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考 第二篇 生命科学 1.3 生物与环境.doc_第1页
科学中考 第二篇 生命科学 1.3 生物与环境.doc_第2页
科学中考 第二篇 生命科学 1.3 生物与环境.doc_第3页
科学中考 第二篇 生命科学 1.3 生物与环境.doc_第4页
科学中考 第二篇 生命科学 1.3 生物与环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 生物与环境考点梳理 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1种群 (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由个体组成,但不是简单加合,是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一定区域内的生物有多个种群。 (2)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2群落 群落是指共同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各生物种群的集合体。构成一个群落的各个生物种群不仅适应于该区域的无机环境,而且各种群之间有着互相协调、互相平衡的关系。群落以植物为主体,动物、微生物依赖植物而生存。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有机生物体的总和,并且必须要有植物和微生物,可以没有动物。一个群落中的生物之间,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主要有营养关系、成境关系。 群落的大小由区域性或人们观察和研究的需要而定。 3植被 植被是指地球上任一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植被与气候、土壤、水状况、动物界以及地形等有密切关系。植被由多种植物群落镶嵌而成。按实际工作需要将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两类。植被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食物,而且还有改善气候、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河流流量、减少环境污染等作用。影响植被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气候。 4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生活在自然界中会受到温度、阳光、水分、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影响环境。而这种相互作用是漫长的过程,生物也在不断地进化,以适应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保护色、拟怒、警戒色、断尾、寄生等。 5生态系统 (1)生态因素 概念: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等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的分类 a非生物因素:阳光、土壤、水、空气等。 b生物因素:同一种群内的其他个体和群落内的不同种生物。 (2)生态系统 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及其生存所需要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组成的一个整体。 生态系统的成分 a生物因素: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b非生物因素:阳光、水、土壤、空气等。 食物链与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各种关系彼此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中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不断往返循环。 (3)生态平衡 概念: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特点 a其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具有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其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不同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不一样。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同时,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外来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主要有两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两个因素往往是共同作用的,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6生物圈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科学家把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多种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有着最复杂的组成、最完整的结构。生物生产力最高,生态效应最强。高频考点及真题演练高频考点一 种群与群落考题一 文成县铜铃山森林公园是温州现有26个森林公园之一,其中有大鲵(俗称娃娃鱼)、黄腹角雉、五步蛇和连香树等珍稀动植物资源。铜铃山森林公园中所有的大鲵可看作一个 ( )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种群真题演练1 江心屿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岛上有榕树、樟树、蕨类植物、水生植物及其他多种生物,江心屿上的所有生物构成 ( ) A生物圈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植被高频考点二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考题二 今年春季以来,洞庭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造成芦苇荡变成草原,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 )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能影响环境真题演练2 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C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可采取人工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让菊花提前开花高频考点三 生态系统考题三 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请回答问题: 生物种类体内食物成分小鱼蜻蜓的幼虫小球藻蜻蜓的幼虫水蚤水蚤 小球藻 (1)表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 (2)根据表中的信息,请写出一条食物链:_。 (3)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都是由生产者通过_制造的。 (4)该池塘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 (5)该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_能力。答案:(1)小球藻 (2)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 (3)光合作用 (4)小鱼 (5)自动调节真题演练3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距北京市中心最近的、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这里生存着多种植物,如多种水草、荷花、芦苇等;还生活着蝗虫、鱼类、蛙、野化的家猫等动物和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等微生物。回答以下问题: (1)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 (2)对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动物类群消化道内容物植物蝗虫鱼类蛙鸟类 蝗虫 鱼类 蛙鸟类野化的家猫 根据表格所列关系,写出一条(野化的)家猫能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 (3)近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改善水系景观,有计划地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对提高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_(填“有利”或“不利”)的。高频考点四 生物圈考题四 (2011襄阳)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因为自然保护区是 ( ) A天然基因库 B天然实验室 C活的自然博物馆 D以上三者都对 解析: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中的动植物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的天然生境地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答案:D真题演练4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水陆环境中考命题方向及模拟 本节着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的积累特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要认清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知识一般会以选择、分析计算题出现,预计今年的中考以“综合”的形式集中考查的可能性较大,可以与其他章节的内容整合,体现“人与生物罔”和谐统一的主题。模拟预测题1 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必须要有的生物部分是 (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D消费者4:11分解者模拟预测题2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太阳能、H:O、C0:、N: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生物因素有_。 (3)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4)此生态系统中有_条食物链,请写出此生态系统所包含的食物链: _。 (5)如果该生态系统中的螳螂全部消失,则蝗虫的数量将会_。同步训练 生物与环境1今春与往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造成冬小麦的成熟比往年明显滞后,你认为影响冬小麦发育迟缓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2以下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片森林 B一片草原上所有的马和羊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D一块农田中所有的农作物32010年2月2日浙江省在丽水九龙湿地隆重举行第14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净化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尤其是与气候变化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湿地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湿地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B湿地中的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C生活在湿地中的所有藻类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D只要有极少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湿地就会破坏其生态平衡4如图为某湖?白近一百年来每个月的平均水位变化图。在长期的变化中,能终年生存于该湖泊的鱼类最可能具有的特征是 ( ) A需水较深的湖泊 B具有能快速游动的流线型身体 C在浅水的下层泥泞中仍能存活 D在环境恶劣时具有改变性别的能力5下表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信息(“”表示能够存活,“一”表示不能存活)。 pH 种类 6.57.06.06.54.56.03.04.5溪红点鲑 小口黑鲈 黑头呆鱼 牛蛙胚胎 小龙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pH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 B水体pH在3.04.5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C上述生物中,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 D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6如图是某农场创建的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蔬菜在白天能为牛提供氧气 B蔬菜在白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 C蔬菜可以作为牛的食物 D牛粪可以作为蔬菜的肥料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表示动物体内的能量流向植物 B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8某科研机构利用遥感卫星工期监控一个生态系统的演变,以下三幅示意图是根据不同时期卫星所拍摄的该生态系统照片绘制而成的。图中形态和颜色均相同的点表示同一物种,不同形态或颜色的点表示不同的物种,点的疏密表示单位面积上种群个体数量的多少,据图所作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距今25年时,该生态系统中共有1个种群 B距今25年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现在更强 C近25年来,该生态系统所有生产者合成有机物的总量大于自身分解有机物的总量 D近25年来,该生态系统种群个体数量不断增加但物种数量不变9地球的“肾脏”一一湿地,是富有生物多样性、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对于净化水源、蓄洪抗旱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是某城市为净化生活污水而建立的大型人工湿地公园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图示还不能被称之为生态系统,因为还缺少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_。 (2)分析上图,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被湿地中的_利用,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此类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 (3)一段时间后,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以限制藻类及浮游动物的过度繁殖,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 (4)目前,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10请根据下列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示回答问题: (1)清写出图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存铅最多的生物是_。 (3)图中代表的重要生理作用是_;请写出所代表生理过程的反应式:_。 (4)假如该草原只有绿色植物鼠鹰一条食物链,如果绿色植物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为360千卡,那么鹰最多可从中获取_千卡的能量。 (5)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_。11如图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一生态系统中3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A是自养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A、B、C三种生物的营养结构可能是_。 (2)A和B的关系是_,B和C的关系是_,种群_可能是草食性动物。 (3)如果B代表的是一类善于奔跑的羚羊等动物,你认为该生态系统的类型最可能是_ 。12取长70厘米、宽30厘米左右的纸盒,在纸盒底层放一层湿土,以纸盒的中线为界,一侧盖黑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纸盒就可形成明暗两种环境,如图所示。在纸盒内放人20只鼠妇。 (1)为探究鼠妇是在黑暗还是明亮环境中生活,应该将纸盒放在_的环境中。假设鼠妇适宜在黑暗环境中生活,那么盖玻璃板的一侧就成为该实验的_。 (2)从实验结果看,鼠妇适宜在干燥还是潮湿环境中生活? _。该装置能否探究鼠妇是不是适宜在干燥环境中生活? _,为什么?_。 (3)已知鼠妇适宜于阴湿环境中生活,我们将装置放在明亮的环境中。在纸盒盖黑纸板的一侧放入食醋,过一段时问后发现鼠妇都移向了盖玻璃板的一侧。这个实验说明_。参考答案 第3节 生物与环境真题演练l 答案:B解析:熟悉生物圈、群落、生态系统和植被的概念,江心屿上的所有生物是指某一区域内所有生物的一总和,就是群落。真题演练2 答案:B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菊花需要短日照才能开花。真题演练3 答案:(1)分解者 (2)植物鱼类家猫(3)不利解析:生态系统有四个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都属于分解者。食物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主要关系,食物链的书写关键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题中给出了5种生物的食物,食物链的功能是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能量随食物链会逐级递减。因此,家猫得到能量最多的应当是最短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越复杂,则稳定性越强,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这会使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真题演练4 答案:B 解析: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分。模拟预测题1 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再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出能量,既促进自然界的碳循环又为生产者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将会堆积如山。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模拟预测题2 答案:(1)非生物因素 (2)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蝗虫、螳螂、黄雀、蛇、细菌、真菌 (3)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4)1 绿色植物蝗虫螳螂黄雀蛇(5)先增加后减少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食物链的成分和书写:特别注意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而不应包括细菌、真菌。同步训练1答案:D解析: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根据题意可知,气温偏低导致了冬小麦的成熟滞后。2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指的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所需要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组成的一个整体。只有A选项既包含了生物因素又包含了非生物因素。B和C选项中的马、羊和鱼都是种群,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选项中所有农作物只是生产者,缺少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因素。3答案:A解析:利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和各成分的作用解答。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各种生物组成。在丽水九龙湿地中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生产者是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等。丽水九龙湿地属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只有超过它的承受能力其生态平衡才会被破坏。4答案:C解析:生物与环境是相统一的,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会影响环境。从图像分析可知,该湖泊平均水位一年四季从5厘米到250厘米左右在不断变化,能在此湖泊终年生活的鱼类必须适应环境,所以能在浅水的下层泥泞中也能存活。不能得出的结论是鱼类是否能快速游动、改变性别等能力。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读表分析能力。pH为3.04.5时各种生物都不能存活,可见此时的水体最不适合这些生物生存。6答案:B解析:在这个小生态系统中蔬菜作为生产者为牛提供氧气和食物,而牛粪经微生物分解又可作为蔬菜的肥料。故选项A、C、D正确,而蔬菜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选项B错误。7答案:A解析:由图示可知:表示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向动物;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8答案:C解析:观察三幅照片不难看出该生态系统中种群种类和数量都逐渐增多结合生态特点进行解题。从三幅示意图中可知距今25年时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只有三种,种群种类少,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弱,而现在种群种类、数量均增加,所以近25年来,该生态系统所有生产者合成有机物的总量大于自身分解有机物的总量。9答案:(1)非生物因素(或阳光、空气等) (2)细菌、真菌分解者 (3)藻类浮游动物鱼(或藻类鱼;藻类浮游动物等正确的食物链) (4)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或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生物因素中分解者会除去污水中的一些有机物达到除污净水的效果。生态系统中的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