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思考与建议.pdf_第1页
12 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思考与建议.pdf_第2页
12 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思考与建议.pdf_第3页
12 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思考与建议.pdf_第4页
12 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思考与建议.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9 年g7 期总第1 8 5 期囊 i f 节删学列 国 I 二J 提要在分析已建成大学校园特点的 基础上 剖析了现阶段我国大学校园改 扩建规划中的有关问题 提出了校园改 扩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一般做法 并从 指标体系 规划管理 公众参与三个方 面提出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改扩建 校园规划 中圈分类号T U 9 8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 O O O 3 3 6 3 2 0 0 9 0 7 0 0 4 7 0 5 作者简介 何浩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 师 w h h h 9 8 1 5 3 0 1 6 3 c o r n 周雏 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助理 建筑师 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思考 与建议 何浩周维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a n dS u g g e s t i o no f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E x t e n s i o nP I a no f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H EH O O Z H O UW O I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t h i s p a p e rp r o v i d e sa no v e r v i e w o ft h er e s e a r c h O l lt h ec u r r e n tp r o b l e m so ft h er e c o i l s t o l o na n de x t e n s i o np l a no f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i nC h i n a a n dp u t sf o r w a r ds o m e g u i d ei d e a sa n dc o m m o np r a c t i c ei n t h i sf i e l d T h ep a p e ra l s og i v e ss o r e a d v i c e s o nt h e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e x t e n s i o np l a no f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f r o mt h r e em a i na p e c t s w h i c ha i n d e xs y s t e m p l a nm a n a g e m e n ta n dp u b l i ci n v o l v e m e n t K e y w o r d s 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e x t e n s i o n p l a no fc a m p u s 1前言 随着上世纪末以来大学校园建设高潮的退去 原有新建大学校园已经全部或部 分按照 设计蓝图 实施 近年来 由于受到快速城市化 体制转变等多重外部因 素的影响 加之学校规模的扩大 既有功能的归并与调整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既有 校园和原有规划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 需要对原有校园规划进行调整 同时 城乡规划法 也对校园规划建设提出法制化与制度化的新要求 校园改扩 建规划并非是 在一张白纸上作画 与新校园规划相比 其可发挥余地较小 在规 划理念上有着不同的要求 既要兼顾到现实利益 又保持规划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因此 对已建成大学校园的改扩建规划进行总结和研究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新 建校园规划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般而言 校园改扩建规划有就地更新 局部扩展与异地新建3 种模式 图 1 由于异地新建模式属于飞地建设 对老校区建设影响有限 故不在本文的考虑 范围内 文中所指的校园改扩建规划特指就地更新与局部扩展模式 2已建成大学校园特点分析 中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先后师承欧美与前苏联 较之西方高校 中国校园规划 4 7 万方数据 何浩周维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圈1校园改扩建规划模式示意图 资料来源 作者自绘 建设有明显的特点 校园相对封闭 校 内外界限明显 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特 别是校内有大量的教工生活区 校园核 心区设计多采取 主校门一集中绿地一主 楼 的轴线对称布局等 同时 与新建 校园相比 已建成大学在功能布局 建 筑风貌 交通系统 景观建设等方面也 有其自身特点 2 1 功能结构完整 用地相对局促 我困许多大学校园在新建之初 一 般在城市边缘自然山水条件较好地区进 行选址 图2 校园相对独立 其功能 结构较为完整 随着城市的发展 校园 周边用地逐渐被填充 学校沿边缘向外 拓展难度较大 同时为了适应学生人数 日益增长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 高校步入了新的建设时期 校园用地也 趋于紧张 2 2 校园风貌多元 新老肌理交织 校园的建筑 环境风格不断受到社 会背景 教育理念 规划法规 设计手 法 施丁技术等各方面的影响 形成了 不同时间断面下的建筑肌理和风貌特 征 校园景观呈现出 多元并存 的拼 贴性特点 但见缝插针式的建设也给校 园环境带来一定影响 图3 图3 湖北大学建筑年代分析图 费井来源 作者根据湖北大学总体规划资料 改绘 图2 武汉地区部分高等院校区位演变示意图 资料来源 作者自绘 2 3 道路骨架形成 交通仍需完善 已建成大学校园的道路体系已渐成 系统 能够满足教学区 学生区 教工 区 文体区等功能区片之间的联系要 求 但部分校园的道路系统规划未过多 考虑机动车保有量增大的影响 出现了 停车场地不足 挤占绿地的现象 2 4 校园氛围浓郁 绿地相对不足 随时间的沉淀 已建成校园的文化 氛围浓厚 如北京大学的湖光塔影的优 美景观 厦门大学依山傍水的历史建筑 群 都体现了其特有的校园文化内涵 总体来说 相对新校园 老校园的景观 尺度相对较小 绿地总量与人均绿地量 相对不足 绿地系统性和层次性均不如 新校园 但校园的绿地环境较为成熟 空间利用率与环境认知度都较高 3 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指导 思想 3 1 统一规划 动态实施 高校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校园建设始终处于渐进发展过程中 校 园规划不可能 一劳永逸 的解决校园 建设的所有问题 故应充分考虑校园发 展的不确定因素 在规划中预留弹性发 展空间 并定期进行校园建设评价 有 计划 分步骤的按规划进行建设 3 2 新老对话 融合共生 不少大学校园建设年代久远 有较 深厚的历史内涵 形成了鲜明的校园特 色 改扩建规划要特别注意校园的整体 环境效应 注重新建建筑与原有校园环 境的协调 由于历史原因 校园建设也 存在 见缝插针 新旧穿插 的现象 很多建筑甚至无法满足日照 消防等基 本要求 改扩建规划务必通过特殊的设 计技巧使之达到相关的技术规范 3 3 符合实际 保证运行 校园改扩建规划要特别注重实施的 可行性 应尽量减少改扩建规划对正常 教学 生活秩序的干扰 如施工噪声 扬尘等问题 保证校同的正常秩序 这 是改扩建规划不同于新建校园规划建设 的难点问题 需纳入规划设计范围统筹 考虑 4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思 考 4 1承接既有布局 构建弹性结构 4 1 1 构建弹性发展框架 传统 蓝图式 校园规划方案的 设计 色彩较为浓重 规划方案的刚 性较强 但适应性较差 学校发展遇到 不可预见的因素时 校方会因为原有规 划不适应需要而提出变更 故改扩建规 划需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 既考虑到未 来的发展 又兼顾现实要求 制定弹性 万方数据 2 0 0 9 年第7 期总第1 8 5 期 式市删学q 嗵 表1弹性较强的大学校园规划布局结构 项目合院式布局组团式布局棋盘式布局 图示 以中央开敞绿地为中心利用地形和景观特点 采采取网络式布局方式 校园 主要特点 组织空间 采取合院式的取指状穿插 组团式的布 生长性和适应性强 但可识 布局方式 局方式 别性较差 典型实例 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资料来源 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绘制 裹2 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交通问题及解决方式 项目主要问题解决方式 分 联系简单放大功能分区 造成交通 潮汐 问题 功能适当混合 竺兰星鲨耋篓望兰 三竺竺兰竺竺竺 壁查窒望 塑塑 竺鍪墨望塑 堡 堡竺至里 l 全查竺望鲨堡兰堡苎 兰竺竺三 薹 三兰 三二兰三二兰 三 三 三兰兰兰 鍪堑兰兰二兰二二 二 三 的规划框架 首先是规划要与地形环境相结合 摈弃过分追求平面构图的校园布局模 式 图案式校园布局的平面视觉冲击力 虽强 但地块的适用性和通用性较差 不规则的地块划分会造成功能布局安排 不便和建筑形态混乱等问题 给改扩建 规划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是要构建清晰 的规划结构 使之对校园的扩展具有整 体约束力 并保持既有规划概念 如采 取合院式布局 组团式布局 棋盘式布 局等较为 规整均质 的规划模式 表 I 保持校园发展的持久性和灵活性 实现大学校园空间的持续发展 最后是 在校园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校园及学科的 发展要求 预留有一定比例的远期用地和 弹性用地 4 1 2 优化校园交通体系 已建成大学校园道路骨架业已形 成 校园交通体系在功能联系 交通组 织 景观特色 对外衔接等方面存在一 定问题 改扩建规划应在现状调查的基 础上 灵活处理改扩建区域与既有校园 区域的交通联系 通过道路功能分级优 化道路断面 适当增加支路 回路 停 车区 并鼓励使用环保交通工具以进一 步改善校园交通环境 表2 同时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细化分 析内外交通流线设计 完善交通管理模 式 如针对具备 游览性质 的大学校 园 如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武汉大 学 厦门大学等 规划可结合总体布 局 设计l 临时游园路线 并完善道路诱 导与标识系统 在保障师生安静环境的 前提下 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踏春场所 4 1 3 局部功能适度混合 大学校园建设之初 规划严格遵循 功能分区的原理 在功能分区 指标体 系 道路组织等各个方面均能适应当时 的标准 现在由于高校扩招 学科发展 迅速 用地局促等客观因素 校园在总 体布局上会呈现功能分区不尽合理的情 况 故在改扩建规划中 强求纯粹的功 能分区的完整性并不太现实 建议在校 园总体功能布局合理的情况下 对校园 部分功能进行适度混合 如教学与办公 功能 教学与科研功能 高年级学生宿 舍与青年教工宿舍等 并通过采取通用 圈4 1清华图书馆改扩建分期建设示意图 资料来源 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改绘 图4 2 清华图书馆鸟瞰图 资料来源 w w w 1 i b t s i n g h u a e d u c r l 设计等手段 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 4 2 延续校园文脉 适度紧凑发展 4 2 1 采取集约化的布局模式 大学校园建设寻求适度集约化的发 展 从城市发展的视角来看 也是符合 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由于校园用地局 促的现实情况 将建筑相对集中进行组 团式布局 组团问留出绿化用地 并适 当提高建设强度 在保持校园环境的前 提下满足学校功能要求 也可为未来预 留发展空间 4 2 2 营造和谐共生的建筑环境 校园格局与风貌的演变见证了校园 的发展历史 在校周扩建改造规划中 要注重发掘构成校园空间的特色要素 如布局形式 建筑风格 色彩 体量 细部等 营造和谐共生的建筑环境 遵 从校园空间的既有格局和肌理等要素 妥善处理新建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关系 注重校园局部改造中建筑的新旧风格协 调的关系 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 图 4 项目 既是承接既有校园历史 与 周边建筑相协调 又具有时代新意的成 功之作 4 2 3 因地制宜 地塑造开放空间 受到传统封闭式校园规划的影响 部分校园规划设计仍然过于追求图面的 4 9 万方数据 何浩周维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圈5 武汉体育学院校园规划图1 2 0 0 2 资料来源 武汉市规划局 轴线和封闭型空间效果 特别是在校 门 前区 多运用大面积宽阔草坪强 化主楼的视觉效果 使绿地的可达性和 利用度均不够理想 建议在设计中减少 象征性 绿地的数量 尽量增加现有 绿地可进入度 提高绿地的利用率 并 结合特定的校园地域文化 合理组织建 筑与绿化布局 如武汉体育学院校园规 划 2 0 0 2 版 中 利用体育专业学院的 场地优势 沿街设置开放空问 向城市 敞开 图5 设计展现了体育学院自身 特色 也增加了城市空间开敞度 4 3 正视区位优势 强化校城关系 4 3 1 合理控制校园沿街土地 目前 大学校园用地一般来自政府 划拨用地 由于缺乏地价竞争机制 土 地利用结构和规划布局较为粗放 后勤 社会化等的趋势也导致了校园部分功能 的剥离和校园布局的变化 同时原来校 园位置由城市外围逐渐演变为城市中甚 至是城市核心地带 区位的变化使得部 分土地商业价值凸显 如北京中关村 武汉武珞路 校园沿街地段逐渐演变为 商务 办公 商业等高强度开发用地 校园改扩建规划应积极应对新时代 的变革 在保障在校师生的正常学习 生活秩序的前提之下 提倡合理利用校 园沿街土地 有节制地开放校园 强化 教 学 研 产 功能与城市生产生 活的功能联系 是符合校园发展要求 的 也是符合城市发展趋势的 在土地 图6 天大 南开联合研究中心位置示意图 资料来源 作者根据S O G O 地图与天大 南开 地图改绘 供给 双轨制 的时代背景下 通过预 留开敞空间 合理组织交通流线 控制 建设强度等方法 尽量消解校园沿街用 地状况给校园自身带来的功能 环境 交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4 3 2 开放共享校园设施 大学校园建设与社会发展密不可 分 改扩建规划需注重校园空间与城市 空间的互动关系 并且对城市保持一定 开放度 高校的部分设施如体育场 剧 场 学术交流中心等在不影响教学的情 况下 又可为社会服务 将其融入城市 的大环境中考虑规划布局 便于大学设 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另外 整合校际 间的公共设施布局也是共享设施的一个 方面 由此可避免校际重复建设 合理 有效利用资源 以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为例 两校打破原有院墙 在原有围墙 处设置天大 南开综合研究中心 建筑 跨规划道路而建 图6 是学校之间资 源共享的有益尝试 5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建 议 5 1 完善校园规划建设指标体系 1 9 9 2 年出台的 普通高校校园规划 建筑面积指标 是各校园规划需满足的 规范 出于集约用地的考虑 为防止盲 目占地 规范指标只有上限数值 而没 有下限数值 导致部分指标被误读和误 用 建议在统计研究现有校园各项指标 的基础上 完善校园规划指标体系 如 增设部分指标下限 修改规划中部分 万方数据 2 0 0 9 年第7 期总第1 8 5 期 襄3 裔校校园推荐分区建筑系数建筑面积系数 分区用地比例建筑密度容积率 教学科研区2 8 3 0 2 0 一2 5 0 8 一1 2 教工生活区2 8 3 0 2 0 2 5 0 8 一1 2 学生生活区 1 5 1 8 2 0 一2 5 O 8 一1 2 后勤生产区8 一1 2 2 0 2 5 O 3 0 6 文体活动区 1 2 1 5 资料来源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三册 注 原表中建筑密度为 建筑系数 容积率为 建 筑面积系数 表中数据未作修改 不完善的指标 如学生宿舍生均建筑面 积指标 并建立 基本指标 达标指 标 规划指标 的三级体系 分阶段的 明确校舍规模要求 通过完善校园规划 指标体系 更好的发挥 普通高校校园 规划建筑面积指标 在校园规划中的作 用 5 2 变总平面管理为图则管理 现阶段大学校园的规划管理 多采 取总平面管理的方法 在学校需要进行 建设时 规划管理部门将拟建项目与规 划总平面对照 再进行行政许可 这种 方法的优点是简便直观 便于管理 不 足之处是规划总平面难以适应校园分期 建设 灵活发展等复杂多元的发展要 求 建议变现行的规划总平面管理为规 划图则管理 将校园规划纳入法定规划 体系 但若盲目套用现行 用地一指标 的单一控规指标模式 也难以有效进行 规划管理 由于大学校园属于 单位体 制 系统 其规模往往较大 且包含各 类功能的用地单元 若套用传统的控规 管理指标体系 则不能分区域表示各功 能分区和不同地段的指标 也难以反映 校园的真实建设情况 如容积率这一重 要的指标 由于用地范围的不确定性 难以有实质上的指标控制 局部的建设 强度过大也不会对整体容积率数据造成 实质性的影响 建议在校园规划中 实行法定化的 图则管理模式 具体措施是对一定规模 的校园 结合总平面规划设计 分组 团 分区域核定指标 形成量化指标 值 变 总平面管理 为 图则管理 建立完善的指标系统 表3 并划定山 体保护线 水体保护线 结合城市设计 设置建筑限高 沿街 沿湖界面空间开 敞度等刚性要求 以便在规划 设计 管理上共同遵守 为规划管理提供技术 支撑 保障校园规划的可操作性 同时 也给下阶段的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预留 充足的空间 5 3 鼓励师生参与校园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 建议鼓励师生参与 校园规划 采用问卷调查 访问 座 谈 网上调查等方式请他们对校园建设 提出意见 在校师生作为校园的实际使 用者 有熟悉校园环境的优势 他们对 校园建设有相当的热情 且文化素质 高 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和问卷质量相对 较高 规划设计者可充分了解意图 同 时他们往往会提出比较实用价值的信息 与意见 为校园改扩建提供可参考的依 据 6结语 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需要我们深化 认识校园的场所内涵 传承和发扬校园 空间内在精神 以整体城市角度 积极 应对校园环境的变迁 用更加积极务实 的态度进行改扩建设计 为师生创造更 好的校园学习 生活环境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韦 副院长 武汉规划局建筑规划管理处孙 钊副处长对本文撰写提出诸多宝贵意 见 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 1 宋泽方 周逸湖 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 计 M 1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0 5 2 张建华 刘建军 对当今大学新校园规 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田 j b 京 城市 规划 2 0 0 5 3 3 吕斌 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夏 规划方法田 北京 城市规矍l J 2 0 0 2 s 4 武汉市规划局 武汉体育学院规划修鳊 R 2 0 0 2 f 5 武汉市规划局 湖北大学总体规划 P I 2 0 0 3 1 6 1 建筑设计资料集 编委会 建筑设计资 料集f M 第二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1 9 9 4 3 5 1 万方数据 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思考与建议对大学校园改扩建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 何浩 周维 HE Hao ZHOU Wei 作者单位 何浩 HE Hao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周维 ZHOU Wei 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刊名 城市规划学刊 英文刊名 URBAN PLANNING FORUM 年 卷 期 2009 z1 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 6条 参考文献 6条 1 宋泽方 周选湖 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2005 2 张建华 刘建军 对当今大学新校园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2005 3 3 吕斌 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法 2002 5 4 武汉市规划局 武汉体育学院规划修编 2002 5 武汉市规划局 湖北大学总体规划 2003 6 建筑设计资料集 编委会 建筑设计资料集 1994 相似文献 10条 相似文献 10条 1 期刊论文 王珺 Wang Jun 大学校园改扩建模式探析 中外建筑2006 1 在高等教育改革这样一个宏观大背景之下 我国各地的大学校园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但由于建设时间的紧迫性 以及资金投入数量的局限性 对大学校园进行改扩建无疑是大力改善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办学环境最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法 而对改扩建模式的探讨则会给高校建设中的一些决策性以及 技术性的工作带来指导性的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改扩建的多种模式 异地建新校区模式 原地改扩建模式 整体搬迁模式 弃老校建新校 等进行了初步的 探讨 并分别对这三种模式进行再分类以及详细地解释和举例分析 2 期刊论文 李艳菊 LI Yanju 美国卡内基 梅隆大学校园改扩建剖析及启迪 华中建筑2005 23 z1 该文介绍了美国卡内基 梅隆大学的校园形成 规划发展历史 并对2002年卡内基 梅隆大学的校园改扩建规划方案进行剖析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 前传统校区改扩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3 学位论文 倪茜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发展探析 2009 科教兴国 的基本国策 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当前许多高校不同程度都面临着扩大 调整 合并和改建 搬迁 新建等各项任务 社会对 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模式都也发生了许多改变 于是如何顺应时代发展 创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校园空间环境 成为值得我们思索的首要问题 现代教 育要求我们培养高素质 开拓型 复合型人才 它是 种集高效率与高效益并重的办学模式 也是一种开放的 交互式办学模式 在新型校园的创建过程 中 需要我们抛弃传统思想 尽力把握现代教育理念在校园形态构成中的指导性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 意义和方法 对国内校园规划的 发展历程作了简要回顾 其次对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扩建的模式与存在问题进行归纳 定性分析 总结出目前高校校园规划发展的一些内在规律 特征 在此基础上进 步对大学校园新老校区环境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 总结校园规划的一些设计要点 包括规划形态 校园整体风貌 功能分区 交通组织 老校园改扩建与再生的特征及校园环境设计等几个方面 最后从高等教育理念和校园空间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简要说明了大 学校园规划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 在进行了归纳对比 以及总体分析的基础上 对高等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校园规划方法做出总结 4 期刊论文 朱国庆 Zhu Guoqing 保持新老校园的和谐美 长江大学校区改扩建规划的应对策略 华中建筑 2007 25 10 结合长江大学东校区新区建设 在充分理解现状与校园背景的基础上 对大学校园的改扩建作了策略性研究 在传承地域文化 继承校园文脉 承接校 园建筑的原则下 对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5 学位论文 王笑寒 生长中的大学校园 大学校园弹性规划思想及方法探究 2005 大学校园规划是一种动态过程 面临社会 经济 技术 科教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和变化的经常性 对校园规划结构的弹性控制已更显必要 本文试 图在校园总体空间结构的层面上 借助城市结构主义规划理论原理 来论述校园规划结构的弹性规划思想及其规划方法 并指导校园改扩建和新校区建 设 文章三个部分 共四章 在提出问题部分 第一章首先对大学校园规划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大学空间 大学空间结构的定义 分类 及主要特征 而后总结了校园规划形态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办学因素 基地条件 社会因素及人文因素 笔者在第二章中 从区位环境 校园规模 发展速度 发展方向四个方面对我国目前大学校园建设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并指出当前校园规划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良倾向 规划周期短 总体方 案成熟度不足 快速发展 原有空间结构延续性不足 规模巨大 原有规划理论与方法适应性不足 快速建设 校园规划多样性不足等等 最后提出 如何解决设计控制与校园发展是我国校园规划设计要解决的主要课题 在分析问题部分 借鉴西方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结构主义规划思想 提 出校园的弹性规划设计原则 文章从19世纪60年代西方结构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与校园发展特征出发 提出了校园弹性规划思想 并对其设计评价原则 整 体性 可生长性 自调性 与基本内容分别进行了阐述 最后通过代表人物及其实践来进一步说明 在解决问题部分 在校园弹性规划思想的基础 上 提出四种校园规划结构的生长模式 轴线生长模型 单元生长模型 模数生长模型 综合生长模型 在每个模型中分别从规划原理 分类 实例分 析 规划重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并通过实例来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 6 期刊论文 喻晓 许懋彦 Yu Xiao Xu Maoyan 日本近代大学校园再开发方法及类型简析 城市建筑2008 3 作为具有百余年发展历史的日本近代大学 其校园也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再开发 本文在归纳其校园初始空间形态种类和战后再开发模式的基础上 分析并总结了再开发中新建和改扩建的方法及类型 以期为我国大学校园的建设和研究提供借鉴 7 学位论文 阎瑾 粤港奥地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特色研究 2000 该文通过分析粤港奥地区大学校园规划实例 并结合作者工程设计实践 归纳 总结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模式 理论 方法 以期对未 来亚热带区域内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和改扩建提供参考与选择 总结了国内外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探究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演进趋势 并对校园空间 模式进行分类研究 简要介绍粤港澳地区地域背景 回顾总结该地区大学发展状况 在分析了粤港澳地区大学校园特色的主要影响因素吸异同的基础上 从 整体规划布局 环境设计 建筑设计等三方面详细分析研究粤港澳地区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特色 总结出该地区大学为代表的亚热带地区大学校园规划方 法 并提出大学校园规划存在的问题 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