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_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2013最近人教版).doc_第1页
第三节_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2013最近人教版).doc_第2页
第三节_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导学案(2013最近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学习目标:1、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预习案】1、某些动物的身体非常柔软,因而称之为。目前已被命名的软体动物有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大类群,仅次于 。常见的有 、 、等。2、节肢动物是的动物类群,目前已被命名的种类有 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 以上。常见的有 、 、 等。3、昆虫基本特征包括:头部有一对,胸部有三对,一般有两对 。【学习案】一、软体动物(一)河蚌阅读教材12页“观察与思考”,以河蚌为例了解双贝类的软体动物结构特点,完成以下问题。1、身体柔软,表面有肉质的膜,称为,它的分泌物形成 ;贝壳起柔软身体的作用。2、运动:用 缓缓运动;3、摄食和呼吸:通过 和 吸水和排出水,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同时用呼吸。(二)其它的软体动物阅读教材15页“图9”,了解其它的软体动物。(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大多具有 ;运动器官为 。(四)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二、节肢动物(一)蝗虫的结构特征1、身体分部:身体分为 、 、 三部分;2、分节:头部负责和;胸部是中心;腹部集中容纳;体表有,用于呼吸。此外,身体表面包着有 和作用的,因此昆虫在生长过程有现象。(二)节肢动物的分类1、昆虫纲:蝴蝶、蜻蜓、瓢虫、蚊 2、蛛形纲:蜘蛛、蝎3、甲壳纲:虾、蟹 4、多足纲:蜈蚣、蚰蜒、马陆(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 ; 分节。(四)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 ;2、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 ;3、蝎、蜈蚣、蝉蜕可入 ,治疗疾病;4、果蝇是非常经典的 材料;5、蚊、螨叮咬人,并传播 。拓展:在所有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反馈案】1、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腹足运动 D都用腕足捕食2、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A腹足 B腕足 C斧足 D纤毛3、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4、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5、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且分部C变态发育 D具有外骨骼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7、田螺、河蚌、蛞蝓等动物属于( )A环节动物 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8、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9、蜜蜂和( )的亲缘关系最近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蚂蚁10、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蝗虫的“气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交换之处B气体进出的窗口C与听觉有关 D与生殖有关11、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1)它的身体分为 、 、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 色,这是一种_ 以适应环境。(3)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 。(4)蝗虫共有_ 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5)蝗虫的翅共 对,是它的 器官12、下图为河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河蚌生活在江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