鸣的景象,作者观察细致,描述生动形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自读感悟,读中理解、品析感悟、想像画面,进而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值得一提的是课文的作者徐秀娟(19641987),出身于养鹤世家,1986年大学毕业后应聘来到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创建了江苏省第一个鹤类饲养场。她有一颗爱鸟、护鸟的心, 1987年9月16日为了寻找一只飞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人们为了怀念她、歌颂她的事迹,艺术家创作了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教学时可作简介,激发学生的爱鸟、护鸟之情。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灰椋鸟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下载鸟类的图片、灰椋鸟归林和一个真实的故事的视频资料,课堂上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鸟儿的美丽可爱及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四、 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我力求通过读、议、思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体验文中的情景,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感悟,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文本进行对话,实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自主探究”、“自我感悟”、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教学理念。五、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可爱的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2226269515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4%F1%B6%F9%C9%E3%D3%B0&s=0欣赏了这组鸟儿栖息、飞翔、嬉戏的画面后,你想说些什么呢?指名回答。鸟儿是多么富有灵气和生命力,它们给大自然增添了许多生趣,也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快乐。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师指题,生齐读)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正是一部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激起了作者极大的兴趣,于是作者决定亲自去看看。你们见过灰椋鸟归林吗?(没有) 想看吗?(想)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观赏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三、学习第四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划出描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的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是怎样的画面。(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交流:把你们想象到的画面与大家一同分享吧!生1:我想象到的画面是“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生2: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师:你看到的“大部队”给你怎样的感觉?从哪里感受到的?相机理解“排空而至”,指导读好这个词和句子。看,它们排空而至、铺天盖地地飞来了。【百度图片】/blog/static/837509620091138163958/ /shtml/sxwb/20091203/5274843.shtml这场面是何等壮观!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排空而至的气势来。(生齐读)生3: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师:这样的画面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体会。(生读)想亲眼目睹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吗?【百度视频】/1421919.html#cmt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我们看到的壮观场面吧!孩子们,你们现在就是灰椋鸟,一组同学是一小群一小群的灰椋鸟,其余的同学就是后面的大部队。师引读:一天下午,我和同伴来到了林场,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开始归林了。生接读: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师:孩子们,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壮观的画面,他还听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四自然段,到文中找一找。灰椋鸟的叫声在作者听来可丰富着呢!你们听(播放鸟叫声)从它们的叫声中你听到了什么?师:此时此刻,听着鸟儿的呢喃细语,你感受到的还仅仅是壮观、气势磅礴吗?自由读,你还感受到了什么?(温馨、幸福、欢快)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这刺槐林和竹林就是鸟儿们的(生齐:家)回家的感觉真好!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自由读,指名读)鸟儿们安居乐业是何等的愉快啊,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过渡):时间过得可真快呀,转眼已是黄昏,此时的林中又是怎样的一派景象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到林中去欣赏一番吧。听清楚要求,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的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百度视频】/u13/v_Mzg1NDU5Mzg.html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你想象到的画面与同伴交流交流,再给你们想象到的画面取一个美好的名字,好吗? 4、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5、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6、灰椋鸟们飞着,叫着,舞着,它们可开心了,因为这里成了它们的(家园),成了它们的(乐园或天堂)。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份喧闹和热烈表现出来。7、想象写话:孩子们,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林子,如果你就是林子里的一只活泼、欢乐的灰椋鸟,你会和同伴说些什么呢?你们也许在谈论自己的幸福生活,会说些什么?你们也许会饮水思源,又有哪些心理话呢?展开想象,先说说,再写下来。8、生练习写话。9、全班交流。10、我想此时此刻,不仅是作者,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会被感染的。让我们把这份深深被感染的心情带到我们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去吧!(齐读:“这上万只欢呼起来”) 五、总结延伸:师:作者在兴奋、感慨之余,她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出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引读) 师:人类有了爱鸟、护鸟的意识,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为鸟儿们营造了温馨的家园。本文的作者徐秀娟(点击课件)就是一个爱鸟的人。她从小就喜爱鸟,喜爱动物。【百度视频】/v/b/40320446-1346934221.html师:(低沉小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女孩就是徐秀娟。同学们,没有像徐秀娟这样爱鸟护鸟的人,没有像她这样为了鸟儿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人,我们到哪儿去欣赏这快乐的灰椋鸟呢?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年轻的女孩徐秀娟,永远记住她的这句话: (出示,齐读)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让我们把这句话永远地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再读)【板书设计】 25 灰椋鸟 护 家 爱 人 造 林六、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力求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感悟的情境,使每位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入情入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行读书感悟。回顾这一节课,总体感觉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课后主要的体会有以下两点:1、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主动地走近文本,走入文本,和文本对话,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整节课中,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以读书感悟,展开想象、品味重点、讨论交流等方法一步一步地酝酿、激发、领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感悟到了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2、以读为主、以情动人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又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爱鸟、护鸟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了孩子们的心中,使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江苏省 学校:泰兴市黄桥镇中心小学 姓名:吴桂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