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4月第26卷第2期龙岩学院学报JOURNAL OF LONGYAN UNIVERSITYApril 2008V0126 No2论苟;j皇十二;孙谦1孙女宫2(1龙岩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福建龙岩364000;2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34)摘要:荀子非十二子对诸子的批判,是荀、孟在性善恶问题上的分歧,二者在此问题的实质上并没有分歧。非十二子和汉书艺文志对诸子分类和批评的不同,乃始于学术批判,根于政治批判。它们的分类不同是源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代。关键词:荀子;非十二子;汉书艺文志;诸子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29(2008)02002305苟子,战国末年人,其生平虽有记载,但文字甚为简略,争论颇多。可确知苟子生于赵国,曾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宫,并三为祭酒,期间访秦国。晚年适楚,为兰陵令,后终老于兰陵。后人对荀子的生平考证极多,主要有三个争论。其一,苟孙之别。古籍中对苟子称谓不一。苟子中儒效、议兵、强兵、尧问称为“孙卿”。韩非子难三、战国策楚策、韩诗外传、刘向叙录、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汉书儒林传、盐铁论毁学、风俗通义穷通时称“孙卿”或“孙子”。史记孟子萄卿列传及史记其它篇目中称“苟卿”或“苟卿子”。司马贞、颜师古及四库全书总目均持避讳说,避汉宣帝讳。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清人谢墉则持古音通假说。以及胡元仪的丽氏并称说。其二,何时游学于稷下之辩。汉司马迁及刘向、清汪中、近人刘师培持“年五十游学于齐”。而东汉应劭、宋晁公武、近人钱穆则持年十五游学说。其三,是否终于中国统一之后。郭志坤引苟子尧问、盐铁论毁学证其终于中国统一之后,然此说学界尚有争议。苟子的著作至今存有苟子一书。其历代版本不下百种,互有长短较为通行的是清代王先谦集注的苟子集解。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日:“汉志儒家载苟卿三十三篇,王应麟考证谓当作三十二篇。刘向校书序录称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三篇,以相校除重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三篇,为二十卷,题日新书。唐杨僚分易旧第,编为二十卷,复为之注,更名苟子,即今本也。况之著书,主于明周、孔之教,崇礼而劝学。其中最为口实者,莫过于非十二子、性恶两篇。”为何非十二子“最为口实者”?本文就此对非十二子进行粗浅的分析。非十二子是苟子的第六篇,为专门批驳战国诸家学说之文。文中对它嚣、魏牟、陈仲、史鳝、墨翟、宋趼、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逐一批驳,其主要矛头指向了思、孟学派,在对百家异说的批判中苟子提出要“一天下”“齐言行”使“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杜国庠先生在他的苟子对诸子的批判一文中,整理出苟子全书中对诸子批判的史料。但是,杜先生仅仅是罗列了苟子批驳诸子的材料并没有作出深入的说明。荀子非十二子对诸子批判如下:一、它嚣、魏牟“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在这里苟子指责了它嚣、魏牟放纵性情来追求一己之利,而不知礼义。与禽兽无异。二、陈伸、史蝤“忍情性,綦鼷利跤。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苟子批判陈仲、史鲻过于抑制性情,违背了人正常的性情,离世独立,并以此为高行,因此不能“合大众,明大分”。三、墨翟、宋钎“不知一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收稿日期:20080228作者简介:别谦(195卜)男,甘肃庆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孙嫡(198卜),女,甘肃庆阳人,研究方向:方志。万方数据而侵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悬君臣。”对于墨子、宋趼。苟子则对其过于追求功利,重视节用,宣扬“兼爱”欲使君臣上下同劳苦的观点进行批判,并认为上下同等不能以礼分君臣之别。从而招致天下之纷争。四、慎到、田骈“尚法而无法,下修(不循)(依王念孙注)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圳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苟子虽亦尚用刑法治天下。但他也同样反对慎到、田骈尚法律,推崇法治,但未以礼作为法的准则,而“取听于上,取从于俗”,就如同向着相反方向而行。故法度不立。不能“经国定分”。五、惠施、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仪,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急)(依王念孙注),辨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苟子认为其二人热衷于研究奇谈怪论,经营诡辩的词藻,倾心于文字游戏和逻辑游戏从而远离了先王治道,并且迷惑大众的行径。六、子思、孟轲“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依宋本),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只敬之日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欢欢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苟子对同为儒门的子思、孟子的批评尤为尖刻。认为他们虽大略法先王,但是不知纲纪,才识有限并案前古之事而自造其五行学说(杨惊注仁智礼义信),假托为孔子之言。他们根本不知道孔子学说,也不知道先王之道就是礼。七、子张、子夏、子游“弟佗其冠,神稃其辞,禹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赚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饮食,必日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llPl州最后。苟子批评了子张学派衣冠不整,言谈粗疏,而模仿禹舜,僭越上下。子夏学派虽衣冠整齐,样貌庄重以为合乎礼义,却实际并非如此。而子游学派则堕落于毫无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抛弃礼义而追求个人享乐境地的贱儒。按以上苟子对诸子所持言词的批判来看。苟子认为诸子之说均是姑妄之言。他们的学说都不能成为统治者王天下的政治理论依据也不能为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方针。而暗示只有自己的学说才有资格为统治者治国之用。他对同为儒门内部之学者的批判则更为激烈,尤其是对子思、孟轲。且在苟子所批判的十二子中,最为人所口实者,正如四库全书所言当为所非之孟子、子思二者。孔子殪后。儒分为八。“有子思之儒”、“有孟氏之儒”等八家。12111其中以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影响为大。并且孟子学派在苟子时代影响极大而子思学派与孟子学派很可能合流。史记孟子苟卿列传就记载了孟子师承于子思。所以孟子于子思之思想一脉相承。也正因为如此。苟子“非十二子”时将子思、孟子并举批驳之。他甚至抛开非十子常用之语“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有理。足以欺惑愚众”而愤然以“瞀儒”、“贱儒”批之。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中为苟子的这种言说辩解道:“王应麟困学纪闻据韩诗外传所引,卿但非十子,而无子思、孟子,以今本为其徒李斯等所增,不知子思、孟子后来论定为圣贤耳。其在当时,固亦卿之曹偶,是犹朱、陆之相非,不足讶也。”3rno其实,这是后儒为荀子开脱的话,其主旨实为子思、孟子开脱。同时,这也是后儒想将苟子也纳入后儒所认为的正统儒学之中。然而,正因为如此。苟子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凸现出来。但是,当我们仔细分析苟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孟子的非议之后,发现苟子并没有针对孟子的性善之论。而是非难孟子的“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假借“先君子之言”。既然荀孟在性善恶问题上的分歧极大。那么为何苟子在这篇专攻诸子学说的文章中却只字不提呢?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的评论,也许会给我们一些蛛丝马迹,其言:“至其以性为恶,以善为伪,诚未免于理未融。然卿恐人持性善之说,任自然而废学,因言性不可恃,当勉力于先王之教。故言其目:凡性者,天之所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圣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其辨白伪字甚明。杨惊注亦日:伪,为也。凡非天性而人作为之者,皆谓之伪。故伪字人旁加为,亦会意字也。其说亦合卿之本意。后人昧于训诂,误以为真伪之伪,遂哗然掊万方数据击,谓卿蔑视礼义,如老庄之所言。是非惟未睹其全书,平心而论,卿之学源出于孔门,在诸子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主持太甚,词义或至于过当,是其所短。”t3no也就是说孟子和苟子的“性善”、“性恶”说并实质的分歧。吕思勉先生也认为“其实苟子之言性恶。与孟子之言性善,初不相背也。”【4肺今人杨正馨也谈孟子苟子人性理论之同异一文中也认为苟孟之间人性论同大于异。51苟子在非十二子中激烈驳斥孟子“言其大略虽法先王,而不知体统”【鹏,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一书中注日:“孙隘堪先生日:何谓不知统?盖言其不统于礼也。孟子非原先王本仁义者哉。苟子既以礼为经纬蹊径。故其于孟子也,因非其不知用礼为之统耳。不苟篇日: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儒效篇亦日:统礼义,一制度。然则孟子不知统,非谓其不统于礼乎?”【2J町孟子既不知统于礼,且承子思五行之说,并认为这就是孔子本道。而苟子在性善篇中对孟子的批评。则不如在非十二子中来得激烈。如果苟孟在性善恶问题上的分歧极大,那么苟子怎么会不予以尖锐的批判呢?徐复观先生虽然认为苟盂人性观在层面上是不同的但是他也认为“苟子对于孟子主张性善,而自己主张性恶的争论,不是针锋相对的争论。我根本怀疑苟子不曾看到后来所流行的孟子一书,而只是在稷下时,听到有关孟子的传说。”【6l猛限于篇幅本文不从深入的理论层面来详细论证苟孟的性恶与性善分歧的问题。仅仅是想例举非十二子篇中的这个现象,从苟子的行文中指出苟、孟之间在性善恶之问题之上是没有本质分歧的证据之一。四库全书对荀子的“诸子中最为近正”之评价颇为公允。但对苟子“主持太甚,词义或至于过当,是其所短”,则可商榷。因为苟子一书立足于政治角度。其对十二子学说的批判可以说是始于学术而以政治为归结。郭志坤就认为苟子把诸子学说归结为六种类型:“不足以合文通治”、“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曾不足以容辨异,悬君臣”、“不可以经国定分”、“不可以为治纲纪”、“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删。这些都是从政治角度来考察。非出于从学理,而出于社会功用。这也是苟子为何所用言辞少平和,而多了凌厉激烈言辞之故。换言之这也是苟文行文的特色之一。苟子非十二子中对儒家的批判,除仲尼之外,均不能幸免。荀子日:“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郭嵩焘日:“苟子屡言仲尼、子弓,不及子游。本篇后云子游氏之贱儒。与子张、子夏同讥,则此子游必子弓之误。”191然而郝懿行则日:“此三儒者,徒似子游、子夏、子张之貌而不似其真,正如前篇所谓陋儒腐儒者,故统谓之贱儒。言在三子之门为可贱,非贱三子也。”|1104如果抛开苟子所攻击的具体人物,我们不难发现苟子所攻击的是他们不合“礼”之处,即衣冠不整言谈质朴。与礼义相违背,其模仿禹、舜,僭越礼之规矩,看似合乎礼义,却实未得礼之真谛,无廉耻而只求饮食之欲。是更加违背了礼的轨道。韦正通先生在苟子与古代哲学中也指出“苟子有非十二子篇,批评所依赖的标准是礼义之统。凡不知不及礼义之统者均为其所非。18】玎7非十二子一文中的另一大特色是,对十二子之学说进行了归纳,并两两并举而攻之。凡六类如上文所列。而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记:它嚣,王先谦苟子集解注未详何代人。(不见于汉志)田骈,“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归人道家。慎到,“慎子四十二篇,名到,先申韩,申韩称之。”归入法家。墨翟,“墨子七十一篇,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归入墨家。宋妍,“宋子十八篇。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归小说家。魏牟,“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先庄子,庄子称之。”归入道家。惠施,“惠子一篇,名施,与庄子并时。”归入名家。邓析,“邓析二篇,郑人,与子产并时。”归人名家。陈仲,杨惊注:“田仲,齐人,处于陵,不食兄禄,辞富贵,为人灌园,号日于陵仲子。”史童酋,杨惊注:“史鳝,卫大夫,字子鱼,古直也。”(陈仲、史鳝二人均不见于汉志)汉志本于刘向七略,据此汉志诸子略将各学派归为十类: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对比汉志非十二子中除子思、孟子,惠施、邓析均归于同派同汉志相和外,其余各子则或未归于同派,或不见载于汉志。且汉志之前所存文献庄子万方数据天下、尸子广泽、吕氏春秋不二、韩非子显学、淮南子要略、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对诸子的评价和划分与汉志颇有出入。如庄子天下列举各诸子也为六派:墨翟、禽滑厘;宋趼、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周;惠施、桓团、公孙龙。苟子和庄子两文中皆将田骈、慎到归为一类,而汉志则不同。苟子与庄子之间对诸子的分派也有出入,如墨翟、宋趼。尸子广泽“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数世矣而已。皆弁于私也。”粥吕氏春秋不二“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执(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121122(韩非子显学仅提其世之显学儒墨二家,进而涉及儒之八派(“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墨之三派(相夫氏,相里氏,邓陵氏)。太史公自序中提及其父司马谈之六家指要中将先秦学派分为六个主要学派: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在这些所存的文献中,除非十二子、庄子天下以及六家指要和汉志外都不曾对诸子学派进行分类只是提及较为有影响的诸子对他们的思想予以说明。而六家指要则只是提出了先秦学术的分派,并对各个学派的思想来源详细解说之,但是却没有注出各派的代表性人物。那么在非十二子、汉志以及庄子天下之间为何在对诸子归类分派中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之一。当是它们成书年代相距甚远且汉代距庄苟时代已久远,文献资料历经兵燹浩劫散佚颇多,所以导致汉志中没有了对苟子某些诸子的记载。原因之二,当是各作者对诸子的评价所持有的标准不同。进而导致了它们之间分类产生的不同。原因之三当为时代之因。庄苟时代并无自觉的流派分别意识。这种自觉的流派分别意识。只有在传承家法意识和完善学派分流意识之时。才有可能出现。汉代是学术观念成熟时期,所以汉志承前说,对先秦学派“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学派分类以汉志最为全面,且影响最大并延及至今。但汉志毕竟是史志目录,而不是专门的学派分类文章。若结合汉志之前文献资料,不难发现汉志并没有全面反映先秦学术之真实概况,且对各派分类也过于勉强。那么,在非十二子和汉志中均有记载及评价的各学派存在着什么样的异同呢?首先,汉志诸子略最大的特色是对诸子各学派推究其源流,评其得失。而苟书则专非其所失之处。两书中对儒家的批判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陋儒均未得孔子之本。“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家寝衰,此辟儒之患。”阳虽然,班固未明指何者为辟儒。但两人的立场是一致的。其二,对惠施、邓析,班固汉志“孔子: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是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警者为之,则苟钩钒析乱而已。”班固在这里不仅指出了所论二者之长还暗指其与儒家之渊源。不难发现,苟子对二者的批判较班固则更为尖刻,认为其“不法先王,不是礼仪”。然而,二者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策略对儒家进行维护。其三,慎到、田骈。慎到汉志归为法家,田骈归为道家。班固认为法家“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荀子“尚法而无法”,“不可经国定分”。墨子、宋妍,汉志分别归于墨家和小说家。汉志注日:“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对于这一点,杜国库先生认为宋趼的“见侮不辱”与墨子的“禁攻寝兵”是一致的。“所以苟子把墨宋放在一起,非墨子。必非宋子”。对宋子的尚寡欲以及其它观点则于它篇攻之。而孔繁先生认为“宋钎之寡欲主张亦于严格贵贱贫富差别有不利处故苟子将宋铆与墨子归为同一学派加以批判。”【10l抛从以上可知,苟子对诸子的批判不是单纯地从学理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政治立场上来批驳诸子的。将诸子两两并举的立足点是二者之间的某点相似之处而不是因为二者同属一个学派非之。吕思勉先生在先秦学术概论中也指出“盖此等或就一时议论所及。或则但举当时著名人物而言之,处非通观前后综论学派之说也。”41培至于。苟子和庄子又皆将田骈、慎到归为一类,而汉志分而属之,恐田、慎二人有其相类,则盖因汉志之分类亦有纰漏,故胡适之言:“艺文志所分九流。乃汉儒陋说,未得诸家派别之实也。古无九流之目,艺文志强为之分别,其说多支离无据。”1113第胡适之此言虽太过,但也未尝不可知汉志分流之不妥之处。且汉志为目录学文献,对“诸子十家”分类仅存于诸子略中,其未列入诸子万方数据略中各学派实亦能独立成家。这是因为校书者非一人,“成帝时,以术颇多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啦故有诸子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吕思勉日:“故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法、道德、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1485汉志乃汉儒对诸子之评论,虽有不妥之处,但是汉志毕竟是承刘向、刘歆汉代学者对古代学术的一次较为系统的整理分类,所以还是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吕思勉先生就认为:“职是故,治先秦之学者,可分家而不可分人。何则?先秦诸子,大抵不自著书;凡所纂辑,率皆出于后之人。欲从其书中,搜寻某一人所独有之说,几于无从措手;而一家之学,则其言大抵从同。故欲分别其说属于某人甚难。而欲分别其说属于某家甚易。此在汉世,经师之谨守家法者尚然。清代诸儒,搜辑已佚之经说,大抵恃此也。故治先秦之学者。无从分人,而亦不必分人。”|4122吕先生此说极有道理。但是也要综合考虑先秦所传世之书中所涉及学术分派的文献,进而以之参考汉志之分类,避免汉志的纰漏,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不要因此而轻易地否定其中任何一家的分派,而因详辨其中之原因,则可窥见先秦学术之发展流变。研究非十二子,涉及众多方面,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加深入了解苟子思想和战国末期诸子各家的思想,也将有助于了解汉代学者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和发展。参考文献:【l】王先谦苟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2t蘧常诸子学派要诠【M】北京:中华书局,1987【3】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M】北京:中华书局,1965【4m一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杨正馨也谈孟子苟子人性理论之异INJ郑州大学学报,1999(1):3541【6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7】郭志坤苟学论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8】韦正通苟子与古代哲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9】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10】孔繁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l瑚适中国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LED节能灯具产品区域代理销售及推广协议
- 2025版壁纸产业数字化转型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暗股投资与业绩对赌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汽车进出口贸易及清关代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工程安全施工安装合同
- 2025年新型城镇化不动产抵押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版文化教育机构场地租赁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版融资居间服务标准合同样本
- 2025版城市道路标识标牌设计与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环保节能设备抵押贷款合同协议
- 标准的起源、发展与标准化课件
- 新入职护士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泰国禁忌课件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课本完整版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数学教学案例 教案
- 钝针穿刺法临床应用护理
-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
- 锅炉MFT供电回路的分析
- 公共基础知识辅导课件
- 400T医院污水处理方案
-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及接线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