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1页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2页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第一课时学习任务: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课文。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悄怆( )( ) 篁 ( )竹 清洌 ( ) 为坻 ( ) 为屿( ) 翕( )忽 为嵁( ) 差( ) 互寂寥( ) 幽邃( ) 翠蔓( ) 佁然( ) 俶尔( )二、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三.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积累字词。1.自译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独立疏通课文大意,并记下重点字词(温馨提示:每种类型至少找出一个)如:(1)重点字词:(2)通假字:(3)一词多义:2.翻译接龙。四.背诵精彩片段。五.当堂测评(1)下列加粗的词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B皆着空游无所依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其岸势犬牙差互(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虚词用法。全石以为底( ) 全石以为底( )以 卷石底以出( ) 为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以其境过清( )清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潭中鱼可百许头( )以其境过清( ) 可 不可知其源( )(3)翻译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第二课时学习任务: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情感。一、 检查背诵和重点字词掌握情况。二、 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说说本文的思路,按下面的提示回答。发现小石潭- - - -2.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3.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4.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请用原文回答。5. 作者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用译文回答。6.请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三、当堂测评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在词语。西行百二十步_ 心乐之_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2.填空题“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呼应,又为下文的“_”埋下伏笔。既表现潭水清澈的原因,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a皆若空游无所依( )( )( ) b俶尔远逝( )( )写潭中之鱼欢快嬉戏的句子是什么?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a“俶尔远逝”的“尔”与“佁然不动”的“然”意思相同。( )b“似与游者相乐”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c“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了潭水的动景。( )d这段文字正面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