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文学常识”.doc_第1页
物理“文学常识”.doc_第2页
物理“文学常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国籍成就惠更斯-惠更斯原理(子波源);提出光是一种波(波动说);牛顿英国提出光的微粒说多普勒-多普勒效应(波源或接受者移动使波的频率产生变化)斯涅耳荷兰折射定律(n=sina1/sina2)托马斯.杨英国光的干涉,双缝干涉。菲涅耳法国按照波动说给出了研究光的衍射的数学公式泊松法国菲涅耳、波动说的反对者,认为“泊松亮斑”荒谬阿拉果-发现“泊松亮斑”麦克斯韦英国光是一种电磁波;经典电磁场理论赫兹德国赫兹试验(证明了光的电磁理论,捕捉到了电磁波);此实验中最早观察到广电现象威廉.汤姆孙英国两朵乌云(黑体辐射,光的速度)维恩德国提出维恩公式(短波相符,长波偏差大)瑞利,金斯英国提出瑞利公式;修改该公式(瑞利-金斯公式,短波不符,长波相符)。引起紫外灾难普朗克(1918)德国提出微观粒子能量是量子化的(电磁波在发射或吸收时是不连续的),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实验现象。马吕斯-观察到光的偏振P.勒纳德德国观察到光电效应;发现高速电子很容易穿过金属箔,证明了原子不是实心的JJ汤姆生英国观察到光电效应;证明了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发现了电子,测量其荷质比,并且发现电子是普遍存在的;提出了枣糕模型爱因斯坦(1921)美国提出电磁辐射本身是不连续的,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光子具有能量密立根(1923)美国通过实验测量普朗克常数并与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常数比较,从而证明了爱因斯坦学说的正确性;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电量康普顿(1927)美国解释了光的散射现象中有大于原来波长的光的成分(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子具有动量。德布罗意(1929)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德布罗意波,物质波)劳厄德国用晶体缝隙作为衍射光栅验证伦琴射线的波动性戴维孙(1937)利用晶体进行了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电子的衍射图样GP汤姆生(1937)玻恩德国提出了光是一种概率波海森伯(1932)德国提出了不确定性关系,矩阵力学N玻尔(1922)丹麦建立了前期量子论;创建了玻尔原子模型玻尔理论的三个假设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电子虽做变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电磁波,这样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定态。跃迁假设:电子绕核转动处于定态时不辐射电磁波,但电子在两个不同定态间发生跃迁时,却要辐射(或吸收)电磁波(光子),其频率由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值决定 h=E轨道量子化假设:由于能量状态的不连续,因此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也不能任意取值,必须满足mvr=(nh/2)(n=1,2,3)将普朗克的量子论引入了原子模型,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光谱;但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理论成分,故其理论对稍微复杂一点的原子就无能为力。薛定谔波动力学,薛定谔方程普吕克尔,戈德斯坦德国发现了阴极射线舒斯特,考夫曼比汤姆生更早测定电子的比荷,考夫曼发现比荷随着电子速度而改变卢瑟福英国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用粒子轰击氮核,生成了O-17和质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人工转变。夫琅和费德国发现了太阳光谱(连续谱上的暗线)基尔霍夫德国开创了光谱分析法弗兰克,G.赫兹弗兰克-赫兹试验:用电子轰击汞原子,证明了汞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贝可勒尔(1903)法国发现铀能发出看不见的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版感光,是第一个发现放射性元素的人玛丽居里(1903,1911),皮埃尔居里(1903)夫妇波兰对放射性的研究(1903);发现了钋Po,镭Ra(1911)盖革,米勒德国G-M计数器,可以用于检测射线约里奥居里夫妇(1935)用粒子轰击铝核合成了P-30,第一次合成了人工放射性元素的温伯格,萨拉姆,格拉肖(1967)温伯格,萨拉姆在格拉肖的电弱统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